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在校生的心理卫生,预防和增进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笔者用BDI量表对本院高职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抑郁心理产生的社会心理因素,提出了预防和消除高职生抑郁心理的对策。本文以我院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从年级、经济状况等因素与高职生抑郁心理的关系展开研究和讨论。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360名在校生,采用BDI量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量表的填写,最终收回问卷309份。调查包括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59人;一年级61人,二年级82人,三年级93人;城市生源的学生156人,农村生源的学生153人;学生干部99人,非学生干部210人。
(二)使用工具
1.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性别、专业、年级、家庭经济收入等信息。
2.BDI量表:即Beck抑郁自评问卷,能充分反映个体的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它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水平的人群。此量表将抑郁表述为21个“症状——态度类别”,量表的每个条目代表一个类别。最新版本中,第一分数是一种描述,而21个类别的每类都分四级评分,总分范围为0—63。评分标准为:小于或等于4分,无抑郁或极轻微;5—13分,轻度;14—20分,中度;21分或更高,重度。
二、结果与分析
1.经过统计,高职生309人,中度以上抑郁者8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6.2%;其中轻度抑郁3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2.3%;重度抑郁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9%。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高职生出现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状的情况相当普遍。
2.高职生抑郁的年级特征
■
从以上结果看,高职生在抑郁得分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具体数据看,三年级学生得分最高,抑郁水平最高。主要原因分析为三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已经能较好地适应,思想和身体都相对成熟,同时即将面临学习和毕业的双重压力。二年级的学生抑郁水平为第二位,这与大二的学业比大一加重有一定的关系,学业上的压力是他们得分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年级学生在抑郁得分上是最低的,其中新生适应是最主要的问题。
3.高职生抑郁的性别特征
在此次调查中,男生150人,女生159人,经独立样本T检验(τ=1.609,ρ=0.286>0.05),说明男女生的抑郁总分无显著差异。在以往的研究中,女性的抑郁比例结果是男性的两倍,而本次调查的结果为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上述分析中所涉及的因素大多不适用于我国高职生群体。尽管生理学因素导致女高职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更高,但是受传统两性不同性别角色模式的影响,男生对自我发展的要求、对未来职业的期望都高于女性,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自身期望与现实生活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容易导致持续低落的心境。我们可以发现女性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代女大学生,也是将来职业场上的重要角色。这应是造成目前男女抑郁状况不同于整个人群的深层原因。
4.贫困大生与非贫困学生的特征
■
从上表得知,P=0.931>0.05,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不存在差异。有关抑郁的经济状况差异涉及较少,本研究界定贫困与非贫困的被试是在个人基本信息问卷中,以被试是否申请过助学贷款或是否获得过助学金为依据。由于对贫困生的界定无统一标准,每个学校、地区或者其他机构对贫困人口的定义也不同。因为本次调查对贫困生的界定上不够合理、抽样选取量表不同等综合因素,所以在抑郁的经济差异得分上没能检验出差异。
三、对策
1.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现存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都是收费性质,一般大学生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因此,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心理咨询功能应包括: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专题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个别心理辅导等等。学校要切实重视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构建和规范化管理,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进入大学,学生身心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开始进入独立生活阶段。大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相对中小学阶段要少,很多高校在学生上学期间,几乎与学生家长没有任何联系。而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往往脱离不了学校和家庭这两个重要的环境。保持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校期间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健全,还有利于发挥亲人的力量,让家庭也参与学生健康心理工作,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恢复及成长。我们应该避免在事态严重后,才最后通知家长。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3.加强交流,提高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业务能力,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力量。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时间长,机会多,他们更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因此,作为学校和学生信息沟通中的班主任与辅导员,应改变以往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朋友,共同分析他们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平等关系。尤其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他们往往是被班集体忽略的人群。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具有必需的、相关的心理咨询知识,与学校心理辅导人员保持联系,承担起部分心理咨询的任务,从而使他们的角色具有双重性质。虽然他们在专业的咨询知识方面与专业的咨询人员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他们作为学生直接的“家长”和“监护人”,比专业咨询人员更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等,这些都是在心理咨询中很有用的信息,使得他们更容易贴近学生,更能把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业务的培训,有效利用他们的角色特点,以便能真正地深入学生心中,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走出心理阴影。
同时,还要注重吸纳其他高校的经验,作为提高高校心理咨询水平的有效手段。否则,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容易走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误区。
一、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360名在校生,采用BDI量表,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量表的填写,最终收回问卷309份。调查包括从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59人;一年级61人,二年级82人,三年级93人;城市生源的学生156人,农村生源的学生153人;学生干部99人,非学生干部210人。
(二)使用工具
1.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收集性别、专业、年级、家庭经济收入等信息。
2.BDI量表:即Beck抑郁自评问卷,能充分反映个体的抑郁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它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水平的人群。此量表将抑郁表述为21个“症状——态度类别”,量表的每个条目代表一个类别。最新版本中,第一分数是一种描述,而21个类别的每类都分四级评分,总分范围为0—63。评分标准为:小于或等于4分,无抑郁或极轻微;5—13分,轻度;14—20分,中度;21分或更高,重度。
二、结果与分析
1.经过统计,高职生309人,中度以上抑郁者8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6.2%;其中轻度抑郁3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2.3%;重度抑郁4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9%。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高职生出现抑郁情绪、甚至抑郁症状的情况相当普遍。
2.高职生抑郁的年级特征
■
从以上结果看,高职生在抑郁得分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具体数据看,三年级学生得分最高,抑郁水平最高。主要原因分析为三年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已经能较好地适应,思想和身体都相对成熟,同时即将面临学习和毕业的双重压力。二年级的学生抑郁水平为第二位,这与大二的学业比大一加重有一定的关系,学业上的压力是他们得分较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年级学生在抑郁得分上是最低的,其中新生适应是最主要的问题。
3.高职生抑郁的性别特征
在此次调查中,男生150人,女生159人,经独立样本T检验(τ=1.609,ρ=0.286>0.05),说明男女生的抑郁总分无显著差异。在以往的研究中,女性的抑郁比例结果是男性的两倍,而本次调查的结果为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上述分析中所涉及的因素大多不适用于我国高职生群体。尽管生理学因素导致女高职生发生抑郁的可能性更高,但是受传统两性不同性别角色模式的影响,男生对自我发展的要求、对未来职业的期望都高于女性,而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自身期望与现实生活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容易导致持续低落的心境。我们可以发现女性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当代女大学生,也是将来职业场上的重要角色。这应是造成目前男女抑郁状况不同于整个人群的深层原因。
4.贫困大生与非贫困学生的特征
■
从上表得知,P=0.931>0.05,结果显示大学生抑郁在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不存在差异。有关抑郁的经济状况差异涉及较少,本研究界定贫困与非贫困的被试是在个人基本信息问卷中,以被试是否申请过助学贷款或是否获得过助学金为依据。由于对贫困生的界定无统一标准,每个学校、地区或者其他机构对贫困人口的定义也不同。因为本次调查对贫困生的界定上不够合理、抽样选取量表不同等综合因素,所以在抑郁的经济差异得分上没能检验出差异。
三、对策
1.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现存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都是收费性质,一般大学生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因此,健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心理咨询功能应包括: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专题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个别心理辅导等等。学校要切实重视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构建和规范化管理,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进入大学,学生身心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开始进入独立生活阶段。大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相对中小学阶段要少,很多高校在学生上学期间,几乎与学生家长没有任何联系。而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往往脱离不了学校和家庭这两个重要的环境。保持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在校期间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健全,还有利于发挥亲人的力量,让家庭也参与学生健康心理工作,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恢复及成长。我们应该避免在事态严重后,才最后通知家长。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是各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
3.加强交流,提高学校心理咨询队伍业务能力,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力量。班主任、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时间长,机会多,他们更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因此,作为学校和学生信息沟通中的班主任与辅导员,应改变以往的工作观念和工作方式,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朋友,共同分析他们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平等关系。尤其要关注那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他们往往是被班集体忽略的人群。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具有必需的、相关的心理咨询知识,与学校心理辅导人员保持联系,承担起部分心理咨询的任务,从而使他们的角色具有双重性质。虽然他们在专业的咨询知识方面与专业的咨询人员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他们作为学生直接的“家长”和“监护人”,比专业咨询人员更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家庭情况等,这些都是在心理咨询中很有用的信息,使得他们更容易贴近学生,更能把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咨询业务的培训,有效利用他们的角色特点,以便能真正地深入学生心中,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走出心理阴影。
同时,还要注重吸纳其他高校的经验,作为提高高校心理咨询水平的有效手段。否则,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就容易走入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