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十九大报告中对于弘扬工匠精神的政治要求,通过分析高职教育在工匠精神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出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为高职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专业教学;工匠精神;实践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制造”要提升产品质量,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之路,加快培养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抢占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因此“工匠精神”是时代的诉求,务必使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对于铸造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促进“中国制造”质量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够为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根本转变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培养更多支撑“中国制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全社会普遍的职业追求和职业操守。
一、当代高职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上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上,普遍重视学生专业成绩的高低以及将来就业率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过程的直接受益者。在学校日常的学习、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应该自觉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素养。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先天不足”(例如高考分数普遍不高,学习习惯不佳),学习的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较少主动进行额外的、高技术含量的学习。由于主体意识不强,有些高职学生缺少对工匠精神的追求,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决心、信心和毅力,致使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难以体现在学生身上。
二、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
(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在高职专业教育教学中,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战场,应当将工匠精神融汇到课程和课堂教学中。
1.根据“双创”新时代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高职院校应重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积极结合实际需求,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立德树人,在各门课程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2.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发高质量的课程。围绕信息科技时代的特点,创新设计课程体系,开发出能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工匠谨慎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能在选课过程中,获得更多机会与选择权。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通识课程,创办“创业大讲堂”、“创业慕课”等,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校要加强与校外单位的合作,邀请企业与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新颖实用的教材,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材和课堂中。
3.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善思、乐学,以提高工匠精神培育的效率与质量。校企要进行协同创新,采用协同育人方式,来促进学生与企业大师、专家等进行直接规划,真切地感悟和领会工匠精神。
(二)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实践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习惯,也能够锤炼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韧性,有助于学生体验“工匠精神”。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建设专业学习、生产实践、岗位实习的服务平台,推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职场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感受企业文化,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认识“工匠精神”在未来职業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的形成。
(三)强化专业榜样的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释放巨大的正面效应,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通过深入挖掘不同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团体,运用他们的示范作用教育和鼓舞学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焕发出来的巨大力量,不断增强学习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同时,发挥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安排优秀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由于他们与在校生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和共鸣,也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结语
工匠精神是符合时代所需的重要精神,也是技术人才职业素养的体现。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自身、企业及学生、社会等,都有积极而正向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企业与社会人才所需,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以便为民族强盛、国家发展输送更多匠才。
参考文献
[1]张自英,林海波.新常态下高职工匠精神耦合双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
[2]李科举.试析工匠精神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培养路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4).
[3]李科举.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7(24).
[4]夏雨,梁蓓.“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2).
[5]宋晗.中德产业园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
作者简介
吴宇峰(1979.11—),男,汉,江西省九江市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硕士,副高,计算机。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十九大精神推动下高职专业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8B14)
关键词:专业教学;工匠精神;实践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在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技术技能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制造”要提升产品质量,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之路,加快培养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抢占国际产业价值链的制高点。因此“工匠精神”是时代的诉求,务必使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对于铸造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促进“中国制造”质量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够为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根本转变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培养更多支撑“中国制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使“工匠精神”真正成为全社会普遍的职业追求和职业操守。
一、当代高职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上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但是,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都放在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上,普遍重视学生专业成绩的高低以及将来就业率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学生作为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过程的直接受益者。在学校日常的学习、技能训练过程中,学生应该自觉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职业素养。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存在“先天不足”(例如高考分数普遍不高,学习习惯不佳),学习的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较少主动进行额外的、高技术含量的学习。由于主体意识不强,有些高职学生缺少对工匠精神的追求,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决心、信心和毅力,致使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难以体现在学生身上。
二、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
(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在高职专业教育教学中,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战场,应当将工匠精神融汇到课程和课堂教学中。
1.根据“双创”新时代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高职院校应重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积极结合实际需求,来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立德树人,在各门课程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2.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开发高质量的课程。围绕信息科技时代的特点,创新设计课程体系,开发出能有针对性地培育学生工匠谨慎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能在选课过程中,获得更多机会与选择权。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通识课程,创办“创业大讲堂”、“创业慕课”等,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学校要加强与校外单位的合作,邀请企业与专家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新颖实用的教材,将工匠精神渗透到教材和课堂中。
3.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善思、乐学,以提高工匠精神培育的效率与质量。校企要进行协同创新,采用协同育人方式,来促进学生与企业大师、专家等进行直接规划,真切地感悟和领会工匠精神。
(二)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实践教学既能够培养学生内心笃定而精于细节的习惯,也能够锤炼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韧性,有助于学生体验“工匠精神”。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建设专业学习、生产实践、岗位实习的服务平台,推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模式。通过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将学生置于特定的职场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责任。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感受企业文化,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认识“工匠精神”在未来职業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职业精神的形成。
(三)强化专业榜样的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释放巨大的正面效应,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通过深入挖掘不同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团体,运用他们的示范作用教育和鼓舞学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焕发出来的巨大力量,不断增强学习工匠精神的自觉性。同时,发挥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榜样作用,安排优秀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体会。由于他们与在校生有着相似的学习经历和知识结构,能够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和共鸣,也最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三、结语
工匠精神是符合时代所需的重要精神,也是技术人才职业素养的体现。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对于高职院校自身、企业及学生、社会等,都有积极而正向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企业与社会人才所需,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以便为民族强盛、国家发展输送更多匠才。
参考文献
[1]张自英,林海波.新常态下高职工匠精神耦合双创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13).
[2]李科举.试析工匠精神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培养路径[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04).
[3]李科举.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交际,2017(24).
[4]夏雨,梁蓓.“工匠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工匠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12).
[5]宋晗.中德产业园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1).
作者简介
吴宇峰(1979.11—),男,汉,江西省九江市人,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硕士,副高,计算机。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十九大精神推动下高职专业教学中职业精神的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8B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