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比较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和后现代主义真实性的基础上,将旅游真实性分为客观一致真实性、建构一致真实性和存在非一致真实性。
自MacCannell[ ]将的前台后台理论引入旅游动机和旅游体验研究,提出舞台化真实。关于真实性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兴趣,相关研究文献层次不穷。
真实性是旅游学界饱受争议的学术问题之一[ ]。有关真实性的概念大多采用二分法,可以划分为“真”与“假”两大主流[ ]。真实性虽具有多重含义但被归纳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内涵[ ]。Wang[ ] 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侧重旅游体验的角度将真实性归纳为客观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和后现代主义真实性。
1客观主义真实性
客观主义真实性强调本体(originals)的真实性,也即旅游客体(toured objects )是真的,其真实性可以用客观标准完全测量出来[5]。Lau[ ]则以世界真实具有多角度感觉,将客观真实性扩展到非社会文化历史领域。真实性与否的判断更多的是出于专家的角度而非游客感知真实的视角,偏向于旅游资源是否是依赖于本地的传统制作或表现出来[2]。也就是说客观主义真实性更多的是要具备客体的真实性而非主体体验的真实性。很多时候即使旅游者认为其体验到旅游客体是真实的,但其本身可能是假的,是舞台化,是被表演或演绎出来的,这种体验的真实同样不能脱离原有的地域环境[ ]。但是,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那么旅游客体本身就不具有完全客观真实性,而是具有建构性的,正如Reisinger和Steiner[2]建议放弃客观真实性这一概念术语,因为它的存在、含义和价值没有共同基础。因此,对于客观主义真实性应该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不但要求客体真实而且旅游体验也有真实,这种真实性可以被看成一致真实性,强调客体和主体体验都是真实的,具有一致性。
2建构主义真实性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旅游资源都具有本体真实性,也不是所有旅游客体的真实性都能被旅游者真实、准确的体验出来。Hughes[ ]检验了商品生产和后现代主义对构建主义真实性的影响,他认为传统真实性概念的形象特征“真实”混淆了以地方为中心视角的真实和审美幻觉间的界线,导致了一些相关问题,所以他尝试着以自我(self)为导向重构真实性理论。Hughes不认为旅游真实性是自然赋予,而是企业家、市场经理、动漫家、机构中介等人为创造,是一种社会产出。因此,建构主义真实性指旅游者或旅游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期望、偏好、信仰、权势等对旅游客体进行设计;因此,同一客体可以具有不同版本的真实性,与之相应的主体真实性体验也有不同,这种情况下的旅游客体实际上只具有符号化的真实性[5]。但是,这种创造的真实性对旅游很重要,它作为一种距离装置可以促进旅游欲望和产品价值;不过这种暂时的含义对于强调体验和旅游本地身份认同具有消极影响[ ]。所以,建构主义真实性下的旅游客体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本体真实,而且不同旅游者能体验到这种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却不是完全真实的,具有刻意设计、规划的部分不真实和主体体验的差异性。这种真实性存在旅游客体真实和旅游主体体验真实的构建一致真实性,因为旅游者有着不同的体验差异性。
3存在主义真实性
对于真实性研究有从客体真实向主体感觉真实转变的趋势[ ]。存在主义真实性与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没有太大关系,只强调关注主体体验,是指旅游者被旅游活动激发可能存在的状态,真实性体验就是获得这种激发出来的状态[2,5]。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意外发现的瞬间就是真实的,这被称为“旅游者瞬间[ ]”(The Tourist Moment)。存在主义真实性并不关心旅游客体是否真实,而是基于旅游活动来寻找本真的自我[ ]。存在主义真实性研究者注重的是对旅游者真实体验的研究[ ],有些学者反驳存在主义仅仅是个假象或者说是不真实的,认为即使是商业化的吸引物也具有存在真实性[ ]。如,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个体体验而强化,个体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强化吸收、认知感知和回溯联想三个显著差别的阶段[ ]。Wang将存在主义真实性分为两个维度,自我真实性和人际真实性[5]。存在主义真实性认为旅游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从日常生活暂时解脱的机会,旅游不仅仅是个替代品,而是存在主义真实性的催化剂[ ],这类真实性不关心旅游客体真实性,而只关心主体体验真实,因此旅游客体真实与旅游主体体验真实间也不存在一致真实性。
4后现代主义真实性
“后现代主义完全泯灭了客观主义真实性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复制品与原件 ,或符号与现实的界线”[12]。后现代主义研究者不认为“不真实”是个问题[5],完全抹杀了“真”與“假”的界限。“超真实”(hyperreality)是旅游中这类真实的典型代表。后现代主义旅游者追求的是享乐、娱乐、表象美等,并不关心景观本体的来历及“真实性”问题[ ]。他们完全抛弃了真实性的概念,是对现代真实性的颠覆[13]。可见,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完全不关心旅游客体真实性,也不关心真实性体验只注重旅游者的心理追求,甚至是奢侈的物质追求。笔者以为,这种所谓的真实性已经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纯粹是一种享乐式的追求,更偏向于一种生活方式,而旅游只是其获得这种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也需因为如此,Wang不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真实性流派[5]。
5真实性流派比较
不同真实性派别侧重点不同,客观主义真实性和构建主义真实性都是以旅游客体相关的真实性。区别在于,客观真实性强调旅游客体的真实,而构建主义真实性的旅游客体是可以被修饰、创造的,是符号化的真实[ ]。而存在主义真实性与旅游活动相关,侧重旅游者活动真实性的旅游体验。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完全抹杀旅游客体的真与假,也不关心旅游者真实性体验,是一个不能算作真实性的“超真实”,已经不能算作为一个真实性流派,不过它可以用来解释一些人的出游动机与旅游行为。 不过也有些学者指出不存在绝对真实性,主要是因为构成旅游吸引物的客体包括为了资源开发而建设的现代基础设施以及附属设施,很多旅游吸引物都被修饰美化过的。因此看来,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只具有相对真实性,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真实性。所以这里要纠正一点,只要构成旅游主要吸引物的旅游客体具有绝对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又能被旅游者所体验即为客观真实性,因为没有多少旅游者是为了看基础设施或旅游社会及其附属设施而来。
6总结
以上论述的类型只是目前比较盛行的划分类型,也有些学者提出了其他不同的划分方式。Pine和Gilmore[ ](2007)提出了新的划分类别,即自然的真实性(Natural Authenticity)、原始的真实性(Original Authenticity)、特殊的真实性(Exceptional Authenticity)、指示的真实性(Referential Authenticity)和有影响的真实性(In?uential Authenticity)。自然的真实性是指人们所能感受到真实的东西处于自然状态,没有被人类染指,不是人造的也不是人工合成的;原始的真实性指人们能感受到真实的东西保持着它最初的设计,以前没有见过的最新的种类,不是复制品或模仿品;特殊真实性指人们感受到的真实事物被建造的特别好,准确而又贴切的体现人類关怀,不是无情的或不诚实的表现;指示真实性是指人们感知到真实的事物关联到其他背景(context),从人类历史获得灵感,挖掘人类共同的记忆和向往,不是衍生物或者琐碎之事物;影响真实性指人们感受到真实的事物可以对其他实体产生影响,呼吁人类向着更高的目标并能提供一个更好的尝试方式,不是不重要或没意义的。这种对真实性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在感知真实的基础上旅游客体的类型差异。
有关真实性划分都是在体验真实的基础上,只不过对于旅游客体真实性重要程度有所区别。在关注、分析以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将旅游真实性分为客观一致真实性、构建一致真实性和存在非一致真实性。
客观一致真实性是指旅游客体(旅游吸引物)本身具有真实性,而且这种真实性能被旅游者所准确体验出来。这种真实性不仅强调旅游客体具有事实本身的真实性,还强调旅游者对该旅游资源的特性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当然,这种真实性是较少存在的,因为,即使旅游资源本身具有真实性,是在其最初形成后没有被人为修改过,但是,由于旅游者本身对旅游资源认知能力的不同,并不是所有旅游者都能够正确的认识该旅游资源,也就无法确保都能够真实全面的认识清楚,只有很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方能具有这种一致真实性。
构建一致真实性是指旅游客体本身是被人为修改过的,但这种人为改动不影响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核心能力,因此,旅游者能体验到的真实都是被构建过的,每个旅游者因为认识的差异,导致了体验真实性的差异。能被纳入这种类型的旅游者是占大多数比重的,也可以说是旅游中的大众旅游。
存在非一致真实性是指旅游者到该处旅游关心并不是旅游客体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关注的体验真实性。因为不追求旅游客体本身的真实性,因此,也就谈不上一致性。
自MacCannell[ ]将的前台后台理论引入旅游动机和旅游体验研究,提出舞台化真实。关于真实性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兴趣,相关研究文献层次不穷。
真实性是旅游学界饱受争议的学术问题之一[ ]。有关真实性的概念大多采用二分法,可以划分为“真”与“假”两大主流[ ]。真实性虽具有多重含义但被归纳为供给与需求两方面的内涵[ ]。Wang[ ] 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从侧重旅游体验的角度将真实性归纳为客观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存在主义真实性和后现代主义真实性。
1客观主义真实性
客观主义真实性强调本体(originals)的真实性,也即旅游客体(toured objects )是真的,其真实性可以用客观标准完全测量出来[5]。Lau[ ]则以世界真实具有多角度感觉,将客观真实性扩展到非社会文化历史领域。真实性与否的判断更多的是出于专家的角度而非游客感知真实的视角,偏向于旅游资源是否是依赖于本地的传统制作或表现出来[2]。也就是说客观主义真实性更多的是要具备客体的真实性而非主体体验的真实性。很多时候即使旅游者认为其体验到旅游客体是真实的,但其本身可能是假的,是舞台化,是被表演或演绎出来的,这种体验的真实同样不能脱离原有的地域环境[ ]。但是,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那么旅游客体本身就不具有完全客观真实性,而是具有建构性的,正如Reisinger和Steiner[2]建议放弃客观真实性这一概念术语,因为它的存在、含义和价值没有共同基础。因此,对于客观主义真实性应该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不但要求客体真实而且旅游体验也有真实,这种真实性可以被看成一致真实性,强调客体和主体体验都是真实的,具有一致性。
2建构主义真实性
现实中,并不是所有旅游资源都具有本体真实性,也不是所有旅游客体的真实性都能被旅游者真实、准确的体验出来。Hughes[ ]检验了商品生产和后现代主义对构建主义真实性的影响,他认为传统真实性概念的形象特征“真实”混淆了以地方为中心视角的真实和审美幻觉间的界线,导致了一些相关问题,所以他尝试着以自我(self)为导向重构真实性理论。Hughes不认为旅游真实性是自然赋予,而是企业家、市场经理、动漫家、机构中介等人为创造,是一种社会产出。因此,建构主义真实性指旅游者或旅游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期望、偏好、信仰、权势等对旅游客体进行设计;因此,同一客体可以具有不同版本的真实性,与之相应的主体真实性体验也有不同,这种情况下的旅游客体实际上只具有符号化的真实性[5]。但是,这种创造的真实性对旅游很重要,它作为一种距离装置可以促进旅游欲望和产品价值;不过这种暂时的含义对于强调体验和旅游本地身份认同具有消极影响[ ]。所以,建构主义真实性下的旅游客体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本体真实,而且不同旅游者能体验到这种真实。但是,这种真实却不是完全真实的,具有刻意设计、规划的部分不真实和主体体验的差异性。这种真实性存在旅游客体真实和旅游主体体验真实的构建一致真实性,因为旅游者有着不同的体验差异性。
3存在主义真实性
对于真实性研究有从客体真实向主体感觉真实转变的趋势[ ]。存在主义真实性与旅游客体的真实性没有太大关系,只强调关注主体体验,是指旅游者被旅游活动激发可能存在的状态,真实性体验就是获得这种激发出来的状态[2,5]。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意外发现的瞬间就是真实的,这被称为“旅游者瞬间[ ]”(The Tourist Moment)。存在主义真实性并不关心旅游客体是否真实,而是基于旅游活动来寻找本真的自我[ ]。存在主义真实性研究者注重的是对旅游者真实体验的研究[ ],有些学者反驳存在主义仅仅是个假象或者说是不真实的,认为即使是商业化的吸引物也具有存在真实性[ ]。如,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个体体验而强化,个体的思维过程可以分为强化吸收、认知感知和回溯联想三个显著差别的阶段[ ]。Wang将存在主义真实性分为两个维度,自我真实性和人际真实性[5]。存在主义真实性认为旅游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从日常生活暂时解脱的机会,旅游不仅仅是个替代品,而是存在主义真实性的催化剂[ ],这类真实性不关心旅游客体真实性,而只关心主体体验真实,因此旅游客体真实与旅游主体体验真实间也不存在一致真实性。
4后现代主义真实性
“后现代主义完全泯灭了客观主义真实性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复制品与原件 ,或符号与现实的界线”[12]。后现代主义研究者不认为“不真实”是个问题[5],完全抹杀了“真”與“假”的界限。“超真实”(hyperreality)是旅游中这类真实的典型代表。后现代主义旅游者追求的是享乐、娱乐、表象美等,并不关心景观本体的来历及“真实性”问题[ ]。他们完全抛弃了真实性的概念,是对现代真实性的颠覆[13]。可见,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完全不关心旅游客体真实性,也不关心真实性体验只注重旅游者的心理追求,甚至是奢侈的物质追求。笔者以为,这种所谓的真实性已经没有任何真实性可言,纯粹是一种享乐式的追求,更偏向于一种生活方式,而旅游只是其获得这种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也需因为如此,Wang不认为它是一个独立的真实性流派[5]。
5真实性流派比较
不同真实性派别侧重点不同,客观主义真实性和构建主义真实性都是以旅游客体相关的真实性。区别在于,客观真实性强调旅游客体的真实,而构建主义真实性的旅游客体是可以被修饰、创造的,是符号化的真实[ ]。而存在主义真实性与旅游活动相关,侧重旅游者活动真实性的旅游体验。后现代主义真实性完全抹杀旅游客体的真与假,也不关心旅游者真实性体验,是一个不能算作真实性的“超真实”,已经不能算作为一个真实性流派,不过它可以用来解释一些人的出游动机与旅游行为。 不过也有些学者指出不存在绝对真实性,主要是因为构成旅游吸引物的客体包括为了资源开发而建设的现代基础设施以及附属设施,很多旅游吸引物都被修饰美化过的。因此看来,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只具有相对真实性,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真实性。所以这里要纠正一点,只要构成旅游主要吸引物的旅游客体具有绝对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又能被旅游者所体验即为客观真实性,因为没有多少旅游者是为了看基础设施或旅游社会及其附属设施而来。
6总结
以上论述的类型只是目前比较盛行的划分类型,也有些学者提出了其他不同的划分方式。Pine和Gilmore[ ](2007)提出了新的划分类别,即自然的真实性(Natural Authenticity)、原始的真实性(Original Authenticity)、特殊的真实性(Exceptional Authenticity)、指示的真实性(Referential Authenticity)和有影响的真实性(In?uential Authenticity)。自然的真实性是指人们所能感受到真实的东西处于自然状态,没有被人类染指,不是人造的也不是人工合成的;原始的真实性指人们能感受到真实的东西保持着它最初的设计,以前没有见过的最新的种类,不是复制品或模仿品;特殊真实性指人们感受到的真实事物被建造的特别好,准确而又贴切的体现人類关怀,不是无情的或不诚实的表现;指示真实性是指人们感知到真实的事物关联到其他背景(context),从人类历史获得灵感,挖掘人类共同的记忆和向往,不是衍生物或者琐碎之事物;影响真实性指人们感受到真实的事物可以对其他实体产生影响,呼吁人类向着更高的目标并能提供一个更好的尝试方式,不是不重要或没意义的。这种对真实性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在感知真实的基础上旅游客体的类型差异。
有关真实性划分都是在体验真实的基础上,只不过对于旅游客体真实性重要程度有所区别。在关注、分析以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将旅游真实性分为客观一致真实性、构建一致真实性和存在非一致真实性。
客观一致真实性是指旅游客体(旅游吸引物)本身具有真实性,而且这种真实性能被旅游者所准确体验出来。这种真实性不仅强调旅游客体具有事实本身的真实性,还强调旅游者对该旅游资源的特性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当然,这种真实性是较少存在的,因为,即使旅游资源本身具有真实性,是在其最初形成后没有被人为修改过,但是,由于旅游者本身对旅游资源认知能力的不同,并不是所有旅游者都能够正确的认识该旅游资源,也就无法确保都能够真实全面的认识清楚,只有很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方能具有这种一致真实性。
构建一致真实性是指旅游客体本身是被人为修改过的,但这种人为改动不影响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核心能力,因此,旅游者能体验到的真实都是被构建过的,每个旅游者因为认识的差异,导致了体验真实性的差异。能被纳入这种类型的旅游者是占大多数比重的,也可以说是旅游中的大众旅游。
存在非一致真实性是指旅游者到该处旅游关心并不是旅游客体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关注的体验真实性。因为不追求旅游客体本身的真实性,因此,也就谈不上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