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高职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听力课程教学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学生学习提高的因素和影响教师的教学因素进行了归纳,提出了提高听力能力的课堂对应策略和课后学习方法,最后说明了高职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关键字:商务英语、学习因素、教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1 引言
听力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输出,尤其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今后在工作中与英语国家顾客的交流能力。在对本校2011级以及2012级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以及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自身的能力以及学习状态等主观因素主导了大部分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以至于听力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的提高。
2 现状分析
2.1 影响学生的学习因素
2.1.1 地方教育差异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学生的整体水平不一致。根据笔者的调查,两个年级共245人之中,有20%学习英语的时间长达9年,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英语;有75%学习时间为中学六年;余下的5%从高中起才正式学习英语。因此群体学习水平差异比较大。
2.1.2 语音学习水平差异
影响学生听力的其中一个因素是自身的语音学习水平。由于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而且中学的教学并不注重语音的教学,导致学生中55.6%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发音不标准;93%在语音课程训练过后,依然没有掌握发音规则,而且习惯不查找字典确认发音后就自己错误拼读,以致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无法正确抓取信息。
2.1.3 过分依赖多媒体
在课堂交流上,笔者发现,95%的学生过分依赖多媒体,无法专注于纸质材料的学习。其中87%的学生选择使用电子词典,或移动设备来获取词汇的中文意思,10%的学生不求甚解,只有3%的学生愿意使用纸质词典查找意思。
2.1.4 缺乏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时间管理概念且自我学习能力较差。他们习惯于中学的填鸭式学习方式,为答案而学习,没有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只会在考试前努力寻求考试答案。但语言的学习不是标准式答案学习,是一种运用能力的学习。缺乏科学系统的自我学习管理通常会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滞后。
2.1.5 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和课后的学习中,96%的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前瞻性的学习和复习巩固,因而课堂教学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周边零语言环境,因此这部分的同学基于听力的进展缓慢而放弃锻炼,致使整体教学进展过程要拉大。
2.1.6 商务知识的缺乏
自身听力基础薄弱的前提下,该专业的学生难以适应增加了商务知识的听力训练。商务词汇的匮乏和缺乏商务知识,让学生难以从训练中获取关键的内容。
2.2 影响教师的教学因素
语音设备条件不足和课程时间较短,往往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大部分学生课后缺乏自我训练,而本身基础较差,也频于应付各种专业课程,所以两年时间内要提高学生的听力素质成为了难题。
3 课堂对应策略
针对以上的各种因素,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以帮助商务英语专业生提高商务英语听力能力。
3.1 适当延长学习时间
课程学习时间应该从2+1模式回归到2.5+0.5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中学时都忙于应付各科目的考试,从没正视过语言学习的本质或者使用的方法。他们需要时间来全身心接触商务以及英语学习。
3.2 补充商务文化
每个科目都应以商务为主题进行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商务知识文化。由于学生的联想运用能力薄弱,容易产生知识断层,难以将所学的各个科目综合运用起来,直接进行全英语的商务英语教学,导致学生难以接受,造成全英语教学模式难以贯彻到底。因此,需要将商务文化知识透入到每个课程中,让学生逐渐掌握商务知识,最终融汇贯通。
3.3 调整课堂环节
针对本校该专业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笔者对课堂环节进行了如下调整。
3.3.1 注重笔记教学
借助口译教学的note-taking教学方式中的符号简化帮助学生记录所听内容,形成简易的输出,从而记住所抓取的关键信息。笔者在每次课堂都会进行一段简单的听写,要求以笔记符号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期末检测,82%的学生能写出关键的词汇。
3.3.2 跟读训练
增加跟读训练既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也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使用慢速英语进行影子练习,学生能尽力去模仿语音语调,以及通过自身大量的重复来对原文进行理解。此外大部分学生困于语法词汇能力不足,往往羞于表达自己,通过跟读训练能让他们开口诵读,给予他们表达的勇气。
3.3.3 泛听与精听结合
在课堂上将泛听和精听想结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分段式练习。泛听模式回答诸如“what、who、when”等信息性问题,然后集中对某个部分进行精听分析或者听写。由于有语境知识对听力能力空白进行了补足,因此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精听部分的内容。此外,针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低的问题,可以适当放慢教学的进度,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3.3.4 输入输出检测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最直接听力效果的输出检测就是复述,而非传统的纸质考试。能否最大限度地复述自己听到的信息就取决于听的过程中的理解。听力是用耳朵进行阅读,用大脑进行分析。因此,本校的商务英语听力考试可以尝试改革为听说记录。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记录关键词,同时与职场中的电话沟通相结合,然后复述要点。这样学生能通过角色代入,更认真地对待听力内容和注重做笔记的练习。
4 课后自主学习
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学习方法如背诵,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方法如介绍时下被熟知的名人学习方法,比如李阳、钟道隆等。不仅让他们知道不同的成功途径和方法,而且让他们学习到这些成功人士的毅力和勇气,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尝试每一种学习方法,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树立榜样的作用,提高他们学习的毅力。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的实践过程中一旦未得要领就容易气馁。通过树立学生中的榜样,在同学之间分享听力学习的进展,将有助于学习动机的增长。
5 小结
通过较长时间的高職院商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育,笔者发现教学互动是多元化的,并非仅仅是课堂上的各种互动环节。教师的教学引导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和方法密切相关。教师要让学生领会如何互动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真正站在成人教育的特点上去引导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发展,是高职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关键字:商务英语、学习因素、教学因素
【中图分类号】H319
1 引言
听力是语言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输出,尤其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听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今后在工作中与英语国家顾客的交流能力。在对本校2011级以及2012级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以及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学习自身的能力以及学习状态等主观因素主导了大部分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以至于听力水平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的提高。
2 现状分析
2.1 影响学生的学习因素
2.1.1 地方教育差异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学生的整体水平不一致。根据笔者的调查,两个年级共245人之中,有20%学习英语的时间长达9年,从小学开始就已经接触英语;有75%学习时间为中学六年;余下的5%从高中起才正式学习英语。因此群体学习水平差异比较大。
2.1.2 语音学习水平差异
影响学生听力的其中一个因素是自身的语音学习水平。由于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而且中学的教学并不注重语音的教学,导致学生中55.6%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发音不标准;93%在语音课程训练过后,依然没有掌握发音规则,而且习惯不查找字典确认发音后就自己错误拼读,以致在听力训练过程中,无法正确抓取信息。
2.1.3 过分依赖多媒体
在课堂交流上,笔者发现,95%的学生过分依赖多媒体,无法专注于纸质材料的学习。其中87%的学生选择使用电子词典,或移动设备来获取词汇的中文意思,10%的学生不求甚解,只有3%的学生愿意使用纸质词典查找意思。
2.1.4 缺乏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时间管理概念且自我学习能力较差。他们习惯于中学的填鸭式学习方式,为答案而学习,没有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大学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失去学习动力,只会在考试前努力寻求考试答案。但语言的学习不是标准式答案学习,是一种运用能力的学习。缺乏科学系统的自我学习管理通常会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滞后。
2.1.5 缺乏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和课后的学习中,96%的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前瞻性的学习和复习巩固,因而课堂教学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周边零语言环境,因此这部分的同学基于听力的进展缓慢而放弃锻炼,致使整体教学进展过程要拉大。
2.1.6 商务知识的缺乏
自身听力基础薄弱的前提下,该专业的学生难以适应增加了商务知识的听力训练。商务词汇的匮乏和缺乏商务知识,让学生难以从训练中获取关键的内容。
2.2 影响教师的教学因素
语音设备条件不足和课程时间较短,往往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大部分学生课后缺乏自我训练,而本身基础较差,也频于应付各种专业课程,所以两年时间内要提高学生的听力素质成为了难题。
3 课堂对应策略
针对以上的各种因素,笔者在此提出一些相应的策略以帮助商务英语专业生提高商务英语听力能力。
3.1 适当延长学习时间
课程学习时间应该从2+1模式回归到2.5+0.5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中学时都忙于应付各科目的考试,从没正视过语言学习的本质或者使用的方法。他们需要时间来全身心接触商务以及英语学习。
3.2 补充商务文化
每个科目都应以商务为主题进行学习,循序渐进,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商务知识文化。由于学生的联想运用能力薄弱,容易产生知识断层,难以将所学的各个科目综合运用起来,直接进行全英语的商务英语教学,导致学生难以接受,造成全英语教学模式难以贯彻到底。因此,需要将商务文化知识透入到每个课程中,让学生逐渐掌握商务知识,最终融汇贯通。
3.3 调整课堂环节
针对本校该专业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笔者对课堂环节进行了如下调整。
3.3.1 注重笔记教学
借助口译教学的note-taking教学方式中的符号简化帮助学生记录所听内容,形成简易的输出,从而记住所抓取的关键信息。笔者在每次课堂都会进行一段简单的听写,要求以笔记符号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期末检测,82%的学生能写出关键的词汇。
3.3.2 跟读训练
增加跟读训练既锻炼学生的记忆力,也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使用慢速英语进行影子练习,学生能尽力去模仿语音语调,以及通过自身大量的重复来对原文进行理解。此外大部分学生困于语法词汇能力不足,往往羞于表达自己,通过跟读训练能让他们开口诵读,给予他们表达的勇气。
3.3.3 泛听与精听结合
在课堂上将泛听和精听想结合,选择适当的材料,进行分段式练习。泛听模式回答诸如“what、who、when”等信息性问题,然后集中对某个部分进行精听分析或者听写。由于有语境知识对听力能力空白进行了补足,因此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精听部分的内容。此外,针对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低的问题,可以适当放慢教学的进度,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3.3.4 输入输出检测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最直接听力效果的输出检测就是复述,而非传统的纸质考试。能否最大限度地复述自己听到的信息就取决于听的过程中的理解。听力是用耳朵进行阅读,用大脑进行分析。因此,本校的商务英语听力考试可以尝试改革为听说记录。学生在听力过程中记录关键词,同时与职场中的电话沟通相结合,然后复述要点。这样学生能通过角色代入,更认真地对待听力内容和注重做笔记的练习。
4 课后自主学习
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传统的学习方法如背诵,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方法如介绍时下被熟知的名人学习方法,比如李阳、钟道隆等。不仅让他们知道不同的成功途径和方法,而且让他们学习到这些成功人士的毅力和勇气,从而引导他们认真尝试每一种学习方法,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此外,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树立榜样的作用,提高他们学习的毅力。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方法的实践过程中一旦未得要领就容易气馁。通过树立学生中的榜样,在同学之间分享听力学习的进展,将有助于学习动机的增长。
5 小结
通过较长时间的高職院商务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育,笔者发现教学互动是多元化的,并非仅仅是课堂上的各种互动环节。教师的教学引导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和方法密切相关。教师要让学生领会如何互动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真正站在成人教育的特点上去引导学生的心理和学习能力发展,是高职职业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