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恋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70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我才19岁,精神上极度空虚,靠着杂耍表演勉强度日。那时,生活是孤独寂寞的,社交圈也非常小。那些日子对我来说,没有浪漫,没有快乐,没有任何美好可言。直到8月的一個晚上发生了一件事。
  那天,我在一家戏院演出。当时,我正站在幕布后等待上台。一家剧团的女孩们在台上跳舞,其中一个女孩滑倒了,其他人都在笑她。她的头发呈咖啡色,眼睛大大的,是褐色的,眼里尽是笑意。
  忽然,滑倒的女孩转身朝幕布方向看来,恰巧迎上我的目光。我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小脸,便目瞪口呆地看着她。她感到我喜欢她的笑容,变得有点羞涩了。
  后来,她下台换装,让我帮她照看衣服。她的衣服上有薰衣草的香味,自那以后,我一直非常喜欢这种香味。


  她们表演结束后,她来取衣服。
  “谢谢你。”她说。我们俩聊着、笑着,但这时剧团经理走过来,打断了我们。
  “快点,我们要晚点了。”她们还要去另一家剧院表演,她转身去拿东西。
  “我帮你拿吧。”我激动地说,并拿起她的化妆盒,帮她打开门。
  “明晚见。”她急切地说。
  我只有点头的份儿,嘴巴早已说不出话来。她走到门口时转过头来,略带羞涩地说:“我叫海蒂,别忘了。”
  “我不会忘的。”我回答。
  这就是我和她的开始。以后,每晚我们都能聊上几分钟。白天我们无法见面,因为都忙于排练,所以我们约好一个周日的下午4点在肯宁顿大门见面。
  为了见她,我用心打扮了一番:身穿过膝的双排扣大衣,头戴圆顶礼帽,手戴手套,一只手拄着一根手杖,另一只手伸到裤兜里反复摩挲兜里的30先令。
  差4分钟就4点了。我不知道她卸妆后是什么样子,她不化妆也许并不美。
  终于,我看到一个长得有些像她的人向我走来,离得越近,我的心就越往下沉——一点儿都没有我想象的美。我非常沮丧,但是必须强打起精神。我不能露出一丁点儿失望的情绪,这对她太残忍了。
  这时她快走到我跟前了,我刚要朝她笑,她就绕过了我。不是她!我松了一口气。
  这时,一辆公交车慢慢停了下来,车上的乘客纷纷下车。最后,一位看起来身材苗条的女孩向我走来。她身穿一件干净的蓝色哔叽外衣,看起来神采奕奕,非常漂亮。我立刻就认出了她,她就是海蒂,比我想象的还要漂亮。
  那天晚上,送她回家后,我独自漫步在泰晤士河河堤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走到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铺,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杯茶和一份三明治。这就是陷入爱河的年轻人的举动。
  接下来的事情势不可当。对她来说,这段插曲只是我对她的一种青春期的热恋;但对我来说,它是情感的初萌,是一次寻求美的行为。我猜想,应该是我对她的狂热让她感到有负担,所以她才会很快对我感到厌倦,并与我分手。
  后来,她随剧团去了美国,我尝到了失恋的苦楚。当我再次遇到她,已经是两年后了。
  当时,我正走在皮卡迪利大街上,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刹车声。我转身看到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停了下来,车窗里伸出一只戴手套的小手朝我打招呼。我想,可能是认错人了。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道:“查理!”
  我走上前,车门打开了,是海蒂,她让我坐进去。她离开剧团后,同她姐姐一起住在美国。
  “现在,跟我说说你的近况。”她温柔地看着我。
  “没啥可说的,”我答道,“我还是做老本行——逗人笑,我想去美国试试运气。”
  “那么,我可以在美国见到你了。”她插话说。
  “是啊,不过要跟我的秘书提前约一下时间。”我开玩笑地说。
  “我说真的!”她坚持道,“分开后,我一直非常想你。”
  我感到心花怒放,但我知道,我和她早已不可能了。
  那天晚上,我们一起去看了她的哥哥和母亲。海蒂第二天要去巴黎,我们互相道别,她说会给我写信。但是,她只写过一封信,之后就再也没有音信了。后来,我去了美国。
  到美国不久,我听说她同她姐姐也回到了美国。当时,我又想见她,又觉得尴尬。她的富有令我感到自卑,然而我还是经常在她住的第五大道上溜达,希望能与她偶遇,但都无疾而终。
  后来我投身电影业,一鸣惊人。
  我曾去纽约签署数百万美元的合同,我想这应该是见她的最好时机,但已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去见她了。我不能去她家找她,也不敢给她写信。我太害羞了,只能在纽约多逗留一些时日,希望能与她偶遇。
  最后我和她哥哥不期而遇,我邀请他共进晚餐。他一直都知道我喜欢他妹妹,在谈到他妹妹时我会不好意思。所以,我们饭间聊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情。
  最后,我还是忍不住问道:“哦,对了,你妹妹好吗?”
  “哦,她很好。她结婚了,住在英国。”
  我立即决定离开纽约,回去工作。
  后来在工作的间隙里,我偶尔会查看信件,只是希望能发现一个特殊的“e”——她独有的字体。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信。我立刻认出了它,当场打开信,信末署名是“某某夫人”,“某某”就是“海蒂”。
  信的开头写道:这么多年,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常常会想起你,却不敢给你写信。
  太讽刺了!她竟然也不敢给我写信!
  信尾写道:如果你来伦敦,来看看我吧!
  这封信读起来既陌生又遥远,但我还是准备去伦敦。能再见到她该有多高兴啊!这次我不再自卑,也不会感情用事。
  几周之后,我的片子就拍完了。等工作告一段落,我就动身回英国。
  途中,我遇见了海蒂的哥哥索尼。他跟我说,伦敦已经沸腾了,他们热烈欢迎我的到来。我礼貌地听着,却在想别的事情。我在想,见到海蒂,她会说什么?她会做什么?我愿卸下所有伪装,自然地与她相处。一个人功成名就后,便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那时我没有注意到,索尼的表情很怪。和以前一样,他不愿提起海蒂。突然间,我们谁也不说话了。我看向窗外。终于,我忍不住探问:“你妹妹在伦敦吗?”
  “海蒂?”他静静地说,“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3周前她去世了。”
  我万万没有想到,我们之间竟是这样的结局。我做好了应对一切失望的准备,唯独没想到这个。
  那以前,我人生中始终存有一个模糊的想法、一个渺小的愿望,虽然从未分析过,也不太确定,但一直住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都想将我的成功当作一束花送给某个人,而现在物是人非,花又该送给谁呢?
  (传 舍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卓别林:我的环球之旅》一书)
其他文献
一个爱吹牛的猎人,刚巧丢失了一只名贵的狗,他怀疑是獅子把狗吃了。他看到一个牧人,就问他:“你能否告诉我,那只偷吃我的狗的狮子住在哪儿?我非要出了这口恶气不可!”  牧人回答:“它就在这座山的附近,我每个月都要缴上一只绵羊作献礼,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在田野中穿行,而且还能得到安宁和休息。”  正当他们俩说着话的时候,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了。它轻松地抖着鬃毛一溜小跑过来。爱吹牛的猎人见状撒腿便
期刊
18世纪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在流放英国期间开始学习英语。当他發现plague(瘟疫)只有一个音节,而ague(疟疾)居然有两个后,很不高兴。他说,应该将这种不合理的语言分成两半,一半交给“瘟疫”,另一半交给“疟疾”。  伏尔泰的愤怒,是初学外语者常有的反应。语言,天生是不讲理的东西,学者必须低首下心、唯命是从、昼思夜梦,才能小有所成。有人笑称,学习外语之道,始于寒暄而终于吵架。也就是说,如果你能用外
期刊
1880年8月,创刊4年的中国近代最早的科学杂志《格致汇编》第7卷上,刊登了一篇题为《考证律吕说》的文章。文章不长,研究的也是非常冷门的中国古代律学。然而正是这样一篇看似不起眼的论文,在近代中国科技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代表了一个半世纪前中国人学习先进科技所达到的高峰。  中国古代一向采用弦音和管音相合的方式确定音律,“以弦定律,以管定音”。然而,现代物理学实验表明,弦振动和管振动的方式不同,弦律和
期刊
1937年夏,程开甲同时报考了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与浙江大学物理系,并被两校同时录取。浙大的录取通知书上写着“公费生”3个字,这让程开甲惊喜异常。  在浙大的4年,对程开甲影响最大的是束星北和王淦昌两位教授。  束星北教授和学生一见面,就以其幽默的讲课方式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学物理的要诀是:懂得道理,弄清原理。为了让学生们记住这一要诀,他出了这样一道考题:太阳吸引月亮的力比地球吸引月亮的力要
期刊
爸爸去看孩子的演出,结果发现孩子演的是块一动不动的石头。  爸爸非常恼火,认为孩子不争气。  等孩子下台后,爸爸生气地问他:“为什么要演块石头?”  孩子眨眨眼睛說:“我演的不是石头,是孙悟空啊。”  (潘光贤摘自《辽沈晚报》2018年1月17日)
期刊
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一套关于战争的正统理论。日本和西方战争传统的差异全部体现在他们如何看待生命和使命上。  日本为其战争合理性辩护的前提和美国截然相反,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也与美国人不同。美国把战争归因于轴心国的侵略性——日本、意大利和德国以一系列罪恶的侵略行径打破了国际和平。但日本人对战争的起因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只要国家拥有绝对的主权,世界就会动乱不断。因而日本需要通过战争来建立一个等级体
期刊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都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轿子在家门口停下来,他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讲故事给我们听。  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哥哥边
期刊
最近,成都一位急救医生因在救护车内充当病人的“人肉支架”,获得不少赞誉。  新闻照片中,肖医生半蹲着,双手用力抓着急救床和座椅以保持平衡,呼吸不畅的病人趴在他身上——这个姿势从救护地点到医院保持了整整20分钟。  救护车这个盛满了希望、失望、冲突、焦虑等情绪的空间,在城市里日夜穿梭,却很少被镜头关注。荧幕上呈现的救护车空间,往往片面而重复:镇定的医生、奄奄一息的病人、刺耳的鸣笛声,还有摇着大夫胳膊
期刊
奥立弗·培根住在一座可以俯瞰格林公园的楼房顶楼。他拥有一套公寓。在公寓里,椅子靠前摆放,角度得当,上面盖着皮毛;沙发填补了窗前的空当,上面铺着花毯;三面落地窗户上垂着精致的纱窗和华丽的花缎窗帘;红木餐具柜里摆得满满当当,全是高级白兰地、威士忌和朗姆酒。“瞧瞧,奥立弗,”他时常喊着自己的名字说,“你出生在肮脏的小巷,你……”这时,他会低头看看自己的双腿,裤子裁剪合体、做工考究,然后再看看皮鞋和鞋罩。
期刊
约翰·多尔是风险投资界的传奇人物。他曾经成功地投资了网景、谷歌和亚马逊。2007年的一天,他和他的邻居兼朋友乔布斯在一所学校里观看乔布斯女儿的足球赛。赛事有些无聊,乔布斯对多尔说要给他看样东西。多尔永远忘不了他第一眼看到那部手机的情景。  “史蒂夫把手伸进牛仔裤口袋,拿出第一代iPhone。”多尔回忆道,“然后他说:‘约翰,这个东西几乎要把我的公司弄破产了。这是我们做过的最困难的事。’于是我问他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