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hi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传统文化是我国凝练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化与思想的重要来源,将其融入中职思政教育之中,不但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爱国意识,增强其思想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从而形成正确“三观”,更好地为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深入中职思政教育现状,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成长需求,提出中职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究,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结合,拓展中职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培养新时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    键   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思政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4-0010-02
   中职教育是培养国家生产劳动力的主阵地,是拔高社会人才素养的基础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领导,要明确思政教育承担的历史重任,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在中职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又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思想素养的重要源泉。
   一、中职思政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情况
   我国中职学生普遍处在15周岁以上到18周岁以下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观念还不成熟,价值叛逆情绪较为严重,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却缺乏相应的鉴别能力,极易受到网络不良言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我国提出要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教育也在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就业观念。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思政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部分教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能力还不足。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主要承担着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其抗压能力的重任,因此,大部分教育内容突出的是学生技能重要性或者是人际关系交流重要性,却忽视了中华传统文化对思想道德的引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少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思想道德品格上升缓慢。
   我国中职院校主要是以技能型人才培训为主,缺乏相应优秀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对學生正确生活习性、良好学习习惯的引导与影响。学生群体间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活动组织也较少,学生没有形成持续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此外,通过与学生交流发现,许多学生只知道孔子、孟子等古圣名人,却对其作品以及思想品格了解片面,并没有深入文献、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获得的精神成长较为有限。
   二、中职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途径
   (一)传统文化引入课程内容,丰富思政校本教材
   中职思政教育在充分把握新课改具体要求与教材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体书籍材料,将所讲内容联系传统文化进行讲解,在确保学生学习进度不变的情况下,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在进行《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时,可以联系《论语》《大学》中的部分内容,充分将忠、信、廉等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其中;在进行哲学与人生相关课程的时候,可以利用《礼记·大学》中的相关内容,将意诚、心正、格物、致知等精神品质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明白修身齐家治天下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清楚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1]。此外,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职场规则等为课堂内容进行佐证,利用生动的故事、相关的视频等方式,缓解枯燥的思政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并深入传统文化与思政理念结合,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在日常生活与工作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习惯。
   (二)经典文学诵读,形成长期熏陶
   中职思政教师可以利用课前10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与本堂课文相关的经典国学著作,形成初步思想道德观念,并在课堂上将教材内容与学生诵读思考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印象。教师可以选择《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概括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学的书籍,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自信。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程,因此,中职思政教师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在学生入校开始就拿出课前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并将之逐渐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如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逐渐融入学生潜在品质之中,使之随着学生年龄成长、阅历积累逐渐提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并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工作中。
   (三)系统设计课程教学,多元化创新
   中职思政教师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学过程中,要提前针对教材内容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整理,要充分满足学生学习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将学生成长教育、岗前教育、思想教育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课前10分钟的经典诵读必不可少。教师在此阶段也可以让学生以阅读内容为基础,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生硬讲学模式,要充分运用中华传统故事、现代先进科技,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2]。此外,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之能自我思考、自我动手,自觉将优秀传统文化感悟融入思政教材内容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并将之纳入日常考核之中。中职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班会的时间,与班主任一起引导学生讨论、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创新,多层次深入,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与道德思想,为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四)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拓展传统文化边界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发展,线上学习模式逐渐成为当前的学习主流,也成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中职思政教师要充分把握网络学习平台带来的便利,为学生提供健康、合适的网络学习环境。首先,中职思政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构建班级思政学习云课,在此平台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图片、视频、动漫等形式融入思政教材内容中,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白板、3D、AR等技术,为学生设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场景,让学生运用自我专业技能进行作品制作或角色扮演,让学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全过程。最后,教师要做好平台维护、管理工作,杜绝一些不良信息,并传播积极正能量,让学生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逐步成长。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云课程,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又可以提高思想品格,提高思政教育效率与质量[3]。
   (五)开展教育活动,增强传统文化运用能力
   在中职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展开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文化小活动。比如,可以举办“文化素质能力”活动大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为主要形式,既可以是关于文明的演讲、关于理想的征文,又可以是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法、诗画,还可以结合学生专业技能制作手工艺品或者专业技能展示等。此外,也要充分运用学校图书馆、班级教室等空间,为学生增设国学经典书籍,让学生能阅读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本。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书籍,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常态化。运用活动的形式,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与爱国意志,是成长为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的前提。
   (六)全方位课程评价,夯实教育效果
   中职思政教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帮助其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因此,采用全方位课程评价,总结归纳学生学习效果,能有效促进后续教育改革发展,并进一步夯实教育效果。
   思政教学评价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形式,形成全方位评价体系,让学生更加清楚自身的不足与改进方向。首先,学生自评。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数处于15~18岁年龄阶段,其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目标、学校效果、日常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理解进行一次客观的评价;其次,学生互评。这个阶段可以采用小组互评、同桌互评等多种形式,主要是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知,促进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在互评阶段,学生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并让学生能欣赏别人的优秀之处,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此外,在互评阶段,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交际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团结意识与集体协作能力。最后,师生互评。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要寻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同时,要从学生的进步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此外,学生也要对教师进行评价,对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提出意见或建议,可以直接与班主任或班干部反馈,教师也要充分采纳学生建议,合理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评价的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我的不足之处,更能充分把握需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之能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思政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还能提高其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因此,中职思政教师要不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融合发展的路径,不斷运用现代技术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教学评价促进思政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做好岗前教育,使之具有高强心理素质与职业道德,能在岗位上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赵虹.立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思政课,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职业教育,2020(20):62-63.
   [2]田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39-44.
   [3]邹铁梅,宋静,李艳会,等.传统文化中思政教育资源与环境专业“无机化学”教学融合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7(15):145-147.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摘要] 以“HTML5+CSS3 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钉钉、超星、微信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包括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为中职计算机课程进一步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 钉钉;超星;“HTML5+CSS3 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线上线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期刊
[摘要] 结合社会发展对中职制冷和空调运行与维护专业(下文简称制冷专业)教学提出的要求,从学习指标体系、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实践教学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何优化中职院校制冷专业课程改革,旨在为社会发展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制冷专业人才。  [关键词] 制冷和空调;中职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首先分析汽车电器检修教学的现状,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数量多等现象。其次分析信息技术与汽车电器检修教学融合,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便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以及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推动信息化教学的进程。最后通过简化重难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重硬件设备支持;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四种融合途径,告别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趣味性,为学生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学前教育逐渐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钢琴集体课在现阶段中职学前教育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课程内容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钢琴集体课相比小班授课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更多钢琴专业的人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我国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下,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激活训练的诱力,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同时在对于钢琴集
期刊
[摘要] 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推进。为全面提升中职生职业素养、劳动技能水平,班主任应开展 “9S理念进我家”活动。该活动在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的同时,构建了互动、协作的家班劳动共育模式。通过活动开展,提升了学生运用9S理念优化劳动过程的“知行合一”能力,让学生在体验劳动让家变美、变温馨的过程中,和谐亲子关系,体验劳动带来的美感和幸福感。  [
期刊
[摘 要]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因此培育工匠精神必须做到“入心”“入行”。探讨“榜样+评价”双管齐下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从大国工匠、优秀师生等榜样入手营造育人氛围、赢得学生认同,实现“入心”;继而在学习、劳动、生活等方面以多元化的评价激励中职生逐步提高自我认知,逐步将“精益求精”化为行为自觉,实现“入行”。  [关键词] 榜样;认同;评价;自觉行为  [中图分类号] G711
期刊
[摘要] 终身体育意识是新文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青年学生在身体、心理成长发展中的必备素质。在现阶段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有关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仍然存在培养方法效果不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阶段中职体育教师在相关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首先详细分析了中职体育教学现状,然后阐述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具体意义,最后从教学理念、教
期刊
[摘 要] 多模态理论在我国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为数已不少,在英语教学中已有不少借鉴经验,但该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研究还不多,并且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仍然为数较少,还有极大的空白待补充。通过分析多模态教学实验实施情况,验证多模态词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探索多模态理论应用于中职汽车英语词汇教学的可行性,以此丰富多模态理论与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的实证研究。  [关 键 词] 多模态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三教”改革,即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它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阶段,企业对人才也随之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跟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程,做好中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供应是当前学校及教师需要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阐述了在“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工程造价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技能实训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
期刊
[摘要] 学徒工薪问题是现代学徒制度推广的重要基础性课题。金华市技师学院室内设计专业在建设“校、协、企”三位一体的育人共同体的基础上对学徒的工薪问题进行了探索。对学徒工薪各方的满意度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现代学徒工薪制度安排的对策建议,为技工类院校推广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现代学徒;工薪;制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