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以下简称减灾所)与各级应急部门共同主导建设的大陆灾害预警网成功预警本次地震,提前10秒向宜宾市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震中附近宜宾、泸州、自贡、成都等地民众通过电视、手机、专用预警终端收到预警提示。
目前,由减灾所研发的地震预警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该成果还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使得全球6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中有3个均由“成都智造”地震预警成果支撑。
该系统研发者、减灾所创办人、所长王暾博士,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便回国创业,扎根成都,面向全国乃至全球,专注于灾害预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在王暾看来,成都具有发展地震等防灾减灾技术的先发优势,应掌握领先优势,引领产业发展。
突破多灾钟预警技术
《产城》:对于地震相对多发的四川来说,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有何意义?
王暾: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提供的几秒到几十秒预警。民众收到预警可以及时避险从而减少伤亡,重要工程可以采取紧急处置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相关研究表明,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伤亡率可减少14%;预警时间为10秒,伤亡率可减少39%;预警时间为20秒,伤亡率可减少63%。可以说,每一次预警都是在为生命争取时间。
《产城》:目前国内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现况如何?成都有哪些基础和优势?
王暾:相较于国内其他省市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和全覆盖预警网络的现实短板,成都地震预警、灾害预警产业具备领先的核心技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覆盖地震、山火、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多灾种预警领域。依托成都市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产业基础,结合减灾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地质类高校的技术优势,成都有望通过多灾种预警技术突破,带动规模化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在全国范围内领先优势。
减灾所是成都地震预警技术的王牌代表。十二年来,减灾所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地震预警成果,主导制定了系列地震预警技术标准、获得了10项发明专利,还与各级应急部门联合建成了延伸至我国31省市区、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的全球最大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网,建成了全球首个跨國地震预警网,并成功预警芦山7级、九寨沟7级、长宁6.0级等57次破坏性地震,已连续9年安全服务民众、学校、社区、化工、地铁、高铁、国防,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及国家重大工程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截至2020年11月底,减灾所的多灾种预警系统已成功预警120次自然灾害,包括破坏性地震、滑坡、泥石流、沉降、山洪、山火等。
新技术深度融合
《产城》:为保证地震预警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避免因误报等引发社会恐慌,对此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暾:地震预警系统是全自动的秒级响应,从理论上存在误报、漏报的可能。地震预警信息的可靠性是由地震预警系统的误报率、漏报率决定的,其本质上只取决于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自身,而与建设地震预警网的机构的行政级别无关。地震预警系统不仅仅是台站、中心系统的建设,更在于其技术系统是否稳定、可靠。为了避免因误报引发恐慌,更好发挥地震预警的减灾效果,我们也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部署地震预警工程时,应选择久经实际地震考验、久经时间考验的地震预警技术、信息源和系统解决方案。
《产城》: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成都防灾减灾系统于此方面有哪些融合和应用?
王暾:灾害预警系统本身也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物联网系统,成都于此方面有较多融合应用。以减灾所为例,其多灾种预警系统运用了包含地球同步遥感卫星、InSAR卫星、机载LiDAR、互联网人口热力图、数字地形图、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网在内的20多种数据源的“天-空-地-地下”立体化监测网,在多灾种预警云平台生成预警信息。在政府管理下,通过面向亿级用户的预警信息秒级发布技术,实现预警的秒级发布、精准发布。
《产城》:在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之下,成都发展防灾减灾产业面临着哪些机遇?您对推动成都灾害预警行业整体发展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王暾:作为万亿级应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预警产业的发展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应急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成都在发展灾害预警产业方面具有坚实基础与先发优势,具有打造以成都为基地,推动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面向全国、全球的灾害预警产业的难得机遇。未来,建议成都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加大产业平台建设力度,完善灾害预警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与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结合韧性城市建设,在成都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PPP)合作,推动以地震预警技术为代表的防灾减灾产业整体发展。
目前,由减灾所研发的地震预警成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该成果还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使得全球6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中有3个均由“成都智造”地震预警成果支撑。
该系统研发者、减灾所创办人、所长王暾博士,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便回国创业,扎根成都,面向全国乃至全球,专注于灾害预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在王暾看来,成都具有发展地震等防灾减灾技术的先发优势,应掌握领先优势,引领产业发展。
突破多灾钟预警技术
《产城》:对于地震相对多发的四川来说,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有何意义?
王暾:地震预警不是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给预警目标提供的几秒到几十秒预警。民众收到预警可以及时避险从而减少伤亡,重要工程可以采取紧急处置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相关研究表明,地震预警时间为3秒,伤亡率可减少14%;预警时间为10秒,伤亡率可减少39%;预警时间为20秒,伤亡率可减少63%。可以说,每一次预警都是在为生命争取时间。
《产城》:目前国内地震预警技术发展现况如何?成都有哪些基础和优势?
王暾:相较于国内其他省市缺乏核心关键技术和全覆盖预警网络的现实短板,成都地震预警、灾害预警产业具备领先的核心技术,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覆盖地震、山火、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多灾种预警领域。依托成都市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产业基础,结合减灾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成都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地质类高校的技术优势,成都有望通过多灾种预警技术突破,带动规模化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在全国范围内领先优势。
减灾所是成都地震预警技术的王牌代表。十二年来,减灾所形成了世界领先的地震预警成果,主导制定了系列地震预警技术标准、获得了10项发明专利,还与各级应急部门联合建成了延伸至我国31省市区、覆盖面积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6.6亿人)的全球最大地震预警网——大陆地震预警网,建成了全球首个跨國地震预警网,并成功预警芦山7级、九寨沟7级、长宁6.0级等57次破坏性地震,已连续9年安全服务民众、学校、社区、化工、地铁、高铁、国防,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国家减灾中心及国家重大工程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截至2020年11月底,减灾所的多灾种预警系统已成功预警120次自然灾害,包括破坏性地震、滑坡、泥石流、沉降、山洪、山火等。
新技术深度融合
《产城》:为保证地震预警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避免因误报等引发社会恐慌,对此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
王暾:地震预警系统是全自动的秒级响应,从理论上存在误报、漏报的可能。地震预警信息的可靠性是由地震预警系统的误报率、漏报率决定的,其本质上只取决于地震预警技术系统自身,而与建设地震预警网的机构的行政级别无关。地震预警系统不仅仅是台站、中心系统的建设,更在于其技术系统是否稳定、可靠。为了避免因误报引发恐慌,更好发挥地震预警的减灾效果,我们也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部署地震预警工程时,应选择久经实际地震考验、久经时间考验的地震预警技术、信息源和系统解决方案。
《产城》: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成都防灾减灾系统于此方面有哪些融合和应用?
王暾:灾害预警系统本身也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的物联网系统,成都于此方面有较多融合应用。以减灾所为例,其多灾种预警系统运用了包含地球同步遥感卫星、InSAR卫星、机载LiDAR、互联网人口热力图、数字地形图、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网在内的20多种数据源的“天-空-地-地下”立体化监测网,在多灾种预警云平台生成预警信息。在政府管理下,通过面向亿级用户的预警信息秒级发布技术,实现预警的秒级发布、精准发布。
《产城》:在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之下,成都发展防灾减灾产业面临着哪些机遇?您对推动成都灾害预警行业整体发展有何好的意见和建议?
王暾:作为万亿级应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预警产业的发展是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应急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成都在发展灾害预警产业方面具有坚实基础与先发优势,具有打造以成都为基地,推动灾害预警成为基本公共服务,面向全国、全球的灾害预警产业的难得机遇。未来,建议成都出台专项产业政策、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加大产业平台建设力度,完善灾害预警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与5G、北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结合韧性城市建设,在成都打造示范应用场景,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创新投融资模式,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PPP)合作,推动以地震预警技术为代表的防灾减灾产业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