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看到公众号“电影工厂”正卖力安利一部国庆档的《我和我的家乡》,在自己没看过的情况下,看了介绍,觉得是良心剧,也来聊一聊。
片子讲了5个故事,只谈谈第三个故事《最后一课》。因为本人也是乡村教师出身,知道在农村教书是怎么回事。幸亏国家在08年开始涨了工资,改善了待遇,要不然当年的教师身份,真的可以弃之如弊履。
《最后一课》取名我们耳熟能详的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那堂课都德写的很惨淡,充满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现实中每个老师都会有他人生的最后一课,既不隆重也不名垂青史。作为班主任,我当年的搭档语文朱老师,就在学期结束时对班里孩子说了最后一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又淡定地布置了暑假作业,然后就踩着铃声回到了办公室,完成了作为公办教师的最后一堂课,光荣退休。影片中的《最后一课》却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在中国农村,国人善于把事情都往人多里闹腾,往往笑中带泪。影片里,范伟饰演一位旅居国外多年的老教师-老范,由于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他的记忆就停留在了1992年。白发苍苍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未上完的最后一课,这是晚年的老范最后的事。浙江望溪村当年只有老范一位教师,没有老范,就没有今天的望溪村。老范回来后,大伙儿不惜拆村,也要为范老师重现当年的动人情景,完成老人一直牵挂的“最后一课”。这段介绍写得极富温情,不过后面没有点明结局。评论里有人赞赏范伟的演技和对认知障碍的把握,却不知道这个故事要表达什么。一边感慨这位小伙伴的无知,一边写下本人对答案的思索吧。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无疑是有共鸣的,很多人欣赏到美就是讲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让人感到安逸、舒服,因为人心底的东西,是共通的。老范的大半辈子,献给了乡村教育。在最后一课里,老范小心翼翼护着颜料,最后却不小心摔倒,颜料掉进了水里,这应该是老范念念不忘最后一课的原因吧。因为太爱这些孩子,当年的遗憾就成为了老范的心病,以至于在余下的岁月里,老范慢慢忘记了其他的一切。却仍记得那个下着大雨的1992年的某一天,他和他的孩子们的最后一课。
这个故事无疑是圆满的,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有了延续和回报,爱的接力回到了当年的学生身上。一群普普通通村民,作为底层的小人物,同样让人感觉到他们骨子里,血液里那份农民的朴素和善意。重现当年的教室,重新模拟当日的场景,没有雨,就用喷淋头浇,用扇子扇风,各种乱七八糟的声音模仿雨声,雷声。虽然一度混乱到翻车,手忙脚乱到让人捧腹又泪水盈眶。国人在热闹中迎来送往,他们不善于表达,但又在令人啼笑皆非中表达,在文字间,看到了他们的善良。坐在教室中的学生,是村民把自家娃娃作为自己替身的第三代人,他们坐在他们父辈上学的破破烂烂的教室里,帮父辈当年的老师圆他最后一个梦。他们会怎么想呢?除了惊讶于父辈们读书环境,被父辈好好演戏配合的要求也让他们慢慢有了代入感。也许他们小小的心里也已经播下了善良的种子,生根发芽。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开出美丽的花朵。大爱无言,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在这样一代代的身体力行中传承,薪火相传。我想这个故事,大抵就是这样,关于爱和传承。
其实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比较突出的,一是老师少,课时多,往往是一个老师负担几个班级,几个年级的课程。边远的地区,就像电影里一样,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学校,基本上各个班级跑,上完大孩子的課再上小孩子的课,音乐体育全校的孩子一起上,能熬过来的凤毛麟角,教师每周的基础课时是12节。笔者当时年轻,觉得每周24,5节课时已经是极限了,加上做班主任时不时要管理。人累到下班就想躺着一句话也不讲,嗓子常年嘶哑,需要吃药。要是身体不行熬不过去,辞职跑路的大有人在。老师没了,学校也就没了。另外一个原因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那时候教师的工资不仅少还不归教育局管,而是划入乡镇计划内拨款,搞得每次财务老师去乡政府要钱都像打完短工的麦客一样畏畏缩缩。福利好的乡镇大家收到一点年货会高兴得满脸红光,福利不好的。。。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笔者自己的学校,那时职工们每年会养几头猪在厕所隔壁,课余时间大家用食堂的剩饭剩菜喂着,杀猪分肉也算学校过年传统的大事情了。
这样的情况,在边远的地方,相信至今也会存在。因为爱,坚守的老师、曾经奉献过的老师,和他们一起相守过、如今在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上已经人到中年的学生们一起相伴走过的岁月,因为艰难,所以美好。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他们来自爱的记忆。这是整个故事想要表达的。
又想起几天前听到的导师的一番话,记得为善才是人生至乐,有这样的电影,国家和百姓的品味才是高尚和美好。看懂的人,自然会由己及人,善良而懂得感恩。没看懂的人,只要心底感动满满,也是因为有种子在生根发芽、开花,那些美丽的花儿正在互相呼唤着。
作者简介:郑翀(1978—),男,浙江湖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
片子讲了5个故事,只谈谈第三个故事《最后一课》。因为本人也是乡村教师出身,知道在农村教书是怎么回事。幸亏国家在08年开始涨了工资,改善了待遇,要不然当年的教师身份,真的可以弃之如弊履。
《最后一课》取名我们耳熟能详的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那堂课都德写的很惨淡,充满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现实中每个老师都会有他人生的最后一课,既不隆重也不名垂青史。作为班主任,我当年的搭档语文朱老师,就在学期结束时对班里孩子说了最后一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话,又淡定地布置了暑假作业,然后就踩着铃声回到了办公室,完成了作为公办教师的最后一堂课,光荣退休。影片中的《最后一课》却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在中国农村,国人善于把事情都往人多里闹腾,往往笑中带泪。影片里,范伟饰演一位旅居国外多年的老教师-老范,由于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他的记忆就停留在了1992年。白发苍苍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当年未上完的最后一课,这是晚年的老范最后的事。浙江望溪村当年只有老范一位教师,没有老范,就没有今天的望溪村。老范回来后,大伙儿不惜拆村,也要为范老师重现当年的动人情景,完成老人一直牵挂的“最后一课”。这段介绍写得极富温情,不过后面没有点明结局。评论里有人赞赏范伟的演技和对认知障碍的把握,却不知道这个故事要表达什么。一边感慨这位小伙伴的无知,一边写下本人对答案的思索吧。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无疑是有共鸣的,很多人欣赏到美就是讲不出哪里好,但就是让人感到安逸、舒服,因为人心底的东西,是共通的。老范的大半辈子,献给了乡村教育。在最后一课里,老范小心翼翼护着颜料,最后却不小心摔倒,颜料掉进了水里,这应该是老范念念不忘最后一课的原因吧。因为太爱这些孩子,当年的遗憾就成为了老范的心病,以至于在余下的岁月里,老范慢慢忘记了其他的一切。却仍记得那个下着大雨的1992年的某一天,他和他的孩子们的最后一课。
这个故事无疑是圆满的,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有了延续和回报,爱的接力回到了当年的学生身上。一群普普通通村民,作为底层的小人物,同样让人感觉到他们骨子里,血液里那份农民的朴素和善意。重现当年的教室,重新模拟当日的场景,没有雨,就用喷淋头浇,用扇子扇风,各种乱七八糟的声音模仿雨声,雷声。虽然一度混乱到翻车,手忙脚乱到让人捧腹又泪水盈眶。国人在热闹中迎来送往,他们不善于表达,但又在令人啼笑皆非中表达,在文字间,看到了他们的善良。坐在教室中的学生,是村民把自家娃娃作为自己替身的第三代人,他们坐在他们父辈上学的破破烂烂的教室里,帮父辈当年的老师圆他最后一个梦。他们会怎么想呢?除了惊讶于父辈们读书环境,被父辈好好演戏配合的要求也让他们慢慢有了代入感。也许他们小小的心里也已经播下了善良的种子,生根发芽。在将来的某一个时刻,开出美丽的花朵。大爱无言,我们这个民族,就是在这样一代代的身体力行中传承,薪火相传。我想这个故事,大抵就是这样,关于爱和传承。
其实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比较突出的,一是老师少,课时多,往往是一个老师负担几个班级,几个年级的课程。边远的地区,就像电影里一样,一个老师负责一个学校,基本上各个班级跑,上完大孩子的課再上小孩子的课,音乐体育全校的孩子一起上,能熬过来的凤毛麟角,教师每周的基础课时是12节。笔者当时年轻,觉得每周24,5节课时已经是极限了,加上做班主任时不时要管理。人累到下班就想躺着一句话也不讲,嗓子常年嘶哑,需要吃药。要是身体不行熬不过去,辞职跑路的大有人在。老师没了,学校也就没了。另外一个原因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那时候教师的工资不仅少还不归教育局管,而是划入乡镇计划内拨款,搞得每次财务老师去乡政府要钱都像打完短工的麦客一样畏畏缩缩。福利好的乡镇大家收到一点年货会高兴得满脸红光,福利不好的。。。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笔者自己的学校,那时职工们每年会养几头猪在厕所隔壁,课余时间大家用食堂的剩饭剩菜喂着,杀猪分肉也算学校过年传统的大事情了。
这样的情况,在边远的地方,相信至今也会存在。因为爱,坚守的老师、曾经奉献过的老师,和他们一起相守过、如今在建设祖国的各个岗位上已经人到中年的学生们一起相伴走过的岁月,因为艰难,所以美好。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守护他们来自爱的记忆。这是整个故事想要表达的。
又想起几天前听到的导师的一番话,记得为善才是人生至乐,有这样的电影,国家和百姓的品味才是高尚和美好。看懂的人,自然会由己及人,善良而懂得感恩。没看懂的人,只要心底感动满满,也是因为有种子在生根发芽、开花,那些美丽的花儿正在互相呼唤着。
作者简介:郑翀(1978—),男,浙江湖州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