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往往给人客观但死板的印象,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没有转圜的余地,一部分学生抱着一种“天下苦数学久矣”的态度看待数学科目,看待数学课堂。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有序开展和深入实施,问题教学法逐渐显示出独有的课堂优势。它以一种后起之秀的姿态,重塑着初中数学课堂的面貌,也逐渐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事实证明,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逐渐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地位而再不是“你要教”的被动地位,因此当对症下药的时候,便没有无趣的科目。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初中数学;鼓励质疑;适时切入问题;教给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数学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而后教师解决问题为主线,并一以贯之,达到教授知识、答疑解惑的目的。问题式教学法的创设性在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作为排头兵,面对问题能够做到“先师发现、先师解决、先师反馈”,如果做不到也无所妨碍,让教师预备队去协助解决比较困难的重点、难点,一气呵成,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保证了课堂质量。
一、创设情境,鼓励质疑
学生向来是十万个为什么,在求学阶段免不了会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问题在什么环境下提?怎么提?提什么问题?有时是这些会成为束缚乃至禁锢学生思维的桎梏,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气氛融洽、畅所欲言、公平民主的提问情境。可以让成绩较好且善于言谈的学生打个样儿,为教师问题式课堂工作的开展做铺垫,当氛围调动起来时,工作也便好开展。还可以加入“提问——回答”积分制原则,得分高者有奖励,得分低者有勉励。
例如在我的课堂上,讲“绝对值”时运用的是问题式教学法,反响很不错。着重讨论了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学生对第一第三条定义没有太大的疑义,但“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有所迷惑,例如在绝对值是相反数的情况下,那分数是不是也一样呢?小数呢?加减乘除运算又该怎样处理呢?这就是一位中游的学生在问题式教学法数学课堂上首先大胆提出来的,在这位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我为他细心讲解,其它学生也受益匪浅,这就是我想要的预期。
二、找准时机,切入问题
无数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教师应把握好“天时”,即找准最佳的教学时机,才更有可能在学生的思维突破口加以点拨,拨开问题的迷雾,到达真知的彼岸。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适时点拨学生的时候,也要把握好分寸,对讲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有合理地把控,既不水过地皮湿,也不大水漫金山,可以让学生看得见梨子,垫一垫脚就能够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因人而异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对班级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心里有数才能精准施教。
例如在我的课堂上,讲“等式的性质”时也运用了问题式教学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决绕不开等式的性质,因此我也将等式的性质作为重点来对待,有两条重要的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有学生提出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时,如果为负数该如何转换呢?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如果同乘负数,结果仍然不变,不过符号会有所变化,到时就是考驗学生细心程度的时候了。讲过之后时候,提出问题的学生表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神情,诸如此类的场景还有很多。
三、授人以渔,教给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理,教会学生一道试题不如教会他解题的思路与运用的知识点,数学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加上充裕的知识储备与融会贯通的解题方法,基本上是可以将绝大部分数学试题解决的。如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都是互有关联层层递进的,一环掌握的不牢靠势必会影响下一环的进行,可以采取稳扎稳打、强化记忆、针对练习、补齐短板的策略,从最本源的知识点就要把握好做起。因此教会学生解题方法的同时,还要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牢靠,就不怕地动山摇。
例如在我的课堂上,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时,会运用到交换律、变号、分子分母约分相消、同分母、整数乘分数等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的整体运用,对基础的掌握程度是一个考验,如6x+6(x-2000)=150000,一部分对整数乘括号里面的数这个知识点模棱两可的学生,就极易犯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自不必多讲,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为他们讲解的时候还会串联过去的知识点帮助重拾知识碎片,再进行梳理归纳,再遇到这种问题,当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式教学方法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上去了,学习起来也会更加顺利。就像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过去帮一把,“扶上马,走一程”,既是对学生的锻炼,也是对教师工作水平的考验。让学生将每一堂数学课当作一个展示自己、充实自己、升华自己的舞台,他们会爱上这样的数学课,教师也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左磊.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5(16)
[2]张淑英.“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10)
邓兴敏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初中数学;鼓励质疑;适时切入问题;教给方法
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数学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而后教师解决问题为主线,并一以贯之,达到教授知识、答疑解惑的目的。问题式教学法的创设性在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作为排头兵,面对问题能够做到“先师发现、先师解决、先师反馈”,如果做不到也无所妨碍,让教师预备队去协助解决比较困难的重点、难点,一气呵成,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保证了课堂质量。
一、创设情境,鼓励质疑
学生向来是十万个为什么,在求学阶段免不了会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问题在什么环境下提?怎么提?提什么问题?有时是这些会成为束缚乃至禁锢学生思维的桎梏,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气氛融洽、畅所欲言、公平民主的提问情境。可以让成绩较好且善于言谈的学生打个样儿,为教师问题式课堂工作的开展做铺垫,当氛围调动起来时,工作也便好开展。还可以加入“提问——回答”积分制原则,得分高者有奖励,得分低者有勉励。
例如在我的课堂上,讲“绝对值”时运用的是问题式教学法,反响很不错。着重讨论了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学生对第一第三条定义没有太大的疑义,但“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有所迷惑,例如在绝对值是相反数的情况下,那分数是不是也一样呢?小数呢?加减乘除运算又该怎样处理呢?这就是一位中游的学生在问题式教学法数学课堂上首先大胆提出来的,在这位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我为他细心讲解,其它学生也受益匪浅,这就是我想要的预期。
二、找准时机,切入问题
无数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教师应把握好“天时”,即找准最佳的教学时机,才更有可能在学生的思维突破口加以点拨,拨开问题的迷雾,到达真知的彼岸。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适时点拨学生的时候,也要把握好分寸,对讲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要有合理地把控,既不水过地皮湿,也不大水漫金山,可以让学生看得见梨子,垫一垫脚就能够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因人而异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对班级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心里有数才能精准施教。
例如在我的课堂上,讲“等式的性质”时也运用了问题式教学法。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决绕不开等式的性质,因此我也将等式的性质作为重点来对待,有两条重要的等式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有学生提出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时,如果为负数该如何转换呢?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如果同乘负数,结果仍然不变,不过符号会有所变化,到时就是考驗学生细心程度的时候了。讲过之后时候,提出问题的学生表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神情,诸如此类的场景还有很多。
三、授人以渔,教给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理,教会学生一道试题不如教会他解题的思路与运用的知识点,数学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加上充裕的知识储备与融会贯通的解题方法,基本上是可以将绝大部分数学试题解决的。如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都是互有关联层层递进的,一环掌握的不牢靠势必会影响下一环的进行,可以采取稳扎稳打、强化记忆、针对练习、补齐短板的策略,从最本源的知识点就要把握好做起。因此教会学生解题方法的同时,还要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牢靠,就不怕地动山摇。
例如在我的课堂上,讲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时,会运用到交换律、变号、分子分母约分相消、同分母、整数乘分数等知识点,是一个知识的整体运用,对基础的掌握程度是一个考验,如6x+6(x-2000)=150000,一部分对整数乘括号里面的数这个知识点模棱两可的学生,就极易犯错。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自不必多讲,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为他们讲解的时候还会串联过去的知识点帮助重拾知识碎片,再进行梳理归纳,再遇到这种问题,当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式教学方法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上去了,学习起来也会更加顺利。就像是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过去帮一把,“扶上马,走一程”,既是对学生的锻炼,也是对教师工作水平的考验。让学生将每一堂数学课当作一个展示自己、充实自己、升华自己的舞台,他们会爱上这样的数学课,教师也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左磊.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J].吉林教育,2015(16)
[2]张淑英.“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上旬),2014(10)
邓兴敏 四川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