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东方食疗与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hd_hh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门诊老年静脉输液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输液大厅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静脉输液的老年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组重视细节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细节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差异经统计检验,p值皆小于0.05。结论:对门诊老年静脉输液病人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后,明显的提高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细节护理;门诊;老年静脉输液;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R2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7)01-083-01
  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老年慢性疾病开始呈现出来,导致门诊老年静脉输液的病人也不断增多。静脉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操作,老年病人大多缺少对输液的认识,而容易伴随着恐惧心理,其输液时的安全也成为最担忧的问题。此外老年人大多会伴随着一定的听力障碍和视力障碍,且行动不便,理解能力差,通常会出现护患沟通不良等现象,降低护理满意度。为此为进一步提高老年静脉输液的安全,促进护患和谐,我院门诊在老年静脉输液时加强细节上的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门诊输液大厅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静脉输液的老年病人120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前皆将此次的研究的和意义告诉老年人及家属,待其同意后再展开研究。所有老年人都没有意识障碍,可以自主沟通,无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120例老年人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为(67.5±8.3)岁。将120例老年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二组的临床基本资料经比较,不具有太大的差异(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如门诊的消毒清洁、口头宣教、病情观察等。干预组则更强调细节方面的护理,具体如下:
  1.2.1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需根据老年人的不同文化层次及理解能力,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告诉老年人所输注的药物的名称、作用及用量,让老年人心中有数,针对老年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并告诉老年人切忌自行调整滴速。此外有部份老年人由于害怕输液外渗而不敢随意活动,长期使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引起疲惫、烦躁等不舒适感,护理人员需告诉患者输液时一侧的肢体可以进行小范围的活动,以身体舒适为主,确保输液的顺利完成。由于老年人年纪大,记忆力下降,对事物的理解及接受能力较差,为此护理人员需反复对其宣教。
  1.2.2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对老年人进行输液时,需详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并对其心理健康进行评估,尽量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以促进护患和谐。输液前或输液时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通过交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顾虑,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除老年人的心理顾虑,并做好家属及子女的工作,让其子女尽量多与老人交流,改善其不良情绪。与老年病人沟通时,需注意态度要和蔼可亲,语气轻柔,了解其输液时的问题,并耐心的给予解释,对于担心输液安全的老年人,需及时给予安抚,并告诉老年人在输液前可以先排空大小便,尽量避免输液时上厕所问题。
  1.2.3输液时安全护理
  需根据输液的目的,药液的药性及治疗方式和老年人的血管具体情况而选择适合的静脉血管给予穿刺。大部份老年人的皮肤较松驰,导致血管弹性不足,不易固定,为此在穿刺前需绷紧老年人的血管皮肤,并告诉老年人要松开拳头或者轻握拳头,以便更容易观察的血管,避免握拳穿刺再松拳而导致的针头伸展引起血管破裂。输液完成后需待药物全部输入完后再拔针,可以有效的保证药效,此外还能满足老年病人节约的习惯。拔针时需掌握好拔针的时间与手法,将针头拔出后可以采用无菌棉签对局部进行按压,让针头在无压力时退出管腔,可以有效避免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损伤。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老年X--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结果数据通过%表示,并进行x2检验,以P<0.05代表两组差异较明显。
  2.结果
  经细节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差异经统计检验,P值皆小于0.05,见下表。
  3.讨论
  老年病人由于年纪大,自身各器官及组织的不断退化,大多病人会伴随着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且皮肤较松驰,耐受力较差,导致静脉输液时风险也较大。为此临床护理时需更注意细节化的、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方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不良事件等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本次研究中對干预组实施细节护理后,干预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可以进一步满足老年病人对输液相关知识的认识,增加穿刺时的配合度,避免自行调整滴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有研究发现,药物具有一定的心理效应,病人的心理暗示将会直接对药物的药效产生影响。为此及时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药物的药效。加强输液时的安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输液时的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总的来说,对门诊老年静脉输液病人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未来我们需进一步完善老年人静脉输液管理,对护理人员强化风险知识的培训,制定培训考核绩效,建立分层培训,分级管理制度,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风险意识,进一步保证老年静脉输液时的安全。
其他文献
中国与拉丁美洲虽远隔重洋,但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发展诉求却使双边往来日益密切,中拉人民之间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也不断加强.当前,中国和拉美都把对方视作自己重要的发展机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病例库收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录的5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均为伴有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本次50例安排进行x线片检查,均确诊为A1型、A2型骨折,符合保守治疗标准。持续12个月后,详细统计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症状表现复杂,以剧烈疼痛、压痛、麻木、无力、腹痛、呼吸困难、休克
走出大国合作共赢的“新路”  今年的中美关系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于承前启后、继往来开的重要阶段。  一是中美两国都进行了政府换届。两国新的外交团队也很快建立了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建立了良好工作关系。中美关系开局良好,实现平稳过渡。  二是开创了元首会晤新模式。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的会晤,不仅是两国政府换届后中美元首首次面对面接触和交谈,也是中美高层交往的一个创举。两国
近年来,随着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笔者认为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中应做到“四个结合”和“四个注重”.
目的:分析临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针灸、推拿联合疗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8月-2015年1月接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例作为调查成员,分成不同临床处理组,即:对照组采用推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国家主权面临着中国弱势与西方强势、民族性与全球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和平稳定环境与非安全因素上升、政府调控与世界市场化的矛盾.这些矛盾
数学课堂教学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训练思维的过程.新课标提倡“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课堂提问、教师有效设问,以问题的解决为主线正好是这一教学
近年来,网络安全问题已逐渐发展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议题之一。该问题的升温,既源于网络空间特性、中美认知差异的客观影响,也与美国试图打造网络空间霸权,借此对中国进行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