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玩具,通常是儿童及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想像能力,能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还有助于消除孩子的孤独感。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孩子为独生子女,玩具与孩子的成长更是密不可分。然而,有些不法商家竟然不择手段,推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害的各类玩具,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来谋取暴利。这种现象的确令人担忧,也应当引起家长、老师们的重视。
色情玩具
去年3月16日,成都某礼品店出售一种“带刺激”的玩具,吸引了众多满脸稚气的中小学生。如果把这种“玩具”上紧扣的盖子打开,就会“扑嗤”一声弹出一个男性的生殖器来。这种玩具标价15元,据售货小姐说,“非常好卖!”在同一条街上的某学校大门外,另一家店正在出售另一种“新玩意”——一个用铝合金制作的男女裸体搂抱玩具,用手一拉,两个小人便会做出令人作呕的动作,而购买这种玩具的人大多数是一些中小学生。
这些玩具涉及“性”,对孩子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少年儿童时期是身心成长的特殊阶段,孩子们社会阅历还少,辨别能力差,但好奇心又强,所以逢事总想探个究竟。同时,他们对性也怀有浓厚的兴趣,有时甚至想亲身体验一下具体的过程。所以,他们迷上这种玩具也就毫不奇怪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青少年的性知识教育相对较少,有的老师和家长甚至对有关性的问题避而不谈,这其实更增加了孩子对性的神秘感。
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想尽办法弄到这些玩具,以便尽情地“欣赏”。在“欣赏”之余,他们可能模仿,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轻者引起孩子早熟,耽误学业;重者可导致不健康的性心理,扭曲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做出不恰当的性行为(如过度手淫),甚至是异常的性行为,如窥阴癖、露阴癖等;更有甚者,会走上性犯罪的道路,如强奸。
恐怖玩具
去年4月,家住哈尔滨市的李老太为12岁的孙子过生日。小孙子拿出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礼品盒,说:“奶奶,您给我过生日,我也送您一份礼物。”老太太
很高兴,就打开了礼品盒。谁知,盒内竟然跳出一个毛茸茸的、青面獠牙的“魔怪”,还不停地咬磨着惨白的牙齿。李老太当即被吓得晕厥过去,被家人送进了医院。其实,在哈尔滨出售的恐怖玩具远不止这一种。有种卖得非常好的魔鬼面具,可以马上使长相清秀的姑娘瞬间变成披头散发、青面獠牙的“魔鬼”,而且吐着红舌头、眼珠外垂。还有能跳出蟑螂的“口香糖”,蹦出血淋淋眼珠的“沙皮胶”,闪闪发亮的“鬼面具”等。另有一种“魔罐子”,放到地上,便会突然弹出一个伸着长长红舌头的骷髅头。不久前,该区的一些小学发出禁令:不许学生把这类玩具带到学校来玩。
“恐怖玩具”同样是满足孩子的猎奇心理。同时,由于年龄还小,好多孩子都有用这种玩具来吓唬别人的想法。殊不知,那样不仅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可能会吓出人命来。
该类玩具常常宣扬恐怖场面、血腥与暴力,易使青少年迷失方向。由于孩子们具有冲动性,且控制能力较弱,该类玩具可能会歪曲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孩子崇尚武力,惟我独尊,不辨是非,甚至模仿、制造恐怖事件,走上犯罪的道路。美国校园里发生的多起枪杀事件,就可能与作案者接触了大量的恐怖电影和游戏有一定关系。接触较多的恐怖场景还会影响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使他们易做噩梦,对周围的人或物产生莫名的恐惧。他们会缺乏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难以产生亲密感,甚至可引起多种心理障碍,如焦虑症、社交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等。严重者,可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正常生活能力。
恶心玩具。
2001年4月6日晚,杭州某小区的李女士在掀开被子就寝时,竟然发现床上有一堆大便。疑惑不解的她刚想用袋子处理掉这令人恶心的玩意儿时,10多岁的女儿哈哈大笑着推门进来,然后一把将“大便”抓在了手上……原来,这是被
玩具店营业员称为“健康型大便”的东西,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可“放在餐桌上、床上、别人坐过的凳子上,还可放在女孩子的包里……”
除了以假乱真的假大便外,这类玩具还包括所谓的“屁垫”——人坐在上面会不停地发出放屁的声音,让人感到恶心、难堪、尴尬。有的青少年抱着看别人洋相的心理,常常利用这些玩具搞恶作剧,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与难堪之上。这对双方的心理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恶心玩具”不利于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美丑观念,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辨别美与丑、善与恶。其次,由于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孩子会逐渐变得冷酷、缺乏同情心,不能够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不愿与人真诚合作,缺乏协作精神,甚至会产生癔症性或分裂型人格障碍。可见,这种玩具不仅能使人感到恶心,更可能误人子弟,所以绝不可对之掉以轻心!
清除对心灵的污染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同时,人们也将面对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成长中的青少年是
幼稚的,心灵是开放着的。他们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而辨别能力差,具有冲动性,控制能力弱,更易受到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那么,当“色情玩具”、“恐怖玩具”及“恶心玩具”向青少年袭来的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不健康玩具的生产和销售,违者重罚。
其次,面对受这些玩具影响的青少年,家长和老师应有足够的耐心,避免简单、直接、武断的处理方式。除了制止其行为之外,在心理上要给予孩子必要的理解。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孩子明白该类玩具的危害性,可以举例说明。也可以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奖励摆脱玩具影响的孩子,惩罚屡教不改的孩子。奖惩手段应尽量适度得体,勿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以健康的娱乐活动取代该类玩具的影响。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有益的游戏,如玩牌、猜字谜、下棋、讲故事等。在娱乐过程中,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邪恶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还要讲究趣味性,给予适当鼓励,使孩子保持兴趣。
3.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平时教育孩子将零用钱积存起来,捐献给贫困失学儿童,或买自己喜欢的科普读物、小说等。
4.加强对孩子的性心理和性生理教育,让他们明白性到底是怎么回事。正面的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
5.对于热衷于拿此类玩具搞恶作剧的学生来说,教育不可简单粗暴,而要让他们懂得令别人难堪、让人当众出丑是很不道德的行为,如果孩子们明白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恶作剧玩具也许就不会再有市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