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管理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shi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两个要件,两者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教师、学生、环境等负面因素都会对课堂管理的有序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全面掌握相应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每位学生品学兼优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管理 重要性 主要因素 有效
  课堂管理是在特定的教学时间、特定的教学地点,通过教师的努力由师生共同协调完成的教育行为活动。没有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教师所有的努力和前期准备工作都将会是徒劳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课堂管理进行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课堂管理的重要性
  刘电芝主编的《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提到: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1】赫尔巴特同样也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缓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2】这话同时也说出了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将有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使教与学的双方都能够轻松快乐,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没有阻碍,减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教学效果会有显著的提高,反之则不然。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负面因素
  对课堂管理直接影响的负面因素有很多,综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自身的管理因素、学生的自身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因素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层次上严重影响着课堂管理的效果。我们应该剖析这些因素,找出解决的方法,对于我们今后日常的课堂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都是具有很大帮助的。
  (一)教师自身的管理因素。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个人修养及其课堂组织的管理能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管理的效果。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要求不是很高,没有把更多的经历投入到课堂中去,从而导致业务不精,上课内容枯燥无味,教学方法呆板,由此影响课堂的正常管理;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够,基础不牢,教学和组织能力不强,对班级问题的监控不足等,都会引起课堂的混乱,爆发师生冲突,也由此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二)学生的自身因素。众所周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对学习的态度、兴趣的选择、目标的追求以及对教师的需求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课堂中发生的很多异常行为和意外情况,多数都是由个别学生或者局部学生引起的,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年龄变化、性格变化、生理变化都会成为影响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
  (三)环境因素的影响。1.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喜欢在安静舒适、宽敞明亮的教室环境中进行教学和学习。如果教学楼就在马路旁,窗外不时传来嘈杂之声,何谈良好的课堂管理呢?更是直接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外在的自然环境因素都会严重的影响课堂管理的正常进行;2.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成员的情绪氛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内部结构的变化影响孩子的心理素质,所以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也是独特的。很多特殊家庭例如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独生子女、再婚家庭数量的增加,造成个别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行为,这些行为一旦在课堂上出现,就会影响正常的课堂管理秩序。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课堂管理能力。身为人师的我们,要想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满怀信心的肩负起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重任,才能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形象、提高在班集体中的威望和信誉,才能将课堂管理合理的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
  (二)关心学生的变化,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变化,随机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作用,以达到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学生认真的课堂学习态度和自觉遵守课堂纪律都不是短时间内养成的习惯,也不是由于少数学生做到好就能改变的,它是班集体长期同心协力、努力奋斗的成果,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良好的班集体的作用。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发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地、自觉自愿的参与课堂管理,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堂群体规范和风气,营造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课堂环境和家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课堂环境。目前,很多教师利用教育心理学等科学研究成果,对课堂的内部环境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教室的采光、室温、色彩、宽敞度、学生的座位等,提高了学生学习环境的舒适度,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及一切有利条件,为学生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和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管理的效果显著的提高。
  教师应加强与家长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及时的对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课堂行为以及学习态度有了较大波动时,必须了解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要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尽力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包袱,消除杂念,让学生能够尽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教师也要指导家长适当的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加强亲子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督促,促进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互动,从而提高孩子对学习的欲望,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自觉性,提高了课堂管理的效率。
  加强课堂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在于要压抑、限制学生享受自由的权利,而是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课堂管理能力,有效的课堂管理应以心平气和、心态积极、尊重学生、帮助学生为主,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为宗旨,教师要通过引导、激励、沟通等手段营造和谐、友善、发展的课堂。让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对课堂管理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不断发现、探究出新的课堂管理技巧,把这些课堂管理技巧,巧妙、合理的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潜移默化的与学生进行磨合,优化课堂管理,最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中,通过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气氛, 创设探究、合作、问题等情境,将课堂还给学生,将探索的空间还给学生,把主动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化学课堂学习。本文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将创设有效互动应用于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师生互动  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尤其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
【摘 要】《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引导儿童在与人、事、物的相互作用中,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通过探索、感受和体验,获得主动的发展。”,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同时,游戏还可以有促进小朋友身体和心灵的主导性活动。因为游戏符合了幼儿好玩、好动、好探索的天性,通过试试、做做、玩玩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科学和智力的启蒙。游戏是促
【摘 要】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在职业教育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仍旧停留在理论层面,和停留在公开课上。作者反思原因,认为主要问题是由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照搬普高的教学模式、不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自身的教学能力不足以完成语文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化教学 对教师的要求  回归生活,加强语文教学和生活的联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普通高中贯彻这一理念多年来,已经使学生的课堂
摘 要:社会上对民办高校认知力不高和现行招生体制的局限,使民办高校显示出了与公办高校明显不同的特点。这对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惑,如何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学生做好服务,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摆在民办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团队教育;就业服务  近20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历经艰难曲折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
目的 探讨ABL基因的剪接体ABL△exon7和ABL35INS是否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药的发生有关.方法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合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74名健康人和76
美育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的主要方面,实施美育是素质教育提升的题中之义。近代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把美育提升到人格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精神心理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动力紊乱及肠道感染等因素有关.有关IBS结肠动力异常的研究较多,但IBS与小肠运动功能相关关系的研究国内尚少见报道.本研究观察IBS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及胃肠通过时间的变化,客观评价IBS患者的胃肠运动状况,为进一步探讨IBS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基础提供帮助。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开始兴起一种生态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就这一取向来说,不仅是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围绕生态心理论学的理论取向以及价值取向展开具体的论述,并就目前生态心理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重大现实作用进行了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 理论取向 现实意义  就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目的提高对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的279例行胃镜检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恶性血液病并发真菌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结果279例患者中真菌性食管炎13例(4.66%),刷片镜检5例可见真菌孢子,3例可见真菌孢子及菌丝,5例仅见真菌菌丝。12例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1例为隐球菌。13例患者中弥漫大B细胞淋
目的 探讨溶血病因系统分析策略在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以溶血病因系统分析方法对疑诊溶血性贫血的1 50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①1 506例疑诊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