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关于乡村治理结构的研究综述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me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近三年关于乡村治理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分别从乡村行动主体及其行为逻辑、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优化乡村治理结构的面向这三个层面对近年研究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总结评述。
  关键词:乡村治理;治理结构;综述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的事情是中国需要注意的事情。鄉村治理自1998年被提出以来,便成为高频词,此后便成为学界分析乡村的一个常见概念。贺雪峰[1]指出,乡村治理是指如何对中国的乡村进行管理,或中国乡村如何自主管理,从而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简言之,乡村治理就是为实现乡村稳定与发展的目的而进行的一切活动,既包括制度架构与传统权威,被动的和自主的管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与个体行动,及其行动主体的内在互动。
  乡村治理结构与乡村治理密不可分,乡村治理在多数语境下就内含了其治理结构,一般而言,乡村治理结构指的是乡村治理的主体、相关关系以及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机制进行的互动模式。
  近年来关于乡村治理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庄行动主体及其行为逻辑
  当前针对村庄行动主体的专门研究相对较少,一些学者多在乡村治理的研究中涉及到村庄行动者中的某一或多个主体。贺雪峰[2]分析了当前中国乡村治理中的八大行动主体及其行动特征,这些行动主体包括国家、乡镇政府、村级两委、村民小组、农民共同体、钉子户、混混与社会势力、落单农民。国家负责政策制定与资源输送,而乡镇政府在税费改革之后已渐趋于退出村庄,村级两委在终日的内耗中无所作为,村民小组已然散落,农民认同的衰微和利益的多元化使得家族与宗族等农民共同体难以维继,在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中冒出原来越多搭便车或不肯合作的钉子户,混混与社会势力的快速成长成为攫取村庄资源与操纵村庄政治的寄生虫,而个体农民在这其间则逐渐落单。
  二、村庄治理结构的变迁
  村庄治理结构变迁多从历史梳理和现实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在历史变迁上,李晔晔[5]等人指出乡绅阶层在军阀割据年代逐渐演化为土豪劣绅,农民在革命者的倡导下组织起来,逐渐形成乡绅阶层——农民团体对抗的格局,然而这一格局随着国民革命的流产而瓦解,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倾向由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推行而流于空壳,在国家汲取的要求下,国民政府只好与乡绅达成妥协,保甲制度的推行与国家的过度汲取终于造成了政权建设的内卷化。乡村内生秩序的崩溃进一步加重。尤琳[6]等人梳理了乡村治理结构的变迁,指出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乡村的不同治理模式,即传统时期皇权——乡绅的“双轨政治”治理模式、近代时期的追求国家汲取的“赢利性经纪人”治理模式、人民公社时期的国家权力全面介入农村与组织农民的“全能主义”治理模式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政村治”模式。
  三、优化乡村治理结构的面向
  优化村庄治理结构的面向,当前学者多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即从外部寻求资源支持与制度保障。罗光华[8]指出要在城乡一体化和城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去理解乡村治理,通过对传统共同体的功能重建和制度完善以及多元主体治理体系的构建来重塑乡村治理能力。徐勇[9]在党的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要求指引下,提出了五种的优化乡村治理的面向,在以城镇为中心的乡村治理要寓法于治;在以社区为单元的乡村治理中要注意重建社会和创建熟人,使社区共同体能相互信任;与此同时,还需要要增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激发村庄自治活力,创造性地利益乡村传统。廖冲绪[10]等人也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推动理念的转变,在民主化的追求下促进智力主体多元化,促进城乡治理机制的互动以及通过治理手段的丰富化来创新多维治理形态。
  四、评述
  当前学界对乡村治理结构的研究,多集中于行政结构的层面,对县—乡—村的行政权力的运行关注相对密集,而忽略了村庄作为一个社会单元的自身治理,即忽略了村庄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忽视了村庄内生的力量。更不用说对其行动主体及其特征、相互关系、行为选择和博弈模式的分析与把握。其次,分析框架多以西方理论范式与概念体系为主,如内卷化、权力文化网络等,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再次,学界对乡村治理结构的关注,其视野相对狭窄,许多仅仅就治理结构谈治理结构,而很少从国际背景、现代化阶段与村庄整体发展上去思考,缺乏宏观性视野。最后,对乡村治理结构的一般性陈述研究较多,而对个体村庄的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与分析较少。
  【参考文献】
  [1]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2]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以河南省K镇调查为例[J].开放时代,2011(02).
  [3]袁松.“带领致富”与村级党组织建设[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3).
  [4]李祖佩.“项目进村”过程中的混混进入[J].青年研究,2016(3).
  [5]李晔晔,孙红艳.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乡村权力结构的崩溃与重组[J].史学集刊,2016(4).
  [6]尤琳,陈世伟.国家治理能力视角下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J].社会主义研究,2014(6).
  [7]黄海.国家治理转型中乡村社会变迁的特征及其逻辑演进[J].求索,2016(9).
  [8]罗光华.城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乡村治理能力塑造[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6).
  [9]徐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
  [10]廖冲绪,胡燕.统筹城乡发展中乡村治理的重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5(6).
  [11]赵泉民,井世洁.合作经济组织嵌入与村庄治理结构重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6(7).
  [12]傅琼,曹国庆,孙可敬.乡村非正式组织与新型权力文化网络建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3(5).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能否把握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因此,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一定策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 班级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1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反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我们必须在思想方法、工作机制上不断总结创新,不断增强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拒腐防变能力,努力构建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纪律保障。  一、抓好班子建设是筑牢拒腐防变的关键  俗話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
期刊
也许你某天在路上碰到了一个老朋友,其名字到了嘴边,却就是想不起来了……如此你会认为,你的记忆力确实糟糕透了.但是,如果你每天总能记住一切事情,甚至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很清
老赵是我前几天才认识的,他在我家后面的建筑工地上打工。四十多岁的老赵,没什幺特长,就到工地给人家挑砖。老赵最开心的是说起他的女儿。他女儿叫赵毛毛,上一年级。前几日,
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儿童社会适应力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郑州市236例流动儿童和207例郑州市儿童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流动儿童在人际交往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上显著低于城市儿童(P<0.05),在独立生活能力上显著高于城市儿童(P<0.05),且社会适应力总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P<0.05)。
在素质教育的普及之下,我国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人们不再传统的只是单方面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既能倡导学生个性发展,又能提高学生个人能力的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担任主编,创刊于1959年,国内刊号 CN11-3574/R,国际刊号 ISSN1006-2157。由北京报刊发行局向全国
初中英语课文中,曾讲述过一个孩子和火车的故事,他痴迷火车,能从火车“哐当、哐当”声中听出前进节奏中机身的毛病,还因此阻止了一次车祸,拯救了整车的人.那时候的我,包括我
随着21世纪的来临,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作为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已被作为新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引入到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随着国家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