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沙莱斯

来源 :神州民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gao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酿酒业历史悠久,传说中夏朝的杜康是酿酒的祖师爷。中国酒里面,谷物酒占了大多数,但在西方,却以葡萄酒最为古老和普遍。据古希腊的神话传说:酒神狄俄尼索斯教會人们种葡萄、酿造葡萄酒,为了表示感谢,希腊人每年都要祭祀酒神——他们踩压葡萄,将其汁液发酵酿制葡萄酒,以祭祀酒神。这可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酿葡萄酒方法。
  在千里之外,中国的新疆与欧洲一样,也是盛产葡萄的地方。这里的穆沙菜斯土制葡萄酒,酿制方法与古希腊相当接近。
  在10月份走进新疆,仿佛走进了葡萄的世界。万亩葡萄园,千里葡萄长廊,红葡萄、绿葡萄、紫葡萄、马奶子葡萄、无核白葡萄等应有尽有。新疆的葡萄含糖量高,味道甘甜,用这里的葡萄酿造的穆沙莱斯,当地人说是世上最纯正的葡萄酒。我们来到了新疆刀郎地区的阿瓦提县阿依巴格乡托莞来克村,找到当地的著名酿酒师玉赛音·艾山,探询关于穆沙莱斯的一切。
  穆沙莱斯,葡萄酒活化石
  传说,很早以前有个种葡萄的农夫,在葡萄丰收时节邀请远方的朋友来做客,可时间一天天过去,天气逐渐变冷,朋友还没履约。农夫担心朋友赶来时吃不上甘甜美味的葡萄,自己没面子,于是把葡萄洗净挤成汁,煮熟放入坛子,埋入地下,安心地等待朋友的到来。不知不觉过去了40天,朋友未了,农夫赶忙杀鸡宰羊款待朋友。饭吃到一半时,他忽然想起坛子里的葡萄汁,赶紧招呼家人帮他抬出坛子。他诚恳地对朋友说:“尽管已经不是新鲜的葡萄串而是葡萄汁,你还是品尝一下吧,毕竟也是我的一片心意!”殊不料,坛子盖子掀开后,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朋友喝了一碗又一碗,赞不绝口,情绪越来越高涨,不由地手舞足蹈跳起了“麦西来甫”(维吾尔族民间流行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以舞为主,配以歌唱,节奏明快,热情奔放),一边跳一边还连声高呼:“穆沙·莱斯!穆沙·莱斯!”原来,农夫名叫穆沙·帕沙,朋友一激动,喊成了穆沙·莱斯,引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但从此“穆沙莱斯”就成了这种特制葡萄汁的名字,并与麦西莱甫结缘,在刀郎地区有了题为“穆沙莱斯麦西莱甫”的欢乐。
  穆沙莱斯制作技艺也在民间传开。由于采摘、挑选、清洗、榨汁、熬煮、过滤、装罐、阴凉等一道道工序简单明了,刀郎地区家家户户都会酿制。酿造人还根据个人喜好,加上玉米、枸杞、大芸等不同辅料,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放乳鸽,将整只乳鸽放入穆沙莱斯,再放少量白酒,将乳鸽在坛内酿制熟透。据说这种鸽肉大补,颇受当地人欢迎。乳鸽装入坛的第二天,坛就开水似的Ⅱ向,但并不烫手,3天后鸽子就熟得脱骨了。
  穆沙莱斯因为酿制手艺和酿制品味的独特个性,承载了深厚的刀郎文化底蕴,成为新疆葡萄酒的活化石。
  有穆沙某斯就有麦西莱甫
  穆沙莱斯属温性纯天然绿色饮品,药用价值高,宫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葡萄糖、铁等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原始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①把葡萄洗干净,放在案板上,去掉叶片,用洗干净的骆驼刺不停地抽打,使葡萄烂成一滩泥,然后再用纱布包裹后挤压出汁来。
  ②将葡萄汁放到锅里烧开。吐鲁番葡萄含糖量较高,容易沾锅,所以,在煮葡萄汁时要加上一到两倍的水来煮,直到把加入的水煮干为止。通常,人们还会在不沾锅的前提下,尽量让葡萄汁熬得浓一些,因为,汁越浓,酒越香。
  ③把烧好的葡萄汁装入容器发酵,一般可用平常用来腌制酸菜的坛子。洗净坛子,装上烧好的葡萄汁,密封坛口,放在阳光能够照到的地方,十多天后可以听到坛子里“咕咕”直响,等到听不见Ⅱ向声了,就可以开坛了。
  我曾专门问过酿造人是怎样确定开坛时间的。他们说,葡萄干晾好下架时,就是开坛取酒时。原来,酿葡萄酒与晾葡萄干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样算下来,也就是40天左右了。若有兴趣,你也不妨尝试一下这个酿制过程!就着葡萄干品这种葡萄酒,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不吃不喝你是体会不到其中妙意的。
  如今,有穆沙莱斯的地方就有麦西莱甫,所以,也就有了新疆阿瓦提县的“穆沙莱斯狂欢节”。为了纪念农夫穆沙·帕沙的发明,人们延续了这种葡萄酒的美称——穆沙莱斯。
其他文献
在西方重要节日圣诞节期间,很多家庭都会摆上一棵象征节日的圣诞树,并挂上五彩闪烁的灯饰和装饰品,把象征性的天使或星星放在树的顶上,烘托出浓厚的节日气氛。节日期间,除了在自家客厅,在公众场所也是到处可见到一、两层楼高的巨型圣诞树和周围各种节日人物和动物塑像,无时无刻地提醒你——节日就快到了,钱包准备好了没有?  圣诞节的起源众所周知,不过,你知道圣诞树的起源吗?西方人到底为什么要在家里放上一棵圣诞树呢
期刊
在广袤的藏区,藏族人民有一首传唱的古典民歌这样吟诵着高原藏区的美食:  清早起我爱喝三碗茶,有奶的茶味更鲜美……  喝了九个月酿成的酒,吃了三年熏成的肉,愿一对新人天长地久!  藏区的美食,又有什么比得上牛羊肉、青稞、酥油和奶制品这四大类了?  笔者流连藏区一个多月,现将亲眼亲口品尝过的舌尖上的藏餐摘录下来,以飨各位观众。  无肉不欢 藏区牛羊星星多  只要看看高原上满地的牛羊就能明白,在藏区,牛
期刊
广州饼印,是生产广式月饼和杏仁饼、龙凤礼饼等各式传统广式饼食的主要工具,又称“饼模”。小小一枚饼印,一拍一扣,书写“食在广州”的传奇,也见证了广州木雕、广府民俗节庆、广府茶楼文化的发展和衍变。而今,手工饼印几近销声匿迹。2017年,广州饼印制作技艺被列入广州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那曾经带给几代广州人香甜与祝福的小小饼印,正重新回到大众视野。只是,这千刀万凿雕刻而成的满怀手作温度的饼印,还
期刊
在国内林林总总的烧饼家族之中,您品尝过烂面烧饼吗?!我可以肯定地为您回答:大多数人没有。烂面烧饼是我们扬州一带的传统美食,外地有没有我不知道,不过,就算有,一定也没有扬州的做得好吃!  喷香无比烂面烧饼  放眼全国,烂面烧饼虽是小众美食,但在我们扬州一带,却是一道大名鼎鼎的大众美味。烂面烧饼外观浑圆,金黄油亮,饼皮如纸,馅料丰足,酥脆喷香。尤其是刚刚出锅的烂面烧饼,热气腾腾,喷香无比。那个香味,浓
期刊
10月5日早上 “第五届岭南祠堂文化节”在广州市海珠区黄埔古村正式开幕,本届岭南祠堂文化节将继续深挖黄埔古村“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刻内涵,以“一带一路”海丝文化等为重要内容,通过展览、巡游、文艺演出、互动体验等形式,带领游客重走当年繁华之路,领略传统岭南祠堂文化,凸显海珠区在广州这个千年商都以及中外通商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文化节的开幕式上,由海珠区民间文化传承基地黄埔小学小龙队表演的《小龙精彩贺
期刊
中国古代,盛行礼教,礼节繁缛。其中令今人印象最深的跪拜礼,其来源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  在汉代以前没有凳椅,人们进食、议事和看书时,只在地上铺一块苇席或竹篾席子。人坐在席子上,称为“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当时,就连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只不过他们坐的席子比普通老百姓的好一些。  古代的“坐”与现代人完全不同。古人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坐在后脚跟上
期刊
西江,珠江水系中最长的河流,自广西梧州进入广东境内,流经封开县、郁南县,进入了德庆县境内。在此顺流东下,经广州、江门、直达香港、澳门。要溯江而上,也可抵桂、滇、黔。水量丰足的西江,为沿岸地区的农业灌溉、河运、发电等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湍急的水流也给沿岸居民带来灾难。古代的西江流域水患极为频繁,历史有记载,自宋太宗至道二年(997)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895年间,德庆地区就发生过73次大水
期刊
神州茶饮博大精深,茶叶被西人誉为神奇的东方树叶。  在安徽,国人对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名茶耳熟能详,可在涇县,还有种神秘的“琴鱼茶”,自古贵为皇家贡品却鲜为人知。  小河鱼竟然能当茶叶泡着喝?岂不匪夷所思满嘴鱼腥?  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如今的泾县“琴鱼茶”珍稀到论两卖,  你说稀罕不稀罕?天地灵气孕琴鱼  在闻名遐迩的宣纸之乡泾县城外8公里处的开阔山谷间,有一泓山溪冲击而成的清澈深涧,
期刊
身体足有丈二高,瘦长身节不长毛,  下身穿条绿绸裤,头戴珍珠红绒帽。  ——谜底 :高粱  一束高粱秆能干什么?  在中国北方农村,高粱秸秆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村民们不是把秸稈当作牲畜饲料就是当作为柴火肥料,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柴火棍儿”,在河北手工艺人赵润生的手里,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经过他匠心独运的巧妙制作,竟然变身成为一座座精美的微缩楼阁,一个个可爱的动物造型,这些充满乡土气息
期刊
农历八月十五处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所以称“八月节”,而在深圳的客家人称作“八月半”。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深圳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八月十五过中秋,但是,旧时的新安(深圳市的古称)和广东好些地方曾经有过八月十六“追月”的习俗。清代陈子厚的《岭南杂事钞》序“粤中好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