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连续看了两三本经济或是理论之类的书籍后,我通常会选择一本历史或人物类的,调整阅读快感。
这正是我此时此刻选择这本《延河边的文人们》的理由。
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书有很多。这本书能在我手中停留,大概在于它把延安文人作为一个整体,重置回那个时代进行了解读。
我并不认同作者把当年的延安文人归结为叛逆者、逃亡者、追求者三种类型。而宁愿相信那都是一群扑向光明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任何理想的洪流中,都一定混杂有机会主义分子。
这么一股理想的洪流,“粗野的力”(书中形容冼星海之语),燃烧的情,却在连番激荡之后,演变为一幕惨烈的悲剧。不禁令人感叹,被时代选择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那是一个需要且只需要集体精神的时代。
19世纪末西方关于知识分子定义中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富有强烈道德动力的作家,用通俗的语言向一个受过教育的普通读者群体讲述当时最重大的问题。”而当时最重大的“知识分子改造”的问题,却通俗地形容为“脱裤子”“割尾巴”。这可是1942年3月9日的《解放日报》的社论。在如此严酷的生存问题面前,延安文人们纷纷选择“死去旧我”,消褪知识分子的精神秉性。
书末附录有一封李海文致作者的信,颇有价值。写信人从亲历者的角度,解读了为何当年的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会有如斯荒诞的对立。也一解我心头之惑。
在延安之外的文人呢?书中恰好写到朱光潜。他也曾有赴延安之意,但终未成行。他在复周扬的信中说,“你知道我已是年过四十的人,暮气……以及家庭和朋友的关系都像一层又一层的重累压到肩上来,压得叫人不很容易翻身。”
这话让人悚然心惊。心生悲凉。然而福兮祸兮。
作者在书末说,从史料里出来,看看现在的社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或许是我们愿意读历史书籍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历史常常会以重复的方式,报复我们对它的遗忘。
是不是时代,
也是一座高墙
文*徐碧姗
如果一个人2010年和2011年的书单里,没有和“民国”有关的书籍,我会暗暗地对他嗤之以鼻:第一,不关心国是;第二,不了解历史;第三,跟不上潮流;第四,少了点文化。当然,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我只是想说,“民国”,实在是太火了,想躲都躲不掉。因为总对“畅销书”的专业水准带点怀疑,于是挑了一本排行榜之外的,叫《民国的政治逻辑》,因为书名满足了我对逼近本质之精神的偏爱。触动最深,是作者谈抗战期间国民党、共产党、苏联、日本四种力量之关系时的这样一句话:“政治是现实的,民族情绪可以对政治构成强烈的冲击与影响,但并不构成最终的决定因素。”于是所谓民族、国家大义,抗日反帝,稍有机会都被以服从国共政争的政治需要的方式在操作。如此,那时的人们,到底是在多少重的价值、意义、阴谋、阳谋的指挥下,献出惨烈的一生?在那个辛亥之年,不知问这个问题合乎时宜否。
无论是否因着这个疑问,齐邦媛的《巨流河》都是一定要读的一本书。去年年末几乎所有榜单上她都是第一位。我心悦诚服地去追捧她。文字清雅,精神高洁,如诗如歌,却清清楚楚是惨烈的一生。“为不能回归的东北,不能离开的台湾。”为其出生入死,却只能漂泊异乡,记入历史的背面;为其奉献半生,却仍是外省人,问你爱不爱台湾。最终,还是最爱之学问给予心灵安慰,支撑生命向上,但求学路却是千难万难。读着不禁心痛,这人生,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也许精神因背负惨烈而更显高贵,但最渴望的是否是无须背负的自由?
如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领奖时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System)。”是不是时代,也是一堵高墙。
也许与此有关,也许无关,村上的《1Q84》我真心认为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如果高墙注定如影随形,我们也只能培育不被绑架、保持距离的力量。那么,村上所写的那种深刻的孤独,及由其单纯地连接起的人与人的联系,也许是一种力量。
Weibo
@---神爱喜善---:Every saint has a past and every sinner has a future. 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梁冬 : 如果今天是2001年的3月1号你会怎样规划你的未来10年?我会减少一半的饭局,我会多看五十本书,我会写一本社会评论,我会开始跟随一位先生学临床,我会开始做连锁药店。如果你认为已经错失了十年,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坚定地走你认为应该走的路?重要的事不那么有时效性。
@施爱东1:《顾颉刚全集》中,最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是日记部分,也是最引世人瞩目的部分。顾先生的史家本性,促使他几乎把每天见过的人,做过的事,都写进了日记。顾先生对于学问的执着,对于自己流芳百世的自信,对某女学生的迷恋和苦恼,对于许多知名学者的不屑和鄙视,等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很值得八卦。
鹦鹉史航 : 昨天读《冈村宁次回忆录》,1944年5月28日,该酋写道:“行军宿营时如有沐浴设备,宿营的最高长官应注意迅速入浴并尽量缩短时间。如有人来访,也应使 之稍待,而先行入浴,以免使多数部下失去一天最大快乐的入浴时间或因入浴而推迟睡眠时间。以上是我当大队长的体验,至今严格遵守,一般不超过十分钟。”
@小兵袁@户外探险 :摩顿森把一次旅行化作了一个生命的承诺,从而改变了他在路途中所遇见的人的命运,并通过文字将看似不相干的人拉在一起,娓娓道来,他朴素的心便很快让你跳进《三杯茶》的友情世界里去,令你也嗅到茶的清幽香味。一个承诺,十年奔走,感动全球1000万读者! @户外探险:【户外图书推荐】2009年度#金犀牛奖#最佳出版物#名奖:《三杯茶》(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著:葛瑞格·摩顿森 译:黄玉华 校:严冬冬)
@贾章柯:在长沙见毛泽东像想起沈从文高贵的自裁。1948年12月他写到:一切终得变,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怀疑。人到中年,性情凝固,又或因性情内向,缺少社交适应能力,用笔方式二十年三十年统统由一个“思”字起步,此时却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转,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
@中国新闻周刊:【多少级地震才有震感】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大小而定的。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
这正是我此时此刻选择这本《延河边的文人们》的理由。
关于延安整风运动的书有很多。这本书能在我手中停留,大概在于它把延安文人作为一个整体,重置回那个时代进行了解读。
我并不认同作者把当年的延安文人归结为叛逆者、逃亡者、追求者三种类型。而宁愿相信那都是一群扑向光明的理想主义者。虽然,任何理想的洪流中,都一定混杂有机会主义分子。
这么一股理想的洪流,“粗野的力”(书中形容冼星海之语),燃烧的情,却在连番激荡之后,演变为一幕惨烈的悲剧。不禁令人感叹,被时代选择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那是一个需要且只需要集体精神的时代。
19世纪末西方关于知识分子定义中的核心要素是:“一个富有强烈道德动力的作家,用通俗的语言向一个受过教育的普通读者群体讲述当时最重大的问题。”而当时最重大的“知识分子改造”的问题,却通俗地形容为“脱裤子”“割尾巴”。这可是1942年3月9日的《解放日报》的社论。在如此严酷的生存问题面前,延安文人们纷纷选择“死去旧我”,消褪知识分子的精神秉性。
书末附录有一封李海文致作者的信,颇有价值。写信人从亲历者的角度,解读了为何当年的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会有如斯荒诞的对立。也一解我心头之惑。
在延安之外的文人呢?书中恰好写到朱光潜。他也曾有赴延安之意,但终未成行。他在复周扬的信中说,“你知道我已是年过四十的人,暮气……以及家庭和朋友的关系都像一层又一层的重累压到肩上来,压得叫人不很容易翻身。”
这话让人悚然心惊。心生悲凉。然而福兮祸兮。
作者在书末说,从史料里出来,看看现在的社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或许是我们愿意读历史书籍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历史常常会以重复的方式,报复我们对它的遗忘。
是不是时代,
也是一座高墙
文*徐碧姗
如果一个人2010年和2011年的书单里,没有和“民国”有关的书籍,我会暗暗地对他嗤之以鼻:第一,不关心国是;第二,不了解历史;第三,跟不上潮流;第四,少了点文化。当然,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我只是想说,“民国”,实在是太火了,想躲都躲不掉。因为总对“畅销书”的专业水准带点怀疑,于是挑了一本排行榜之外的,叫《民国的政治逻辑》,因为书名满足了我对逼近本质之精神的偏爱。触动最深,是作者谈抗战期间国民党、共产党、苏联、日本四种力量之关系时的这样一句话:“政治是现实的,民族情绪可以对政治构成强烈的冲击与影响,但并不构成最终的决定因素。”于是所谓民族、国家大义,抗日反帝,稍有机会都被以服从国共政争的政治需要的方式在操作。如此,那时的人们,到底是在多少重的价值、意义、阴谋、阳谋的指挥下,献出惨烈的一生?在那个辛亥之年,不知问这个问题合乎时宜否。
无论是否因着这个疑问,齐邦媛的《巨流河》都是一定要读的一本书。去年年末几乎所有榜单上她都是第一位。我心悦诚服地去追捧她。文字清雅,精神高洁,如诗如歌,却清清楚楚是惨烈的一生。“为不能回归的东北,不能离开的台湾。”为其出生入死,却只能漂泊异乡,记入历史的背面;为其奉献半生,却仍是外省人,问你爱不爱台湾。最终,还是最爱之学问给予心灵安慰,支撑生命向上,但求学路却是千难万难。读着不禁心痛,这人生,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也许精神因背负惨烈而更显高贵,但最渴望的是否是无须背负的自由?
如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领奖时说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是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外壳的鸡蛋。再假如我们或多或少面对之于每一个人的坚硬的高墙。高墙有个名称,叫作体制(System)。”是不是时代,也是一堵高墙。
也许与此有关,也许无关,村上的《1Q84》我真心认为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如果高墙注定如影随形,我们也只能培育不被绑架、保持距离的力量。那么,村上所写的那种深刻的孤独,及由其单纯地连接起的人与人的联系,也许是一种力量。
@---神爱喜善---:Every saint has a past and every sinner has a future. 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 。─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梁冬 : 如果今天是2001年的3月1号你会怎样规划你的未来10年?我会减少一半的饭局,我会多看五十本书,我会写一本社会评论,我会开始跟随一位先生学临床,我会开始做连锁药店。如果你认为已经错失了十年,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坚定地走你认为应该走的路?重要的事不那么有时效性。
@施爱东1:《顾颉刚全集》中,最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是日记部分,也是最引世人瞩目的部分。顾先生的史家本性,促使他几乎把每天见过的人,做过的事,都写进了日记。顾先生对于学问的执着,对于自己流芳百世的自信,对某女学生的迷恋和苦恼,对于许多知名学者的不屑和鄙视,等等,都一一记录在案,很值得八卦。
鹦鹉史航 : 昨天读《冈村宁次回忆录》,1944年5月28日,该酋写道:“行军宿营时如有沐浴设备,宿营的最高长官应注意迅速入浴并尽量缩短时间。如有人来访,也应使 之稍待,而先行入浴,以免使多数部下失去一天最大快乐的入浴时间或因入浴而推迟睡眠时间。以上是我当大队长的体验,至今严格遵守,一般不超过十分钟。”
@小兵袁@户外探险 :摩顿森把一次旅行化作了一个生命的承诺,从而改变了他在路途中所遇见的人的命运,并通过文字将看似不相干的人拉在一起,娓娓道来,他朴素的心便很快让你跳进《三杯茶》的友情世界里去,令你也嗅到茶的清幽香味。一个承诺,十年奔走,感动全球1000万读者! @户外探险:【户外图书推荐】2009年度#金犀牛奖#最佳出版物#名奖:《三杯茶》(出版:吉林文史出版社 著:葛瑞格·摩顿森 译:黄玉华 校:严冬冬)
@贾章柯:在长沙见毛泽东像想起沈从文高贵的自裁。1948年12月他写到:一切终得变,中国将进入一个崭新时代,则无可怀疑。人到中年,性情凝固,又或因性情内向,缺少社交适应能力,用笔方式二十年三十年统统由一个“思”字起步,此时却用“信”字起步,或不容易扭转,过不多久,即未被迫搁笔,亦终得把笔搁下。
@中国新闻周刊:【多少级地震才有震感】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大小而定的。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