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技巧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人,教师传播知识不再是传统的传授式教学生“学会知识”,而是革新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会学知识”。课堂成了“学生研究成果的发布会”,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和引导学生,诚心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向导。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用什么方法、走什么捷径呢?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难以回避的问题。在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点滴经验。
  我认为要概括好文章的主要内容,应注重以下方法。
  1 串联段意。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不太宽阔,直接归纳主要内容是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首先指引归纳各段意思,然后进行整合,有机串联。如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笔下的《猫》一文不长,教师导入新课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抓住他们好奇心理,通过提问让学生作答,指导学生看了猫顽皮的插图,激发学生对猫有喜爱的浓厚兴趣,然后放开引导学生自主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中两段意思。这时,教师再趁热打铁有目的提问:1、猫具有什么性格?2、满月的小猫怎么样?接着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分别仔细读对应段,比比看哪一组读得快回答问题又正确?学生马上自主、合作探究问题起来。几分钟后,第一组学生代表甲抢先大声回答:“猫的性格古怪,它老实、贪玩,高兴时温柔可亲。”第二组学生也不甘示弱,争着回答:“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更淘气,它爱玩耍玩具、摔跤。”教师又夸奖又启发着说:“两个组同学读得很认真,回答十分正确,大家配合得很好,现在只要我们串联答案,略加改动,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主动举手回答。教师作小结:本文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淘气,更可爱的特点。这样,师生自主、合作探究起来,轻松愉快地解决了问题。
  2 找准重点段落。
  不少文章的重点段落,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如何找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教师范读后,有目的地指引学生仔细默读,理清全文有四段,启发学生通过比较段落的详略,找准第三段是重点段并进行理解,写的是邱少云被烈火烧身,但纹丝不动,直至牺牲。只要诱导学生学会稍加改动和补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本文讲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被烈火烧身,却纹丝不动,直至牺牲的故事。
  3 问题归纳。
  这是将课文中各类问题过行归纳、提炼、整理,使之成为一句或几句话。如《丰碑》一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初读课文弄清自然段,激发学生探究再读,初步理解课文各段意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1、课文讲的是什么事?2、军长在什么情况下发脾气?3、军需处长为什么冻死在雪地上?教师激励说:“此次回答是为了找班上的‘小孙悟空’,火眼金睛,头脑灵活,一看就知。谁答得又对又快,谁就是小孙悟空!”果然,学生们不堪教师这么一激,兴趣极浓,思维活跃,个个举手争先恐后逐一回答。教师再诱导学生整理归纳问题,进行小结,即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叙述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因为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4 题目扩展。
  有的文章的题目就是课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如《海上日出》、《十里长街送总理》、《草船借箭》、《飞夺泸定桥》等题目的语句是精炼、概括的,但作为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文字上适当补充,使之完整具体。如《飞夺沪定桥》,可补充为:该课文讲的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重重困难,夺取沪定桥的经过。
  5 联结小故事。
  有的课文内容较长,它里面包括着几个小故事,每个故事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紧密联系的。如课文《将相和》一文,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分别叙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然后引导学生,只要我们把三个故事联结一下就得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即本文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的故事。
  6 事件总结。
  有的课文内容很长,小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起来是较难的,只要教师善于指导学生弄清课文写的事,再对照找准主要事件,加以总结、整理、补充,即得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明代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中的《景阳岗》一文,在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指引学生理出文章思路为:喝酒——上岗——打虎——下岗,弄清课文写了四件事。再根据每件事的详略,进一步指导学生抓住武松“渴酒“和”打虎“两件主要事,进行总结、整理、补充便得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即课文记叙武松来到阳谷县开怀畅饮后,乘着酒兴上景阳岗,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总之,阅读一篇课文,要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获得知识,得到教益,并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概括能力。
其他文献
体育教育在初中课程体系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体育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体育和生理卫生常识,且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高。体育教学是初中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今,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体育教育也在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但是,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当前,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无效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得当等方面,许多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注意提高有效性。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不断采取策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下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
期刊
【摘 要】作文教改的方向,是既充分尊重教学规律,重视立意的独特性,读写训练的同步性,又强调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语言、评价三个方面的巨大潜能,沿着这一条路子,走全方位的开放型的作文教学之路,才是作文教改的一个真正成功之路。  【关键词】阅读;主观能动性;模仿;逆向思维;指导  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通过调查访问,农村学校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一
期刊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验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针对我们农村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如何将新课程改革落实到位呢?我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探索,浅析几点地理教学实施策略,以提高农村学校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1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期刊
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和研究中,笔者深切地感到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使他们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动力。学生对物理科有了兴趣,就产生了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近几年移动终端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经济的发展还是对教育的改革,网络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展开, 网络环境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深化,当代教育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顺应教育新的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获得迅猛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后,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社会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多。现代社会倡导终生学习的思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自主学习能力是终生学习的前提,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以便
期刊
【摘 要】新一轮课改的号角吹起了,就是这股春风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唤醒了僵化多年的课堂。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它就是一把打开成功教育大门的钥匙。我们学校的教师、学生都纷纷投入到课改的潮流中。我们知道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应是富有活力又充满生机的。作文教学也应如此。作文是语文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大纲在关于习作方面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期刊
在当前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的历史阶段,在物理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要学到知识,更要使得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在知识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跳出传统的“授业、解惑”的框框,做到“以生为本”,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更重要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领路人。  探究式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探究专题,用类
期刊
【摘 要】生物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方法重视。下面一些方法是我的一些薄见,有助于对教学内容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师在学生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并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入探索问题境界。  【关键词】初中生物;传授知识;升入了解  1 重视实验教学,做到“做实验”而不是“背实验”  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高低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