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的探讨及研究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英美文学时,有效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与欣赏能力是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大学英美文学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学的情感,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英美文学时,人文思想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具体开展大学英美文学教学时,需要将人文思想渗透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去,这对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接受了人文思想的熏陶,便能够促进自身人格的逐步完善。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人文思想渗透;探讨研究
  在大学中开设英美文学课程,能够对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起到推动作用。学生在接受英美文学教学时,可以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人文涵养。教师在具体开展英美文学教学时,需要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熏陶,进而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日渐紧密,所以语言的实际掌握情况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本文首先分析与探讨了当前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对将人文思想渗透到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以期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美文学。
  一、当前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在当前我国大学之中,在具体设计英美文学课程时还缺乏相应的科学性。众所周知,英美文学既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随着大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受课程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大学中设置英美文学课程时呈现英语教学化的倾向。教师在实施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学,进而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上面。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时,往往会忽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高校英美文学的课程设置由于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所以使得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时间较少。而且,就算是高校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但这门课也得不到师生的重视,这也会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课程教学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不积极的现象。这使得英美文学课程如同虚设,达不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目标要求。
  (二)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通常来讲,大学的英美文学课的开设时间是要到大三、大四时期。但由于大学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大三、大四的学生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便无法像大一、大二那样能够保持认真的态度去学习。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教师的课程教学上面,而忽视了课后学习。教师在开展英美文学教学时,将自己置于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将学生逐渐边缘化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只是单纯地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来对知识点进行理解与学习[3]。因此,大学中英美文学教学方法的落后降低了学生学习英美文学时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让学生在具体学习英美文学时,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在阅读这些作品时,也达不到深刻理解作品内涵的目的。此下去,就会使大学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逐渐丧失生命力,很难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熟练的语言技能起到推动作用。
  (三)教学中掺杂功利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对交流的顺利进行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大学英美文学的教学具有相应的特殊性,要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话,就要求教师在实施英美文学教学时,既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涵养,同时还要强化学生的人文情感体验。但在我国当前的英美文学教学中,还夹杂相应的功利性因素。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会过于重视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实际情况,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4]。这就会让学生在踏入社会以后,难以适应社会交往的实际需要。所以,教师在具体开展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行为,进而导致了学生鉴赏与分析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逐渐下降,无法为学生塑造优良的人格。而且,夹杂功利性的教学活动也影响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思想的措施
  (一)教学目标跟人文思想相结合
  要将人文思想渗透到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人文思想与具体教学目标相结合,这样才能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英美文学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由于在英美文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其課堂教授的内容并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因此,为了英美文学教学得以顺利有序地开展,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初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落实了教学目标,才可以有效地参照目标来设置出相关教学内容,从而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5]。所以,教师在具体开展英美文学教学时,需要将人文思想跟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而且还要设置相关教学任务,进而才能为学生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达成教学目标要求的过程中,便可以逐步领悟到英美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同时构建完美的自我人格。将人文思想与教学目标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完整的人生观。所以,将教学目标与人文思想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优良人格。
  (二)创新英美文学的教学方式
  一般来讲,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较为复杂,教材中所收录的作品往往是来自于世界各地,这些作品作为各个作家的智慧结晶,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教师所讲述的这些作品,都具有较深的文学内涵与文化底蕴,同时也是当时社会中的一个缩影。再就是在教学英美文学时,需要充分激发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参与意识。学生通过鉴赏文学作品,便可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身独到的见解,从而将自己对作品的深刻认识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这对提高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使他们逐步掌握语言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人文思想的讲解,能够将人文思想渗透到英美文学教学当中去,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就像教师在教授霍桑的《Young Goddm Brown》(《年轻的布朗大爷》)时,教师首先需要对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进行相关叙述,让学生可以基本了解当时美国社会的现状。教师在充分探讨了小说中的艺术特征之后,便可以与学生交流人性本善的道理。
  (三)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所以,教师要在实施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文学作品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熏陶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因此在作品中所发生的事也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就要通过课堂中对学生的教育与指引来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塑造优良完善的人格。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开展英美文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需要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将人文思想渗透到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
  参考文献:
  [1]孙胜忠.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J].学术界,2012,04: 131-136.
  [2]孟志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人文思想的渗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8:78-79.
  [3]贾黎丽.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8:125-126.
  [4]尚晴.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5, 07:107-108.
  [5]张红梅.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思想渗透探析[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5:60.
其他文献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实现 “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P2P网贷是互联网在金融和民间借贷领域的创新。近几年,网贷业务在国内呈爆发式增长,但由于其自发性,在我国信用体系不完善的环境下,屡屡造成信用风险问题。从违约人黑名单中
期刊
摘 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在调节企业内部矛盾,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完善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投资建设企业由于其本身追求经济效益与工作效率的特性,往往会忽视相关的政工建设,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带来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投资建设企业政工工作开展的现状及问题展开分析,对企业如何开展政工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投资建设;企业;政工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为在行业竞争中为避免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文章主要探讨我国民间借贷市场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分析民间借贷市场存在的风险,指出民间借贷问题解决的策略。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reasons
期刊
近几年,电梯出现故障的事件频频发生,电梯的安全保障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对于电梯的核心技术的智能化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电梯一直是向着新科技、新型材料、新型工艺方面
当前以信托为代表的新兴行业在取得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信托业公司治理的缺失。文章在立足信托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