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获得性与社区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比较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carr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与社区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CA-ARF)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和预后等方面的异同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搜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诊断为ARF的成人出院患者临床资料,重新确认ARF诊断并进行相关鉴别,统计HA-ARF和CAARF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预后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二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05例确认ARF病例中,CA-ARF占59.5%,HA-ARF比率在后5年显著增加(P<0.05).HA-ARF中59.0%为外科系统患者,49.4%为手术后并发症,36.1%与多病因相关;CA-ARF中,70.5%为内科系统患者,91.2%与单病因相关,差异均显著(P均<0.05).HAARF和CA-ARF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62.7%和23.0%,肾功能恢复率分别为20.6%和67.2%,差异均显著(P均<0.01).HA-ARF患者少尿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机械通气率、急性肾小管坏死-个体严重程度指数(ATN-IS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均显著高于CAARF患者(P均<0.01).MOF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HAARF和CA-ARF预后的共同危险因素,少尿和高龄分别是HA-ARF和CA-AR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CA-ARF占ARF比率总体高于HA-ARF,但后年来CA-ARF发病率显著上升,CA-ARF病因相对单一,预后较好,而HA-ARF病因复杂,预后很差。

其他文献
研究的目的是评价高容量血液滤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和预后的治疗效果.研究共纳入某大学医院ICU中24名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96 h,超滤比率在40 ml·kg-1·h-1和60 ml·kg-1·h-1,以28 d病死率作为观察目标。
1发病情况奶牛生产瘫痪是高产奶牛分娩后突然的以精神沉郁、全身肌肉无力、昏迷、瘫痪卧地不起为特征的营养代谢疾病。
希腊雅典学者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其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共纳入两所医院的ICU中15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普通脓毒症患者69例,严重脓毒症患者2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59例。
目的 探讨上皮-间质连接(EIJ)的基底膜(BM)成分缺失在皮肤创伤治疗中引发以上皮和肉芽组织过度增生为特征的假性上皮瘤样增生(PEH)病变的机制.方法采集11例临床创(烧)伤后继发PEH病变及6例其边缘正常皮肤(PEH-N)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EIJ区广谱细胞角蛋白(p-CK)、Ⅳ型胶原(ColⅣ)、层黏连蛋白(L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3和MMP-9、增殖细胞核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和纳洛酮对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LPS吸入性ALI模型(LPS 3 mg/kg气管内注射).8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LPS损伤组,甲基泼尼松龙组(LPS+甲基泼尼松龙),纳洛酮组(LPS+纳洛酮),联合用药组(LPS+甲基泼尼松龙+纳洛酮).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
期刊
目的观察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肠黏膜结构的动态病理变化,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激活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模型致大鼠重型弥漫性脑损伤.150只雄
为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外科治疗规范性,控制影响手术治疗预后的各种因素,对本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的176例HICH手术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对比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