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只有师生在“交涉”中营造的和谐、公平、愉悦、开放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成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一)运用语言提示与非语言暗示相结合的方式干预和制止个体行为;(二)通过新奇的教学设计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三)以热情感染学生,以期望激励学生。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 环境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总结,今天我将自己一点浅薄的认识和看法与各位同仁分享,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创设有效教学环境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基础环节,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决定了教学有效性的程度,而只有有效的教学才有意义。教学的有效性除与师生个体的智力水平有关外,更多地取决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涉”的范围、程度、方式等。而只有师生在“交涉”中营造的和谐、公平、愉悦、开放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成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这种环境即有效教学环境。
创设有效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预防和干预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的。相当部分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学习本身已无多大兴趣可言,因而要全神贯注地上好每节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们总会在课堂中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如睡觉、讲话、敲桌子、喧哗等。即使是一个管理良好的课堂,也会有个别学生表现不佳。教师必须合理运用既成的制度或有效的方法对其加以预防和干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熟知这些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更要分析各种不同行为的动机,惟其如此,才能公正、合理地处理好各种行为,从而保证课堂的整体效果。二是创造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课堂学习活动。如果教师能呈现有趣的、组织良好的课堂内容,能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诱因,并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已有水平,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教学目标,还要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还要对学生表现出高期望并激励他们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和谐、愉悦、具有开放性的有效的学习环境。
二、怎样创设有效教学环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需要细致观察、言行得当。语文课堂教学要实行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用语言提示与非语言暗示相结合的方式干预和制止个体行为
一个班级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整体效果是良好的,只是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使自己的行为失控,进而影响其它同学正常学习。而有研究表明:“集中注意、没有受到干扰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所以教师有必要运用各种方式干预和制止这些个体行为的发生,既能纠正其不良行为,又能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用语言提示是直接的干预方式,通常用于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既不公开指责伤害学生自尊,又保证了教学环节的流畅性。
非语言暗示是间接干预和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方式,通常是教师利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出提示,由于其既保留了学生的自尊,又渗透了教师的关爱,所以形式更巧妙,结果更有效。
(二)通过新奇的教学设计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学生都具备学习的动机,只是不一致而已,教师就需要通过各种有趣而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地激发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并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去思考哪些同学会犯什么错误、我要怎样应付他们诸如此类的问题。语文课的教法和学法灵活多样,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新奇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他们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以热情感染学生,以期望激励学生
当学生的成绩因某种原因而下滑时,学生会焦躁不安,特别会在意老师对他(她)的评价。而一旦发现老师对其不加重视时,就会越加自卑,导致成绩的进一步下滑,形成恶性循环。而当有些学生无意间受到老师的冷落或不当言语的评论时,也会情绪低落,影响正常的学习。久而久之,班级的学习气氛就会慢慢消失,许多人就会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惯,生成恶劣的学习环境。究其根本,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切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加以激励。事实上,即使教师足够细致,也不可能发现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以充足的精力、足够的热情、独特的感染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展现出自己热情高昂的精神风貌,更要时时表现出对学生的高期望。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关注那些精神不集中、爱做自己的事的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与重视之后,他们才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样,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公平、愉悦、开放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更有效的效果。而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生活阅历相对来说较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和宽容去等待学生的逐步成熟,收获教育的硕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荀子中学)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 环境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尝试总结,今天我将自己一点浅薄的认识和看法与各位同仁分享,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创设有效教学环境
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基础环节,二者之间的关联度决定了教学有效性的程度,而只有有效的教学才有意义。教学的有效性除与师生个体的智力水平有关外,更多地取决于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涉”的范围、程度、方式等。而只有师生在“交涉”中营造的和谐、公平、愉悦、开放的环境,才能更好地生成和促进教学的有效性。这种环境即有效教学环境。
创设有效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预防和干预课堂上的不良行为的。相当部分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对学习本身已无多大兴趣可言,因而要全神贯注地上好每节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他们总会在课堂中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如睡觉、讲话、敲桌子、喧哗等。即使是一个管理良好的课堂,也会有个别学生表现不佳。教师必须合理运用既成的制度或有效的方法对其加以预防和干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熟知这些不良行为的表现形式,更要分析各种不同行为的动机,惟其如此,才能公正、合理地处理好各种行为,从而保证课堂的整体效果。二是创造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课堂学习活动。如果教师能呈现有趣的、组织良好的课堂内容,能有效地利用各种学习诱因,并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已有水平,那么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好教学目标,还要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还要对学生表现出高期望并激励他们达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和谐、愉悦、具有开放性的有效的学习环境。
二、怎样创设有效教学环境
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需要细致观察、言行得当。语文课堂教学要实行有效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用语言提示与非语言暗示相结合的方式干预和制止个体行为
一个班级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整体效果是良好的,只是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而使自己的行为失控,进而影响其它同学正常学习。而有研究表明:“集中注意、没有受到干扰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所以教师有必要运用各种方式干预和制止这些个体行为的发生,既能纠正其不良行为,又能保证整体的学习效果。用语言提示是直接的干预方式,通常用于教师与学生个别交谈,既不公开指责伤害学生自尊,又保证了教学环节的流畅性。
非语言暗示是间接干预和制止学生不良行为的方式,通常是教师利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作出提示,由于其既保留了学生的自尊,又渗透了教师的关爱,所以形式更巧妙,结果更有效。
(二)通过新奇的教学设计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学生都具备学习的动机,只是不一致而已,教师就需要通过各种有趣而新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地激发并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流程,并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而不是去思考哪些同学会犯什么错误、我要怎样应付他们诸如此类的问题。语文课的教法和学法灵活多样,教师应创造性地设计新奇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他们的有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以热情感染学生,以期望激励学生
当学生的成绩因某种原因而下滑时,学生会焦躁不安,特别会在意老师对他(她)的评价。而一旦发现老师对其不加重视时,就会越加自卑,导致成绩的进一步下滑,形成恶性循环。而当有些学生无意间受到老师的冷落或不当言语的评论时,也会情绪低落,影响正常的学习。久而久之,班级的学习气氛就会慢慢消失,许多人就会表现出不良的行为习惯,生成恶劣的学习环境。究其根本,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切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并加以激励。事实上,即使教师足够细致,也不可能发现学生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以充足的精力、足够的热情、独特的感染力,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展现出自己热情高昂的精神风貌,更要时时表现出对学生的高期望。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关注那些精神不集中、爱做自己的事的学生,因为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与重视之后,他们才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样,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公平、愉悦、开放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更有效的效果。而中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生活阅历相对来说较窄,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大的耐心和宽容去等待学生的逐步成熟,收获教育的硕果。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荀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