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职数学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兴趣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成为了教师越来越关注的话题。本文笔者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习兴趣;情感变化;教学情境;评价机制
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主要依据,也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由于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中生,他们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对数学知识存在刻板的印象。这不仅导致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所教的内容,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极为不利。而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内在需要。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良好教学环境的构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笔者以中职数学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分析。
一、重视学生情感变化,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中职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权威性,并且他们对教师存在刻板的印象,认为自己的行为不被关注,造成学生行为懈怠,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现象。而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仅需要教书,更要关注育人环节。因此,教师应落实平等的原则,关注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及时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融入平等和谐的氛围内,消除其畏惧的学习心理,还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培养其间接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中职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不但容易造成课堂氛围过于沉闷,还使学生常常产生思维障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积极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趣味化的色彩。如:“集合的概念”,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面包、水彩笔、薯片、尺子”等物品图片来创设生活情境。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由于学生对这些物品并不陌生,能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并且能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因此,通过分类可以得到“食品篮中应放入薯片和面包,文具篮中放入水彩笔和尺子”等结论,从而正确理解集合与元素的概念。这样,学生自然而言地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消除对数学知识的抵触心理。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由于中职学生还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造成有些学生“学的累”,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这也是他们缺乏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然而,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并对新的数学知识具有表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在教学结束后,应督促学生及时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数学内容,这样让他们形成主动反思的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获得自我效能感。
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树立学生学習自信
科学的评价是一种激励过程,也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这样不仅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甚至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1、消弱大考成绩指向性
由于目前的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已经落后于新形势下提出的社会技能人才总需求,同时,学生对大考成绩指向性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刻板印象,这样则导致很多学生畏惧考试这一过程。因此,教师应摒弃“成绩论”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将“鼓励”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与成长,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细化考核内容
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较低,每一章的考核对他们而言都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应细化考核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可将每一章的考核细化到单个小节,考核的内容更加倾向于知识运用和本节与下一节的联系,这样在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还能降低学生学习下节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可按照每个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考核,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与“考核内容”有效联结,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成效。
综上所述,兴趣的培养不仅是学习活动的需要,还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态度,此外,在教学中,应积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以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师也应扮演好“帮助者”的角色,及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也需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功感,从而维持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严渭敏.四重共进:中职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5):72-74.
[2]布凤玲.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J].时代教育,2017(12):61-61.
关键词:中职数学;学习兴趣;情感变化;教学情境;评价机制
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主要依据,也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重要工具。由于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中生,他们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对数学知识存在刻板的印象。这不仅导致了学生过分依赖教师所教的内容,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还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极为不利。而兴趣是学生学习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内在需要。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良好教学环境的构建,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笔者以中职数学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分析。
一、重视学生情感变化,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中职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权威性,并且他们对教师存在刻板的印象,认为自己的行为不被关注,造成学生行为懈怠,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现象。而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不仅仅需要教书,更要关注育人环节。因此,教师应落实平等的原则,关注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并及时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融入平等和谐的氛围内,消除其畏惧的学习心理,还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培养其间接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中职数学知识较为抽象,不但容易造成课堂氛围过于沉闷,还使学生常常产生思维障碍。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积极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趣味化的色彩。如:“集合的概念”,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面包、水彩笔、薯片、尺子”等物品图片来创设生活情境。再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由于学生对这些物品并不陌生,能够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并且能够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因此,通过分类可以得到“食品篮中应放入薯片和面包,文具篮中放入水彩笔和尺子”等结论,从而正确理解集合与元素的概念。这样,学生自然而言地理解新知识,同时,也消除对数学知识的抵触心理。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由于中职学生还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造成有些学生“学的累”,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这也是他们缺乏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然而,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首先应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教材,并对新的数学知识具有表象的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在教学结束后,应督促学生及时反思与总结,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懂的数学内容,这样让他们形成主动反思的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并获得自我效能感。
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树立学生学習自信
科学的评价是一种激励过程,也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评价方式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这样不仅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甚至产生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1、消弱大考成绩指向性
由于目前的中职学生文化素质已经落后于新形势下提出的社会技能人才总需求,同时,学生对大考成绩指向性的评价方式产生了刻板印象,这样则导致很多学生畏惧考试这一过程。因此,教师应摒弃“成绩论”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将“鼓励”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唤醒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与成长,从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细化考核内容
由于中职学生的数学水平较低,每一章的考核对他们而言都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应细化考核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可将每一章的考核细化到单个小节,考核的内容更加倾向于知识运用和本节与下一节的联系,这样在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还能降低学生学习下节知识的难度。另一方面,教师可按照每个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考核,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与“考核内容”有效联结,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具有良好成效。
综上所述,兴趣的培养不仅是学习活动的需要,还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的态度,此外,在教学中,应积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以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师也应扮演好“帮助者”的角色,及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也需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来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成功感,从而维持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严渭敏.四重共进:中职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5):72-74.
[2]布凤玲.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J].时代教育,2017(12):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