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和谐共存之“虹”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dfdfdfgdf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是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立意新颖、观点独特、文笔流畅,却由于笔触过于大胆、鞭笞资本主义社会弊端而遭查禁。作为一名具有前瞻意识的作家,他致力于探索人的自然天性与社会发展间的冲突,以及两性间的矛盾与对立;他的小说在发表后大多毁誉参半,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形成了“劳伦斯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好评,英国作家E·M福斯特更是称劳伦斯为“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富于想象力的作家”。
   劳伦斯生活在西方工业社会急速发展,机器文明取代农业文明、精神生活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激烈的年代。在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碰撞冲击下,劳伦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二元论思想。与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观点不同,劳伦斯认为世界的种种对立,不是不可调和的,与之相反,对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即他的“二元一体”(Two-in-One)论点。作品《虹》即是劳伦斯二元论思想的集中体现。在《虹》中,从人类与自然、理性与本能,到爱情与婚姻、两性相处,都有其两面性,都是由对立冲突、相互依存的两方面组成的,充分体现了劳伦斯“二元一体”观点。
   一、人类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十九世纪的欧洲,正是工业革命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越来越多的耕地变成工厂、煤矿、铁路线,农民们放下耕具,拿起铁锹,把世代生活的田园变成工地。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从远古时期的敬重、依赖,逐步过渡到征服自然与控制自然。自然不再是给予人类一切的母亲,而变成了人类的奴隶;二者的关系从相互依存,发展为人类对自然予取予求,任意践踏。
   劳伦斯见证了这个经济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他目睹了美丽的英格兰田园被现代文明戕害的过程。在小说《虹》中,布朗文一家世世代代居住在美丽的马尔什农庄草原上。“春天,他们感到一股生命力在冲撞。他们理解这种不可遏止的生命的浪潮……秋天,鹧鸪飕飕地飞起来,鸟儿们成群地像喷雾剂一样飞过休耕地;白嘴乌鸦在天边灰暗的、雨意正浓的天空中出现,‘呱呱’地叫着飞向冬日……他们的生活和自然的相互关系就是这样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契合、充盈圆满的。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然被侵吞,人类被孤立、异化。“他(布朗文)审视着这个世界的外壳:房屋、工厂、电车,这被遗弃的外壳;人们四处奔忙,工作正在进行,一切都在这被遗弃的表面上进行。地震从地球的内部迸发,仿佛地面完全地炸开了……地面脱胎换骨进入了非现实的世界……”工业文明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打破了人类生活的宁静。人们每天听到的不再是鸟儿的嘤鸣,而是“空车厢在铁轨上发出尖利的‘哐当哐当哐当哐当’的声音” 。
   随着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人类——自然”的二元对立问题成为许多思想家关注的焦点。在此语境下,“自然”逐渐沦为人类社会中的“他者”,处于被统治、贬否的位置。黑格尔强调“绝对精神”,主张二元对立的哲学观,“为审美活动加进了‘理性’的内涵,同时则更坚决地贬低、排斥自然美的存在。”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更是夸大人类在宇宙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把自然工具化、利益化,简单分化人与自然的二元价值,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不能帮助人类走出生态危机。
   劳伦斯意识到,二元关系是既对立又联系的。人并不是万能的,自然拥有和人一样的平等权利。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共处的。在小说中,每当厄秀拉遇到挫折时,就会选择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找回自我,寻找生命的美好节律,“每当她在课余时走出校门,看到夕阳西下,湛蓝的天空上漂浮着变幻莫测的白云时,她觉得那就像是梦幻,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她告诉自己,“只要有一棵树在,我便永远不会死去”。劳伦斯告诉读者,自然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洗涤人的灵魂,因为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两者相互依存、摆脱对立局面,才能开始和谐统一的新生活。这也是劳伦斯与传统二元对立观的区别。
   二、理性与本能的摩擦碰撞
   随着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生活被物质化、工具化,人们的思想也得到了启蒙。宗教蒙昧思想被打破,人们在科学与知识、理性的鼓舞下,充分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成果。然而,在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人被彻底物化了,丧失了原有的精神和灵魂,人们的本能被机械力量所压抑、异化,现代文明的发展桎梏了人的天性,理性与本能的矛盾达到了顶峰。“工业文明所代表的理性和人性本能的发展出现了一种二元对立的现象。”
   作为一名非理性作家的代表人物,劳伦斯致力于寻找理性与人类本能之间的平衡点。他试图消除二者之间的绝对对立,认为只有实现和谐与平衡,才能使人类摆脱精神的困苦,真正获得幸福。劳伦斯认为,性是人的一种本能,它是直接的、奔放的、原始的,两性之间的吸引结合应该是自然的、美好的。然而,在宗教、理性、物质的主导下,人们对性这一人类本能讳莫如深。甚至有人认为性是肮脏的,是种罪过。精神至上的哲学观、禁欲主义压抑人们的性本能,以实现工业文明对人类的改良、塑造。在此种情况下,劳伦斯凭借其敏锐的嗅觉,用文字向世界展示本能与理性间的斗争,从而唤醒人们压抑已久的本能需求。
   在《虹》中,理性与本能的碰撞无处不在。布朗文家族的第三代厄秀拉,是一个充满自由精神的女性。“她是一头无拘无束、桀骜不驯的野兽。她执拗的声称:她不承认任何法规和纪律。她只为她自己一个人而存在。”她勇敢的追求爱情,向往灵与肉的完美契合,而她的恋人斯克列本斯基却是一个机器人,呆板、冰冷、冷酷、理性,他需要女性对自己的绝对服从,憎恨热烈、温暖的感情。两人所代表的本能与理性进行了激烈的碰撞,最后厄秀拉拒绝了斯克列本斯基的求婚,继续她对自我的探索,追寻真正美好的两性和谐。
   劳伦斯意识到,理性与本能间的矛盾虽然激烈,却不是不可调和的。相反,二者是相互交融,共同依存的。厄秀拉虽然没有得到完美的爱情,却并不气馁。她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继续寻找生命之虹。劳伦斯认为,在理性占据高地,极力压制本能的时代,人们更应摒除旧的对立观点, 使人类本能与理性恢复和谐平衡的关系。
   三、爱情与婚姻的冲突交融
   爱情与婚姻一直是劳伦斯小说关注的焦点。自人类出现以来,两性间的争斗与磨合就未曾停止过。《虹》描述了布朗文家的爱情与婚姻。身处女性主义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劳伦斯独辟蹊径,通过对三代女性婚恋故事的描写,展示他 “二元一体”、和谐自然的婚恋观。小说布局宏大,语言深邃优美,真实展现了男女在恋爱、婚姻中的挣扎与憧憬,表现了劳伦斯对爱情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劳伦斯认为爱情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它是相依相存、互为表里的。他指出,“人们的爱实际上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它不可能绝对化。”[4]两性相处应少一些控制与争斗,多一些探索与沟通,正视二元差异,为两性间架起一道理解与和谐之彩虹。
   作品中,第一代是汤姆·布朗文与莉迪娅的结合。莉迪娅是位波兰贵族后裔。在她的第一次婚姻中,她扮演的是护士、跟随者与影子的角色,丝毫没有自我。在与汤姆·布朗文结婚后,她过上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然而随着两人从陌生到熟悉,他们之间的矛盾也愈发明显,“快乐的时光又过去了,他们中间又出现了裂痕,女的因丧失了自由怒火中烧,痛苦万分,而男的,如同奴隶一般拼死累活地在磨房里干活受煎熬……” 莉迪娅与汤姆间缺乏精神的交流,于是他们一直挣扎在吸引——对抗——结合的漩涡中。最终,双方都做出了妥协,莉迪娅放弃了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汤姆也回归现实与理性,二人最终建立了稳定、和谐的婚姻关系。
   如果说莉迪娅与汤姆是耕牧时期爱情的代表,第二代女性安娜的婚姻则是现代婚恋的写照。安娜勇敢叛逆,从小就向往独立自由的生活。她不顾父母的反对,爱上了深沉内敛的堂兄威尔。婚后,两人沉溺于性生活的愉悦中,而当激情消退后,各种矛盾都凸显出来。信仰分歧、性格冲突以及强烈的支配欲,使他们无法共处一室。爱情转变成了仇恨,婚姻成了双方博弈的战场。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人逐渐成熟。安娜悉心哺育下一代,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威尔则把热情投入到教职工作中,二人最终达成了统一与谅解。
   小说中的第三代女性厄秀拉,是劳伦斯在《虹》中着墨最多的形象。她受过良好教育,思想独立,不依附于他人,敢于与命运抗争,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在与斯克列本斯基相恋后,她很快发现了对方的狭隘与冷酷。与母亲不同,她拒绝做男性眼中隐忍、委曲求全的贤妻良母,不愿顺从千百年来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与安排。尽管经历了迷惘与挣扎,她仍然告诉自己“我被束缚在它们里面,可他们却都不是真实的,我必须挣脱出来,就像坚果在虚假的外壳中爆出来一样,打破我身上的束缚。”她终于摆脱了种种负担,继续去寻找完美她心中的爱情与婚姻。
   劳伦斯认为,“在男女两性关系中,如果一方支配或占有另一方,就不会有星式均衡的完美婚姻。”《虹》中的三代人,在面对爱情与婚姻的冲突时,都没有负隅顽抗,恶化双方关系,而是做出适当调整,以维护婚姻、爱情的平衡。爱情不是二元主体间的对抗,而应是两者间的和谐共存与相互包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们才能还原爱情与婚姻的本义,真正得到幸福。
   四、结语
   劳伦斯一生思想复杂多变,但二元论思想却贯穿始终,体现在他各个时期的作品中。劳伦斯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二面性,二者之间的斗争是永恒的、不会消亡的。另一方面,对立的二元主体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二者此消彼长,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相互需要——这就是他的“二元一体”观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类既要意识到各种事物间的矛盾对立,也应看到其相辅相成的一面。
   作为一名作家,劳伦斯意识到小说作为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可以唤醒人的灵魂,帮助人们看清楚他们所处的世界。在《虹》中,劳伦斯描述了人类在急剧变动的社会环境下,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如人与自然间的对立,本能与理性间的摩擦,及爱情与婚姻之间的冲突。然而,这些个体之间的斗争是可以协调、统一的。人类应该摒除狭义的二元观,用整体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如同小说末尾出现的彩虹那样,在二元主体间架起一道彩虹,从而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平衡。
  
   注:此论文为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劳伦斯二元论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1-ZX-279。
  
   参考文献:
   [1]Malcolm Bradbury. The Modern British Novel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D.H.劳伦斯.虹[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
   [3]李金奎,刘勇.理性与本能——试析劳伦斯小说创作思想的二元平衡性[J].时代文学,2009(5).
   [4]Anais Nin. D. H. Lawrence: An Unprofessional Study [M]. London: Black Spring Press Limited, 1985.
   [5]蒋家国. 重建人类的伊甸园——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M].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谢 奥(1984-),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大学生德育不应该仅仅注重培养大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状态、生命状态、发展状态等。本文从教育、管理、服务三大领域来探讨德育人文关怀的具体实施路径,凸显“以人为本”理念的价值,以更好地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人文关怀;路径;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服务是大学生德育的三种活动形式,密不可分。
期刊
《折纸》是幼儿师范教材中的手工课,从幼师的培养要求看,教材内容它与幼儿的折纸教材有相似之处,但又高于幼儿的折纸教材。这就要求幼师学生对折纸有一个从理论到技法的系统认识。这部分内容没有新鲜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处理教材,下面结合我这节课的实践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们对折纸的理论和技法没有系统学习,但对折纸活动并不陌生。如何调动学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认真落实德育目标,促使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积极的参与到这项重要的工作中,将德育目标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让心理健康教育如春雨润物般,悄然潜入学生的心田。   关键字:语文课堂;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这个词语,在当今社会已不陌生,随着未成年人出现心理疾病的现象不断增多、少年犯罪率
期刊
摘要:加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实效性,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法治意识是现代意识的标志性元素,在学生管理中彰显法治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是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校;法治;学生管理    法治文化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代表着公开、公平、公正,内含着平等、权利、程序、责任观念。高校是培养社会中坚力量的机构,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教师应当非常重视,而多媒体教学对于音乐课堂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求知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音乐教学;主观能动性    随着音乐课改理念的推广,小学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即将发展成为包括舞蹈、戏剧、美术等在内的综合型的艺术课,音乐
期刊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重要的教学环节。一节课成功地导入,良好的开端,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精心设计出科学、简洁而又适合的导入方法,为一堂课的成功打好基础,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运行趋势。现根据本人在教学实际中的实践,概括出导入八法,简介如下:   一、复习导入,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教学班人数偏多,学生体质、身体素质、对各运动项目的兴趣等个体性差异。对此,本文有针对性的从策略、方法、内容等方面构建“分层教学模式”,以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关键词: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模式;中学;体育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个体差异的存在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其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
期刊
摘要: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社会和高校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合理开拓助学渠道,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结合完善的资助政策,探索培养贫困生成长成才的路径,从而推进高校贫困生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地区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高校学生的贫富差距日益增大,成为高校和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且,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贫困生问题日
期刊
从传统意义一般来讲,大众娱乐文化就是最广大群众创造并用来休闲娱乐的普及文化,它具有其他任何文化形式无可比拟的广泛性、平等性和参与性,在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国,我们注意到当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的消弭,人们似乎很难定义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无论是制作者实践者和大众都不要被娱乐的自我疯狂,不但可以使文化遗存得以延续,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增殖。   一、什么是大众
期刊
摘要:教师是青少年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由于高校师德建设缺乏合理、规范、全面、系统的机制,高校里出现了许多“师德失范”现象。高校里“师德失范”问题是通过高校教师个体表现出来的,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却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主观方面,又有客观方面。   关键词:高校;师德失范;原因分析   一、引言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