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加强节奏训练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初中音乐教师通过研究高效的节奏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节奏训练的主动性,提高学生音乐辨别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本文将提出节奏训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并对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现状进行细致分析,最后提出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推动初中音乐课程的发展,提高初中生音乐核心素养。
【关键词】节奏训练;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放松身心,促使其更好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追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的渴求,所以音乐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较高的教学意义。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要找到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本的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能够提高学生节奏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核心素养。
一、节奏训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
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节奏训练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音乐语言中,节奏是重要的构成元素,对于音乐内容的表达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了解和学习音乐的探索阶段,加强对学生节奏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能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浓厚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围绕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另外,通过各项节奏训练活动的开展,也能加强课堂的互动交流,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拉近师生距离,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音乐学习道路上的指明灯。
二、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薄弱
处于懵懂的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知识面以及理解力存在局限性,对于枯燥的乐理知识无法深度了解,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过于机械且专业的节奏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导致学生对节奏训练学习兴趣薄弱,学生对音乐活动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音乐是实践的艺术,理论知识过重的传授,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缺乏体验的学习下,多数学生实际上并不能理解音乐的内涵,这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发展和造诣,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初中音乐教学事业停滞不前。
(二)教师单一注重结果
近年来,我国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专业素养水平、教育教学理念依旧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音乐节奏学习趋于程式化,教师过于注重结果,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在课堂的节奏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孤立地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了完成节奏谱的拍奏而拍奏。节奏的特点、节奏的风格、节奏的情绪一概不说。将节奏训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训练,并以专业的眼光和评价标准去判断学生的音乐成绩。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进度,缺少循序渐进的节奏教学环节,经常是在歌曲教学中抽取一些时间进行节奏练习,无法真正锻炼学生的节奏能力。
(三)训练过程过于单调
很多教师虽然在课堂中进行节奏训练教学,然而流于形式,完成表面工作,通常组织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节拍模式训练,过于单调。另外,音乐课堂节奏训练和生活相脱节,教师没有考虑将音乐课程教学生活化,生活和音乐分割而来,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情感和内涵。单调的教学模式,导致音乐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出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找到高效的、趣味性的音乐节奏教学方法。
三、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
(一)捕捉生活声音,充实节奏训练资源
探索音乐和寻找音响是当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注重的教学方式。生活和大自然带给了学生音乐教学的宝贵资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都被誉为探索音响的音乐教学活动。例如大自然的雷雨声、风声、动物奔跑的生活,或者利用乐器打击演奏生活中锅碗瓢盆的声音、做饭的声音等。探索音响活动,鼓励学生将音乐和生活相联系,节奏其实存在于生活的各个小细节中。感悟节奏强弱快慢的变化是初中音乐节奏训练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意识到从生活中发现节奏,从节奏中感悟生活,拉近音乐和生活的距离,让原本枯燥的乐理知识变成生活化、充满趣味性的内容,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节奏感。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绿色的变奏》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森林的情境,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生活中的音源,来营造森林的意境,将学生快速的拉入單元的主题。再结合歌曲《森林里的珞巴人》的节奏,用生活中的音源乐器拍一拍,让学生自己创作节奏型,表现出珞巴人快乐的情绪,并根据歌曲重复的发展手法,将特点运用到节奏中。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节奏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并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再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故乡歌谣》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对家的思念。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感与热爱之情。事实上,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粉笔沙沙作响的声音、窗外鸟儿的清脆叫声,父母厨房做饭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将音乐和生活结合,用音乐美化人生,用人生享受音乐,带来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以音乐为主体,情感为主线,通过交流与欣赏《念故乡》《思乡曲》,提高对祖国、家庭的认识,激发热爱之情,从而体验思念之感。在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加深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审美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开展韵律教学,促进节奏整体感知 音乐和节奏无处不在。韵律教学,能够让学生节奏感变得更好,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艺术魅力的理解和认知。韵律活动是模仿活动,随着音乐身体进行节奏的摆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开展韵律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以身体作乐器,以跺脚、拍腿、拍手等身体律动进行节奏训练。这种方式不需要特定的乐器,身边的人物、物体都可以称为教具,比如课本、黑板擦、杯子等都能够称为道具,提高了教学的便捷性,也因此受到了很多音乐教师的追捧和欢迎,采用韵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的特点、乐句的发展、曲式的结构等,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和风格的感知。固定的韵律还能够促使紧张、疲惫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完成后续的教学活动。即兴的律动,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韵律活动主要经历模仿、探索、创造、表演几大过程,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通过韵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开发智力。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海滨音诗》时,本单元两首关于大海的作品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大海啊,故乡》用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节奏表现了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歌曲《踏浪》则用跳进的旋律,动感的节奏表现了追逐浪花时的欢乐心情。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两首歌曲的不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律动体验是个不错的方式。通过律动,可以唤醒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节奏训练的主动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律动,或舒展、或跳跃,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感知音乐,表现音乐,获取直接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愿意听、会聆听、能听懂。
(三)拓展多元文化,促进音乐节奏训练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当下的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求知越来越迫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显现出了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节奏训练与多元音乐文化相结合,在分析节奏特点的同时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在进行节奏练习的同时牢记该地区的音乐特点,这是一种高效的音乐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学手段,让音乐教学赋予活力,充满乐趣。加强音乐文化和节奏相结合的训练,既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增加学生探索节奏、练习节奏的动力,又能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亚非拉掠影》时,将探戈独特的切分节奏与探戈舞蹈的起源相结合,在介绍印尼船歌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时与印尼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划船动作相结合,在体会非洲节奏重音变化的同时了解非洲音乐的特點与社会功能性。再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中在介绍圆舞曲时,将强调第一拍重音的三拍子风格与华尔兹的律动相结合等,提高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节奏是音乐的根基,学生本身对节奏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身为音乐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节奏教学,加强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内心的节奏律动和生活贴切。为了提高初中生音乐节奏训练质量,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自由的练习环境和氛围,采用寓教于乐和激励的方式开展节奏训练教学,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节奏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海燕.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2021(13):62-63.
[2]车健斐.浅析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31):151-152.
[3]司晓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策略初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2020:2.
[4]陈国政.初中音乐节奏训练教学的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2.
【关键词】节奏训练;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缓解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压力,放松身心,促使其更好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追求也越来越高,音乐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的渴求,所以音乐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较高的教学意义。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要找到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本的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能够提高学生节奏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核心素养。
一、节奏训练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
节奏训练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节奏训练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在音乐语言中,节奏是重要的构成元素,对于音乐内容的表达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了解和学习音乐的探索阶段,加强对学生节奏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能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激发浓厚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围绕新课改提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另外,通过各项节奏训练活动的开展,也能加强课堂的互动交流,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拉近师生距离,促使教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音乐学习道路上的指明灯。
二、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薄弱
处于懵懂的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知识面以及理解力存在局限性,对于枯燥的乐理知识无法深度了解,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过于机械且专业的节奏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导致学生对节奏训练学习兴趣薄弱,学生对音乐活动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而且,音乐是实践的艺术,理论知识过重的传授,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缺乏体验的学习下,多数学生实际上并不能理解音乐的内涵,这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发展和造诣,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初中音乐教学事业停滞不前。
(二)教师单一注重结果
近年来,我国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专业素养水平、教育教学理念依旧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音乐节奏学习趋于程式化,教师过于注重结果,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在课堂的节奏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孤立地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了完成节奏谱的拍奏而拍奏。节奏的特点、节奏的风格、节奏的情绪一概不说。将节奏训练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训练,并以专业的眼光和评价标准去判断学生的音乐成绩。大多数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进度,缺少循序渐进的节奏教学环节,经常是在歌曲教学中抽取一些时间进行节奏练习,无法真正锻炼学生的节奏能力。
(三)训练过程过于单调
很多教师虽然在课堂中进行节奏训练教学,然而流于形式,完成表面工作,通常组织学生进行枯燥、乏味的节拍模式训练,过于单调。另外,音乐课堂节奏训练和生活相脱节,教师没有考虑将音乐课程教学生活化,生活和音乐分割而来,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其中的情感和内涵。单调的教学模式,导致音乐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及时发现音乐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探索出有效的音乐教学策略,找到高效的、趣味性的音乐节奏教学方法。
三、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
(一)捕捉生活声音,充实节奏训练资源
探索音乐和寻找音响是当下初中音乐教学改革注重的教学方式。生活和大自然带给了学生音乐教学的宝贵资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都被誉为探索音响的音乐教学活动。例如大自然的雷雨声、风声、动物奔跑的生活,或者利用乐器打击演奏生活中锅碗瓢盆的声音、做饭的声音等。探索音响活动,鼓励学生将音乐和生活相联系,节奏其实存在于生活的各个小细节中。感悟节奏强弱快慢的变化是初中音乐节奏训练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意识到从生活中发现节奏,从节奏中感悟生活,拉近音乐和生活的距离,让原本枯燥的乐理知识变成生活化、充满趣味性的内容,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节奏感。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绿色的变奏》时,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森林的情境,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小组为单位,探索生活中的音源,来营造森林的意境,将学生快速的拉入單元的主题。再结合歌曲《森林里的珞巴人》的节奏,用生活中的音源乐器拍一拍,让学生自己创作节奏型,表现出珞巴人快乐的情绪,并根据歌曲重复的发展手法,将特点运用到节奏中。这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节奏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并给学生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再比如在学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故乡歌谣》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对家的思念。在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感与热爱之情。事实上,音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字粉笔沙沙作响的声音、窗外鸟儿的清脆叫声,父母厨房做饭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将音乐和生活结合,用音乐美化人生,用人生享受音乐,带来学生不一样的课堂体验。以音乐为主体,情感为主线,通过交流与欣赏《念故乡》《思乡曲》,提高对祖国、家庭的认识,激发热爱之情,从而体验思念之感。在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加深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审美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开展韵律教学,促进节奏整体感知 音乐和节奏无处不在。韵律教学,能够让学生节奏感变得更好,从而加强学生对音乐艺术魅力的理解和认知。韵律活动是模仿活动,随着音乐身体进行节奏的摆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开展韵律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以身体作乐器,以跺脚、拍腿、拍手等身体律动进行节奏训练。这种方式不需要特定的乐器,身边的人物、物体都可以称为教具,比如课本、黑板擦、杯子等都能够称为道具,提高了教学的便捷性,也因此受到了很多音乐教师的追捧和欢迎,采用韵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的特点、乐句的发展、曲式的结构等,提高学生对音乐情感和风格的感知。固定的韵律还能够促使紧张、疲惫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完成后续的教学活动。即兴的律动,能够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想象能力。韵律活动主要经历模仿、探索、创造、表演几大过程,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通过韵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情感,开发智力。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海滨音诗》时,本单元两首关于大海的作品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大海啊,故乡》用优美的旋律、舒展的节奏表现了对母亲和家乡的思念。歌曲《踏浪》则用跳进的旋律,动感的节奏表现了追逐浪花时的欢乐心情。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两首歌曲的不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律动体验是个不错的方式。通过律动,可以唤醒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节奏训练的主动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合适的律动,或舒展、或跳跃,用自身的肢体语言感知音乐,表现音乐,获取直接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愿意听、会聆听、能听懂。
(三)拓展多元文化,促进音乐节奏训练
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当下的学生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求知越来越迫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显现出了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节奏训练与多元音乐文化相结合,在分析节奏特点的同时了解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在进行节奏练习的同时牢记该地区的音乐特点,这是一种高效的音乐学习方式和节奏教学手段,让音乐教学赋予活力,充满乐趣。加强音乐文化和节奏相结合的训练,既能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增加学生探索节奏、练习节奏的动力,又能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
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亚非拉掠影》时,将探戈独特的切分节奏与探戈舞蹈的起源相结合,在介绍印尼船歌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时与印尼人民的生活方式及划船动作相结合,在体会非洲节奏重音变化的同时了解非洲音乐的特點与社会功能性。再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的旋律》中在介绍圆舞曲时,将强调第一拍重音的三拍子风格与华尔兹的律动相结合等,提高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节奏是音乐的根基,学生本身对节奏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身为音乐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节奏教学,加强情感教育,促使学生内心的节奏律动和生活贴切。为了提高初中生音乐节奏训练质量,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自由的练习环境和氛围,采用寓教于乐和激励的方式开展节奏训练教学,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的节奏素养。
【参考文献】
[1]余海燕.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的应用分析[J].新教育,2021(13):62-63.
[2]车健斐.浅析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家长,2020(31):151-152.
[3]司晓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策略初探[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2020:2.
[4]陈国政.初中音乐节奏训练教学的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