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墨构成不同于平面构成,这是因为中国水墨画笔线形质规律的特殊性决定的。水墨画变自然为艺术,是依靠基本的笔墨形态和笔墨形态在动态组合中完成的,笔墨形态的结构既具有平面构成的性质,更具有笔墨形态自身的独立完整性,这就是水墨造型单元中最小的点、线 面、体的穷极变化和驱使这一单元在组合中的笔势运动,以及笔墨结构与笔墨结构之间空白结构的相生相应。水墨形式构成的法则包括浓淡干湿、疏密聚散、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构成因素在构成形象时的运用规律,由于水墨形式构成因素本身与自然形态具有异质同构的性质,所以能够产生形象意义,它反映了创作者对自然的感受,所以它也是作者审美意识的表达。因此水墨构成形象的规律是和主体创造意念及水墨构成法则紧密相联的。
【关键词】平面构成;水墨构成;水墨形式
中国古代画论在对立意、为象、定势、间架、笔法、墨法等形式构成方法论的研究中更加注重从认识论角度进行精神铺垫,如“ 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物我两化”、“中得心源”、“得意忘形”等等,在水墨画的创作中崇尚人的靈性和睿智的发挥,进而表现主体创作情感和胸襟气度。这种强调意象的表现和注重精神层面的情感表达,不求形似,具有极强的主观抽象意味。
水墨形式因素是由形和色两方面构成的,形和色是自然存在的基本范畴,二者相辅相成,并各自有其丰富的内容,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色由明度、色相、纯度共同构成了自然的万变存在,传统的水墨中,将形中的点线面与色中的明度择取出来用于水墨自身的语言之中,在现代水墨中,又重新置入了色相、纯度,并对现代水墨媒材进行拓展,如以刷带笔、以指代笔、以色代墨、以胶代水、以布代纸及揉、喷 拓等多种肌理组合技法。在实际运用中,点线面体是相互构成的,每一种形态中都有其它形态,色相、明度、纯度也是如此,形与色的关系也是如此,并且包含了其它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南朝宗炳说:“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水墨形色构成的形象代替了自然形色,当色形进行交叉、重叠时,会产生一种色形的立体。
以墨代色的水墨构成形式同纸形成了对立的关系,黑白构成的形象意义代替了自然客体中种种存在于虚无的关系。黑白互为作用,产生虚无,二者相互转化的秩序产生了灰色,从而产生对立统一阴阳相生的关系,秩序和形象意味,代替了自然存在及其秩序。同一色构成的秩序属于同一单元层次,不同色阶在各具内部秩序的同时,之间又构成不同层次的秩序系统,在形与色构成中复杂多变的笔法墨法又构成不同层次的肌理效果,黑白关系,将这些层次组成一个等级排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色和笔墨网络关系,相互对比又相互呼应。在这里每一笔应服从某一个层次,每一个层次服从某一个等级范围,每一个等级范围服从整体的构造秩序,从而构成图式的明确含意。所有形之间形成一种相生相化的秩序,色的秩序依靠浓淡产生,形的秩序则指诸如面积、形态、方向趋势及内部开合等性质的变化与统一,即在对立统一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设置对立。
水墨构成中的形色关系可以互为转化,形密极成色,密极为疏,色可为疏,亦可为形之极密。当形的秩序和色的秩序相联系时,会产生无数个色形秩序,此时不同形色的点线面浓淡交织构成可任意表达主创意象。《石涛话语录》曰: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又将万物归于“一画”,一画立,自然有形有色,有笔有墨了。关键在于寻找水墨形式构成中形与色对立和统一的个性。
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所谓“水墨之道”即是变通地使用构成法则,表达
一个点,在画面上,由于他位置的不同可以给与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画面正中点给人的感受是本稳与平静。如果将其向上移动会产生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动到左上角或右上角会给人产生强烈的不安定感。反之,向下运动则给人以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多个点不同位置的安置回给人想相应的形状感觉。
在白色宣纸上,墨色中的点会给人一种强调与前进的感觉,反之,墨色淡的点给人一种含蓄与后退的感觉。不同墨色大小的点放置在一起会产生空间感。
在几何学中线是指点移动,只有方向机长度。在视觉艺术中,线是有宽度的表示形状的轮廓与面的转折。现在大量密集使用可以产生面的感觉,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一组不同方向的线放在一起可以产生空间的感觉。在水墨画中线被要求表现形体的质感力。(例:树、石、花卉)卢沉先生进一步强调要将线像神经的一部分一样来训练。直线与曲线,水墨画中直线给人的感觉是明快、简洁、顺畅与力量感。曲线给人的感觉是丰富、流动、柔和。水墨画中直线与曲线具有相对性。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在平面构成中不是点或线的部分都可以算作面。点的密集或扩大,线的聚集和闭合都会产生面。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本的形。在水墨画中可将面分为规则的面与不规则的面。规则的面庄重、严谨。在水墨画中不常用。反之,不规则的面灵动,且容易达到相互呼应。在平面上最先吸引人的视觉的跳到人的眼前占有空间前行的形态被称为图。反之,后退的在图周围的空间形态被称为底。图的形象被称为正的形象,底的形态被称为负的形态,图与底总是相互衬托着的。图与低的关系并非总是很清楚,有时可相互转化。
现代水墨构成实践中,在强化基本形观念的同时逐渐消解笔线的传统审美模式,注重笔线间形与形的关系,对画面形态作多层面,全方位有秩序的量的处理。从视觉经验的角度融入平面构成法则,对客观形态进行新的解构组合,使水墨构成的画面更具有张力。随着水墨构成手段的多样,以及工具材媒的拓展,必将增添新的水墨构成元素,使水墨形式状态语言产生更深的系统层面。从而对传统水墨模式注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浅论水墨构成[J]. 华永明.大众文艺(理论). 2009(08)
[2]卢沉水墨画艺术研究[D]. 王巍振.河北大学 2016
【关键词】平面构成;水墨构成;水墨形式
中国古代画论在对立意、为象、定势、间架、笔法、墨法等形式构成方法论的研究中更加注重从认识论角度进行精神铺垫,如“ 澄怀味象”、“气韵生动”、“物我两化”、“中得心源”、“得意忘形”等等,在水墨画的创作中崇尚人的靈性和睿智的发挥,进而表现主体创作情感和胸襟气度。这种强调意象的表现和注重精神层面的情感表达,不求形似,具有极强的主观抽象意味。
水墨形式因素是由形和色两方面构成的,形和色是自然存在的基本范畴,二者相辅相成,并各自有其丰富的内容,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色由明度、色相、纯度共同构成了自然的万变存在,传统的水墨中,将形中的点线面与色中的明度择取出来用于水墨自身的语言之中,在现代水墨中,又重新置入了色相、纯度,并对现代水墨媒材进行拓展,如以刷带笔、以指代笔、以色代墨、以胶代水、以布代纸及揉、喷 拓等多种肌理组合技法。在实际运用中,点线面体是相互构成的,每一种形态中都有其它形态,色相、明度、纯度也是如此,形与色的关系也是如此,并且包含了其它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南朝宗炳说:“以形写形,以色貌色”,水墨形色构成的形象代替了自然形色,当色形进行交叉、重叠时,会产生一种色形的立体。
以墨代色的水墨构成形式同纸形成了对立的关系,黑白构成的形象意义代替了自然客体中种种存在于虚无的关系。黑白互为作用,产生虚无,二者相互转化的秩序产生了灰色,从而产生对立统一阴阳相生的关系,秩序和形象意味,代替了自然存在及其秩序。同一色构成的秩序属于同一单元层次,不同色阶在各具内部秩序的同时,之间又构成不同层次的秩序系统,在形与色构成中复杂多变的笔法墨法又构成不同层次的肌理效果,黑白关系,将这些层次组成一个等级排列,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色和笔墨网络关系,相互对比又相互呼应。在这里每一笔应服从某一个层次,每一个层次服从某一个等级范围,每一个等级范围服从整体的构造秩序,从而构成图式的明确含意。所有形之间形成一种相生相化的秩序,色的秩序依靠浓淡产生,形的秩序则指诸如面积、形态、方向趋势及内部开合等性质的变化与统一,即在对立统一中寻求统一,在统一中设置对立。
水墨构成中的形色关系可以互为转化,形密极成色,密极为疏,色可为疏,亦可为形之极密。当形的秩序和色的秩序相联系时,会产生无数个色形秩序,此时不同形色的点线面浓淡交织构成可任意表达主创意象。《石涛话语录》曰:天地浑溶一气,再分风雨四时。又将万物归于“一画”,一画立,自然有形有色,有笔有墨了。关键在于寻找水墨形式构成中形与色对立和统一的个性。
古人云:“一阴一阳谓之道”,所谓“水墨之道”即是变通地使用构成法则,表达
一个点,在画面上,由于他位置的不同可以给与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画面正中点给人的感受是本稳与平静。如果将其向上移动会产生下落的感觉。点的位置移动到左上角或右上角会给人产生强烈的不安定感。反之,向下运动则给人以非常平稳安定的感觉。多个点不同位置的安置回给人想相应的形状感觉。
在白色宣纸上,墨色中的点会给人一种强调与前进的感觉,反之,墨色淡的点给人一种含蓄与后退的感觉。不同墨色大小的点放置在一起会产生空间感。
在几何学中线是指点移动,只有方向机长度。在视觉艺术中,线是有宽度的表示形状的轮廓与面的转折。现在大量密集使用可以产生面的感觉,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一组不同方向的线放在一起可以产生空间的感觉。在水墨画中线被要求表现形体的质感力。(例:树、石、花卉)卢沉先生进一步强调要将线像神经的一部分一样来训练。直线与曲线,水墨画中直线给人的感觉是明快、简洁、顺畅与力量感。曲线给人的感觉是丰富、流动、柔和。水墨画中直线与曲线具有相对性。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在平面构成中不是点或线的部分都可以算作面。点的密集或扩大,线的聚集和闭合都会产生面。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基本的形。在水墨画中可将面分为规则的面与不规则的面。规则的面庄重、严谨。在水墨画中不常用。反之,不规则的面灵动,且容易达到相互呼应。在平面上最先吸引人的视觉的跳到人的眼前占有空间前行的形态被称为图。反之,后退的在图周围的空间形态被称为底。图的形象被称为正的形象,底的形态被称为负的形态,图与底总是相互衬托着的。图与低的关系并非总是很清楚,有时可相互转化。
现代水墨构成实践中,在强化基本形观念的同时逐渐消解笔线的传统审美模式,注重笔线间形与形的关系,对画面形态作多层面,全方位有秩序的量的处理。从视觉经验的角度融入平面构成法则,对客观形态进行新的解构组合,使水墨构成的画面更具有张力。随着水墨构成手段的多样,以及工具材媒的拓展,必将增添新的水墨构成元素,使水墨形式状态语言产生更深的系统层面。从而对传统水墨模式注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浅论水墨构成[J]. 华永明.大众文艺(理论). 2009(08)
[2]卢沉水墨画艺术研究[D]. 王巍振.河北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