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感受日益沉重,不吐不快。
许多人面对组织或社会存在问题时,特别是在大家都有一种被无形的大网捆住手脚不能动弹时,愤青地聊发议论甚至谩骂,然后摊摊手,作无奈状,又回复原状。为什么不在“坐而论道”的基础上,“起来说教”,甚至“起而行之”,“动而论道”,从能做的事做起,从自己岗位做起?
当然,人人有权“坐而论道”,而无需“动而论道”,即使他们对现行环境有很多不满。然而,容易发现,许多抱怨者一边口不择言地骂着,一边为不良善的环境做着“贡献”。换句话说,有些人在自己骂自己,或打自己的嘴巴。
组织、社会问题的解决,环境的改善,“匹夫有责”,这也恰是公民的本质含义;公民意识,即对组织、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几乎每个人所在岗位本身拥有相应的权利,肩负着行动的责任,何况还有众多有抱负的有识之士。那么,为什么不“动而论道”呢?不少人会说,并非不想动,奈何手脚被捆死或没有空间,动弹不得。果真如此吗?
以教育为例。不少人备受应试教育折磨,一边指责其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兴趣、创造力和本该幸福的童年及青少年生活,却又一边却强迫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备考;大家几乎都在抱怨各种考前班、补习班、技能班,但学校一旦减少,家长则会群起攻之,想法设法督促孩子参加这班那班;众所周知兴趣是动力之源,社会也流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但又有几个家长鼓励孩子挖掘自己的兴趣,按其爱好学习和发展?嘴上说成功是多元的,内心深处却埋藏着趋同的成功观;谈到许多不合理教育问题时,大家似乎都很是不满,但一通批评、抱怨、议论后,摇摇头、摊摊手、无奈的苦笑后继续沿着老路前行……
真没有尝试和努力的空间吗?否!过去,能否考上名校决定人一生的命运,现在名校学位只是一块敲门砖,在无法判断申请者能力时,名校牌子可能会为你赢得一次机会,但如真没能力,名校学位也无法帮你保住位子。为什么不让学生按自己兴趣发展,以内在动力提升能力赢得未来呢?退一步讲,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公平机会,即使不上大学,通过“干中学”也可成就大事业,成功范例层出不穷,为什么要扼杀孩子快乐的儿童时光和创造力呢?对身居各级岗位的管理者来说,即使在体制尚未改革到位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可以解决,为什么常以体制问题为由拒绝尝试呢?
有人将世界描写成“被修饰过的陷阱”,表面诱人,背后暗藏罗网,如电视、电脑网络、制度、文化、习俗等等,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时刻意欲奴役我们且很具“杀伤力”的“暗网”。人、组织和社会一旦被网罗,往往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绝大多数人蜷缩其中,只有有责任和勇气的人才试图冲破它。
教育问题现象似乎在教育,根子在整个社会,各级政府、社会各阶层甚至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手脚被无形的体制、制度和文化习惯之网捆着,但现在市场的机会多元、世界的变迁,已为我们提供了可能的行动空间和弹性,谁有勇气,敢突破常规,虽有风险,但也许机会更大。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就会逐步改变,甚至从量变到质变、冲破这张网。迎接我们的将是惊喜,虽然有时会带有一定的风险。
许多人面对组织或社会存在问题时,特别是在大家都有一种被无形的大网捆住手脚不能动弹时,愤青地聊发议论甚至谩骂,然后摊摊手,作无奈状,又回复原状。为什么不在“坐而论道”的基础上,“起来说教”,甚至“起而行之”,“动而论道”,从能做的事做起,从自己岗位做起?
当然,人人有权“坐而论道”,而无需“动而论道”,即使他们对现行环境有很多不满。然而,容易发现,许多抱怨者一边口不择言地骂着,一边为不良善的环境做着“贡献”。换句话说,有些人在自己骂自己,或打自己的嘴巴。
组织、社会问题的解决,环境的改善,“匹夫有责”,这也恰是公民的本质含义;公民意识,即对组织、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几乎每个人所在岗位本身拥有相应的权利,肩负着行动的责任,何况还有众多有抱负的有识之士。那么,为什么不“动而论道”呢?不少人会说,并非不想动,奈何手脚被捆死或没有空间,动弹不得。果真如此吗?
以教育为例。不少人备受应试教育折磨,一边指责其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兴趣、创造力和本该幸福的童年及青少年生活,却又一边却强迫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备考;大家几乎都在抱怨各种考前班、补习班、技能班,但学校一旦减少,家长则会群起攻之,想法设法督促孩子参加这班那班;众所周知兴趣是动力之源,社会也流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但又有几个家长鼓励孩子挖掘自己的兴趣,按其爱好学习和发展?嘴上说成功是多元的,内心深处却埋藏着趋同的成功观;谈到许多不合理教育问题时,大家似乎都很是不满,但一通批评、抱怨、议论后,摇摇头、摊摊手、无奈的苦笑后继续沿着老路前行……
真没有尝试和努力的空间吗?否!过去,能否考上名校决定人一生的命运,现在名校学位只是一块敲门砖,在无法判断申请者能力时,名校牌子可能会为你赢得一次机会,但如真没能力,名校学位也无法帮你保住位子。为什么不让学生按自己兴趣发展,以内在动力提升能力赢得未来呢?退一步讲,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公平机会,即使不上大学,通过“干中学”也可成就大事业,成功范例层出不穷,为什么要扼杀孩子快乐的儿童时光和创造力呢?对身居各级岗位的管理者来说,即使在体制尚未改革到位的情况下,仍有大量管理问题和技术问题可以解决,为什么常以体制问题为由拒绝尝试呢?
有人将世界描写成“被修饰过的陷阱”,表面诱人,背后暗藏罗网,如电视、电脑网络、制度、文化、习俗等等,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时刻意欲奴役我们且很具“杀伤力”的“暗网”。人、组织和社会一旦被网罗,往往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绝大多数人蜷缩其中,只有有责任和勇气的人才试图冲破它。
教育问题现象似乎在教育,根子在整个社会,各级政府、社会各阶层甚至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手脚被无形的体制、制度和文化习惯之网捆着,但现在市场的机会多元、世界的变迁,已为我们提供了可能的行动空间和弹性,谁有勇气,敢突破常规,虽有风险,但也许机会更大。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就会逐步改变,甚至从量变到质变、冲破这张网。迎接我们的将是惊喜,虽然有时会带有一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