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手段。通过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面临很多新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对策,试图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性和说服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相关理论
(一)评价与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评价,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泛指衡量人物或者事物的价值。”在哲学届对评价的认识比较一致,大多数哲学家把评价视为一种观念活动或者一种认识活动。哲学家李德顺认为:“评价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一定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者可能后果的反映。人们对自己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者可能后果的认识,以各种精神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评价。”[1] 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指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后效果的客观分析,考察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衡量活动。最早出处可以追寻到泰勒的评价观,在他看来,教育评价应该以教育评价为核心和依据,并且一定要用实践的眼光去看待。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对于理论教育教学的评价我们应该动态的去理解,在评价过程中必须以事实说话,对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对被评价者做出真实的判断。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考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其能否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此同时更要考察其是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创立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就十分重视对这一理论的教育传播,并在实践中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意义。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把理论教育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强有力的工具。马克思认为“自从有工人运动以来,斗争是第一次在其所以三方面——理论方面,政治方面和实践经济方面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有计划地进行着。德国工人运动所以强大有力和不可战胜,也正是由于这种可以说是集中的攻击。”[2] 在工人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靠的就是理论教育。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把理论教育看成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途径。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
(二)马克思主义评价思想的历史追溯
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提出了实践这一概念,发现了实践的意义和其革命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了这两个方面的评价。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4] 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提到了人类生产劳动的两个尺度,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其中客体尺度是由对象的本性和规律决定的,所以是真理尺度;主体尺度是由人的本质力量的属性决定,所以是价值尺度。这两个尺度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内容和视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评价思想的历史渊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效果评价中缺乏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效果评价的形式单一,对考试这一评价形式感到乏力
在目前的高校中,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对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就业产生帮助,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人对考试内容的全面性理解不够深入,试题只是囊括重要的知识点而没有注重通过试题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全面统一测评,忽略了对学生理解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的全面测评,没有很好地完成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也使得整马克思教育教学活动显得过于单调。
(二)效果评价往往教考合一,不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缺乏准确性
教考合一使得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身份转换不明确,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整个过程来说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主观色彩过浓。同时,对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没有相对应的反映,忽视了学生对于掌握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逐渐上升的评价,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的考察。这样评价结果往往无法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不利于教师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利于教学改革。
(三)效果评价作用过分注重评价的奖惩,对老师形成无形制约
多数学校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当作制约老师的尚方宝剑,将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岗位津贴、评优等挂钩。这种联系只考虑到了评价对于被评价者批评、制约、监督的作用,而忽略了对于被评价者疏导、帮助、提高的作用。这种硬性挂钩使得评价结果的目的不纯,容易导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填鸭式教学,而忽视对于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对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觀和人生观没有帮助。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改革对策
(一)丰富效果评价的形式,效果评价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效果评价应该选择灵活的方式方法,这两者的统一能保证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三大部分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有效检测学生掌握程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积极性。对于考试的形式,我们不能一味的依赖,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口否定这种形式。首先考试本来就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中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由可以体现教师教学的质量,还是社会衡量和选拔人才的尺度。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从理论联系实际来看,当代大学生相对较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如果不加以考试的压力,那么他们更加难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考。
(二)避免教考合一,增强效果评价体系的实践性,提升其准确性
对于教考合一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支由校督导团和院系督导组两级组成,并涵盖全校所有学科专业的督导队伍、听课评课队伍和教学信息员队伍,聘请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老教师担当督导人员,保证评价过程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评价质量的权威性。增强效果评价改革的实践性,探索和构建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测验为辅,增加实践报告的效果评价模式。不再单一的以期末成绩判定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随时组织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小组讨论、热点问题研究、小论文等形式。
(三)创新效果评价手段,给老师足够的空间
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往往只考虑了评价结果产生的批评、制约、监督的作用,现在我们也要同时加强其疏导、帮助、提高的作用,重视评价的诊断作用,致使评价作用更为准确,老师也能根据效果评价结果更好的投入教学,开拓思路,大力创新,而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鼓励教师创新,不在教师考评,工资待遇等方面给老师过多设限,使老师在创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顺德.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相关理论
(一)评价与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评价,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泛指衡量人物或者事物的价值。”在哲学届对评价的认识比较一致,大多数哲学家把评价视为一种观念活动或者一种认识活动。哲学家李德顺认为:“评价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一定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者可能后果的反映。人们对自己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者可能后果的认识,以各种精神活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评价。”[1] 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指对于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后效果的客观分析,考察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衡量活动。最早出处可以追寻到泰勒的评价观,在他看来,教育评价应该以教育评价为核心和依据,并且一定要用实践的眼光去看待。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
对于理论教育教学的评价我们应该动态的去理解,在评价过程中必须以事实说话,对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判断,对被评价者做出真实的判断。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考察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看其能否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此同时更要考察其是否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有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的思想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创立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就十分重视对这一理论的教育传播,并在实践中评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意义。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把理论教育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强有力的工具。马克思认为“自从有工人运动以来,斗争是第一次在其所以三方面——理论方面,政治方面和实践经济方面互相配合,互相联系,有计划地进行着。德国工人运动所以强大有力和不可战胜,也正是由于这种可以说是集中的攻击。”[2] 在工人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靠的就是理论教育。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把理论教育看成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途径。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3]
(二)马克思主义评价思想的历史追溯
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提出了实践这一概念,发现了实践的意义和其革命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体现了这两个方面的评价。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 [4] 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提到了人类生产劳动的两个尺度,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其中客体尺度是由对象的本性和规律决定的,所以是真理尺度;主体尺度是由人的本质力量的属性决定,所以是价值尺度。这两个尺度的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内容和视角,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评价思想的历史渊源。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效果评价中缺乏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效果评价的形式单一,对考试这一评价形式感到乏力
在目前的高校中,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对他们的学习以及未来就业产生帮助,导致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人对考试内容的全面性理解不够深入,试题只是囊括重要的知识点而没有注重通过试题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全面统一测评,忽略了对学生理解力、判断力、分析综合能力的全面测评,没有很好地完成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考试模式也使得整马克思教育教学活动显得过于单调。
(二)效果评价往往教考合一,不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缺乏准确性
教考合一使得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身份转换不明确,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整个过程来说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主观色彩过浓。同时,对于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没有相对应的反映,忽视了学生对于掌握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的逐渐上升的评价,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的考察。这样评价结果往往无法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不利于教师分析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利于教学改革。
(三)效果评价作用过分注重评价的奖惩,对老师形成无形制约
多数学校把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当作制约老师的尚方宝剑,将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岗位津贴、评优等挂钩。这种联系只考虑到了评价对于被评价者批评、制约、监督的作用,而忽略了对于被评价者疏导、帮助、提高的作用。这种硬性挂钩使得评价结果的目的不纯,容易导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填鸭式教学,而忽视对于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对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觀和人生观没有帮助。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评价改革对策
(一)丰富效果评价的形式,效果评价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效果评价应该选择灵活的方式方法,这两者的统一能保证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比如:根据马克思主义三大部分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有效检测学生掌握程度的同时提高学生积极性。对于考试的形式,我们不能一味的依赖,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是也不能矫枉过正,一口否定这种形式。首先考试本来就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中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质量由可以体现教师教学的质量,还是社会衡量和选拔人才的尺度。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从理论联系实际来看,当代大学生相对较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如果不加以考试的压力,那么他们更加难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思考。
(二)避免教考合一,增强效果评价体系的实践性,提升其准确性
对于教考合一的问题,我们可以建立一支由校督导团和院系督导组两级组成,并涵盖全校所有学科专业的督导队伍、听课评课队伍和教学信息员队伍,聘请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老教师担当督导人员,保证评价过程的客观性、科学性和评价质量的权威性。增强效果评价改革的实践性,探索和构建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测验为辅,增加实践报告的效果评价模式。不再单一的以期末成绩判定学生。平时在课堂上也可以随时组织运用理论知识来进行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小组讨论、热点问题研究、小论文等形式。
(三)创新效果评价手段,给老师足够的空间
过去对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教学效果评价往往只考虑了评价结果产生的批评、制约、监督的作用,现在我们也要同时加强其疏导、帮助、提高的作用,重视评价的诊断作用,致使评价作用更为准确,老师也能根据效果评价结果更好的投入教学,开拓思路,大力创新,而没有后顾之忧。同时鼓励教师创新,不在教师考评,工资待遇等方面给老师过多设限,使老师在创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李顺德.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