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来源 :大众科学·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儿童从游戏中学习”“珍视游戏的价值”。随着对游戏的深入认识,以及游戏对儿童发展价值的肯定,游戏逐渐被引入到教育领域。探讨游戏和幼儿园课程之间的整合关系是游戏进入幼儿教育领域所必须要回答和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课程;整合;研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又反复提出游戏对幼儿发展方面的独特价值。只有关注幼儿生活经验与实际需要的游戏,才能让幼儿做游戏真正的主人,才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陶冶情操,增强体能,实现幼儿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们试图从课程的整合上探求一种能发挥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游戏新模式。让课程整合在现实的、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中加以实现,相互渗透。因此为推动我园课程改革的步伐, 特提出“幼儿园游戏与教育整合的研究”。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價值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幼儿园游戏是指是指人类或者一些高级动物共享的行为方式,游戏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它是一种基于物质需求满足之上的,在一种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遵循某种特定规则的,追求精神需求满足的社会行为方式。
  课程与游戏的整合就是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和环境进行合理的配置,将新课程中的“游戏”、“生活”、“活动”、“学习”等教育活动在游戏课程中进行有机结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温哥华当地的幼儿园像一个大型游乐场,以游戏为主,园内到处是玩具和孩子的作品,孩子们每天在轻松快乐的游戏中度过,乐在其中,国外老师一天主要就是带着孩子们玩游戏,没有其它文化课程,孩子们在一起商量游戏的玩法,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国内:在我国,注重幼儿生活化教育,陈鹤琴所倡导的活教育及整个教学法,张雪门所倡导的行为课程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化、游戏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价值。如:虞永平教授的《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丰富了幼儿园课程理论,为基层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提供了依据。
  (三)研究价值
  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搞好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有效地开展课程的游戏化,能进一步探索游戏对教育的更大价值。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1.从幼儿生活入手,探究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为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的游戏课程体系,积累教学实例。
  2.根据《指南》要求,使我园的课程以游戏为主,模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实现游戏与课程最优化的结合,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3.通过研究,激发幼儿对于游戏化教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感知、发现、探究;提高教师开展区域游戏、建构游戏、民间游戏、传统游戏、手指游戏、创意戏剧游戏等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及专业素养;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的《幼儿园游戏化园本课程》,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
  (二)研究内容
  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模式的探究。主要包括游戏主题与课程的整合; 游戏指导与课程的整合;游戏材料与课程的整合。
  1.构建教师学习模式,探索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整合中教师的定位。
  2.游戏与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内容整合的方法、途径、策略等。
  3.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收集整理形成游戏与课程整合的活动案例
  (三)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活动面向幼儿的成长需要,关注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改变以往“教师预设开展游戏”为“幼儿自主参与游戏”的教育模式,努力实现教育活动与实际生活的融合,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有效整合的新途径,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整合,体现游戏在幼儿品德教育和创造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陶冶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明晰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自由、自主、愉悦、创造;创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构建游戏化活动区域——益智区、科学探索区、插花区、表演区、职业体验区、创意美工区、生活体验区等;制定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活动方案——探索型、表现型和体验型游戏活动的方案;组织幼儿园游戏化的活动实施——探索各年龄段的实施策略;制定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评价体系——以幼儿年龄段来制定(大、中、小班);建设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资源库——最后形成内容科学、应用有效、实用性强的情智园本课程。
  (二)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这是本课题的重要研究方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结合园的实际情况,开展实践研究工作。做到边实践、便完善,及时修改完善各项研究工作。
  2. 调查研究法:结合园内开展的各项游戏活动,从调查范围上采用教研组游戏调查与班级游戏调查、小组游戏调查与个人游戏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调查手段上采用书面调查、网络调查、口头调查、个案调查。
  3.文献研究法:收集有关幼儿教育新动态和游戏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论文和经验性文章,组织全体参研人员学习
  4.经验总结法:根据平时教研工作所掌握的材料,通过各项应用与实践活动获得的大量、丰富的、新鲜的经过理性整理的经验,同时借助理论研究,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4.观察分析法:由课题组成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情况。   (三)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约为两年,研究进度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9年5月~2019年10月)
  成立课题组,组织培训学习。课题组成员通过园内组织的走出去或请进来的培训学习,为方案实施积累可借鉴的依据和经验。制定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成员分工,组织开题。
  2.实施阶段(2019年11月~2020年12月)
  構建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的教育实验方案,课题组成员针对各自班级特点确定研究方向,拟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期间组织二次阶段性的小结,形成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等阶段性成果。
  3.总结阶段(2021年1月~2021年5月)
  整理、分析过程资料,将优秀的活动设计方案、个案观察记录,教育随笔,教育论文汇编,修订成册,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幼儿园游戏与课程整合研究报告,并组织申报验收,结题。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参与研究的省级规划课题《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研究》 2012年6月通过鉴定结题。研究成果《浅谈离异家庭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在2010年甘肃省课题研究阶段性优秀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浅议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全区幼儿教育及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参与制作的《精彩的戏曲》作品荣获“第七届全国幼儿信息技术应用作品评选活动”甘肃省多媒体课件评选三等奖。参与研究了2016年10月通过鉴定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省级级规划课题《欠发达地区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策咯研究》。论文《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2010年发表在《教育教学论坛》2月第四期。论文《游戏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的功能、意义与运用策略》2015年10月发表在《甘肃教育》第十期。论文《浅谈幼儿角色游戏与教育》拟刊发在《教师》2019年6月刊出。
  五、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人员保障:本课题负责人及研究人员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时间保障,多年从事一线幼儿教育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大量的信息与第一手资料,有很好地调控、协作精神。
  场地保障:园内活动场地宽敞,游戏器械、设施齐全,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资料。幼儿园的硬件条件和各种教学资源都能满足课题研究需要,幼儿园在各个班级投放了供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室内玩具和大型室外玩具
  资金保障:园内有专门的课题研究经费,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沈晓阶《浅析国内外幼儿游戏创编现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年1月
  [2] 王水念《游戏对坳儿社会化的作用》体育学利2015年1期
  [3] 李芳芳《物儿因深程戏化的研究》新课程研究2015,08:4-5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时期是学生对礼仪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对于幼儿进行礼仪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好的影响。由于幼儿阶段对孩子未来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一时期心里一需要幼儿教师将其完整的教授给孩子并且带领孩子进行练习。在这一过程中,这些和规则相关的内容就会深深地刻在孩子们的思想里,并且成为孩子们习惯的一部分。  关键词:幼儿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既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夯实数学基础,也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全面发展。然而从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来看,这一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定律、法则等基础知识,但是这些抽象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的难度都非常大,这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足及生活经验匮乏有直接关系。面对数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实情况,笔者尝试在数学课堂上应用“顺口溜”记忆,这
期刊
摘 要: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作为新时代的辅导员,要坚守育人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所提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探讨新时代的辅导员如何贯彻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争做一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
期刊
摘 要:课程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以多元理念为依据建立高职英语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学科评价的有效性,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构建高职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多元化高职英语评价体系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  引言  随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住家成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高职英语作为职
期刊
一声雷鸣,一阵料峭春风,一场淅沥的雨,暗示着惊蛰的到来。这个看起来似乎和春天没什么关系的节气,却带着无限的善意来“冒犯”这个春天,悄悄地洗刷了沉积已久的污垢,用澄清、透亮来迎接这个新时代。这惊蛰,是沉伏后的吼声;是苦难的泪水;是我们蓬勃发展的家国情怀。   惊蛰是春雨。细听它:料料峭峭、凄凄凉凉、淅淅沥沥。它们连绵不断地落到大地上,哀叹着它曾经的伤痛,回味着无数游子的断肠之情,见证着弄潮儿开拓新时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现如今学校更加重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学生掌握适应终身发展的能力,脱离应试教育的限制。小学生年龄尚小,在数学理解能力上还有待提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没有高效的教学方法,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厌烦,难以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构建高效率的小学数学课堂,引导小学生发散数学思维,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
期刊
摘 要: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初中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要有效发挥教师教学语言功能,应从语言的准确性、逻辑性、简练性等三个方面作出努力以实现课堂语言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语言艺术;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但深入理解后便会发现物理的奥妙所在。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赖以获取知
期刊
摘 要:很多特殊需要儿童都会存在一些很典型的问题行为,如:攻击行为、破坏性行为和刻板行为等。问题行为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和个体本身的性情、能力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教养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就一个特殊需要儿童的案例入手,通过观察,访谈深入了解其问题行为的功能,并针对其功能展开有针对性的干预,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特殊需要儿童;问题行为;原因  特殊需要儿童问题行为的
期刊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教学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只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积极作用,然后探讨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方法,希望可以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分析  引言  在
期刊
摘 要:在高职教育中,现代学徒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和企业一起合作,一起对培训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建立完善的学徒培训制度,培养更具专业水平的会计人才。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教育;会计专业  引言:  现代学徒制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让学生提前适应员工生活,了解会计工作的工作流程,培养学生的专业会计素养。我们可以以人才培养作为中心运用现代学徒制进行课程制度的建立与师资力量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