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胃炎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身免疫性胃炎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的胃炎,临床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胃底胃体黏膜萎缩以及血清存在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虽然已经发现数年,但其病理生理机制、自然史、相关癌前病变等仍未研究清楚,部分患者甚至被误诊为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本综述对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了阐述。

其他文献
患者为青年女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1个月余为首发症状就诊,查外周血三系均减低,其中血小板减低显著,查骨髓象无明显异常,外院送检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回报无明显异常,颈部淋巴结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使用常规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有效。本病常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淋巴结核,应注意鉴别。
骨骼肌萎缩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并发症,可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并影响其生存质量。目前认为,CKD骨骼肌萎缩的主要原因与促进蛋白质分解的信号通路被激活有关。CKD状态下,肠道微生物与人体组成的动态平衡共生系统遭到破坏,由此诱发的肠道微生态失衡可加快CKD进展,并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对引起蛋白质分解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减轻或改善CKD患者骨骼肌萎缩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目的初步探讨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抗治疗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应用抗TNFα单抗治疗的重症/难治性血管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抗TNFα单抗的疗效,比较联合用药前后糖皮质激素剂量、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6例血管白塞病患者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35.8±13.7)岁,病程(10.5±5.8)年。白塞病
患者为60岁男性。因胸痛入院,心电图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未见冠状动脉明显狭窄,通过心脏彩色超声及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临床明确诊断为心肌夹层血肿,保守治疗无效死亡。
对1例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进行家系调查。14例家系成员中有6例经常出现反复鼻出血症状,其中2例在我院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先证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凝血酶时间(TT)轻度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先证者母亲、弟弟纤维蛋白原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其父亲各项凝血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采集先证者及其母亲外周血标本,应用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法进行FGA、F
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病理类型上我国以鳞癌为主。提高早诊早治意识,识别高危人群并进行筛查,规范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与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进行高效随访,对提高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其病死率至关重要。
目的探索冷加压试验对远期血压水平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纳入陕西省眉县8个自然村共365人,于2004年进行基线调查并行冷加压试验,2009年及2012年进行2次随访。根据基线个体冷加压试验中收缩压改变的最大值(SR)、收缩压改变的曲线下面积(AUC-SBP)、舒张压改变的最大值(DR)和舒张压改变的曲线下面积(AUC-DBP)按四分位数分别将受试人群分为Ⅰ(P25)组、Ⅱ(P50)组、
2019美国心脏病学协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更加强调生活方式在一级预防中的重要性之外,还将社会因素纳入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血管疾病(CVD)综合防控策略。建议临床医生应评估影响个人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指导治疗决策。该指南内容主要包括:一级预防的总体建议、生活方式因素、CVD风险的生物学因素及其他因素、经济学成本和价值的考虑。我们从指南中摘取一些重要内容予以解读,同
干燥综合征(SS)是一种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在我国,SS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落后于其他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国医师协会干燥综合征协作组联合口腔科和眼科专家,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疗规范》,旨在规范SS诊断中关键指标(如血清抗SSA抗体和唇腺病理学)的检测和解读、建议采用公认的疾病活动度
大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降糖治疗领域的随机化临床研究证据,阐述降糖治疗、降糖药物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预后的关系,并讨论新近更新的欧美国家指南性文件及其对我国临床实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