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但是当前数学教学存在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低等问题。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提问的问题的合理性、提问的质量等对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直接影响。本文聚焦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探究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提高数学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把控问题的难以程度,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时有效提问还具有启发性,对数学思维品质培养有着积极影响。
一、关注教学目标,确保提问的针对性
教学目标对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指导作用,因此,课堂提问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是选择举手的学生或者直接点名回答问题,而举手和被点的同学名通常是课堂表现积极或者教师印象较深刻的学生。这就导致一部分存在感较低的学生在教学中放松注意力,不认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性地提问,一方面是考虑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明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并结合目标进行提问。课堂上,笔者为学生准备了1元硬币、铁块、500克棉花等物品。结合教学内容,笔者组织学生闭着眼感受1000克棉花500克铁块的重量,并提问:“你觉得手中的两个物体哪一个更重一些,还是一样重?”通过实际体验进行提问,初步认识了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形成了质量观念。而后笔者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提问,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与能力,如:“一個橘子有多种?”“一枚硬币有多重?”并且学生估计后立即进行测量,告知学生答案。这样的方式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神秘性,使得学生期待知道答案,从而也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二、联系学生实际,调整问题难易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这时教师的提问的问题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确保问题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因此,难易程度的把控非常重要。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简单易懂,减少专业名词的使用,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转换为容易理解的词汇,这样学生在理解问题时才不会因语言晦涩难懂而产生抵触心理,降低学习兴趣。再如在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试着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时不时地在学习中“跳一跳”去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此外,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提问还要考虑个体差异。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逐渐产生差距,这样的差距导致有的人更加喜欢数学,有的人更加抵触数学,从而在课堂中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总是愿意参与课堂,一部分十分消极。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既要设计有难度的提问,也要设计简单的提问,这样不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能够拥有回答的机会,从而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强化思维训练,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在上述中提到问题设置把控难以程度,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的问题应该是“踮一踮脚”“跳一跳”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保持探究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从而对日后数学学习起到辅助作用。此外,当学生学习新知或分析问题时会遇到难点,这时通过提问进行引导远比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充分考虑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将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四份,1份涂成红色,3份涂成蓝色,这时提问:“正方形是一个整体应该被看作什么?”生:“单位‘1’。”师:“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红色是几?蓝色是几?怎么表示?”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明白分数的意义,并且在后面的练习题中能够联想我的提问的问题,一步一步对题目进行分析,最终填写正确答案。由此可见,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在解决问题时理清思路,获得正确的答案。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对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结合教学需求进行优化创新,从而使提问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在日后教学中,小学教师必须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课堂做好问题预设,从而为后续提问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世鑫.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7(1):100-101.
[2]刘国. 高效课堂从有效提问开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J]. 好家长,2017(66):67-67.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策略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把控问题的难以程度,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同时有效提问还具有启发性,对数学思维品质培养有着积极影响。
一、关注教学目标,确保提问的针对性
教学目标对教学工作的展开具有指导作用,因此,课堂提问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通常是选择举手的学生或者直接点名回答问题,而举手和被点的同学名通常是课堂表现积极或者教师印象较深刻的学生。这就导致一部分存在感较低的学生在教学中放松注意力,不认真思考问题。有针对性性地提问,一方面是考虑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一方面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明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并结合目标进行提问。课堂上,笔者为学生准备了1元硬币、铁块、500克棉花等物品。结合教学内容,笔者组织学生闭着眼感受1000克棉花500克铁块的重量,并提问:“你觉得手中的两个物体哪一个更重一些,还是一样重?”通过实际体验进行提问,初步认识了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形成了质量观念。而后笔者运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提问,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与能力,如:“一個橘子有多种?”“一枚硬币有多重?”并且学生估计后立即进行测量,告知学生答案。这样的方式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神秘性,使得学生期待知道答案,从而也极大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有效提高了课堂参与度。
二、联系学生实际,调整问题难易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这时教师的提问的问题也应做出相应的改变,确保问题符合学生发展水平。因此,难易程度的把控非常重要。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简单易懂,减少专业名词的使用,尽可能将专业术语转换为容易理解的词汇,这样学生在理解问题时才不会因语言晦涩难懂而产生抵触心理,降低学习兴趣。再如在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试着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时不时地在学习中“跳一跳”去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升能力。此外,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提问还要考虑个体差异。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逐渐产生差距,这样的差距导致有的人更加喜欢数学,有的人更加抵触数学,从而在课堂中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一部分人总是愿意参与课堂,一部分十分消极。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既要设计有难度的提问,也要设计简单的提问,这样不论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能够拥有回答的机会,从而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强化思维训练,注重问题的启发性
在上述中提到问题设置把控难以程度,对于学生而言,有难度的问题应该是“踮一踮脚”“跳一跳”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保持探究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从而对日后数学学习起到辅助作用。此外,当学生学习新知或分析问题时会遇到难点,这时通过提问进行引导远比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应充分考虑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将正方形卡片平均分成四份,1份涂成红色,3份涂成蓝色,这时提问:“正方形是一个整体应该被看作什么?”生:“单位‘1’。”师:“正方形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红色是几?蓝色是几?怎么表示?”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逐渐明白分数的意义,并且在后面的练习题中能够联想我的提问的问题,一步一步对题目进行分析,最终填写正确答案。由此可见,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在解决问题时理清思路,获得正确的答案。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需对教学方法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必须结合教学需求进行优化创新,从而使提问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在日后教学中,小学教师必须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在课堂做好问题预设,从而为后续提问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罗世鑫. “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17(1):100-101.
[2]刘国. 高效课堂从有效提问开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究[J]. 好家长,2017(6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