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公司内部审计,不再局限于将审计工作者定位为监督者的角色,而是将他们当作具备监督、咨询、改革、风险控制等多方面能力的高级顾问。
一、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一,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具有评价作用,并且能改善风险管理、风险影响组织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能通过其特定的咨询和建议的作用影响公司的产品、服务和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公司内部审计评价并且改善公司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中内部的监控系统。同时,内部审计也是公司所有者获取良性建议,正确处理公司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
第三,公司的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起着评价和改善的作用。就公司内部治理来说,公司的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机构和制度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相互激励和相互约束的机制。
第四,公司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起着管理者和监控者的作用。公司治理已经表现出内部化的趋势,在现代公司的治理理念中,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问题。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通过检测和调查为公司的决策部门提供正确、详实的决策资料和建议,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监督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目前,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关系大致有五种形式,分别为:一是附属于公司的财务部门,受到财务部门主管的管理;二是隶属于总经理,为其提供管理的监督和咨询;三是受到监事会的领导,主要职能是监督作用;四是隶属于公司的董事会,完全受董事会的领导,主要起监督作用;五是受到双重领导,在董事会下设一个审计委员会,公司的审计部门由审计委员会和公司的总经理双重领导,可以起到平衡各方利益的作用。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以第二种模式为主。通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所隶属的部门级别越高,其相应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就越高。近年来,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越来越多地采取直接向公司总裁或者董事会报告审计资料和结果的模式。我国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通常都下设于管理层之下,由高层的管理人员授权职能范围,然后开展审计工作,仅仅是对公司的经理负责,这种模式下,公司内部的控制权被严重扭曲,很难实现有效地监督。
(二)我国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不够,部门的人员结构分布不合理
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确保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有效控制,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然而,我国有大多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存在着独立性差的特点,组成人员大多由公司内部人员构成,而且通常是总经理或者董事长的下属人员,使之处于从属地位,审计部门的内部人员被严重控制。其次,审计部门的成员中多数是管理人员,严重缺少精通财务、审计、法律、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从理论结构方面来说很难胜任公司内部审计的重任。我国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个人专业素质低,致使审计部门不能高效、彻底地履行审计部门的全部职责。
(三)我国公司内部审计组织监督体系设置不完善,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善
从我国公司审计设立的目的看,很多国有公司之所以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迫于上级要求和片面流于形式,并非管理层的真正觉醒。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很少认真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审计组织监督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由于委员会等监督部门各司其职,其业务交叉并行,容易出现重复性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成果又不能相互共享,造成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二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集权和分权不合理。公司审计机构设置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都不能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系统。大型公司具有复杂繁多的组织机构,审计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范围也相应较大。因此,只有设置于公司性质及其规模相符合的审计部门,公司的经营活动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
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职能重构的对策
(一)调整我国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组成结构,保证其独立性
按照公司内部审计的设立目的,审计委员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监督管理当局。第一,必须保证审计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素质。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接受过金融、法律、财会等方面的专业教育,具有相应的学历证明,拥有相应的工作经历,熟知公司所在行业的大致运作情况,特别是审计委员会主席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质水平;二是合理配置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结构,除了配备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员之外,还应该有与管理没有关系的非执行董事和相关的专家,另外,要加大非执行董事和外部专家在审计委员会成员中的比重,非执行董事应该由部分熟悉公司经营、善于理财的人员组成。
(二)建立由董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公司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在董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所以,这样模式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内部审计的最佳模式。但是,因为董事会的决定都是集体讨论产生的,这就会影响到公司内部审计的正常开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董事会下设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受董事会控制,对董事会负责并且提交审计报告。审计委员会下设内部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和总经理双重负责并且报告审计结构。这种双重模式确保了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保证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调整审计组织的监督体系,完善审计部门职能的定位
审计部门要根据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适应公司的监控要求,对公司审计部门的职能进行新的定位和重新设计,有效地改变过去的各个部门职能混淆不清的重复现象,使公司各个部门职能相互协调而不重复,提高公司各个部门职能在高效的模式下运作。建立公司监督控制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纪律检查、制度监督、财务审计、决策制定、法律顾问、投资理财等各个职能部门,避免工资资源的浪费,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基本职能是信息反馈、监督、评价和协调。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能够为董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提供信息,通过报告的形式向公司治理的参与者提供信息。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监督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
(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第一,在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具有评价作用,并且能改善风险管理、风险影响组织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也能通过其特定的咨询和建议的作用影响公司的产品、服务和公司员工的整体素质,深刻地影响着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公司内部审计评价并且改善公司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中内部的监控系统。同时,内部审计也是公司所有者获取良性建议,正确处理公司内部各种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
第三,公司的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起着评价和改善的作用。就公司内部治理来说,公司的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机构和制度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相互激励和相互约束的机制。
第四,公司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起着管理者和监控者的作用。公司治理已经表现出内部化的趋势,在现代公司的治理理念中,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问题。内部审计部门直接通过检测和调查为公司的决策部门提供正确、详实的决策资料和建议,提出改进的措施。
二、我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内部审计的监督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
目前,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隶属关系大致有五种形式,分别为:一是附属于公司的财务部门,受到财务部门主管的管理;二是隶属于总经理,为其提供管理的监督和咨询;三是受到监事会的领导,主要职能是监督作用;四是隶属于公司的董事会,完全受董事会的领导,主要起监督作用;五是受到双重领导,在董事会下设一个审计委员会,公司的审计部门由审计委员会和公司的总经理双重领导,可以起到平衡各方利益的作用。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以第二种模式为主。通常,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所隶属的部门级别越高,其相应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就越高。近年来,我国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越来越多地采取直接向公司总裁或者董事会报告审计资料和结果的模式。我国公司内部审计部门通常都下设于管理层之下,由高层的管理人员授权职能范围,然后开展审计工作,仅仅是对公司的经理负责,这种模式下,公司内部的控制权被严重扭曲,很难实现有效地监督。
(二)我国公司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不够,部门的人员结构分布不合理
公司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监督,确保公司所有者对公司的有效控制,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然而,我国有大多公司的审计委员会存在着独立性差的特点,组成人员大多由公司内部人员构成,而且通常是总经理或者董事长的下属人员,使之处于从属地位,审计部门的内部人员被严重控制。其次,审计部门的成员中多数是管理人员,严重缺少精通财务、审计、法律、工程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从理论结构方面来说很难胜任公司内部审计的重任。我国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个人专业素质低,致使审计部门不能高效、彻底地履行审计部门的全部职责。
(三)我国公司内部审计组织监督体系设置不完善,审计机构设置不完善
从我国公司审计设立的目的看,很多国有公司之所以要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是迫于上级要求和片面流于形式,并非管理层的真正觉醒。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设立很少认真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审计组织监督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由于委员会等监督部门各司其职,其业务交叉并行,容易出现重复性工作,各个部门的工作成果又不能相互共享,造成了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二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集权和分权不合理。公司审计机构设置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都不能形成一个高效、稳定的系统。大型公司具有复杂繁多的组织机构,审计部门的工作量和工作范围也相应较大。因此,只有设置于公司性质及其规模相符合的审计部门,公司的经营活动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
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职能重构的对策
(一)调整我国公司内部审计委员会的组成结构,保证其独立性
按照公司内部审计的设立目的,审计委员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监督管理当局。第一,必须保证审计委员会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专业素质。要求审计委员会成员接受过金融、法律、财会等方面的专业教育,具有相应的学历证明,拥有相应的工作经历,熟知公司所在行业的大致运作情况,特别是审计委员会主席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质水平;二是合理配置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结构,除了配备各个方面的专业人员之外,还应该有与管理没有关系的非执行董事和相关的专家,另外,要加大非执行董事和外部专家在审计委员会成员中的比重,非执行董事应该由部分熟悉公司经营、善于理财的人员组成。
(二)建立由董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公司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在董事会和总经理双重领导下的内部审计部门,其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所以,这样模式的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内部审计的最佳模式。但是,因为董事会的决定都是集体讨论产生的,这就会影响到公司内部审计的正常开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董事会下设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直接受董事会控制,对董事会负责并且提交审计报告。审计委员会下设内部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和总经理双重负责并且报告审计结构。这种双重模式确保了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保证了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有利于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调整审计组织的监督体系,完善审计部门职能的定位
审计部门要根据公司的实际运作情况,适应公司的监控要求,对公司审计部门的职能进行新的定位和重新设计,有效地改变过去的各个部门职能混淆不清的重复现象,使公司各个部门职能相互协调而不重复,提高公司各个部门职能在高效的模式下运作。建立公司监督控制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纪律检查、制度监督、财务审计、决策制定、法律顾问、投资理财等各个职能部门,避免工资资源的浪费,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四、结语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基本职能是信息反馈、监督、评价和协调。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控制机制,能够为董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提供信息,通过报告的形式向公司治理的参与者提供信息。良好的内部审计监督是实现公司治理目标的重要保证,内部审计监督在公司制度安排中担任内部管理监控的角色。
(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