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102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数学新课标要求的下达,高中数学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更新,而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高中数学老师就不仅仅要充分理解新课标的要求,还要寻求新的教学方式,转变老套的教学理念。只有摒弃传统教学的不合理因素,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进行“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一种十分美丽而又特殊的教学手段。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为之感动,产生共鸣。激其情、奋其志、启其疑、引其思。尽快进入问题的情境的角色之中,让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趣味。同时,“人文精神”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更是新课程理念下广大教师的“崇尚”和新的时代背景下的“时尚”,课堂上师生平等对话、民主协商、教学相长。宽容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拥有心灵的自由。融数学文学、美学、哲学于一体。事实上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影响下,情景教学,人文渗透已经成了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程序。但,凡事需要把握好度,要自然而享受,并不是每节课都要煞费苦心去创设情境,有些内容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亦会得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同样,人文精神的渗透,也应该是自然的流露和水到渠成的展示。过分依赖于此,难免会掩盖数学原本的光彩和生色。
  二、突破教学重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整堂的教学都应该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教师应该采取一种最通俗易懂的,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讲解,重要的是要配以基础,经典的习题,当然适当地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那是最好不过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在选择例题和习题时最好能从易到难呈阶梯式展现。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突破教学难点也是有帮助的。一堂课难点不宜太多,突破一个就可以了,最好的突破方法还是在讲之前就应该先做好铺垫,扫清后面可能出现的障碍,一步一步的接近目标,这样效果比直接讲要好的多,这种方法我是屡试不爽。
  三、讲究课堂艺术
  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能否达到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教师的课堂艺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光是教师的讲,没有学生的思和练,学生就很容易疲劳,就会开始走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辨论会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机、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四、进行自主学习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对学生来说,课堂知识的重点往往也是他们学习的难点、重点。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上,我们往往习惯了由老师总结重点,分析难点,学生亦步亦趋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仿佛把这些重点难点解决了,我们的学生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但是,当老师们把这一切大包大揽之时,就等于在学生们还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就将问题的答案抛了出来,那么这些重点难点对学生而言还有何可难?疑问又从何而来?要知道,正是这些所谓的难点、疑点,才是启发学生思维,教学生“会学习”的最佳切入点。而传统的教学方式等于完全抹杀了学生们在学习中因难点或疑点所带来的震撼力!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引导和自主思维吧,因为只有在探究中才能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一方面,你可以逐渐的引导学生找到“会学习”的切入点,而另一方面,学生们在没有任何束缚之下去研究课本知识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你的学生各个都是天才,各个都能找到不同的知识点,各个都懂得创新,因为他们的思维没有受到你过多的禁锢!自己走过的路,体会到的困难,远胜过别人所谓的“路难行”!
  五、开展实践活动
  高中数学课是一门比较单调的学科,尤其是纯理论部分很难吸引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选择一些与数学问题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實践中仔细观察,并从中寻找出相应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采取独立或者合作等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案例,促使学生在认识这些案例的基础上,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进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六、运用媒体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以及整堂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以及这个堂课对学生的吸引.
  例如,描述“集合概念”的时候,用flash动画描述一个渔夫一网撒上来很多鱼,虾子,螃蟹等等,用外面的网和里面的鱼,虾子,螃蟹等物体来说明集合的概念,元素及几个性质,会显得较为有趣且形象生动,很快的能抓住学生.
  例如,在讲解“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愿我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无论是在课程教学还是作业设计上,教师也更加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前置作业设计,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生本理念下前置作业的内涵,然后结合了初中数学教学实际,探讨数学前置作业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数学;前置作业  引 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前置作业能够充分激发学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人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的能力,并能作出迅速准确的反应。从中可以看出,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数和计算不仅是学习数学事实,而且要了解数和运算的实际意义,用数及其关系表达和交流信息,用数学的观点解释现实问题。低年级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不善于从数学
期刊
【摘 要】应用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当前人们普遍要求开展素质教育,传统教学方法已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受到了很多家长与学生的质疑,因此必须尽快淘汰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法,引进新型教学模式,成为摆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分层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法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数学教学应该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面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不管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对于教育活动的本质理解都出现了问题。教育从本质上讲,不仅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更为主要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的进步,高素质人才也是国家、城市未来建设的主人公。因此,为了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需要在教育活动中增添更具时代化的色彩。近些年来,在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同时,我们发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