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提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抽掉人文精神,只有在形式上兜圈子,语言文字就失去了灵魂和生命,步入了排列组合文字的死胡同。”通过阅读,让学生感悟人生,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一、在教学中怎样关注人文性
有人认为,低年级阶段应该是工具性,然后再逐渐增强人文性(思想性)。这种先工具后人文(思想)的观点也是偏颇的,其弊端是割裂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思想性)的联系。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含、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粘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如:在教j、q、x与ü相拼的教学,在教参和一些教辅资料中是说j、q、x真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如果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掌握j、q、x与ü相拼的规则,那学生也能记住。可这样觉得太残忍,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于是,我先请小朋友欣赏一组动画,用多媒体演示,j慢慢地走过去,在和ü挨着的时候ü上两点去掉,手拉着手走,停止后变成ju、q、x。同样如此,伴随着画面,我这样说道:“小ü见到j、q、x,脱下帽子敬个礼。你看,小ü多有礼貌呀!”我的另一位同事讲了一个故事:小ü遇到困难,不知怎么办,哭得可伤心了,j、q、x来帮忙,小ü擦干眼泪,跟j、q、x快快乐乐一起走。于是这样说:“小ü见了j、q、x,擦干眼泪一块走。”学生在文明、友好的氛围中不仅学到j、q、x与ü相拼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礼貌的熏陶和帮助别人的教育。
由此可以不难看到,这样不仅关注到“工具性”,更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采用了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构建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新课程理念。
有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刀——杀猪时的“工具”,救人时的“人文”。可见,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所谓“文以载道”。在教学中就看你如何找到切入点,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
二、抓住生成,撒播人文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教师应重视引导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促进课堂活跃、师生成长,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每个孩子都要人文关怀,决不能落下一个孩子。“我才不要这样的爸爸妈妈呢!”课堂上突然冒出这话的孩子叫元元,他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有爸爸妈妈的关爱,爷爷奶奶的呵护。如今的独生子女谁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农村的二年级孩子斑马线、公交车见得少,家里人就更不会让孩子独自乘车去,而是由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护送到学校里读书。
为了让孩子保持对父母深深的爱,我随即问:“你觉得元元的爸爸妈妈在哪儿呢?”孩子说:“肯定不在,要不然,他们不会让他迟到。”我说:“其实,元元的爸爸妈妈就在后面,他们看着孩子,没让元元发现。因为元元说他长大了,不要爸妈接送,自己去上学。爸妈给了元元一个锻炼的机会,但他们在旁边看着,确定没有危险才走的。”“哦,原来是这样。”孩子恍然大悟,两眼重又闪现灵光,笑意写满脸上。我抓住时机,问道:“晚上,回到家里,爸爸问元元,‘今天第一次自己上学顺利吗?会怕吗?’你就是元元,你会怎么回答呢?”孩子兴奋地接道:“爸爸,如果我不是多睡了一分钟,就不会迟到,就会顺利到校,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明天自己上学,我绝不贪睡了,如果顺利到校,你们以后就不用送我了,又不同路,省得你们那么辛苦!”听了这话,我心里乐开了花,通过这样一引导,孩子对父母的爱不但没减,还知道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了,知道把握机会了。真是一箭双雕,不但达到了孩子知道珍惜时间的教学目的,还让孩子有了美好、丰富的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书育人是我们天职,时刻关注孩子的人文关怀,注重孩子的情感、态度,抓住文章的情感线,不落一个孩子,让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善良、美好的心灵,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责任编辑:刘伟林
一、在教学中怎样关注人文性
有人认为,低年级阶段应该是工具性,然后再逐渐增强人文性(思想性)。这种先工具后人文(思想)的观点也是偏颇的,其弊端是割裂了工具性与人文性(思想性)的联系。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含、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粘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如:在教j、q、x与ü相拼的教学,在教参和一些教辅资料中是说j、q、x真淘气,见了鱼眼就挖去。如果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让学生掌握j、q、x与ü相拼的规则,那学生也能记住。可这样觉得太残忍,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于是,我先请小朋友欣赏一组动画,用多媒体演示,j慢慢地走过去,在和ü挨着的时候ü上两点去掉,手拉着手走,停止后变成ju、q、x。同样如此,伴随着画面,我这样说道:“小ü见到j、q、x,脱下帽子敬个礼。你看,小ü多有礼貌呀!”我的另一位同事讲了一个故事:小ü遇到困难,不知怎么办,哭得可伤心了,j、q、x来帮忙,小ü擦干眼泪,跟j、q、x快快乐乐一起走。于是这样说:“小ü见了j、q、x,擦干眼泪一块走。”学生在文明、友好的氛围中不仅学到j、q、x与ü相拼的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明礼貌的熏陶和帮助别人的教育。
由此可以不难看到,这样不仅关注到“工具性”,更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采用了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锻炼了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构建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新课程理念。
有一个最形象的比喻:刀——杀猪时的“工具”,救人时的“人文”。可见,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正所谓“文以载道”。在教学中就看你如何找到切入点,对孩子进行引导,让他们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
二、抓住生成,撒播人文
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教师应重视引导这些动态生成性资源,在对话中生成,在生成中引导,在引导中感悟、使之开放地纳入预设的课程目标之中,促进课堂活跃、师生成长,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
每个孩子都要人文关怀,决不能落下一个孩子。“我才不要这样的爸爸妈妈呢!”课堂上突然冒出这话的孩子叫元元,他是在蜜罐里长大的,有爸爸妈妈的关爱,爷爷奶奶的呵护。如今的独生子女谁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农村的二年级孩子斑马线、公交车见得少,家里人就更不会让孩子独自乘车去,而是由爸爸、妈妈,或者是爷爷、奶奶护送到学校里读书。
为了让孩子保持对父母深深的爱,我随即问:“你觉得元元的爸爸妈妈在哪儿呢?”孩子说:“肯定不在,要不然,他们不会让他迟到。”我说:“其实,元元的爸爸妈妈就在后面,他们看着孩子,没让元元发现。因为元元说他长大了,不要爸妈接送,自己去上学。爸妈给了元元一个锻炼的机会,但他们在旁边看着,确定没有危险才走的。”“哦,原来是这样。”孩子恍然大悟,两眼重又闪现灵光,笑意写满脸上。我抓住时机,问道:“晚上,回到家里,爸爸问元元,‘今天第一次自己上学顺利吗?会怕吗?’你就是元元,你会怎么回答呢?”孩子兴奋地接道:“爸爸,如果我不是多睡了一分钟,就不会迟到,就会顺利到校,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明天自己上学,我绝不贪睡了,如果顺利到校,你们以后就不用送我了,又不同路,省得你们那么辛苦!”听了这话,我心里乐开了花,通过这样一引导,孩子对父母的爱不但没减,还知道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了,知道把握机会了。真是一箭双雕,不但达到了孩子知道珍惜时间的教学目的,还让孩子有了美好、丰富的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书育人是我们天职,时刻关注孩子的人文关怀,注重孩子的情感、态度,抓住文章的情感线,不落一个孩子,让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善良、美好的心灵,是我们肩负的责任。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