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与初中学生语文素质能否提高关系很大,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外作业这一教学环节,并考虑它的取向问题。据笔者了解,目前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取向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课外作业牢牢瞄准中考是一种普遍现象,直接原因是考分高低对初中毕业生升学影响极大。严酷的现实自然对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产生很大影响,不但学校会布置许多作业,不少家长还给孩子加码。通过从课内到课外的一系列语文训练,让学生适应中考的内容与形式,以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考分,本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将应试作为课外作业的唯一取向,就会产生与语文教学总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当前,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内容、方式及训练量等方面,就存在以下问题。
1 重应试训练,轻语言积累、语言实践、语感培养
眼下书店里应试的练习卷品种繁多。平心而论,这些语文练习卷对学生巩固教学内容、提高语言的积累与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有一定作用。但只通过多做练习卷一个途径来提高语文水平却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不少学生课外练习卷做了不少,但往往“求甚解,不好读书”。他们阅读量少,识字量、词汇量少,错别字、病句多,知识面窄,文化积淀太浅。而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对学习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是致命一击,不利于语言积累、语言实践与语感培养,不利于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2 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的感受与承受能力
为了提高考试分数,“题海战术”在现阶段仍旧是许多老师应试的常规手段。语文教师也往往布置大量课外练习卷来与数、理、化、外语等其他学科相抗衡,使学生不堪重负。不少学生缺乏睡眠,身体素质与视力下降,语文课外作业过多也有部分责任。过多的机械操练,使本来充满人性之美的语言文字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泯灭,何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提高?师生双方都辛辛苦苦,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真值得深思。
3 重阅读理解分析的训练,轻对生活的关注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写作的指导与训练难见成效,眼睛就只盯住阅读分析题,从课本内到课本外,大量训练语段的分析,而不重视课外练笔,导致学生与生活的脱离,写作兴趣下降,语言、思维及表达能力萎缩。
4 重书面形式,轻诵读与写字的训练
不少学生进了初中后,在家从不诵读课文,往往课文的语言与思想内容尚未熟悉就动手做书面课外作业,从不注重通过诵读好好体味作品的语言、内容与情感,只求与“标准答案”相符。也有不少初中生朗读课文咬音不准,不流利,更缺少感情。相当多的初中学生只求迅速做完书面作业,汉字书写水平比之小学阶段不升反降,这与不重视两种基本技能训练有关。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布置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时注意适应中考要求,注重记忆与理解的做法并无过错,但应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根据已暴露出来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足,应该考虑以下几点,以作弥补。
4.1 加强积累,注重阅读与背诵。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初中生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些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多储存些“养料”,是很大的智力浪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背诵80篇优秀诗文,并推荐了50篇,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安排。若每学期要求熟背15篇,学生所花时间不多,却受益甚多。要学好语文,光学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阅读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语文教师要带头多读书报,并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和总量,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类优秀图书报刊,学习从网络搜集处理信息,并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会做读书摘录,积累、欣赏、学习精彩的语言材料。
4.2 注重课外练笔。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对象,布置学生课外写观察日记、随笔、读书笔记或进行自由写作,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积累生活素材,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也可要求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写成演讲稿,为在课堂演讲作准备。笔者多年来坚持在每堂课开始时两分钟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演讲,学生们在课前都作了认真准备,这对学生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对生活的关注颇有成效。
4.3 把写好钢笔字作为初中阶段一项持续进行的课外作业。这既是提高书写这一基本技能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生活需求,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练字要持之以恒,并注意一定的方法。电视书法讲座中庞中华先生介绍,每天可要求学生按字贴练三个汉字,每个字先描20遍,再临贴20遍,达到熟练掌握这几个字笔画特征和字的结构,并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若学生认真训练,教师严格要求,三年下来学生的字定有明显改观。
4.4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不同,在课外作业布置的量与难易程度上要有所区别,以体现作业布置的“人性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古训和“人本化”原则。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4.5 增加探究性语文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创新意识。课外作业不能只是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的结论,不能只是把学生引向教参上的答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体会,对人物思想、语言、行为的看法,对有某一特点的词语、篇章的收集归类等等,都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等,可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梳理,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改变消极接受知识的方式。
4.6 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控制课外书面作业量。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供时间保证,不搞题海战术。当然,这只靠语文教师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学校行政统筹调控,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还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才行,否则目前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课外作业的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其实,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的话,他们适应中考、高考的能力自然就强,两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1 重应试训练,轻语言积累、语言实践、语感培养
眼下书店里应试的练习卷品种繁多。平心而论,这些语文练习卷对学生巩固教学内容、提高语言的积累与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有一定作用。但只通过多做练习卷一个途径来提高语文水平却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不少学生课外练习卷做了不少,但往往“求甚解,不好读书”。他们阅读量少,识字量、词汇量少,错别字、病句多,知识面窄,文化积淀太浅。而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对学习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是致命一击,不利于语言积累、语言实践与语感培养,不利于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2 重考试分数,轻学生的感受与承受能力
为了提高考试分数,“题海战术”在现阶段仍旧是许多老师应试的常规手段。语文教师也往往布置大量课外练习卷来与数、理、化、外语等其他学科相抗衡,使学生不堪重负。不少学生缺乏睡眠,身体素质与视力下降,语文课外作业过多也有部分责任。过多的机械操练,使本来充满人性之美的语言文字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逐渐泯灭,何谈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提高?师生双方都辛辛苦苦,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真值得深思。
3 重阅读理解分析的训练,轻对生活的关注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写作的指导与训练难见成效,眼睛就只盯住阅读分析题,从课本内到课本外,大量训练语段的分析,而不重视课外练笔,导致学生与生活的脱离,写作兴趣下降,语言、思维及表达能力萎缩。
4 重书面形式,轻诵读与写字的训练
不少学生进了初中后,在家从不诵读课文,往往课文的语言与思想内容尚未熟悉就动手做书面课外作业,从不注重通过诵读好好体味作品的语言、内容与情感,只求与“标准答案”相符。也有不少初中生朗读课文咬音不准,不流利,更缺少感情。相当多的初中学生只求迅速做完书面作业,汉字书写水平比之小学阶段不升反降,这与不重视两种基本技能训练有关。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布置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时注意适应中考要求,注重记忆与理解的做法并无过错,但应站得更高些,看得更远些,根据已暴露出来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足,应该考虑以下几点,以作弥补。
4.1 加强积累,注重阅读与背诵。学好语言必须有丰厚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初中生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有很大的记忆空间,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积累些可以作为终身发展支柱的人类文明精华,多储存些“养料”,是很大的智力浪费。《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背诵80篇优秀诗文,并推荐了50篇,语文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安排。若每学期要求熟背15篇,学生所花时间不多,却受益甚多。要学好语文,光学几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需要在大量的阅读中长进。阅读不仅为学生语文能力奠基,而且为一辈子做人奠基。语文教师要带头多读书报,并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速度和总量,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各类优秀图书报刊,学习从网络搜集处理信息,并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会做读书摘录,积累、欣赏、学习精彩的语言材料。
4.2 注重课外练笔。根据不同的年级和对象,布置学生课外写观察日记、随笔、读书笔记或进行自由写作,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积累生活素材,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也可要求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写成演讲稿,为在课堂演讲作准备。笔者多年来坚持在每堂课开始时两分钟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演讲,学生们在课前都作了认真准备,这对学生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对生活的关注颇有成效。
4.3 把写好钢笔字作为初中阶段一项持续进行的课外作业。这既是提高书写这一基本技能的需要,又能适应社会生活需求,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练字要持之以恒,并注意一定的方法。电视书法讲座中庞中华先生介绍,每天可要求学生按字贴练三个汉字,每个字先描20遍,再临贴20遍,达到熟练掌握这几个字笔画特征和字的结构,并逐步提高书写速度。若学生认真训练,教师严格要求,三年下来学生的字定有明显改观。
4.4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不同,在课外作业布置的量与难易程度上要有所区别,以体现作业布置的“人性化”,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古训和“人本化”原则。要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4.5 增加探究性语文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与创新意识。课外作业不能只是简单重复课堂教学的结论,不能只是把学生引向教参上的答案。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法的理解体会,对人物思想、语言、行为的看法,对有某一特点的词语、篇章的收集归类等等,都可以通过课外作业引导学生探究课文有关的时代背景及作家、作品等,可布置学生查找资料,整理梳理,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意见,改变消极接受知识的方式。
4.6 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控制课外书面作业量。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供时间保证,不搞题海战术。当然,这只靠语文教师的努力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下,由学校行政统筹调控,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还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支持才行,否则目前的状况将难以改变。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把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作为课外作业的取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其实,学生语文素质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提高的话,他们适应中考、高考的能力自然就强,两者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