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研究的新图景

来源 :外国语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研究手册》(第一卷)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工具书,旨在传播翻译研究学科知识和西方翻译研究的新进展。该书内容涉及学科内多个研究领域,着重介绍了当前翻译实务和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并选择性地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该书采用了纸质版本加在线版本的出版方式,满足了读者的不同需求。该书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紧贴学科发展前沿,对于读者了解翻译研究学科现状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翻译研究手册;翻译研究;工具书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22(2017)03-0099-08
  翻译研究发展至今,已获得了独立的学科地位,建立起了自身的学科体系。翻译实践的增长和理论研究的深入, 使人们需要将积累下来的大量翻译知识、资料、论述等系统地加以整理, 方便学习者和研究者查取, 也利于对该学科开展进一步的探讨。(王克非,2003: 40)西方在翻译研究工具书方面的成果非常丰富,其中Shuttleworth and Cowie(2004)、Baker and Saldanha(2010)经过外教社的引进后,已为我国许多学者所熟知。不过,这两部著作均是上世纪末出版的。21世纪已进入第二个十年,翻译学科又有了新的发展,工具书方面理应有所体现。正是在此背景下,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于2010年出版了Yves Gambier和Luc van Doorslaer主编的《翻译研究手册》(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以下简称《手册》)。全书共458页,含74个词条,涉及翻译研究的主要领域和最新进展,对于读者了解学科现状有极大的帮助。
  国外有些学者已对该书进行了点评。其中,McLaughlin(2011)简要总结了该书在组织方式、写作体例、词条内容等方面的特点,指出该书宜统一各撰稿人的写作风格和语言标准,多呈现各领域的研究发展和成果;O’Brien(2011)比较了该书与其他同类工具书的异同,简要介绍了该书独特的出版方式和选题依据,之后针对Machine Translation这一期刊的读者选择性地介绍了词条内容和使用价值;O’Connell(2014)将该书同之后出版的第二卷合并进行评价,主要提出了两书的几点不足,如各词条风格、体例甚至语言标准不统一、撰稿人出身地区分布不平衡、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词条的做法过于随意等等。三篇书评虽然都提及了该书的词条内容、组织结构、出版方式等特点,但有的仅以寥寥数语一笔带过(McLaughlin, 2011; O’Connell, 2014),有的点评视角又偏窄(O’Brien, 2011),未能深度展现该书的真实风貌和特点。该书出版后至今已有6年,国内却一直未见学者对其进行评介,因此有必要对其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深入的介绍和点评,为读者展现该书作为翻译研究工具书和学科知识普及类读物的价值。
  1. 主要内容
  该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词条和索引。在引言部分,编者介绍了该书同其他同类工具书相比所做出的两点独特贡献。这两点贡献分别是:(1)该书同时具有纸质版本和在线版本,在同规模工具书中首开先河。在线版本具有独特的优势,更方便读者使用,也有利于作者随时对词条进行更新和修订。这种方法已经用于John Benjamins的另外一部出版物Handbook of Pragmatics,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出版方式。(2)该书对于词条的选取和組织参考了John Benjamins的在线产品Translation Studies Bibliography (TSB)。根据TSB所使用的关键词表,编者计划出版一系列翻译研究手册,该书即是此系列的第一卷。
  在引言中,编者对该书的定位是“传播关于翻译和口译研究的知识”(Gambier and Doorslaer, 2010: 1),该书针对的读者不仅是从事翻译研究的学生、教师、学者以及从事翻译实践的职业译者/译员,还包括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等。因此,书中每个词条相关的文章都属于概述性文章,每篇文章后都附有相关参考文献,供有兴趣的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和钻研。值得一提的是,每篇文章中如果提及该书中其他词条,都会用星号(*)标示出来,方便读者进行对照检索。该书的最后部分是索引,很多未独立成词条却又有所涉及的概念可以在这里找到相应的词条,例如“文化翻译”(cultural translation)虽未独立成词条,但在translation这一词条中却有涉及,对文化翻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
  方梦之指出,百科全书类著作的创新在于“能否提炼精要、反映本质、直达前沿”(方梦之, 2010: iv)。作为系列出版物的第一卷,该书必须能够涵盖翻译研究的新进展及传统领域最具有相关性的部分,还必须能突出本系列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同类工具书中脱颖而出,也方便后续出版的若干卷进一步深化、细化翻译研究涉及的方方面面。该书的74个词条涵盖了语内和语际翻译、改编、口译、信息重组(reformulation)/重述(rewording)、本地化/多媒体翻译、语言中介(language mediation)以及术语学(terminology)/文献编制(documentation)等领域。如果对以上领域进行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到词条内容涵盖了翻译理论、翻译研究方法、翻译实务、翻译与跨学科发展等等领域。从这74个词条在各领域的分布来看,涉及翻译实务和跨学科发展两个领域的词条最多,约占总词条数的一半;接下来讨论较多的领域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学科基础,但相关词条数同前两个领域相比明显减少;除了这四个领域之外,其他领域各有约二到四个词条。由此不难看出,该书最关注的是翻译实务(包括笔译和口译)最新发展和跨学科发展,这呼应了翻译研究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也正是方梦之所说的“直达前沿”。与此相比,该书对于翻译理论的介绍并不求全,只是选取了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理论和一些同翻译研究新发展最为相关的理论,也就是方梦之所说的“提炼精要、反映本质”。   由于各词条所属领域不同,相关的文章也有不同的侧重点。下面以翻译实务领域的“字幕翻译(subtitling)”和翻译理论领域的“多系统理论与翻译(polysystem theory and translation)”为例,简要介绍该书翻译实务类和翻译理论类词条的编写体例。选择这两个词条是因为其所属的翻译实务和翻译理论领域在该书中占的比重较大,能够代表该书的整体风格。
  (一)字幕翻译
  “字幕翻译”这一词条描述的是视听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所涵盖的三种专业翻译实践之一(另外两种分别为口译和旁白与配音)。文章先对其进行了定义,认为字幕翻译是将不同说话人的源语对话以及其他所有以视觉或听觉形式传达的语言信息翻译成书面形式的译语(Diaz Cintas, 2010: 344);随后,又提出了观众对字幕翻译的基本预期,并引出了文章的第一、第二部分,即字幕翻译在实际操作时受到的制约。
  文章的第一部分讨论了字幕翻译在技术方面受到的制约。传统观点认为,字幕不应超过两行,应在屏幕下方显示;字幕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取决于原文放送的速度和观众的阅读速度,一般遵循“六秒规则”,即为了避免观众在阅读字幕时感到不适,字幕最多只能有两行,每行不超过35个字符(character),使观众能够在六秒钟内读完。第二部分讨论了字幕翻译在语言方面受到的制约。由于视听材料不像书面材料那样允许反复阅读、理解,理想状况下每一屏字幕都应当能够独立达意,并且自成连贯、逻辑的整体。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译者首先选取的翻译策略就是删减(reduction),即对原文内容进行部分删减(partial reduction)或者直接删除某部分内容(total reduction)。翻译时还应考虑图像信息,因为图像可以明确传达的信息不需出现在字幕中。由于字幕翻译是将口头表达转写成文字,不可避免地会涉及非标准话语(non-standard speech)的翻译。一般来说,方言等非标准语言的特色会在字幕翻译中消失。另外,当译者遇到脏话或者禁忌语时一般也会做删除处理,因为人们一般认为这些词语“被毫无掩饰地写成文字时比口头说出更加令人不快”(Diaz Cintas, 2010: 346)。作者还指明了字幕翻译中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即有些字幕并非直接从源语翻译过来,而是译自源语的英语译文。作者担心这样的做法会使译语字幕保留英语译文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误解,原文中的微妙之处经过英语译文的过滤也会消失。尽管在技术和语言层面,字幕翻译都受到传统观点的一些限制,但随着新媒体的出现,视听材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很多传统的做法都受到了挑战。例如,在技术方面,许多译者已经突破了“每屏字幕不得超过两行”这样的规定;在语言层面,译者也会自由地使用注释,将其放在屏幕的上方。
  文章的第三部分对字幕进行了分类。从技术层面来看,字幕可以分为内嵌字幕和独立字幕、激光字幕和电子字幕等;从语言层面来看,可以分为语内字幕、语际字幕、双语字幕,以及专为听力障碍者制作的字幕,等等。
  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字幕翻译的新趋势,提及了字幕组翻译、语音识别技术及翻译记忆系统的应用等新现象。这一部分还提到了字幕翻译在外语教学方面的潜力,这是全文唯一一处提及“研究”的地方。
  (二)多系统理论与翻译
  文章开篇以非常精炼的语言交代了多系统理论产生的时间及其创始人。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多系统理论的目的。作者指出,在此之前的传统文献理论根基薄弱,且只研究官方文化產品,忽视(文学)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例如翻译文学和大众文学。这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会将很多合理的研究对象排除在研究视野之外,二是没有意识到官方产品只有放在非官方大背景中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这种精英主义的研究方法正是多系统理论所反对的。同样,多系统理论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挑战中心文化、宣扬边缘文化,而是为了“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以便更好地解释文学或翻译如何同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相互关联”(Chang, 2010: 257)。
  第二部分介绍了多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多系统理论认为文化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每个组成部分也自成一个多系统,文化本身也是更大的多系统的一部分。任何系统内组成部分都受到来自本系统、其他系统和更大系统的影响。系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有的处于中心位置,有的处于边缘位置;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动态的,其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作者还提及了多系统理论中一个重要术语“形式库”(repertoire),即“规则和素材的集合,掌控着任何特定产品的制作和使用”,亦即“一门特定语言中‘语法’和‘词汇’的结合”(Even-Zohar, 1990: 39)。多系统理论对保守形式库和创新形式库进行了区分。
  第三部分介绍了埃文-左哈就翻译文学提出的三个假设,分别为(1)翻译作品应当被视为译语文化的一个系统;(2)翻译文学在文学多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但当其向某个译语文化中注入新的形式库时,可能在此文化多系统中占据中心地位;(3)如果翻译文学在某译语文化中占中心地位,译者往往遵守源语文化规范;反之,译者遵守译语文化规范。作者在介绍这三个假设时,也对假设中使用的一些术语(如“weakness”“vacuum”等)进行了必要的说明,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埃文-左哈的意图。
  第四部分介绍了多系统理论的影响、接受情况和未来发展。作者认为,多系统理论拓展了翻译研究领域,为文化转向进行了铺垫,从而帮助翻译研究确立了学科地位。多系统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如有观点认为多系统理论语言太过抽象、太过谨慎,因而不太适合当前讨论意识形态、权力和接触(engagement)的潮流;还有观点认为多系统理论把主流“规范”称为“规范”并加以研究,是在对主流进行合理化。作者针对这两种观点,对多系统理论相关内容进行了澄清。他还指出,多系统理论本身确实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埃文-左哈没有解释清楚源语文本的选择同译语文化条件如何建立联系;埃文-左哈的解释限于文本和文学层面,没有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埃文-左哈的一些假想还有待检验,等等。尽管如此,多系统理论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价值。   2. 主要特点
  作为一本翻译研究百科全书,该书的特点非常鲜明。
  首先是其出版方式很好地结合了媒体和技术的新发展。在翻译研究工具书中,该书是首部同时发行纸质和在线版本的,两种版本都有其独特的优势。纸质版本适合传统的阅读方式,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和教育性,以学习研究为目的的读者“会将纸质书籍作为系统学习的首选”(李庆诚、雷扬、王计会,2004: 59),读者可以更加自由地控制阅读节奏,以方便其对内容进行思考,所以更适合需要系统研读的读者,例如翻译专业的学生或者处于起步阶段的研究人员。在线版本对应的是网络阅读,具有结构开放的特点,既便于作者进行修订和更新,也“可供读者随时调用和跳转,在阅读顺序、阅读内容等方面支持读者的个性化选择”(曾克宇,2007: 24),适应信息时代的碎片化快速阅读方式,便于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所以更适合利用该书作为索引工具来开展研究的读者,例如翻译专业或其他专业的资深研究人员。以“会议口译”词条为例,该词条依次介绍了会议口译产生的背景和历史、职业规范和标准、模式和技能、培训和资质、质量标准和用户期待、发展近况和远景,需要对会议口译进行全方位了解的读者可以使用纸质版本,按顺序对文章进行通读,从而对会议口译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总体把握。文章中涉及大量交叉索引,如“同声传译”“交替传译”“媒体口译”“同声接力传译”“视译”等等,在线版本的超级链接让读者可以从“会议口译”这个词条迅捷地跳转到其感兴趣的词条,文末的参考文献也可借助超级链接,跳转至TSB查阅文献信息详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该书真正做到了“用户友好”,使用更加便利,不仅为读者保留了传统的阅读体验,也顾及到了新兴阅读方式对他们的影响。
  其次是针对不同词条的主题采取不同的编写体例。从上文的词条简介可以看出,翻译实务类词条(如subtitling)更倾向于描述事实,列举实际操作层面上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对相关的研究着墨不多;翻译理论类词条(如polysystem theory)更倾向于理论批评,除了对基本内容的介绍之外,还侧重突出理论提出的背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贡献(解决了哪些问题)和不足(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该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译学基础性词条则以时间为线索,以期厘清词条涉及的基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比较典型的就是translation这一词条的编写,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将翻译研究的发展分为“早期:客观主义研究方法”、 “20世纪80、90年代:非客观主义研究方法”、 “新世纪以来”三个阶段,并对各阶段出现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综述。实务类词条着重提供事实,理论类词条帮助理解和批评理论,基础术语类词条则重视术语释义和相关研究介绍,这样“量体裁衣”式的编写体例可以更好地突出重点,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必要的信息。
  3. 评价与反思
  《手册》最显著的优点就是集中总结了翻译研究学科在当代的新发展。在词条主题选择方面,该书的内容同其出版方式一样,呼应时代发展,更加侧重对学科发展前沿的介绍,例如新的实践形式、新的研究方法、新的技术应用等等。与Baker and Saldanha(2010)相比,该书在词条的选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重视口译。Baker and Saldanha(2010)共收录了7个同口译相关的词条(“conference interpreting”占两个词条),而《手册》中同口译相关的词条共有10个。颇为有趣的是,该书似乎对同声传译非常感兴趣。除了在interpreting这个词条中提及同声传译相关信息,并在conference interpreting中投入大量篇幅对其进行介绍之外,该书还收录了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simultaneou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nd technology两个与同声传译直接相关的独立词条。(2)更加突出翻译与学科外因素的互动。这里的学科外因素既包括其他学科,如阐释学、文学研究等,也包括科技、社会的新发展,如互联网、全球化等等。不仅强调翻译从学科外借入,也强调应对学科外因素进行输出。该书在介绍翻译学科外因素时,词条一律采用“X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的格式,实际上强调了翻译研究具有平等的学科地位,能够为学科外因素的发展提供助益。例如,在literary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这一词条中,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Baker and Saldanha(2010)中所列的“literary translation”(Jones, 2010),然而从两部著作的词条名称就可以看出两书的侧重点不同:Jones(2010)讨论的重点仍然是文学研究,翻译只是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而在《手册》中,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是并列、平等的关系,作者既讨论了翻译研究学科中的文学研究,也讨论了文学研究学科中的翻译研究,并指出“文学翻译在翻译研究中常常被视为一个得天独厚的研究领域。但在文学研究中,翻译整体上仍然是一个被忽略的领域,这确实是个有趣又怪异的悖论” (Delabastita, 2010: 203)。这说明该书在研究文学翻译时,更倾向于把它当做是翻译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的跨学科发展,而且非常看重翻译研究向文学研究的输出。值得一提的是,在14个涉及学科外因素和跨学科发展的词条中,并没有对“语言学与翻译”关系的讨论。这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该书更加关注翻译研究学科的最新发展,对发展较为成熟的领域着墨不多。(3)在强调翻译研究新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科的根本框架和基础。方梦之认为,翻译研究百科全书类书籍在求新求异时也不宜“矫枉过正”(方梦之,2010: ix)。例如,Baker and Saldanha(2010)刪除了其第一版中如“translation studies”这样的译学基础性词条,方梦之认为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在《手册》中,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udies这样的基础性词条都得以保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整个学科的发生、发展、构成与前景,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当前学科内和跨学科新发展。   該书对“新”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词条主题的选择上,在词条的内容安排上也有所体现。例如前文提到的translation这一词条,从正文三个部分的篇幅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撰稿人对翻译发展早期的客观主义研究方法只做了简单的介绍,重点放在“新世纪以来”这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撰稿人又着重介绍了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研究方法以及批判现实主义,所引用的文献均为2000年以后发表的学术著作。这样的写法大大突出了该书“新”的特点,对于想要把握翻译研究学科新发展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当然,该书也有一定的不足。最明显的就是同其他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著作相比,书中的拼写和语法错误相对较多,比如将“creativity”拼成“cr3aTVty”(Diaz Cintas, 2010: 346),或者出现“not all are receive equal attention”(D’hulst, 2010: 400)这样的句子。出现这样的错误是有原因的。该书诸多词条的撰稿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些人直接使用非母语的英语写作,有些人只能用其他语言写作,然后由他人翻译为英语,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然而作为一本旨在“传播关于翻译和口译研究的知识”( Gambier and Doorslaer, 2010: 1)的百科全书,还是应当尽量避免这一类错误,否则会给读者留下编写仓促的印象。
  其次,该书对独立词条的安排也不尽科学。很多词条涉及相同或类似的领域,为避免重复,类似词条会添加一些同主题相关性不是很强的内容。例如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和conference interpreting这两个词条对同声传译已经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simultaneou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nd technology就只能突出技术支持手段。这一篇文章本身就不长,其中大量篇幅更是被用来介绍研究、教学等所使用数据库的来源和规模,同“会议口译中的同声传译”已无较大相关性,失去其作为一个独立词条的意义。此外,translation technology与translation tools、audio-visual translation与voice-over and dubbing以及 subtitling在内容上都有较大的重叠,可以适当合并。此外,由于该书求新,有些翻译学界传统上经常讨论的主题书中都没有体现,例如上文提到书中并没有收录“语言学与翻译”相关的词条。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语言学翻译理论出现了复兴,斯奈尔-霍恩比称之为“U形转向”(Snell-Hornby, 2006: 150-159)。在这场复兴中,翻译学术界(尤其是使用英语的学术界)开始重新关注对等、翻译共性等概念,引发了一场“重回语言学”的潮流。因此,将语言学和翻译的关系排除在全书之外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三,全书组织方式稍显零散,这是以字母顺序排列词条的百科全书类工具书都有的问题。这样的做法“便于检索, 但将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搞得支离破碎”(卜爱萍、曾东京,2005: 74),虽然使读者可以更快地查找所需的细节信息,但不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学科框架和发展脉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了基础性词条对于学科百科全书的重要性。
  由于本系列还在不断充实之中,上述不足可能会在之后出版的几卷中得到弥补。编者对该书词条安排所作的考量,恐怕要等整个系列全部出版之后才能显现出来。总体来说,该书对于从事翻译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书,也为其他学科的专业人员开辟了新的研究视野,具有无可争议的参考价值。
  参 考 文 献
  Baker, M. & G. Saldanh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econd Edi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Chang, N. F. Polysystem theory and translation [A]. In Gambier Y. & D. Luc van (e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257-263.
  Delabastita, D. Literary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 In Gambier Y. & D. Luc van (e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196-208.
  Diaz Cintas, J. Subtitling [A]. In Gambier Y. & D. Luc van (e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344-349.
  D’hulst, L. Translation history [A]. In Gambier Y. & D. Luc van (e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397-406.   Even-Zohar, Itamar. Polysystem Studies [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
  Gambier Y. & D. Luc van (e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Jones, F. R. Literary translation [A]. In Baker, M. & G. Saldanh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econd Edi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152-156.
  McLaughlin, Mairi. Review: Translation: Gambier & van Doorslaer [OL]. http://linguistlist.org/issues/22/22-2861.html (accessed 28/12/2016)
  O’Brien, S. Gambier Y. & D. Luc van (e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J]. Machine Translation, 2011,(3): 287-289.
  O’Connell, E.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Volume 2 [J].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2014,(2): 316-318.
  Snell-Hornby, M. The Turn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New Paradigms or Shifting Viewpoints? [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6.
  卜爱萍、曾东京. 《翻译研究百科全书》的特色与不足[J]. 上海翻译(翻译学词典与翻译理论专辑), 2005: 72-74.
  方梦之.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第二版导读[A]. In Baker, M. & G. Saldanha (eds.),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Second Edition) [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iii-x.
  李庆诚、雷扬、王计会.移动电子显示版面阅读舒适性研究[J]. 现代显示,2004,(3): 59-63.
  王克非.论翻译工具书的研编[J]. 中国翻译,2003,(4): 40-43.
  曾克宇.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网络阅读”研究综述[J].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 23-28.
  Abstract: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Vol.1) is an encyclopedia aimed at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bout and the latest advanc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he West. The book covers the many subfields within the discipline,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both translation practice and interdisciplin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analyzes some key translation theories. It is published in both a print version and an online version, cater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readers. Its wide coverage, good usability and its exploration into the cutting edge of the discipline make it highly recommendable to readers who intend to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Key words: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Studies; reference book
  作者简介:韩子满,男,博士,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從事翻译与战争、翻译与技术研究。
  徐珊珊,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与战争、新闻与翻译研究。
  通讯地址:河南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邮编471003
  E-mail: [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胡德香)
其他文献
[收稿日期] 2015-01-03  [基金项目]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B076)。  [作者简介] 温婷婷(1987-),女,山东烟台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恩普(1954-),男,辽宁兴城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内容摘要] 《封神演义》在亚洲传播广泛,多种媒介并存。在韩国,以“活字本”方式衍生《封神演义》,出版了《姜太公实记》和《苏妲己传》。在日本,以“
期刊
内容摘要:认知翻译学的兴起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范式。本文着眼于译者翻译过程,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识解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型大国关系”六个具有代表性英译版本在翻译过程中的认知识解表征。研究发现,翻译过程中对该术语的意识形态内涵识解过程由不成熟到成熟,其中译本的策略和倾向能够以认知识解的不同维度给予合理解释。识解演进过程反映为译文适切性的不断提高,证实了译者认知识解能力在翻译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政
期刊
[收稿日期] 2015-04-24  [作者简介] 永谷武久,45岁,盛和塾滋贺县塾生,大吉商店株式会社董事长。  ① 本文由盛和塾提供。  ② 《阴骘录》即《了凡四训》,是中国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的主要著作,融会禅学和理学的精神,劝人向善提高自我修养。  [中图分类号] F279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01(2015)02-0092-05  我是盛和塾滋贺分塾的永谷武
期刊
内容摘要:术语的翻译应该遵循专门性、理据性、形象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译者在翻译中会对译本施加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术语的翻译是译者发挥译者主体性,与术语客观理据性间的“博弈”过程。典籍英译是翻译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了对外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本文以《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中的术语翻译为例,指出术语翻译客观理据性与译者主体性“博弈”的原因,提出这种博弈既是一种文学作品中术语制定规则下衍生发
期刊
内容摘要:布莱恩·理查森为非自然叙事学创始人,他主张通过聚焦反模仿叙事实践来建构具有补充性质的“反模仿叙事理论”。理查森的非自然叙事诗学在中西叙事学界引发了较为强烈的学术震荡,学界对其叙事理论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虽然有不少肯定和称赞的声音,但也不乏种种批评和责难。本文在梳理中西叙事学界的理查森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理查森理论思想及学术价值,理查森非自然叙事诗学争论的系统考察及相关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反
期刊
Abstract: Nadine Gordimer’s The Pickup (2001) tells the story of white South African Julie and illegal immigrant Abdu in cosmopolitan post-Apartheid Johannesburg. When Abdu is expelled from South Afri
期刊
【美國非裔文学研究专栏】主持人按语:本专栏的主题是史蒂文·特雷西教授及其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特雷西教授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杰出教授、音乐艺术家,主要研究美国非裔文学与文化。他将音乐创作和表演的直观体验和理论思考充分融入了他的文学研究中,为非裔文学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他的《兰斯顿·休斯与布鲁斯》(1997)等论著从布鲁斯音乐的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对兰斯顿·休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基于其深厚的黑人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尝试探讨余华作品主要英译者、英籍汉学家白亚仁的译者惯习,具体体现在翻译选材、翻译观、翻译策略三方面。白亚仁偏爱翻译反映普通中国人生活或真实描写或批判当代中国、人情味较浓、语言幽默生动、简洁朴实的作品;他主张译作应忠于原作的内容和思想,但不宜过分拘泥于原作的形式和结构;他在翻译《第七天》时采用的个性化翻译策略包括:删繁就简,将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针对中国文化专有词总体上采用归化为主、
期刊
内容摘要:纳兰性德是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词作家,更是清朝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词人。上世纪后半叶以来,其作品逐渐受到汉学家和国内外译者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基于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从译诗语言易化策略、译诗形式多样化策略、译诗词语转换策略三个方面对纳兰词《长相思·山一程》四种译文进行多维的描写研究,借此对不同译者的译诗策略以及其动因进行整体性探究。  关键词:纳兰性德; 古诗英译策略体系;《长相思》;比较研究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是对《译林》期刊创办人、译林出版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李景端先生的访谈,聚焦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发展、关键点及新挑战。主要从三个方面切入:(1)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2)中国图书翻译出版中的重要议题;(3)新时代译者与编辑面临的新挑战。他的这些见解与思考,有较强的针对性,对读者会有参考和启发作用。  关键词:图书翻译;图书出版;译者;编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