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运用元认知学习理论,讨论了“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旨在为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献计献策。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框架包围、理论内在”
很多教师认为,学习的过程,即学生接触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因此,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即用教材引导学生接触知识,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用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然而,学习并非是单纯的学生与知识的互动,严格来说学习有两大体系,一是认知体系,即上述学习的过程;二是元认知体系,即学习、研究和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从教学的角度看,制订两套教学方案,赋予不同的教育目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围绕如何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概念的意义
“框架包围、理论内在”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元认知,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是多层次、全方位认识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元认知学习体系以中外历史的发展轨迹为外围框架,以时代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为内部理论,使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勾勒中外历史骨架,其次从细节上掌握历史的内在,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教育目的。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看,“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体系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性认识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并学以致用。其次,从学习历史的角度看,虽然历史学科有庞大的脉络和复杂的理论体系,但运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方法,可帮助学生寻获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形成更清晰和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获取更多知识。
二、“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时间轴”勾勒历史的外部框架
所谓时间轴,是指将一些历史事件划分到某一时间段,并将这些时间段串联起来,最后以数轴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学生便于用某一时间段为历史事件定义,并了解历史来龙去脉的一种学习方法。历史的时间轴本身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就像一幅由多个单一的时间轴串联起来的表现历史的“挂历”,将历史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的全貌。
时间轴的划分方法有很多,如以“左图右史”的方式作出时间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如此,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时快速找到某一点在整个时间轴上的位置和地位。又如,对不同的历史分期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个系统的时间轴,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在时间轴上,分别在古、近、现代史部分标出年份和重大事件,这种学习方式扩充了时间轴的容量,虽然信息量的增加不利于学生记忆,但能系统地反映出更多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构建历史的外部框架。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轴增强学史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探究,创设更多历史时间轴的制作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掌握正确的学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不断组织学生串联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继而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将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对一条条直观的时间轴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如此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有利于不断完善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2.以“特征总结法”学习历史的内在规律
“特征总结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它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系统的基础上,首先掌握中外历史体系的外围框架,继而总结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具体特征,配合对历史外围框架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树立完善的历史观,掌握历史全貌。
在课堂教学中,“特征总结法”在每一课都应当有所体现,构建一课学习一个历史知识、总结一个发展特征的学习模式。如教学“汉朝的建立”一课,汉朝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汉朝”这一历史分期的特征,学生会发现汉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同样,唐、明、清朝的建立也是源于农民起义,这就说明这几个朝代的建立有共同特征。而在中国古代史中,并非所有朝代的建立都与农民起义有关,如晋朝和宋朝,东晋刘裕以地主阶级篡晋,赵匡胤则出身军官家庭,陈桥兵变后攻城略地,是以军阀身份推翻残唐、建立宋朝的。因此,这说明晋朝和宋朝的建立有相似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特征,有助于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学习历史的内部理论体系,实现经世致用、读史明智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元认知是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1],然而,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涉猎对元认知的研究,教学方法单一、片面,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元认知应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教师应通过不懈努力,发掘其教育价值,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志章.谈元认知学习策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岳麓版选修I《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堂实录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39-40.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框架包围、理论内在”
很多教师认为,学习的过程,即学生接触知识、认识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因此,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即用教材引导学生接触知识,用多媒体或其他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知识,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用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然而,学习并非是单纯的学生与知识的互动,严格来说学习有两大体系,一是认知体系,即上述学习的过程;二是元认知体系,即学习、研究和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从教学的角度看,制订两套教学方案,赋予不同的教育目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围绕如何运用元认知理论构建“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初中历史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一、“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概念的意义
“框架包围、理论内在”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元认知,是对“学习方法”的学习,是多层次、全方位认识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框架包围、理论内在”的元认知学习体系以中外历史的发展轨迹为外围框架,以时代发展的规律和特征为内部理论,使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勾勒中外历史骨架,其次从细节上掌握历史的内在,从而达到“以史为鉴”、“经世致用”的教育目的。
从教育意义的角度看,“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体系首先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理性认识学习的概念和意义,懂得如何学习,如何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知识,并学以致用。其次,从学习历史的角度看,虽然历史学科有庞大的脉络和复杂的理论体系,但运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方法,可帮助学生寻获历史发展的规律,对历史形成更清晰和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获取更多知识。
二、“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以“时间轴”勾勒历史的外部框架
所谓时间轴,是指将一些历史事件划分到某一时间段,并将这些时间段串联起来,最后以数轴形式将其呈现出来,使学生便于用某一时间段为历史事件定义,并了解历史来龙去脉的一种学习方法。历史的时间轴本身即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它就像一幅由多个单一的时间轴串联起来的表现历史的“挂历”,将历史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历史的全貌。
时间轴的划分方法有很多,如以“左图右史”的方式作出时间轴,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如此,可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应用知识时快速找到某一点在整个时间轴上的位置和地位。又如,对不同的历史分期进行整合,制作成一个系统的时间轴,如中国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在时间轴上,分别在古、近、现代史部分标出年份和重大事件,这种学习方式扩充了时间轴的容量,虽然信息量的增加不利于学生记忆,但能系统地反映出更多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构建历史的外部框架。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历史时间轴增强学史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自主探究,创设更多历史时间轴的制作方法,以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掌握正确的学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不断组织学生串联相关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观,继而利用时间轴引导学生将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融合,对一条条直观的时间轴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网络,如此则既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通史思维,有利于不断完善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2.以“特征总结法”学习历史的内在规律
“特征总结法”是一种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它在“框架包围、理论内在”元认知学习系统的基础上,首先掌握中外历史体系的外围框架,继而总结历史发展和时代变迁的具体特征,配合对历史外围框架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树立完善的历史观,掌握历史全貌。
在课堂教学中,“特征总结法”在每一课都应当有所体现,构建一课学习一个历史知识、总结一个发展特征的学习模式。如教学“汉朝的建立”一课,汉朝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汉朝”这一历史分期的特征,学生会发现汉朝的建立源于农民起义。同样,唐、明、清朝的建立也是源于农民起义,这就说明这几个朝代的建立有共同特征。而在中国古代史中,并非所有朝代的建立都与农民起义有关,如晋朝和宋朝,东晋刘裕以地主阶级篡晋,赵匡胤则出身军官家庭,陈桥兵变后攻城略地,是以军阀身份推翻残唐、建立宋朝的。因此,这说明晋朝和宋朝的建立有相似的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特征,有助于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构建学习历史的内部理论体系,实现经世致用、读史明智和提升人文素养的教育目标。
三、结语
元认知是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理论依据[1],然而,目前很多教师还没有涉猎对元认知的研究,教学方法单一、片面,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元认知应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教师应通过不懈努力,发掘其教育价值,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培养更多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志章.谈元认知学习策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以岳麓版选修I《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课堂实录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