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ttym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胃癌患者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2011年4-10月连续入院且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口服碳水化合物组和口服安慰剂组,术前4 h监测患者静息能量消耗(REE)及呼吸商,并抽取空腹血,测定血糖、胰岛素及三酰甘油,麻醉前2~3 h口服500 ml碳水化合物(或安慰剂),2组患者均在硬膜外加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性远端胃癌切除术,开腹即刻及关腹前取腹直肌组织并固定,术后即刻抽血测定血糖、胰岛素及三酰甘油,并监测术后REE及呼吸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REE及呼吸商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2组患者腹直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共48例患者完成试验(口服碳水化合物组和口服安慰剂组各24例),口服安慰剂组和口服碳水化合物组术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分别为12.68±3.13和5.67±1.40(t=6.646,P=0.003);静息能量分别为(1458±169)、(1341±110)kcal/d(t=2.851,P=0.046);呼吸商分别为0.73±0.42和0.79±0.22(t=6.546,P=0.041);血三酰甘油水平分别为(0.53±0.24)、(1.04±0.97)g/L(t=2.542,P=0.006);腹直肌线粒体损伤指数分别为1.14±0.33和0.92±0.19(t=2.730,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口服安慰剂组术后线粒体较术前明显肿胀,嵴膜不清晰。

结论

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可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减少静息能量消耗,改善物质代谢;可能机制与口服碳水化合物促进胰岛素释放,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重建后近中期的血管通畅情况以及保肢情况,发现影响结果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24例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且有严重吸烟史,年龄24~43岁,平均(33±6)岁。15例(62.5%)存在足趾缺血性溃疡,7例(29.2%)表现为严重静息痛,2例(8.3%)为重度间歇性跛行。手术方法包括8例血管旁路术,7
目的探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各类脊椎畸形、肋骨畸形与椎管内畸形的特点及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18例,男性52例,女性66例;年龄3~50岁,平均(14±7)岁。统计椎管内畸形、肋骨畸形的总体发生比例及各自的好发部位,运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类型脊椎畸形、肋骨畸形与椎管内畸形的伴发情况。结果118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合并椎管内畸形57例(48
目的前瞻性研究分子分型及动态增强MRI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和评价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新辅助治疗并完成R0切除手术的79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7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Luminal A型6例,Luminal B型42例,HER-2阳性型14例,三阴型17例。研究入组患者动态增强MRI评价与病理疗效评价间的关系,分析分子分型及动态增强MRI对新辅助
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手术与开放径路胸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111例肿瘤最大径≤5 cm的胸腺肿瘤患者接受了胸腺切除术,其中男性46例,女性65例,年龄(51±15)岁;按照手术径路分为全腔镜组47例、小切口组26例、开放组38例。记录并分析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围手术期资料。结果全腔镜组38例经右侧径路,中转开胸3例;9例经左侧径路,中转开胸4例。3组手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