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浙江语文卷试题诚如专家所言“稳实又不失亮点”(《2010年浙江省高考试题评析》,连晓,新浪博客)。从考试结果看,难度适中,但白璧可能也有微瑕,笔者以为现代文小阅读的改编有硬伤,干扰了学生的考场解读,第11题的“参考答案”脱离文本,可能不利于实际评分,现提出以求教于方家。
一、文本改编有草率之嫌
本文属于改编性短文。笔者从“中国期刊CNKI全文数据库”中查寻到一篇相似的文章——《艺术之大,宇宙之小》,作者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周怡教授,该文发表在《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上。
试卷编制者只截取了周怡教授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并略作删改,然后作为考试文本的第一节。考试文本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均不属于周教授的这篇文章,应属于对另外某篇或几篇的改编,甚或是试题编制者的续作。
文本改编属于试卷编制中的常用手段,但是应该尽可能使改编后的文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将对学生解读的人为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但是本文第三节与前两节的关系让人颇费思量。前两节的重点是在谈中国的绘画和园林艺术,尤其是山水画是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而文章最后一节已扩展到“中国艺术”,绘画与园林艺术仅成为其注解,因而,第三节应与前两节构成递进关系。但是,第三节第1句中“反过来”这个过渡词已清楚地暗示上下段不是递进关系,而是相反相对的并列关系,而且,第三节的中心——中国古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与前两节的关联度并不大。再说,本节开头的这句“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似乎暗示前文谈的都是“生活对艺术的影响”,但实际上前两节的重点并不在此。整体上看,本节似乎犯了扣题不紧的写作常识错误。
而且改编也不简洁。第二节的前3句,也是从起源角度来说明山水画的产生,与第一节的第1、2两句内容重复;而且第2句中“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这个补充性小分句简直就是对第一节第3句——“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 从内容到作用的简单重复。这样低级的写作错误出现在高考试卷的阅读文本中有些不可思议。
二、第11题的“参考答案”脱离文本
第11题的题目是“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3分)”。题目要求很明确——“根据全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解题思路也属常规性的,就是要对全文的三个小节作出分析和概括,把握全文的中心,然后再结合全文拟标题,采用提问式语句。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中国文人用什么方式亲近自然(或者,“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这样答题意味着全文的中心为:中国文人运用艺术亲近自然,或者,中国艺术强调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表现自然。根据采点给分的一般原则,主旨词“亲近自然”/“表现自然”一定是得分点之一。然而,这个主旨词可能仅源于命题者的主观意图,并非得自对文本的客观分析。
笔者试对文本作如下分析:
第一节共有9句,前4句可视为一层,从起源来说明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后5句可视为一层,主要谈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或士大夫艺术家对自然山水与人的关系的探索,或者说,中国山水画中人与山水自然的本质关系。其中,第5句是总说,第6句是以整个古典时期的山水画为例,说明画中人与山水自然的关系,第7、8两句是说明山水画中的“人”其实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是“一种精神载体”,第9句是说明山水画中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总的来说,前后两层之间为层进关系,第一节重在说明中国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
第二节共有6句,前3句可视为一层,重在说明“居室化的山水艺术”(包括园林、盆景和山水画等)解决了中国古代文人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之间的矛盾,后3句可视为一层,是说花鸟画的产生源于主体为易于把握掌控自然、客观外物,与山水画的产生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前后两层为并列关系,集中说明中国古代文人用艺术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第三节共有5句,主要讲中国古代艺术对生活影响很深刻。其中,第1句为中心句,第2—4句运用引证和类比说明中国的绘画艺术对生活的深刻影响,第5句再举中国的园林艺术例子说明这一点。
鉴于上述的逐段分析,我们可以大体概括出本文中心的基本意思——中国古代士大夫艺术家通过绘画、园林等艺术方式表达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
比照“参考答案1”,笔者认为,通过艺术的方式来“亲近自然”只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方面需求,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用“亲近自然”这样的主旨词显得很片面。
“参考答案2”——“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也不严密。一则因为“中国艺术”范围太大,不仅包含绘画艺术与园林艺术,还包括诸如文学、音乐、建筑等等方面,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中国艺术都在表现自然。二则因为这样的答案未能概括第三节——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脱离文本实际的“参考答案”将不利于阅卷时的实际评分,对考生不公,使试题效度降低。
一、文本改编有草率之嫌
本文属于改编性短文。笔者从“中国期刊CNKI全文数据库”中查寻到一篇相似的文章——《艺术之大,宇宙之小》,作者是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周怡教授,该文发表在《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上。
试卷编制者只截取了周怡教授这篇文章的第一段,并略作删改,然后作为考试文本的第一节。考试文本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均不属于周教授的这篇文章,应属于对另外某篇或几篇的改编,甚或是试题编制者的续作。
文本改编属于试卷编制中的常用手段,但是应该尽可能使改编后的文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便将对学生解读的人为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但是本文第三节与前两节的关系让人颇费思量。前两节的重点是在谈中国的绘画和园林艺术,尤其是山水画是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而文章最后一节已扩展到“中国艺术”,绘画与园林艺术仅成为其注解,因而,第三节应与前两节构成递进关系。但是,第三节第1句中“反过来”这个过渡词已清楚地暗示上下段不是递进关系,而是相反相对的并列关系,而且,第三节的中心——中国古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与前两节的关联度并不大。再说,本节开头的这句“艺术反过来必然要影响生活”,似乎暗示前文谈的都是“生活对艺术的影响”,但实际上前两节的重点并不在此。整体上看,本节似乎犯了扣题不紧的写作常识错误。
而且改编也不简洁。第二节的前3句,也是从起源角度来说明山水画的产生,与第一节的第1、2两句内容重复;而且第2句中“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体现”。这个补充性小分句简直就是对第一节第3句——“后来中国艺术中出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具体实现”—— 从内容到作用的简单重复。这样低级的写作错误出现在高考试卷的阅读文本中有些不可思议。
二、第11题的“参考答案”脱离文本
第11题的题目是“根据全文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3分)”。题目要求很明确——“根据全文”、“拟一个提问式标题”,解题思路也属常规性的,就是要对全文的三个小节作出分析和概括,把握全文的中心,然后再结合全文拟标题,采用提问式语句。
该题的参考答案是这样的:中国文人用什么方式亲近自然(或者,“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这样答题意味着全文的中心为:中国文人运用艺术亲近自然,或者,中国艺术强调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表现自然。根据采点给分的一般原则,主旨词“亲近自然”/“表现自然”一定是得分点之一。然而,这个主旨词可能仅源于命题者的主观意图,并非得自对文本的客观分析。
笔者试对文本作如下分析:
第一节共有9句,前4句可视为一层,从起源来说明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征。后5句可视为一层,主要谈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或士大夫艺术家对自然山水与人的关系的探索,或者说,中国山水画中人与山水自然的本质关系。其中,第5句是总说,第6句是以整个古典时期的山水画为例,说明画中人与山水自然的关系,第7、8两句是说明山水画中的“人”其实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是“一种精神载体”,第9句是说明山水画中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总的来说,前后两层之间为层进关系,第一节重在说明中国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
第二节共有6句,前3句可视为一层,重在说明“居室化的山水艺术”(包括园林、盆景和山水画等)解决了中国古代文人生活需求与审美需求之间的矛盾,后3句可视为一层,是说花鸟画的产生源于主体为易于把握掌控自然、客观外物,与山水画的产生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前后两层为并列关系,集中说明中国古代文人用艺术的方式表现自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第三节共有5句,主要讲中国古代艺术对生活影响很深刻。其中,第1句为中心句,第2—4句运用引证和类比说明中国的绘画艺术对生活的深刻影响,第5句再举中国的园林艺术例子说明这一点。
鉴于上述的逐段分析,我们可以大体概括出本文中心的基本意思——中国古代士大夫艺术家通过绘画、园林等艺术方式表达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
比照“参考答案1”,笔者认为,通过艺术的方式来“亲近自然”只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方面需求,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用“亲近自然”这样的主旨词显得很片面。
“参考答案2”——“中国艺术如何表现自然”,也不严密。一则因为“中国艺术”范围太大,不仅包含绘画艺术与园林艺术,还包括诸如文学、音乐、建筑等等方面,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中国艺术都在表现自然。二则因为这样的答案未能概括第三节——艺术对生活的影响。
脱离文本实际的“参考答案”将不利于阅卷时的实际评分,对考生不公,使试题效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