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评价改革中,展示性评价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展示性评价成了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的内容体现全面性
传统的评价是成绩好代替了思想好、品德好;成绩差,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不好的学生。“分数” 成了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我们努力追求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调查访问记录、课前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料,学生的爱好、特长,学生的表演、演讲等,有形的或无形的,显性的或隐性的,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方式体现展示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过于抽象、空洞,还要评出个三六九等来,大多数学生从中感受不到评价的乐趣。新课程的评价是给所有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只要能将自己的进步、优点、成果充分地展示出来,用什么方式都行。这样的展示,完全生活化、活动化,不是要学生讲出什么空洞的道理,而是让学生通过展示去感受、体验并领悟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意义,从中自然引发出学生对怎么做人做事的思考。这样生动的展示,已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展示评价中,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的场面常常为难了教师这个组织者。
评价要面向全体,让人人感受成功,这是展示性评价的根本。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激起参与评价的兴趣,因为评价能使每一个学生产生了成功的体验。因此,在学生展示时,评价不以量多量少论英雄,只要有就行。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16课《送给新年的礼物》,在开展“群星灿烂”的评比活动中,我们设置了“劳动星、健康星、卫生星、乐学星、爱心星、创新星”等多项评比类项。再如,在品德与生活第二册4课《过家家》教学时,在学生活动后的评比中就有“最佳节目奖、优秀创意奖、最佳演出奖、最佳合作奖”等评比项目,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在这样的评比展示中,绝不是只让少数学生“展示”他们的“风采”,而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具有的独特价值,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展示性评价不仅体现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中,我们还在期末阶段专门安排几节课,让学生在展示性评价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如,一位教师在一年级上了一节“回顾与展示”的评价课。教学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对一学期来的学习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饱含期待地对学生说:“每一位同学都有了收获,都有了进步,都拥有了一份成长的快乐,你们能将这样的收获、进步、快乐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吗?”
一位学生走上讲台自豪地说:“我知道了红领巾的生日,我还知道了爸爸妈妈的生日,我的同学的生日。”教师也把一份真情的评价送给了这位学生:“你真是一个孝敬爸爸妈妈的好孩子,我为你的爸爸妈妈感到高兴。我还觉得你还是一个关心同学的人。”我看到,这位学生是带着幸福的笑容回到他的座位上的。
评价贵在引导,教师是深谙此道的。如一位学生说:“我知道了新中国的生日。新中国的生日是10月1日。”待学生说完,教师作了这样的评价和引导:“多好啊,你把祖国装进了心中。那么,你还知道谁的生日呢?”“我知道了我自己的生日”“我知道了红领巾的生日”“我知道了爸爸妈妈的生日”“我知道了同学的生日”“我知道了我的好朋友的生日”,教师的评价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这样的评价与引导在课堂中不断涌现。
情景1:
生:我知道任性是个坏习惯。
师:那么,你养成了哪些好习惯了呢?
生:我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
生:我养成了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
生:我养成了学习用品不乱放乱丢的好习惯。
师:你们的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
情景2:
师:下面,要请同学们挑一件你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小组里向同学们做个介绍。同学们,你们在介绍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
情景3:
师:下面,我们要参观大家的作品了。参观时,我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
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教育,评价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没有灌输,没有说教,没有强加,他们在相互提醒中自觉不自觉地就受到了教育,教育进入了一个无痕的境界。
三、评价主体体现多元性
在思品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实际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7课《學习真有趣》一课中,有一个写字的评价,教师要求学生当堂写一些字,然后自己做一个评价(当时就告诉学生一个月后再写一写,评一评)。一个月后,教师提醒学生把这些字再写一遍,看看有什么变化,自己给自己做个评价。这样的评价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学生自我鞭策、自我督促、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发展不再是“他主”的过程,而是“自主”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自我认同的意识。在强调学生个体是评价主体的同时,同学、教师、家长等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如在品德与生活第一册16课《送给新年的礼物》一课中,“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家长、同学、老师连同学生自己都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有自己的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学会反思,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做人做事。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使教师从评价的“特权”中解放出来,也使学生享受到评价的快乐,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一、评价的内容体现全面性
传统的评价是成绩好代替了思想好、品德好;成绩差,在老师的眼里就是一个不好的学生。“分数” 成了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下,我们努力追求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调查访问记录、课前搜集的各类信息资料,学生的爱好、特长,学生的表演、演讲等,有形的或无形的,显性的或隐性的,都可以成为课程的评价内容。
二、评价方式体现展示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过于抽象、空洞,还要评出个三六九等来,大多数学生从中感受不到评价的乐趣。新课程的评价是给所有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只要能将自己的进步、优点、成果充分地展示出来,用什么方式都行。这样的展示,完全生活化、活动化,不是要学生讲出什么空洞的道理,而是让学生通过展示去感受、体验并领悟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意义,从中自然引发出学生对怎么做人做事的思考。这样生动的展示,已成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展示评价中,学生争先恐后、跃跃欲试的场面常常为难了教师这个组织者。
评价要面向全体,让人人感受成功,这是展示性评价的根本。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要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示,激起参与评价的兴趣,因为评价能使每一个学生产生了成功的体验。因此,在学生展示时,评价不以量多量少论英雄,只要有就行。如,教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16课《送给新年的礼物》,在开展“群星灿烂”的评比活动中,我们设置了“劳动星、健康星、卫生星、乐学星、爱心星、创新星”等多项评比类项。再如,在品德与生活第二册4课《过家家》教学时,在学生活动后的评比中就有“最佳节目奖、优秀创意奖、最佳演出奖、最佳合作奖”等评比项目,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在这样的评比展示中,绝不是只让少数学生“展示”他们的“风采”,而是尊重每一个学生所应享有的权利和具有的独特价值,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展示性评价不仅体现在平时的每一节课中,我们还在期末阶段专门安排几节课,让学生在展示性评价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如,一位教师在一年级上了一节“回顾与展示”的评价课。教学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对一学期来的学习做了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饱含期待地对学生说:“每一位同学都有了收获,都有了进步,都拥有了一份成长的快乐,你们能将这样的收获、进步、快乐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出来吗?”
一位学生走上讲台自豪地说:“我知道了红领巾的生日,我还知道了爸爸妈妈的生日,我的同学的生日。”教师也把一份真情的评价送给了这位学生:“你真是一个孝敬爸爸妈妈的好孩子,我为你的爸爸妈妈感到高兴。我还觉得你还是一个关心同学的人。”我看到,这位学生是带着幸福的笑容回到他的座位上的。
评价贵在引导,教师是深谙此道的。如一位学生说:“我知道了新中国的生日。新中国的生日是10月1日。”待学生说完,教师作了这样的评价和引导:“多好啊,你把祖国装进了心中。那么,你还知道谁的生日呢?”“我知道了我自己的生日”“我知道了红领巾的生日”“我知道了爸爸妈妈的生日”“我知道了同学的生日”“我知道了我的好朋友的生日”,教师的评价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这样的评价与引导在课堂中不断涌现。
情景1:
生:我知道任性是个坏习惯。
师:那么,你养成了哪些好习惯了呢?
生:我养成了不挑食的好习惯。
生:我养成了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
生:我养成了学习用品不乱放乱丢的好习惯。
师:你们的这个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呢?能具体地说说吗?
生:……
情景2:
师:下面,要请同学们挑一件你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在小组里向同学们做个介绍。同学们,你们在介绍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
情景3:
师:下面,我们要参观大家的作品了。参观时,我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
这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教育,评价成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没有灌输,没有说教,没有强加,他们在相互提醒中自觉不自觉地就受到了教育,教育进入了一个无痕的境界。
三、评价主体体现多元性
在思品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出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实际上,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7课《學习真有趣》一课中,有一个写字的评价,教师要求学生当堂写一些字,然后自己做一个评价(当时就告诉学生一个月后再写一写,评一评)。一个月后,教师提醒学生把这些字再写一遍,看看有什么变化,自己给自己做个评价。这样的评价与其说是评价,不如说是学生自我鞭策、自我督促、自我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发展不再是“他主”的过程,而是“自主”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自我认同的意识。在强调学生个体是评价主体的同时,同学、教师、家长等也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如在品德与生活第一册16课《送给新年的礼物》一课中,“爸爸妈妈眼中的我”“同学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家长、同学、老师连同学生自己都成了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有自己的评价,也有他人的评价,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学会反思,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做人做事。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使教师从评价的“特权”中解放出来,也使学生享受到评价的快乐,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