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教养的内涵、影响和后效

来源 :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kjz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升机教养是父母对始成年期青少年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养方式,它是指父母给孩子过度的支持,较多地控制其行为,并不能给予孩子适合其年龄的自主权的教养方式.本文从直升机教养的概念辨析、影响因素和作用后效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整合分析,未来研究需要扩展研究对象和内容、精细探讨直升机教养的作用机制、重视我国始成年人的直升机教养,深入考察直升机教养与健康成长的因果关系.
其他文献
夏至北宋的三千年,中国的核心地区(甸服、侯服)主要居淮、黄两河之间.古代淮地自然生态极其优越,土地肥沃,宜稻、麦、桑、麻,农业经济非常发达.民谚有"走千走万,比不上淮河两岸"之说.古代淮河流域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可以说,在中国四千年文明史中,淮地领先了三千年,落后了一千年,与江南恰好相反.
期刊
太湖以东长三角地区人与环境互动形成的人类生态系统,建立在以水网为基础的圩田体系之上,圩田农业生态形成以后,发展各种前近代的产业和生态体系.这一生态系统经历千年的稳定、积累和发展,为传统江南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也为19世纪下半叶成功的近代化转型提供了条件.许多近代发展所必须的自然生态条件是逐步积累形成的.河流与圩田水利体系经历了千年的经营与传承,这其间,人们在长江口、太湖、运河、吴淞江、黄浦江和浏家河等自然河流之上建成了许多水利设施.这些水利设施,特别是海塘、湖岸、河岸和圩岸等设施,使人们可以借天然的地势,
期刊
《新学伪经考》甲午参奏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事件,但学界迄未明悉其始末详情.通过钩稽原始史料,特别是发掘上海图书馆藏《新学伪经考》甲午签批稿本中的信息,可以探知此案一些真相.安维峻自称甲午"具折严参"康有为,实属事后有意夸饰.广东当局奉旨办理此案,在李滋然提议"免予销毁"后,又紧急组织第二次查案,几乎办成文字狱.两广总督李瀚章最终以"谕令自行销毁"覆奏结案,实受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将此案化解归功于一人.
前近代中国人的理想社会具有无为、无治、崇尚"天然"的特征."桃花源"可以视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典范,与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乌托邦"传统存在一些根本差异.《大同书》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乌托邦作品.在康有为的观念中,大同世界被视作一个细密论证、精心撰构的规划与治理方案,是管理人员在全面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规划和计算推导的结果,是"人为的",而非"天然的".这一转变反映出中国近代思想基本取向的变化.
对中国而言,新西兰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汪洋世界深处的年轻岛国,二者远隔万里重洋.由于地理知识以及航海技术、航海工具的局限,古代欧亚文明远洋交流的触角极少涉及南太平洋地区.经康熙年间来华天主教耶稣会士介绍欧洲地理大发现的最新成果,有关新西兰的地理知识始为国人所认知,南怀仁的《坤舆全图》中出现用"新瑟兰第亚"汉译新西兰的称谓.鸦片战争以降,国人有关新西兰的记述,从地理知识展开,内容渐次涉及其殖民地社会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完整的地球五大洲知识的进一步完善,激发国人从整体上对世界大势变化和自
孤独感是学前儿童常见的负性情绪体验,并且受到来自父母、教师和同伴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学前儿童依恋回避对其孤独感的影响,以及同伴拒绝和师幼关系在其中的作用,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同伴提名法对193名学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1)依恋回避、同伴拒绝和孤独感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2)同伴拒绝在依恋回避和孤独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师幼冲突调节了高依恋回避通过同伴拒绝影响孤独感中介作用的前半路径.相对于师幼冲突程度较低的幼儿,高师幼冲突幼儿的高依恋回避更容易导致同伴拒绝进而体验较高的孤独感..
尽管社交焦虑个体被认为存在情绪调节灵活性的不足,但至今尚不清楚这种不足究竟在于难以灵活选择策略,还是难以灵活使用策略,抑或二者兼有?对此,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策略选择任务考察了37名高社交焦虑大学生和29名低社交焦虑大学生在面对社交-非社交情绪图片时对认知重评和回避两种策略的选择模式和使用效果.结果发现:当面对社交情绪图片时,高社交焦虑被试比低社交焦虑被试更少选择认知重评而更多选择回避;当面对非社交情绪图片时,两组被试对两种策略的选择模式无显著差异.同时,无论面对社交还是非社交情绪图片,两组被试对两种策略的
"法系"一词是20世纪初从日本引入的和制汉语新词汇.受欧洲比较学派影响的明治日本学者穗积陈重,首创"法族""法系"等新语汇和概念,开创东洋文化视域下"法系别"比较法学派.作为"近代语言"之一种,被章宗祥、曹汝霖等留日学生引入汉语世界,梁启超等康门弟子将其定型为中国法政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概念和表述工具.立足于"欧洲中心论"的法律文化价值观,亦以东洋化知识形态隐性植入,充作沈家本派借径日本、效法大陆法派,进行法律制度变革之重要凭借.民国肇造,东学整体趋于式微,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
晚清以降,华洋商事纠纷多以租界会审公廨调解为主,但诉讼与交涉相互交织.大东惠通银行追加股本案,因涉及中、美、法等多国股东,由此引发国际诉讼.大东惠通银行先后状告法、美等国股东,实际是为状告数量众多的华商股东做准备.法、美两国领事法庭先后判决惠通败诉,判决依据及结果成为中国法庭审判时的重要援引.惠通状告华商股东遇挫后,英国政府先是通过交涉的方式加以干预,随后在与中国进行修订商约谈判时,就惠通案能否再审以及华洋合股中附股的合法性、附股纠纷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了多番争论,双方最终达成一致.1904年清政府制定《
如何在本土地权习惯和外来私法规范之间实现兼容与调和,对中国近代法政人构成重大考验.中国本土地权习惯浸润着充分的市场法理,具有足够经济效率和跨区域共性,且能兼顾道德经济需求,但对国家权力运行有一定不利影响.民初政治和学术环境均对本土地权习惯不利,但法政界人士在经历实践后,能够严肃对待地权习惯.民初地权立法,呈现对欧陆法律和学说的依赖、对本土习惯的重视以及社会治理与财政国家之急切需求间的复杂交织.民初大理院以判解例方式将本土地权全面纳入国家法,并出于欧陆法理或国家治理实际需求,对部分习惯规则予以局部调整.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