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完美结合的成果。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文化建设中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的互通、互融、互促不仅给广场文化带来新的生机,而且激活了校园文化的创新因子。在发现中,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成了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力源。
关键词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文化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0000--01
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这样的评价为北京奥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十六天的辉煌或许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惊艳一瞬”,但它给五千年的中国,给百年奥运,给不断向前的世界文明带来的激励和启迪却注定会被定义为永恒。成功主办一届奥运会,见证了中国人的自信、智慧、能力,见证了无数人为之默默奉献的辛勤汗水,更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我们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奥运期间世人沉浸在厚重的中华文化之中,我们向世界展示了让人眩目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性的,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句话在本届奥运会上再一次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古建筑、园林、文物这些物化的遗产向世界闪亮展示着中华民族曾有的辉煌,但最能展现仍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血液中的、不变的民族魂魄的是语言、文学、文字、音乐、舞蹈、礼仪、风俗习惯、手工技艺、民间传说等等这些无法物化的东西,就是近年来国家正致力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人文精神,民族身份的象征 ,是我们的文明根脉。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在于我们将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闪光点有机地融入了这场体育赛事。首先是让人久久难忘的盛大开幕式。在这场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中,融入了诸多的非遗文化元素。撼人心魄的震天缶声、梦幻般的卷轴徐徐打开,穿越时空的古琴悠悠响起,活字印刷的演绎,太极、昆曲、祥云、火炬、飞天、以及国人“和”的精神理念…….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古老灿烂的文明,仿佛穿越了时空,以全新的方式生动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还有在奥林匹克公园吸引众多外国游客的祥云小屋,每个小屋就是每个省浓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展演;还有林林总总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演出、展览等等,这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仅让世界记住了北京、记住了中国,也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化的活态演绎达到了极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公共文化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且能为广大社会公众接触或享用的具有物质或精神享受的产品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文化馆较之其他单位,在提供公共文化的软件建设与服务,尤其是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其业务人员构成、专业设置等具有相当的优势,在政府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担当了重要的社会角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的项目,如民俗、节庆礼仪、民间音乐舞蹈等本身就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细究其中,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等与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建设有着诸多的契合点。
(一) 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相同
公共性的群众文化面对的受众有着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思维方式、审美方式、行为方式,不同信仰,他们所需的文化服务也肯定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民的艺术智慧和文化创造,带着各自独特的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这些民俗、节庆礼仪、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从产生的一刻起就具有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曾强调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中国春节、端午、中秋、清明、重阳等节庆的传统礼仪;孟姜女、白蛇傳、董永七仙女等民间传说;昆曲、京剧、锡剧等传统戏曲…….不仅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还深深蕴藏着我们民族诸多的精神特质,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以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世代延续,形成了我们民族基本相同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也形成了中华民族千百年代代相传的特有文化精神。
(二) 追求的精神内涵一致
文化馆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的目的和社会价值是通过多种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激发人的精神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达到推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伦理道德正是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润滑剂,是协调个体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与方式。而对伦理道德的宣扬正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民间诸多的传说、戏文、民歌民谣等,或歌颂,或鞭笞,或抒表,都在展示、弘扬着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天人和一、追求真挚的爱情、美满婚姻等等美好向善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例如,我市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中的“白太官传说”,就有大量称扬白太官惩恶扬善、扶贫助弱、信守承诺的侠义之举;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金坛的“董永传说”,颂扬普通百姓对美好、纯真爱情的向往;首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溧阳跳幡神”,彰显着人们希望通过勤劳的耕作换来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这些中国人民传统的伦理道德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个个体本身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约束个体行为的隐性行为准则。若将其合理融入群众文化中,必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 均具有文化的社会性特质
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的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和要求,而社会或族群也会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个体。实现这两个要求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要求实现与否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特有的文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公共文化、群众文化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拥有这双重作用的特殊的文化资源。它们以鲜活的、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形式吸引人们参与,逐渐融入,最后化身为文化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个体的社会认同,达成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四)对文化的与时俱进要求相同
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发展规律,文化也不例外。人类的文化演进,总是伴随着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强与弱的碰撞和选择,当一些文化形式丧失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时,它遭到时代的淘汰就在所难免。因此,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公共文化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创新变易,以适应新时代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同样不可避免地在与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存在两个方向:一是走向扭曲变形,导致自身精神内涵的损伤或丧失,走向死亡。目前为数不少的在市场炒作下出现的伪民俗即是;二是适度变易——它是非物质文化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应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结果,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念交合转化的新生态,尽管外形会有所不同,其内里始终保持着其精神实质的连续性。这种是适度变易,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应时而变,生生不息。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最关键的是激活它的适应能力。这样,保护才具有了本质性的意义。对于任何文化形式来说,顺应能力都是自我发展的主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公共文化亦如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大文化主题,无论是作为一种载体,还是作为展示平台,文化馆都应充分利用和依托现有的文化空间,既有为地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领域、新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又可在动态的社会传承中,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用好历史与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将其融入我们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公共文化建设,给文化馆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悠悠的古风焕发出新的神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充分利用给广场文化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广场文化以其参与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效果显著,多年来一直是文化馆文化工作中举足轻重的部分。然而随着电视、电影、卡拉OK等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涌现,一度红火的广场文化似乎出现了疲态的迹象。如何才能让其再现新的生机,近年来常州市文化馆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今年“传播文明、文化惠民”的系列广场文化活动中,大力推崇“本土”文化,用常州方言表演小品,在小品内容中加入常州的民俗、民间故事传说、风俗礼仪等,还重点将锡剧——这一发源于常州地区的、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剧种有机地融入节目中,创编了锡剧小戏小品、还将整台的经典锡剧剧目搬上了广场文化活动的舞台。出人意料的是:过去冷冷清清的广场活动,如今却人头攒动,成了一片欢乐之海。观众质朴地说:“你就是演一通宵,我也看到完!”,其热烈程度堪比七月的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广场文化中仅仅是小试牛刀就获得了不凡的影响。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校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社会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艺术与技能,而且相对于一般的教科书,它们是鲜活生动、易學易懂的活态文化,可以用生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京剧正是这样走进了中小学校园,昆曲也是这样走进大学的校园的。而常州实验小学,前几年就将古典诗词的诵读列入教学计划,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2006年,常州文化馆又将“常州吟诵”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结合实验小学的古诗词诵读,联合办了一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在如同吟唱般的欢快中学习诗词歌赋,体验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了解诗词中的中华文化精髓和神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发展中最丰富的矿藏
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口大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多年来农村文化一直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文化馆、站等文化单位年年组织文化下乡的活动;文化工作者对“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的调研、探讨以及实践…….不可否认,这一切对农村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从这“送文化”、“种文化”的理念中看到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农村是个文化洼地,它的文化建设要靠外来的“送”和慢慢地“种”。
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广大农村地区不仅不是文化洼地,相反在这片沃土中蕴涵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在农村的沃土中原生态地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基因。不仅真实地反映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它们所承载的知识情感等深层次的价值内涵,对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取之不竭的宝藏。文化馆对农村文化的建设除了“送文化”、“种文化”,更需要的是“发现文化”。在共同的目标下,我们完全可以发现、拓展出农村文化的新天地,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变成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力源。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精神的生成和传播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精神特质,是城市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而这个总和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城市的精神往往是在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升华提炼而产生的,并体现在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之中。非遗文化中所渗透的团结、勤劳、真诚、守信等元素正是锻造城市精神的大炼炉,它们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城市精神的生成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文化建设中最鲜明的民族符号。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公共文化活动的展示和检阅,在这次展示和检阅中,由于组织者和策划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精妙运用,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人为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而骄傲,世界为中国文化而倾倒,这一切必将会全方位地带动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大发展。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个公共文化发展的春天必将来到人们面前,我们期待着。
关键词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共文化建设 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2095-2104(2011)12-0000--01
北京奥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公共文化的完美结合
“这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这样的评价为北京奥运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十六天的辉煌或许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惊艳一瞬”,但它给五千年的中国,给百年奥运,给不断向前的世界文明带来的激励和启迪却注定会被定义为永恒。成功主办一届奥运会,见证了中国人的自信、智慧、能力,见证了无数人为之默默奉献的辛勤汗水,更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我们实现了当初的诺言,奥运期间世人沉浸在厚重的中华文化之中,我们向世界展示了让人眩目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的东西才是世界性的,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句话在本届奥运会上再一次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古建筑、园林、文物这些物化的遗产向世界闪亮展示着中华民族曾有的辉煌,但最能展现仍流淌在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血液中的、不变的民族魂魄的是语言、文学、文字、音乐、舞蹈、礼仪、风俗习惯、手工技艺、民间传说等等这些无法物化的东西,就是近年来国家正致力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个民族人文精神,民族身份的象征 ,是我们的文明根脉。
从某种意义上说,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在于我们将公共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闪光点有机地融入了这场体育赛事。首先是让人久久难忘的盛大开幕式。在这场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中,融入了诸多的非遗文化元素。撼人心魄的震天缶声、梦幻般的卷轴徐徐打开,穿越时空的古琴悠悠响起,活字印刷的演绎,太极、昆曲、祥云、火炬、飞天、以及国人“和”的精神理念…….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华古老灿烂的文明,仿佛穿越了时空,以全新的方式生动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还有在奥林匹克公园吸引众多外国游客的祥云小屋,每个小屋就是每个省浓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展演;还有林林总总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演出、展览等等,这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仅让世界记住了北京、记住了中国,也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化的活态演绎达到了极致。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契合点
公共文化是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且能为广大社会公众接触或享用的具有物质或精神享受的产品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文化馆较之其他单位,在提供公共文化的软件建设与服务,尤其是在群众文化的建设中,其业务人员构成、专业设置等具有相当的优势,在政府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中担当了重要的社会角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的项目,如民俗、节庆礼仪、民间音乐舞蹈等本身就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细究其中,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等与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建设有着诸多的契合点。
(一) 对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相同
公共性的群众文化面对的受众有着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思维方式、审美方式、行为方式,不同信仰,他们所需的文化服务也肯定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民的艺术智慧和文化创造,带着各自独特的地域风貌和风土人情,因此这些民俗、节庆礼仪、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等从产生的一刻起就具有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曾强调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等”。中国春节、端午、中秋、清明、重阳等节庆的传统礼仪;孟姜女、白蛇傳、董永七仙女等民间传说;昆曲、京剧、锡剧等传统戏曲…….不仅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还深深蕴藏着我们民族诸多的精神特质,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以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世代延续,形成了我们民族基本相同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也形成了中华民族千百年代代相传的特有文化精神。
(二) 追求的精神内涵一致
文化馆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的目的和社会价值是通过多种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弘扬先进文化,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激发人的精神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从而达到推进社会文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伦理道德正是促进个体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润滑剂,是协调个体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手段与方式。而对伦理道德的宣扬正是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涵。民间诸多的传说、戏文、民歌民谣等,或歌颂,或鞭笞,或抒表,都在展示、弘扬着与人为善、尊老爱幼、明礼诚信、天人和一、追求真挚的爱情、美满婚姻等等美好向善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例如,我市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中的“白太官传说”,就有大量称扬白太官惩恶扬善、扶贫助弱、信守承诺的侠义之举;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金坛的“董永传说”,颂扬普通百姓对美好、纯真爱情的向往;首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溧阳跳幡神”,彰显着人们希望通过勤劳的耕作换来五谷丰登的美好祈愿…….这些中国人民传统的伦理道德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个个体本身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约束个体行为的隐性行为准则。若将其合理融入群众文化中,必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 均具有文化的社会性特质
人类是群居的社会化的动物,个体都有一个适应集体、融入社会的过程和要求,而社会或族群也会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变成它的合格个体。实现这两个要求的最佳方式,同时也是要求实现与否的最终衡量标准就是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掌握这个社会或族群特有的文化。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公共文化、群众文化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拥有这双重作用的特殊的文化资源。它们以鲜活的、丰富多彩的外在表现形式吸引人们参与,逐渐融入,最后化身为文化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个体的社会认同,达成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群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发展。
(四)对文化的与时俱进要求相同
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有的发展规律,文化也不例外。人类的文化演进,总是伴随着新与旧、先进与落后、强与弱的碰撞和选择,当一些文化形式丧失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时,它遭到时代的淘汰就在所难免。因此,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公共文化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创新变易,以适应新时代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它同样不可避免地在与自然、社会、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存在两个方向:一是走向扭曲变形,导致自身精神内涵的损伤或丧失,走向死亡。目前为数不少的在市场炒作下出现的伪民俗即是;二是适度变易——它是非物质文化在面对新的生存环境时,应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结果,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理念交合转化的新生态,尽管外形会有所不同,其内里始终保持着其精神实质的连续性。这种是适度变易,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应时而变,生生不息。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最关键的是激活它的适应能力。这样,保护才具有了本质性的意义。对于任何文化形式来说,顺应能力都是自我发展的主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公共文化亦如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大文化主题,无论是作为一种载体,还是作为展示平台,文化馆都应充分利用和依托现有的文化空间,既有为地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领域、新形式,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又可在动态的社会传承中,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用好历史与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将其融入我们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公共文化建设,给文化馆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悠悠的古风焕发出新的神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充分利用给广场文化带来新的发展生机
广场文化以其参与人数众多,影响范围广,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效果显著,多年来一直是文化馆文化工作中举足轻重的部分。然而随着电视、电影、卡拉OK等新的文化娱乐方式的涌现,一度红火的广场文化似乎出现了疲态的迹象。如何才能让其再现新的生机,近年来常州市文化馆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今年“传播文明、文化惠民”的系列广场文化活动中,大力推崇“本土”文化,用常州方言表演小品,在小品内容中加入常州的民俗、民间故事传说、风俗礼仪等,还重点将锡剧——这一发源于常州地区的、已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剧种有机地融入节目中,创编了锡剧小戏小品、还将整台的经典锡剧剧目搬上了广场文化活动的舞台。出人意料的是:过去冷冷清清的广场活动,如今却人头攒动,成了一片欢乐之海。观众质朴地说:“你就是演一通宵,我也看到完!”,其热烈程度堪比七月的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广场文化中仅仅是小试牛刀就获得了不凡的影响。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校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
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社会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知识、艺术与技能,而且相对于一般的教科书,它们是鲜活生动、易學易懂的活态文化,可以用生动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爱国主义的宣传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京剧正是这样走进了中小学校园,昆曲也是这样走进大学的校园的。而常州实验小学,前几年就将古典诗词的诵读列入教学计划,成为学校的办学亮点。2006年,常州文化馆又将“常州吟诵”这一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结合实验小学的古诗词诵读,联合办了一次培训,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学生在如同吟唱般的欢快中学习诗词歌赋,体验古诗词的韵律之美,了解诗词中的中华文化精髓和神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文化发展中最丰富的矿藏
中国仍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人口大国,农村文化建设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多年来农村文化一直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文化馆、站等文化单位年年组织文化下乡的活动;文化工作者对“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的调研、探讨以及实践…….不可否认,这一切对农村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换一个角度,我们从这“送文化”、“种文化”的理念中看到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农村是个文化洼地,它的文化建设要靠外来的“送”和慢慢地“种”。
在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工作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广大农村地区不仅不是文化洼地,相反在这片沃土中蕴涵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在农村的沃土中原生态地保存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基因。不仅真实地反映着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它们所承载的知识情感等深层次的价值内涵,对当地群众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成为农村文化建设中取之不竭的宝藏。文化馆对农村文化的建设除了“送文化”、“种文化”,更需要的是“发现文化”。在共同的目标下,我们完全可以发现、拓展出农村文化的新天地,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变成促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活力源。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城市精神的生成和传播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精神特质,是城市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总和,而这个总和是城市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城市的精神往往是在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升华提炼而产生的,并体现在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之中。非遗文化中所渗透的团结、勤劳、真诚、守信等元素正是锻造城市精神的大炼炉,它们将极大地促进一个城市精神的生成和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文化建设中最鲜明的民族符号。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公共文化活动的展示和检阅,在这次展示和检阅中,由于组织者和策划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精妙运用,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国人为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而骄傲,世界为中国文化而倾倒,这一切必将会全方位地带动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大发展。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个公共文化发展的春天必将来到人们面前,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