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知识网络时代的学会发展展望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wk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以学会成立8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学会发展展望”研究,该文主要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当前我国科技社团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分析和探索,指出我国科技社团面向网络时代开放融合、智慧服务、网络协同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知识 网络 学会 展望
  一、科技社团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知识网络时代,互联网在进一步向知识互联网靠近,知识经济正在通过网络的力量得到快速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科技社团①也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政治决策决定定位和方向
  1.深化改革为科技社团发展开启新篇章。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政企分开、责权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为社会组织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拉开了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序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并且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进行了部署。政府不断对科技社团出台新政策,为学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指明了方向,为学会组织理清职能、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管理体制日益完善,政府通过科协向学会购买服务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建设能负责、可问责的学会公共服务产品供应机制,将成为学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2.国际地位上升将对我国社会组织国际化程度产生影响。我国现已重新回到世界政治舞台中心位置,“不再只是世界秩序的消极接受者,它已成为决定其他国际行为者在外交和防务政策方面做出任何选择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发展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研究和借鉴。但是,我国作为国际治理体系新兴的主体之一,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国际治理体系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尚缺乏影响力与话语权。我国社会组织国际化程度严重偏低,不仅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符,也影响了我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作用的发挥,这对我国的社会组织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二)转型期科技社团的重要作用
  1.科技社团应拓展和转化功能。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正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从不计代价的发展,转向包容性增长,增长速度开始换挡回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伴随经济增速减缓而来的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将促使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方式和规模进行调整,对社会组织,尤其是跟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经济类、科技类社会组织带来一定压力。科技是经济的支撑和资源,经济转型则更加需要社会组织拓展和转换功能,补充和完善服务内容,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
  2.科技社团应肩负实现制造强国重要使命。当前,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兴起,制造业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高点,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国家层面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新兴国家也不甘落后,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抢占制造业市场份额,我国也正式推出了制造强国战略并组织实施“中国制造2025”。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但同时也是新的发展机遇。要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工业强国梦,对于机械工程学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更是责任和使命。学会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团结引领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为实现技术创新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而努力,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提供重要产业技术发展路径指引和政策建议。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工作模式变革
  1.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将催生“学会+互联网”。“互联网+”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升级版,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学会要运用“互联网+”思维,使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最具活力的元素,广泛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造学会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开启“学会+互联网”的服务模式。通过业务数据信息统筹融合、分析应用,实现对学会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形成一个全面感知、交叉互联、智能判断、及时响应、融合应用的新模式,提高学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大数据将成为提升学会竞争力的有力武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应用越来越彰显了它的优势,几乎所有管理领域,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都不可避免地开启了“大数据之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大数据将成为提升机构竞争力的有力武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借助对会员以往关注信息类别的搜集分析,再从海量信息中对相关内容进行抓取、筛选和匹配,及时推送给会员的技术日益成熟。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可以提升服务的精准化。学会也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细化、精准化管理,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新方式,有效地提升学会管理的普适性、可及性和针对性。
  3.开放创新将为建设知识服务平台提供良好契机。“开放式创新”的核心理念在于不再区分创新是来自于组织内部还是外部、创新是应用于组织内部还是外部,而是以最小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实现创新价值,并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在开放式创新的理念下,学会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知识资源,打造新的知识服务体系,并搭建知识服务平台。在充分理解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其具有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帮助知识服务消费方获取新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或者直接帮助知识服务消费方解决其创新问题,这将成为学会新的发展方向。   (四)社会环境影响学会服务的对象及内容
  1.人口老龄化和延迟退休促使学会关注老龄需求。随着我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群逐渐进入老龄时代,我国的人口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人口老龄化将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缩小。随着人口老龄化問题日益增强,学会将面临着自身运作、服务提供、满足变化着的会员需求和欲望的考验。人口老龄化将会对学会活动及会员分类产生影响,促使学会为老龄会员制定新的战略,以满足其潜在的需求。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工作期限的延长,这将进一步推动终身学习的需求,因此无论会员还是工作人员,都要重新考虑人才、教育和培训。要探索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培训服务,针对会员不同的个体需求,提供“实时”和高度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2.个性化需求催生学会定制化服务。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客户需求和消费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品标准化生产即将终结,人类的需求逐渐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由于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增加的成本几乎为零,因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日益增大。个性化概念有可能从现有以网络为基础的定制产品和服务的范围,拓展到在线和现实世界消费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面对一系列可以选择的产品、会议和交流服务的供应商,会员将更多地要求学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
  3.年龄差异促使学会加强多元化服务。不同时代出生的人,价值、态度、行为和高科技能力等的差别日益增大。不同时代的人在关于利用技术和社会网络、工作态度、问责等方面的观点大相径庭,这将会对学会产生更多的压力。学会要具备理解以及服务不同时代的会员和员工的能力,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会员制定不同的战略,以满足潜在的日益多元化的会员需求。
  二、我国科技社团的发展趋势
  面向知识网络时代,我国科技社团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开放融合、智慧服务和网络协同。学会应充分认识这一发展趋势,未雨绸缪,应对挑战。
  (一)开放融合
  1.科技社团跨国界全球化发展。随着中国制造业发展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学术交流越来越活跃,学术环境不断优化,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将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和优秀科技成果,中国学者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活动必将越来越多,学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将显著提高,在国际舞台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以各种方式参与中国制造与机械工程科技发展。
  2.科技社团之间及内部交叉融合。随着学科交叉、创新跨界融合,方法多样融合,终端·云端/软·硬件深度融合,跨国人才流动融合,各专业科技社团之间,以及社团内部各专业分支机构之间的交叉融合必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社团之间、社团内部的专业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按照传统思维定义与划分社团专业领域和业务范围的做法,将越来越不适应科技发展大趋势,也终将被打破。
  (二)智慧服务
  1.从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社会发展迈向体验经济时代,学会也要从活动型向服务型转变,要更加关注会员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更加关注受众的需求;更加考虑用户感受,为会员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不断注重和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随着社会组织越来越受到政府及社会的高度重视,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将成为学会的服务宗旨。主动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主动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主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2.适应智能制造的智慧服务。从普适化服务向精准化服务转变,包括个性化、定制式、快速反应、动态跟踪、全方位服务、全程服务等。信息服务是从最初的数据查询与信息搜索发展到以用户为目标驱动的知识服务,通过用户需求和行为分析,提供通过信息的析取和重组后形成符合需要的知识产品,通过对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和知识模块的智能化组合应用,满足用户需求和产品种类的快速变化。学会传统业务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紧密融合,智能化、网络化的工作平台将备受青睐,智慧型、网络型学会将全面建成,个体智慧将凝聚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学会将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成为社会第三方评价评估的智慧型团体。
  (三)网络协同
  1.网络化结构与平台型组织。组织结构由垂直型向网络型转变,建立起员工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工作团队之间、学会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纵向、横向和交叉沟通,达到信息资源为全体成员共享的最佳状态。学会秘书处、专业分会、省区市学会构成内部组织网络;理事、会员之间构成个人网络;学会之间构成协作网络。网络结构使学会成为平台型组织,隶属关系变得模糊,甚至失去实际意义。在这个平台上,员工潜能得到更大释放,各机构潜能得以更充分发挥,个人价值与学会价值得以和谐发展,并且实现最大化。
  2.协同合作共创分享。人类进入知识网络经济时代,工业时代传统的孤军奋战、单打独斗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物联网创新应用日新月异,信息大数据成为最具价值,几乎零成本分享的创新资源,共创分享经济兴起,使得双方以及多方合作得大于失,甚至只有得,没有失;使得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建、共创、共享、共赢越来越成为新的共识并成为新趋势,如产业协同共同体、创新联盟、学会联合体等协同创新应运而生。
  三、学会应对策略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为了适应科技社团发展趋势,学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开创学会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一)扩大国际交流与深化合作
  组织更多的会员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鼓励和支持更多会员进入国际组织并担任职务;争取承办更多的国际会议;吸收更多青年学者参与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加强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支持。
  (二)更好地服务会员与政府
  加强会员需求的调研与分析,提升精准服务水平;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与沟通,提高学会战略咨询研究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实效性;以制造业知识服务区域中心为平台和载体,更好地服务会员、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三)提升能力,创新模式
  学会内部各机构建设要适应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使工作更加灵活、高效;适应并充分发挥新组织模式作用,如联盟、协同创新共同体、学会联合体、各类区域中心等;建设平台型、网络型学会管理模式;加强制造业大数据汇集与挖掘、信息加工、知识自动化工作,建设好制造业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各级农技协是开展科技兴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发展时期, 基层农技协要按照开放型、 枢纽型、 平台型的新目标深入开展组织建
摘要 针对宣城市宣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地确权到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分析了林苗两用林经营的可行性,从树种规划布局、林苗两用林建设标准和管理3个方面提出林苗两用林培育的方向和措施。  关键词 林苗两用林;发展现状;对策;安徽宣城;宣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8-0174-01  1 发展现状  1.1 森林资源概况  宣城市宣州区位
各位代表。同志们:很高兴来参加中国安装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暨科技进步奖颁奖大会、安装行业高层论坛。在此。我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向
一把手的档案观●耿素珍王玉娟“档案工作必须与其它工作同步”,这是出自一位区工商局长的肺腑之言。去年11月3日,石家庄市工商局桥西分局档案工作顺利通过了省一级验收。考评会上
一杯浓茶,一股清香,淡淡的水雾在桌面上空升腾。任建茹,就这样坐在我们的面前,细细地讲述着她从档几年的心理感受…… “真的,人们都说档案工作枯燥无味,起初我也是这样子。
策划,在今天已是一个近乎泛滥的字眼,无论做什么都要策划。新闻界圈内,对策划看法不同。而无论如何,策划之于新闻已是密不可分的了。所谓新闻策划是指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
开展动物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是评估免疫效果、掌握疫情动态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调查肥东县动物免疫抗体水平监测的目的、对象、能力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等,发现基层对动
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石家庄市档案局张兰亭在石家庄市郊区政府机关,王秀云的名字早已传开了。她年逾五十,硬是领着档案局一班人,响当当干起了一番事业。人们说,王秀云就象一颗不老松
发布日期:2017年7月5日召回产品:胰岛素笔式注射器型号:A.Novopen 5胰岛素笔式注射器型号或目录号:0 59014 00520 4;0 59014 00522 8B.Novopen Echo胰岛素笔式注射器型号或目录号
结合县级气象服务工作现状,阐述了气象服务的内涵和定位,介绍了气象服务从业人员应有的知识储备,并提出了预报服务过程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