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突显出其弊端,所以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势在必行的。而从当前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探究式教学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本文将谈一谈应该如何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基于这一要求,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顾名思义,探究式教学主要就是指一种引导学生自觉和主动进行知识探索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毋庸置疑,这种模式与新课标的要求是比较相符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根据其要求组织开展每一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愿
在探究式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意愿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引入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情境当中,并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知。不难发现,这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的思考,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内容的意愿,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教学情境。我问:“同学们,已知五年级的小明同学今年是11岁,他妈妈的年龄比他大25岁,那小明妈妈的今年是多大呢?”学生很快就计算出了结果:“36岁”,我说:“不错,大家都知道,年龄是会不断增长的,那应该怎样表示今后每一年小明和妈妈年龄之间的关系呢?”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用表格进行了表示:小明11岁时,妈妈36岁,小明12岁时,妈妈37岁……我说:“同学们,这种方法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在表示的时候会有一些复杂,那有没有什么方法简化这种表述过程呢?”在学生一筹莫展之际,我给了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如果用一个字母a來表示小明的年龄,怎样表示妈妈的年龄呢?”马上有学生得出了a+25的结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既使学生初步感受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又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探索,组织交流讨论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位置。同时,在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探索以及合作性的交流讨论活动。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发挥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自觉性,并逐渐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性的动手操作的方式推导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首先,我给各小组提供了一个简易圆柱。然后,学生动手将圆柱进行了展开,得到了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接着,学生结合动手操作过程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了大致相似的结论:圆柱展开之后,两个圆形对应的就是圆柱的上、下底,而长方形则对应圆柱的侧面,并且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则是长方形的宽,而为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只需要计算圆柱展开之后长方形和两个圆形的面积之和即可。之后,学生根据这一结论进行了计算,从而求出了圆柱的表面积。最终,通过这种自主性的知识建构活动,使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
3.生活实践,强化知识理解
不难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多生活问题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知识。因此,为了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课后练习活动,利用这种练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在《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绘制扇形统计图以及从扇形统计图中提炼信息的方法。于是,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本年级中任意调查50名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然后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并根据扇形统计图分析和推测本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灵活的应用,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十分符合新课标理念与要求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准确掌握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将其与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紧密的融合,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明钟.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13.
[2]马长琪.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9,(27):104.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的理念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靠模仿与记忆,而是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特征的学习活动。基于这一要求,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顾名思义,探究式教学主要就是指一种引导学生自觉和主动进行知识探索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毋庸置疑,这种模式与新课标的要求是比较相符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探究式教学的理念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并根据其要求组织开展每一个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优化,从而更好地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意愿
在探究式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意愿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引入与教学主题有关的情境当中,并让学生通过不断的观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知。不难发现,这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初步的思考,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学习内容的意愿,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用字母表示数》为例,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实际生活创设了教学情境。我问:“同学们,已知五年级的小明同学今年是11岁,他妈妈的年龄比他大25岁,那小明妈妈的今年是多大呢?”学生很快就计算出了结果:“36岁”,我说:“不错,大家都知道,年龄是会不断增长的,那应该怎样表示今后每一年小明和妈妈年龄之间的关系呢?”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生都用表格进行了表示:小明11岁时,妈妈36岁,小明12岁时,妈妈37岁……我说:“同学们,这种方法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在表示的时候会有一些复杂,那有没有什么方法简化这种表述过程呢?”在学生一筹莫展之际,我给了学生一些简单的提示:“如果用一个字母a來表示小明的年龄,怎样表示妈妈的年龄呢?”马上有学生得出了a+25的结论。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既使学生初步感受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又通过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探索,组织交流讨论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始终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位置。同时,在组织探究式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的知识探索以及合作性的交流讨论活动。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发挥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自觉性,并逐渐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我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性的动手操作的方式推导了圆柱的表面积公式。首先,我给各小组提供了一个简易圆柱。然后,学生动手将圆柱进行了展开,得到了两个面积相等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接着,学生结合动手操作过程进行了讨论,并得出了大致相似的结论:圆柱展开之后,两个圆形对应的就是圆柱的上、下底,而长方形则对应圆柱的侧面,并且圆柱的高就是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则是长方形的宽,而为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只需要计算圆柱展开之后长方形和两个圆形的面积之和即可。之后,学生根据这一结论进行了计算,从而求出了圆柱的表面积。最终,通过这种自主性的知识建构活动,使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公式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
3.生活实践,强化知识理解
不难发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多生活问题中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数学知识。因此,为了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性的课后练习活动,利用这种练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在《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绘制扇形统计图以及从扇形统计图中提炼信息的方法。于是,根据这节课所学知识,我布置了一个课后实践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本年级中任意调查50名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然后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并根据扇形统计图分析和推测本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最终,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灵活的应用,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总结来说,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十分符合新课标理念与要求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应准确掌握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方法,并将其与数学教学活动进行紧密的融合,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明钟.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11):13.
[2]马长琪.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9,(2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