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中研究性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社会中个体学习的必备素养,是个体为完善自身、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品德、才能、精神面貌等的集成.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支柱,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主旨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认知与发展的视野和境界,其包含学生的化学知识素养、化学思维素养、化学实验素养、团队合作素养、创新素养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及兴趣爱好,对研究课题进行科学的选取与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教学形式更灵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突破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弊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研究性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制定
  传统观念里,教学内容即教材内容.但新课标的实施,加深了人们对“教学、教材、课程”之间关系的理解,“教教材”的观念逐渐被“用教材教”取代.教学内容的框架主要受学科知识体系和能力的逻辑结构影响,与教材的顺序有关,但并不完全等同于教材的结构.研究性教学可将所选的教学内容细化为基本单元,确定基本的顺序和目标,将教学内容归门别类,分析教学内容、评价体系,得出所教内容的知识重要性及基本类型、章节间的关系、编写的意图、知识的单元结构,等等.分析过程中,若发现与教学目标冲突、无关、重叠、遗漏等内容,及时补充调整.教学目标是个体系,涵盖了知识点—课时—单元—课程整个系统各部分的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一旦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就可以此为参照择出学习单元模块及内容.对选出的学习模块及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模块及内容的学习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需的知识点.
  二、研究性教学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贯彻新课程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改变重结果轻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多元、有趣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多条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高中化学的研究性教学,不仅有助于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新课程理念的融合,更可为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提供保障.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掌握必备的教学策略,可有效地把控教学活动,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及其他教学工具展开师生的互动.学生也应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学习模式和方法的选择、情境创设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完成.在进行“元素”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中,可通过私家车这样一个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概念引入时,从不同种原子间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相互比较入手,这样既复习了前一课题的知识,又引入了元素的概念,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研究性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需求与动机、学习习惯及认识思维进行详细的分析.学习需求及动机,直接反映出学生获得学业上某一成绩的诉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推动力.每个学生求学的动机不同,导致学习行为呈现不同的动力色彩.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识思维是学生长期养成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是学习行为的核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及环境适应性.研究性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故充分了解学生应作为教学设计的首要目标,并为教学设计的实施提供参考.任务、问题和作业等教学评价是课堂的补充和延续,其设计可有效地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的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地选择习题、设计问题,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快速消化并吸收课文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交流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提高创新思维.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科学领域的重要基础.高中化学的研究性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多元、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觀能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其他文献
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学有所获、共同进步.而要实现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做好学生、
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 m/s.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因此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例如锣鼓的振动能产生声音:流动的河水发生振动能产
什么是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乐音是悦耳动听的声音,比如美妙动听的歌声、气势恢宏的交响乐等;而噪声是令人心烦的、刺耳的、嘈杂的声音,比如粉笔与黑板摩擦的声音、机器的轰鸣声等.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而物体的发声情况和物体的振动情况有关.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发出乐音时发声体都在做有规律的振动,发出噪声时发声体都在做无规则的振动.示波器可以用来显示发声体的振动情况,图1甲反映了发声体在发出乐音时有规
声与信息  声可以传递信息.我们知道.轰隆隆的雷声预示下雨:有经验的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汽车修理师听汽车发动机的声音能够判断汽车故障.  火山喷发、台风、海啸等许多灾害性事件发生前都会产生次声波.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前兆来预报灾害事件的发生.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测声源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研究其特性.  医学上.医生利用B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
不管是新课改前的高中物理教材和教辅资料,还是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材和教辅资料,对薄膜干涉中的明条纹和暗条纹的有关问题的处理,均没有给出具体有效的讨论方法.文章由直角
今天.小美在学校遇到了一个难题.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外实践题: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做实验.让一支蜡烛不会被吹灭.这可难坏了小美.因为她清楚地记得.每次过生日对着蛋糕许愿后.她一口气可以轻松地吹灭好几支蜡烛.现在要让一支蜡烛不被吹灭.这样神奇的事情要怎么才能做到呢?  回到家中.小美思考一段时间觉得毫无头绪后.果断找到蜡烛开始做实验.可是蜡烛点燃后.只要隔得不远.还是轻轻一吹就会灭.失败几次之后.小美开始
20世纪90年代.天文科学家根据观察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宇宙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暗物质占宇宙25%.暗能量占70%,通常所观测到的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的5%.这个结论与我们传统的认识相去甚远.我们现在已知的一切行星、恒星、星系、黑洞……这样一个庞大的我们能看到的宇宙仅仅是真正宇宙的5%.真让人不可思议.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  科学的大发现往往是与感官的直觉相冲突的.400年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村前有小溪流水,村外有山野树林,环境十分优美,自然万物的美深深吸引了他.他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和花草.  在他5岁的时候,一天晚上他和家人在庭院乘凉,突然听见房屋后面响起一阵“唧--唧唧唧”的虫鸣声.是蟋蟀?比蟋蟀的声音小多了;是山雀?山雀不会连续叫个不停……于是他决定去看看.结果他发现:发出鸣叫的不是小鸟,而是一种蚂蚱.从此,他对昆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昆虫世
期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课堂也应该积极引入相应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而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传统的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具有较强的学理性,因此,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甚至选择放弃数学.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应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丰富内容以及多元展现形式的引入,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学生学得更有劲头.为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对数学课堂引入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