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金融与科技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引擎,对推动社会创新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产生深远意义。因此,全面创新与发展科技金融势在必行,当前在发展科技金融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其重要主体,对发展科技金融带来很大影响。现阶段,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能源面临许多困境,这对提升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的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伴随中国新生代力量90后、00后消费崛起,中国市场年轻化特征日益明显。这背后蕴藏的庞大贷款融资需求为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金融科技的快速应用也为消费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支持,新兴的具有互联网背景的参与者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场景流量,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而传统商业银行反馈相对迟缓,从而导致其消费金融业务还是侧重于传统相对金额较大的领域,亟待通过创新找回在消费金融市场中的地位[1]。
1、商业银行加强经营创新发展的问题
1.1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内控体系不够健全
部分商业银行在针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规定和标准设计情况缺乏足够的关注,虽然进行了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但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特征缺乏精准的研究,无法在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方面获得新突破,难以为商业银行内控结构的创新提供精准支持。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控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构成情况的关注,特别是风险管理工作相关的考核问责机制欠缺必要的价值总结,难以在流动性风险管控结构的创新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无法为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合理化构建提供完整的支持。部分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制定风险控制相关策略过程中,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创新特征的研究,对于新型技术资源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缺乏深入的研究,无法为流动性风险因素的有效规避提供精准支持,也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方面占据有利地位。部分商业银行对于新型科学技术在财务工作领域的应用价值缺乏精准的研究,在进行财务风险规避策略设计的过程中,未能从决策层的数据供给角度实现对财务风险成因的有效分析,无法从内控结构创新方面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
1.2对核心技术和消费数据缺乏
过往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基本上都还是采取线下经营模式,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不高,银行服务质量与效率也不能使客户满意。新兴的消费金融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一开头就大量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来推动规模化获客运营。依靠金融科技手段,做到识别各个消费链条上的场景,从而在这些消费场景中插入金融服务,实现场景与金融服务的完美融合,实现营销。这两种业务发展模式的导致差异即是商业银行对消费金融业务的审批还是依赖于经验或主观判断,此外场景的缺失也造成了收集客户数据存在不完整的可能性,而消费金融公司或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手握或者直接买入大量数据开展用户画像与挖掘分析,对于客户的信用状况判断更为灵活,效率较高,而且对客户个体的贷款需求也更为精准和个性化[2]。
2﹑商业银行加强经营创新发展的策略
2.1更加灵活健全的政府管理政策
在政府方面,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方式管理,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灵活发展空间。同时,转变以往政策制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刀切”的方式,进而有效推动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比如,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优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授信准入门槛,并通过改善信用评级和信用征集的方式,鼓励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還要科学的评估方式,对小微企业的未来现金流进行预算,还要通过灵活的定律定价方式,降低金融贷款风险,推动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科技金融。另一方面,基层商业银行也应该行动起来,立足于当地科技产业,积极对政策进行差异化制定,并通过支持和鼓励当地科技型企业的方式,优化针对服务产品创新的相关政策,进而推动企业探索更多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比如,可以采用丰富担保的方式,组织和进行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工作,不断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还可以采用与境外基金、外币基金合作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3]。
2.2提高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健全性
商业银行在针对财务风险进行内控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内部控制工作结构的组成情况进行创新性分析,并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财务风险管控措施的创新调整,使满足流动性风险控制需要的各项举措都可以得到优化构建,从而实现对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优化处理控制。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特点的研究,从流动性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制定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方案,使满足流动性风险控制需要的举措可以得到优化调整,进而实现对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规避处置。一定要加强对考核问责机制构建特征的研究,尤其要对网络信息技术创新背景下的风险因素特征进行分析,保证商业银行可以成熟的适应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相关举措的调整优化需要,更好地实现对财务风险内控结构的创新改良。要加强对新型技术资源的探索应用,尤其要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框架构成情况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使满足财务风险内控体系构建需要的各方面举措可以得到创新优化,进而实现对资金流动性测试方案的创新,为财务风险应急计划的有效完整构建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4]。
2.3在消费金融风控能力建设方面加强力度
对于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风控能力建设而言,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目前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客户数据,在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的基础之上整合内部客户信息资源。其次,要有效借助第三方的力量,例如,与优质的电商平台合作,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场景进行目标细分,探索建立差异化、场景化的风控模型。再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批量的收集、筛查并分析,有效地创造出一套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包括客户的信用评估、贷款补偿、风险控制的贷款流程。最后,还应该建立数字化的贷后监测系统,防范客户的信用风险,逐步提高银行的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 2.4以开放共享理念构建营销获客新思路
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以更开放、共享的理念去构建营销获客新思路,以场景为依托,将人群细致分类,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首先,不断开发多样化产品,种类多样化,为客户创建可供多种选择的消费金融产品体系。同时,应加强与外部平台的合作,拓宽消费场景,多方面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坚决不放弃互联网流量这一最主要的战场。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服务渠道的建设,不断丰富线下网点服务功能,采用更加智能化、互动化的客户服务思路,以更为高效多样的方式将消费金融产品送达客户并完成呈现。最后,商业银行要搭建更加开放式的经营平台,促使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通过内部联动,外部联合,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交叉交流,构建消费生态链,有效增加用户的体验感[6]。
2.5加强人才培养,构建商业银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就拥有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着重培养复合型专业型金融人才。观念创新是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的灵魂和先导,不断探索以“开放、连接、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开放银行发展模式,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产权机制改革,积极实施股份制改造,将单一性产权转换成为多元化产权,构建起现代商业银行产权新机制[7]。
结束语
新形势下,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唯有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步伐、加强经营管理,才能持续增强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張通,余履明.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经营与管理,2020(09):11-14.
[2]梁锦.浅析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转型[J].现代商业,2020(10):120-121.
[3]叶绿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时代金融,2020(08):38-39+41.
[4]张文娟.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4):26-30.
[5]薛理名,陈涛.关于金融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保函电子化发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09):4-5.
[6]牛舒扬.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6):148-149.
[7]潘菲莎.浅谈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零售金融创新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20(03):6-7.
作者简介:
刘圆佳(1989-)女,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金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科技
伴随中国新生代力量90后、00后消费崛起,中国市场年轻化特征日益明显。这背后蕴藏的庞大贷款融资需求为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金融科技的快速应用也为消费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利支持,新兴的具有互联网背景的参与者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场景流量,不断研发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而传统商业银行反馈相对迟缓,从而导致其消费金融业务还是侧重于传统相对金额较大的领域,亟待通过创新找回在消费金融市场中的地位[1]。
1、商业银行加强经营创新发展的问题
1.1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内控体系不够健全
部分商业银行在针对财务管理风险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规定和标准设计情况缺乏足够的关注,虽然进行了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但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特征缺乏精准的研究,无法在财务内控体系的构建方面获得新突破,难以为商业银行内控结构的创新提供精准支持。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控过程中,部分商业银行缺乏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报告构成情况的关注,特别是风险管理工作相关的考核问责机制欠缺必要的价值总结,难以在流动性风险管控结构的创新方面取得积极成效,无法为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合理化构建提供完整的支持。部分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制定风险控制相关策略过程中,缺乏对网络信息技术创新特征的研究,对于新型技术资源在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应用价值缺乏深入的研究,无法为流动性风险因素的有效规避提供精准支持,也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方面占据有利地位。部分商业银行对于新型科学技术在财务工作领域的应用价值缺乏精准的研究,在进行财务风险规避策略设计的过程中,未能从决策层的数据供给角度实现对财务风险成因的有效分析,无法从内控结构创新方面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规避。
1.2对核心技术和消费数据缺乏
过往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基本上都还是采取线下经营模式,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不高,银行服务质量与效率也不能使客户满意。新兴的消费金融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一开头就大量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来推动规模化获客运营。依靠金融科技手段,做到识别各个消费链条上的场景,从而在这些消费场景中插入金融服务,实现场景与金融服务的完美融合,实现营销。这两种业务发展模式的导致差异即是商业银行对消费金融业务的审批还是依赖于经验或主观判断,此外场景的缺失也造成了收集客户数据存在不完整的可能性,而消费金融公司或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手握或者直接买入大量数据开展用户画像与挖掘分析,对于客户的信用状况判断更为灵活,效率较高,而且对客户个体的贷款需求也更为精准和个性化[2]。
2﹑商业银行加强经营创新发展的策略
2.1更加灵活健全的政府管理政策
在政府方面,可以采用差异化的方式管理,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灵活发展空间。同时,转变以往政策制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一刀切”的方式,进而有效推动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比如,可以一定程度降低优质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授信准入门槛,并通过改善信用评级和信用征集的方式,鼓励创新创业的小微企业,還要科学的评估方式,对小微企业的未来现金流进行预算,还要通过灵活的定律定价方式,降低金融贷款风险,推动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科技金融。另一方面,基层商业银行也应该行动起来,立足于当地科技产业,积极对政策进行差异化制定,并通过支持和鼓励当地科技型企业的方式,优化针对服务产品创新的相关政策,进而推动企业探索更多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比如,可以采用丰富担保的方式,组织和进行应收账款、股权、知识产权等质押贷款工作,不断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还可以采用与境外基金、外币基金合作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基层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中小微企业进行融资[3]。
2.2提高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内控体系的健全性
商业银行在针对财务风险进行内控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对内部控制工作结构的组成情况进行创新性分析,并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财务风险管控措施的创新调整,使满足流动性风险控制需要的各项举措都可以得到优化构建,从而实现对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优化处理控制。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特点的研究,从流动性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制定风险管理体系的创新方案,使满足流动性风险控制需要的举措可以得到优化调整,进而实现对财务管理相关风险的规避处置。一定要加强对考核问责机制构建特征的研究,尤其要对网络信息技术创新背景下的风险因素特征进行分析,保证商业银行可以成熟的适应财务风险管理控制相关举措的调整优化需要,更好地实现对财务风险内控结构的创新改良。要加强对新型技术资源的探索应用,尤其要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框架构成情况进行科学的考察分析,使满足财务风险内控体系构建需要的各方面举措可以得到创新优化,进而实现对资金流动性测试方案的创新,为财务风险应急计划的有效完整构建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4]。
2.3在消费金融风控能力建设方面加强力度
对于商业银行的消费金融风控能力建设而言,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目前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客户数据,在借助金融科技手段的基础之上整合内部客户信息资源。其次,要有效借助第三方的力量,例如,与优质的电商平台合作,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不同的场景进行目标细分,探索建立差异化、场景化的风控模型。再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批量的收集、筛查并分析,有效地创造出一套智能化的、自动化的,包括客户的信用评估、贷款补偿、风险控制的贷款流程。最后,还应该建立数字化的贷后监测系统,防范客户的信用风险,逐步提高银行的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 2.4以开放共享理念构建营销获客新思路
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以更开放、共享的理念去构建营销获客新思路,以场景为依托,将人群细致分类,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首先,不断开发多样化产品,种类多样化,为客户创建可供多种选择的消费金融产品体系。同时,应加强与外部平台的合作,拓宽消费场景,多方面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坚决不放弃互联网流量这一最主要的战场。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服务渠道的建设,不断丰富线下网点服务功能,采用更加智能化、互动化的客户服务思路,以更为高效多样的方式将消费金融产品送达客户并完成呈现。最后,商业银行要搭建更加开放式的经营平台,促使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通过内部联动,外部联合,打通线上线下渠道,实现交叉交流,构建消费生态链,有效增加用户的体验感[6]。
2.5加强人才培养,构建商业银行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现代商业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人才就拥有竞争力。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才队伍建设,把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着重培养复合型专业型金融人才。观念创新是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的灵魂和先导,不断探索以“开放、连接、共享”为核心理念的开放银行发展模式,优化激励约束机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础,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产权机制改革,积极实施股份制改造,将单一性产权转换成为多元化产权,构建起现代商业银行产权新机制[7]。
结束语
新形势下,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商业银行唯有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型步伐、加强经营管理,才能持续增强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張通,余履明.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经营与管理,2020(09):11-14.
[2]梁锦.浅析金融科技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转型[J].现代商业,2020(10):120-121.
[3]叶绿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时代金融,2020(08):38-39+41.
[4]张文娟.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创新发展趋势研究[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04):26-30.
[5]薛理名,陈涛.关于金融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保函电子化发展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20(09):4-5.
[6]牛舒扬.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6):148-149.
[7]潘菲莎.浅谈金融科技背景下的城市商业银行零售金融创新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20(03):6-7.
作者简介:
刘圆佳(1989-)女,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金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