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回回巷迁住口泉镇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be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冬天我还不到5岁,面对生活困境,爹妈艰难做出决定:从大同城回回巷迁出,搬到40里外的口泉镇居住。
  为啥说决定艰难?主要是爹妈对大同城的感情特别深。爹17岁时便从原平崞阳来到大同城里學习做买卖,在关南人开的一家面铺里当伙计一干就是30来年,并娶妻生子。爹简直就是精通古城四大街八小巷72条绵绵巷的“大同通”。 我妈对古城更是不舍啊!她出生在大同古城南城墙内以东的云路街,出嫁后曾在大东街靠南九龙壁后面的翠华宫巷住了20多年。现在快50岁了,这辈子还从未离开过这座古城。
  一天清早天上飘着雪花,一辆马车停在了院门口,真得要搬家啦!当家具东西装满车后,妈将我抱着坐在了车辕前面。车倌抽了一下鞭子,“得——儿——驾啊!”马车启动,我们离开回回巷上大路了。路过四排楼、大西街一直往西南,我们出城了。马路两旁的商铺看不到了。房子越来越少,旷野荒凉,人烟也更加稀少。雪花还在不停地飘着,我问妈: “为啥要搬到口泉呀?”妈说:“那儿房子小,租金少。再说那里离你二哥所在的三矿近,互相好接济。”
  已是下午时分,远远地影影绰绰地看到山了。马车终于走下同泉公路,进了一条小巷,在一个院子门口停下了,门头上挂着门排号:口泉镇堡后街7号。这是一个不大的四合院,门外的院墙从那层大燃泥脱落的地方可以看到是用片石垒起来的。进了大门是个过院,对面墙上有一个小照壁,里面还有个门神爷雕像呢!往右边一拐是二门,紧挨二门的靠南面这一间不到10平方米又黑又小的房子就是我们租住的新家。
  第二天吃过饭,妈带我走出堡后街,不到十分钟就来到口泉镇的这条贯通东西3华里长的大街上。妈领我逛街还是头一遭,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我们先走到了这条街上最宽的地方---穆桂英坡,像个小广场一样,路南有个二层楼的穆阁寨饭馆。广场上的说书场子上一位老者正拿把扇子眯着眼,比比划划地说着《杨家将》。还有说快板书的,也有穿着旗袍抱着琵琶唱小曲儿的。真是热闹! 再往前走就是上面镶着红色五角星和“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区政府办公大院,还有文化馆、邮局、新华书店等。这条大街上商铺林立,东中街的国营理发馆和羊杂汤店、下堡的照相馆和回民饭店、最西头的文化宫电影院……吃的用的,卖啥的都有,戏院、客栈、银行,各种服务一应俱全。口泉街上的寺庙也有好几处,在街西头小山坳中的道教黄箓观依平台而建,中街的千佛寺坐西朝东,寺儿沟巷还有坐北朝南气势较大的华严寺。逛了快两个小时了,回家的路上我看到有个演西洋景的,这种小电影是将整套的历史故事做成幻灯片装在眼睛框里放大看,几个小孩围在四周往里看,看一次一角钱。我也特别想看,妈说:“过两天咱们有了钱再过来看吧!”
  要说口泉这个镇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长达20多公里的口泉峪两侧崇山峻岭、沟豁纵横,地下埋藏着丰富的优质煤,而口泉正在它的东端起点处。沿镇主街的南侧有条口泉河自西向东昼夜不息湍湍流过。口泉镇南面对的是七峰山,北面背靠的是坤云山,居民们就生活在南北两山之间的狭长的半山坡半平川地带。
  口泉的名声远扬与大同煤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它是大同煤矿的代名词。史料记载,北魏时煤峪口永定庄一带的露头煤已进入宫廷使用并用于烧制琉璃瓦。到宋代,也就是辽金时期,口泉沟内开了不少小煤窑,镇子成了煤炭集散地。有炭市,有炭牙子,从雁北各县和内蒙等地来拉煤的拖炭的车马在镇上云集,骡马大店成排,商肆成列。清末鸦片战争后,英帝国妄图掠夺山西煤,激起了民众的争矿运动,并成立了保晋公司,在大同口泉附近的煤峪口和忻州窑开现代煤矿。之后阎锡山派员接手组建营销公司,将铁路修到口泉,并建火车站,垄断了煤炭的销售。民国时期已有各种商号、办事处纷纷落户这里。解放后恢复矿山建设,口泉站成为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沟里各矿生产的煤炭从这里运向全国各地,各地的生活物资也源源不断运到矿区来。
  住到这里不久,妈带着我便开始了在口泉沟里的颠簸奔袭之路,去的方向是往西边近十里的同家梁矿,就是三矿。因为我二哥在那里当电工,每天背着三大件下井。他才十八岁刚离开家,妈不大放心。那天我俩慢悠悠地行走在口泉沟这条坎坷不平的公路上。左手边是火车轨道,看到拉着满车厢黑油油煤炭的一列火车呼啸着向东驶去,“一、二、三……”我盯着数,一共十二节呢!右手边过了文化宫往二矿去,有一段路是在山崖下面走,经常将我吓得满头大汗。因为抬头看去,山上边那些参差交错歪七扭八的石头好像很不牢靠,随时都会掉下来的样子。过了这段险境后心情放松下来,不一会儿我们就要穿过二矿(永定庄矿)地界了,沿途看到高高的选煤楼、矿上的办公区及河南边烟岭村的一片住房等。再往西走,我们跨过铁路双轨后再过一座石桥,终于走到三矿的地界了。前面右手边就看到一排排的小蓝房了。妈笑嘻嘻地说:“老家儿,咱们到了,你二哥就住在第三排小蓝房的单身工人宿舍呢!”
  妈妈见了二哥后仔细询问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呱啦完了又待了一会儿,二哥领我们来到不远的职工食堂吃饭。长条木头桌子两边是长条木凳子,二哥从售饭窗口端过来大烩菜和馒头窝头。吃完后,趁天还未黑,我和妈赶紧踏上了回口泉的路。
  就这样,大概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妈会经常领着我到三矿,她那缠过的小脚,每走一步都钻心的疼,仍然无数次地颠簸在这条山路上。原因自然很多,或给二哥送点吃的用的,或到河边给二哥洗窑衣,或跟二哥要点零花钱……
  对于妈这一辈子来说,在口泉住的这段日子是她平生最艰苦的时段,那真叫度日如年。我们租住的小房子夏天房顶上有的地方会长出绿绿的草,冬天墙上有的地方结得是白白的霜。有一次我发烧感冒了,妈找出一点白面拌疙瘩汤,想炝一点麻油,一看瓶子是空的,只好放了点盐凑乎。到了晚上妈会打开拿下两只小脚上那长长的裹脚布条,用热水洗脚泡脚,在煤油灯那昏暗的光下,用小剪刀一点儿一点儿地挖去脚趾头和脚后跟上的硬茧。为了节省点灯的煤油,我们娘俩睡得较早。她每天吹灭灯后钻进被子时,都会长叹一声,对着我说:“唉!又一天啦!”
  星期日爹休息从城里卧虎湾回来了,一清早他就拿着斧头和绳子出去,到附近的山上砍柴火去了。到了中午时分爹背着满背的卧牛蒿回来了。只见他进了大门,转身往北墙的墙根一靠,卸下了在肩头上的绳子,卧牛蒿散落满地。爹擦着额头上的汗水,对妈和我说:“这些树根够咱们家半年生火用的柴火啦!”
  因为不到6岁,我还不够入学条件,妈领着我依然经常步行去三矿。记得二哥还带着我们去看了他常去把门收票的职工俱乐部,去看了工业广场和叼窝咀、澄泥地家属区。到后来,我们娘俩儿空手去三矿的时候不多,或端个锅去,或是拿点粮和菜去,有时二哥同屋工友不在,我们就在那儿开伙做饭简单生活了。
  选自《我的童年》
其他文献
庚子金风送爽,马蹄翻着银碗儿,越过绵延的夏界而来。我终算成行,前往太岳山东麓的沁源,一路阳光灿烂,呼啦啦如五彩经幡。  沁源之名早知,我曾两眼蝇虎似的趴在课本里或在悬挂的山西地图上想象它的模样,与想象其他陌生的地方一样,一无所获地想过了也就搁过了,真正心动是在多年后的2005年。这年的《黄河》上,我责编了一篇散文《龙出沁源》,作者是去年不幸去世的沁源作家杨栋。对这篇散文,我最初是因“龙”生奇,龙乃
期刊
少年时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老一辈著名女作家丁玲所著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描写的是解放初期河北怀来桑干河畔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庄,刚刚解放的农民为追求美好新生活所进行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小说很生动,很吸引人,记得那时的我看得津津有味,几乎一口气读完,从此成为女作家丁玲的粉丝,也对那条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的河流——桑干河印象深刻。好多年后的一天,当突然发现原来我的老家山阴就坐落在桑干河中游
期刊
深秋的早晨常常是从浓雾。  天早就亮了,屋里仍然不见泛白放光。似乎是个阴天,屋里就难以敞亮豁朗了。  出屋一看,起了雾。雾好大!天上地下灰蒙蒙的一团,像是老天爷撒下千里纱绢,把世间万物遮遮掩掩,藏藏盖盖,弄得人看不清,看不远。十几步以外的树木没了影,屋舍也没了影,天地间又好像突然遭了劫,好多好多的东西竟然被洗掠一空,唯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我了。  我就在这一片迷蒙中间向前走去。走近哪里,哪里的景物就显
期刊
云冈,自北魏文成帝开凿以来,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墨宝和诗词。  他们中间,有的是慕名前来,有的是路经大同,有的是送别好友,也有的是据此为僧。  他们在云冈石窟游览尽兴,面对大佛抒发情怀。  其中一些诗人,写下脍炙人口的好诗句。  截至现在,留有文字记载的,主要有唐代的张九龄、宋昱、顾况、喻凫,宋代的释文珦,清代的王度、陈宝琛、蔡珽等。  他们的诗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  诗人
期刊
父母都走了,家乡已成了故乡,但故乡总是让我魂牵梦绕,除了怀念父母,还总是怀念故乡老院子旁那棵老榆树,因为那是我的根。  老榆树的确老了,爷爷在世时说,他小时候就快有脸盆粗了。这棵参天老榆树己陪伴了爷爷、父亲和我祖孙三代人,至于是谁栽种的还是塞北的西北风刮来的种子生长的,谁也说不清楚。树龄足有二百年以上了,老榆树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沧桑岁月无情的剪刀,在它的躯体上刻满了累累斑驳的痕迹,道道年轮似用粗
期刊
我是在城市长大的,儿时的记忆经久如昨,挥之不去。尤期是我居住的旧宅子,虽然现在已经破旧,失去了昔日的原貌,但留在我记忆里的点点滴滴还像四十多年前一样,并没有因为岁月蹉跎而褪色。  万字会院位于大同旧城区西南隅,东西走向,蜿蜒曲折,东邻欢乐街。西接北马市角。西口几十步之遥的七号院,是过去的万字会。  传说万字会是放粥的地方。墙高院深,高大的门楼,飞檐兽脊,门廊两侧彩绘砖雕,褐漆大门上兽形的门叩,硕大
期刊
挖金湾就是大同矿务局的八矿,八矿就是挖金湾。挖金湾是我永远难以忘记的一个地方,这里承载着我少年时代的梦想,也是产生我最初炽热的纯真爱情的地方。年少时的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忆都在这个温暖而陡峭狭窄的地方流淌着。  在这个地方尽管生活的时间不长,仅仅三四年,但常有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事情生灵活现地浮现在脑海中。和它分别已经20余年了,但它似乎在耳边和眼前从未消失过,身边也不时有来自这里的人或者有关它的消息都
期刊
法华寺位于大同古城和阳门内和阳街北侧,寺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5亩。根据清道光十年(1830)的《大同县志》记载,此寺,“明时建,久废,砖塔存。”可知法华寺始建于明代。法华塔是寺的中心,是我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  2008年,在我市名城保护工程实施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源自早期藏传佛教的珍贵遗存,法华寺得以原址保护修复。保护修复工程以白塔为中轴线,整体院落前移至和阳街大槐树下,使古木大
期刊
《封和突墓志铭》,宣武帝正始元年(504年)刊。碑青黑色石灰岩,碑有座,高42厘米,宽32厘米,书刻12行,每行12字,共141字。1981年秋出土于大同城西小站村花圪塔台封和突墓,现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碑文:  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使君墓志铭。  屯骑校尉、领都牧令昌国子,公姓封,字和突,恒州代郡平城人也。昊天不弔,春秋六十有四,以景明二年春正月薨于官。帝用震悼,遣使即柩,赠
期刊
和一只狼的相遇  在晋北初夏,我用镜头摄掠原野的生机。记忆中的河湾依然婀娜,几棵河柳风韵正浓。一只七彩的锦鸡在温暖的阳光下随风独舞,它华丽的盛装就像原野的花朵,让我童年的幻觉幡然省悟,记忆里绚烂的色彩链接了多少诗意,就像这空气里淡淡的甜。  我的思绪无边无际地蔓延开来...  大地的青春融不开我心头那一抹流淌着的绿,意映卿卿天籁之音来自白云垂暮。  一只狼,一个久违的故友。他站在不远处灌木丛的边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