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数学学科中蕴藏着美育。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指出:“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仅拥有真理,而且也拥有至高的美。”只要我们稍加挖掘,就能发现数学美的重要特征:小学数学中存在着简洁、统一、和谐、丰富深刻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就小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数学美感,能维持他们对数学的热情,提升他们的数学才能。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美感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 让学生发现美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可见美育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美的事物都是鲜明形象生动的,具有较强的可感性。
首先数学教材本身的美,即外显美。新编数学实验教材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像艺术家创作作品那样经过“精雕细刻”而成的。彩图的色彩明艳和谐;动物的神态活泼可爱;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种景物优美怡人;各种事物清晰逼真。一幅幅插图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可以说是一件融多种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烘托渲染出浓浓的美的气氛,给学生极强的感染力。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品味,切实得到美的享受,促进审美情趣的形成。
其次是教学内容中蕴含着的美,即内在美。数学的简洁是突出的引人注目的美感。通行世界的数学符号,精练准确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表达,可算是简洁的文字和语言,它能给人以深邃的美的享受。数学的内在美还表现在它的有序,和谐,统一、严谨。如数形结合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等。
二、精心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美
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使学生趣疑同生,吸引学生审美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审美表现欲望。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意境,制造气氛,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数学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首先课件展示书中的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置悬疑:它很漂亮,美观吗?你能设计制作出如此漂亮的图案吗?紧接着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观,提问: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对称美。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对他们进行了美的熏陶。
三、通过动手操作 让学生体验美
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數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鉴赏美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操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感受到美的存在。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表面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通过动手尝试有了感性认识,最终形成了对圆柱表面积的整体认识,并掌握了方法,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给学生美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体会到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鉴赏操作过程中的美。
四、充分发挥想象 让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美的事物能唤起儿童的愉悦,反过来,又能激发儿童去创造。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而独特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破旧立新,别出心裁。它是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鉴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学习、解题时要启发想象,积极思考,大胆创造,激发美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后,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剪一些轴对称图形,这时学生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剪出各式各样的轴对称图形,并且是那样的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正说明学生是在对美的追求中,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常此以往,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会不断去追求解法的优化,结论的美化,从而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所以,审美教育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目前学校的美育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美育,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小学 江苏】
一、充分挖掘教材 让学生发现美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可见美育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美的事物都是鲜明形象生动的,具有较强的可感性。
首先数学教材本身的美,即外显美。新编数学实验教材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像艺术家创作作品那样经过“精雕细刻”而成的。彩图的色彩明艳和谐;动物的神态活泼可爱;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各种景物优美怡人;各种事物清晰逼真。一幅幅插图多姿多彩,引人入胜,可以说是一件融多种艺术于一体的“艺术品”。烘托渲染出浓浓的美的气氛,给学生极强的感染力。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品味,切实得到美的享受,促进审美情趣的形成。
其次是教学内容中蕴含着的美,即内在美。数学的简洁是突出的引人注目的美感。通行世界的数学符号,精练准确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的表达,可算是简洁的文字和语言,它能给人以深邃的美的享受。数学的内在美还表现在它的有序,和谐,统一、严谨。如数形结合充分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等。
二、精心创设情境 让学生感受美
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使学生趣疑同生,吸引学生审美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审美表现欲望。为此,教师可以设计意境,制造气氛,采用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数学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首先课件展示书中的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置悬疑:它很漂亮,美观吗?你能设计制作出如此漂亮的图案吗?紧接着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观,提问: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对称美。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对他们进行了美的熏陶。
三、通过动手操作 让学生体验美
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數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鉴赏美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操作,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感受到美的存在。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让学生观察圆柱体的模型,先看整体,再分析圆柱体表面的各个组成部分,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的硬纸卷成筒,即为圆柱的侧面,再把侧面展开,通过动手尝试有了感性认识,最终形成了对圆柱表面积的整体认识,并掌握了方法,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给学生美的享受。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动手操作的数学活动,体会到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鉴赏操作过程中的美。
四、充分发挥想象 让学生创造美
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美的事物能唤起儿童的愉悦,反过来,又能激发儿童去创造。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而独特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破旧立新,别出心裁。它是反映学生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仅要学会发现美、鉴赏美,还要学会创造美,逐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学习、解题时要启发想象,积极思考,大胆创造,激发美的思维火花。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后,我们通常会要求学生剪一些轴对称图形,这时学生会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想象剪出各式各样的轴对称图形,并且是那样的美丽,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正说明学生是在对美的追求中,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常此以往,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会不断去追求解法的优化,结论的美化,从而发展了自己的创造能力。所以,审美教育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的审美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目前学校的美育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美育,许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去探讨。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昭关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