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活动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el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学的一个子系统。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环境各个要素之间既有复杂的自身组织又互相联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的意义在于提升参与者的个体生命价值,着眼与未来,使课堂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 课堂生态系统;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
  
  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1976年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Lawrence Cremin)在其著作《公共教育》中率先提出了“教育生态学”概念,开启了从另一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传统教育的先河,为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教育生态学就是依据生态学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平衡等原理和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果。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教育生态学不仅宏观地研究大教育的生态系统问题。还对其进行微观研究,形成了诸如学校生态系统、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等子系统。对于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现有的理论、评析、探讨相对较多,而结合具体学科进行教学实践运用的较少。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着重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构建的具体运用,以期建构一个开放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提高大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
  
  一、课堂生态系统概述
  
  课堂教学活动是我国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课堂是教育情景中人与环境互动而构成的基本系统。这里的人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两大元素。环境是一系列具体的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环境元素群:如教学空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氛围等。教师、学生、环境三部分组成了课堂教学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理论,这个系统内部的各个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它们既有复杂的自身组织,又与其它元素紧密相连、平等互利。并且每个元素都要对其它元素发挥作用。如果某个元素发生了哪怕细微的变化,都必然带来整个生态系统的变革,影响其它各个元素的生存和发展。生物的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生命力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正是这种多样性使得课堂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环境诸因素之间又彼此存在着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功能转换过程。①从课堂自身内部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传递上,没有在此基础上的互动,整个课堂教学便是无水之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指导者,学生的社会化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生态“细胞”。没有学生就意味着没有课堂生态。课堂教学对师生双方而言,具有反馈的性质,即课堂中所得到的知识会在个体以后的发展中积累起来发挥综合作用。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动态的。二者相互依存,在自然状态下共生共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的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③生态系统是开放的,教学环境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让师生的生命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发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④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教育的本质是与生命同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和本体价值和谐统一下进行的。孙芙蓉认为课堂生态的基本内涵为“生命”和“关联”,是课堂时空内生命体之间及其同环境的关联。以,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及个体的独特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生命活力,启动自由之思想,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生态的构建实践
  
  生态系统理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生态学以人为本,从根本上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其价值指向是人。文学是人类同自然界交流过程中产生的。它也从根本上关注人。一切文学都是对人生存意义的回答。中国现当代文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张扬的就是“人的文学”的精神。从生态学的角度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就可以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其本质。
  
  1 打破学科界限,将文学与文化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文化素养,培养深刻的人文精神生态系统理论观点认为:任何一个系统只有是开放的,与外界环境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系统才有活力,才能不断发展。作为人类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不是孤立存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从其百年的发展史看,始终在不断地扬弃和自我变革,它与社会文化扭结在一起。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态、文化背景和人的哲学意识及思维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关联。打破学科界限,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文学与艺术、文学与社会学、文学与心理学、文学与伦理学、文学与自然科学等联系起来,最大限度把文学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社会文化中,去挖掘文学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比如一些经典的作家、作品,在多维视角的关照下,有了富有新意的阐释,不同的文化对于作家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文学作品的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湘楚文化对于沈从文。巴蜀文化对于李劫人,京都文化对于老舍,三晋文化对于赵树理等的影响。说明文学也是社会“风俗史”。可从宗教的角度探讨许地山、张承志的作品;从心理学分析研究曹禹的《雷雨》等等。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文化含量。
  文学是人类经历的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反映了人类的动机、冲突、价值。它的反思精神、理性意识、以及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最好的范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应回归自然,充分尊重教学内容自身的精神品格。通过对文学这一人类精神表象的分析,打开通向学生心灵的自由之窗。启迪学生主动构建有利于人类进步、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体系。
  
  2 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构建平衡、和谐的课堂生态系统
  生态学动态生成的观点认为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主导因子。但主导因子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条件中有不同的主导因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成为主导因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交替作用,使师生共同承担着知识信息的传递、分解、加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依据“知识优先”的原则,采用“师讲生记”的教学方法,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性和控制力。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安排,学生只要善于记忆就行了。学生作为生 态个体的生存意志、自身特点和权利。其行为和思维的丰富多彩被忽略了。长期这样的教学使原本内涵极为丰富生动的文学课堂变得枯燥无味。事实上,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活动中,作为文学的鉴赏者,教师和学生处于同等地位。但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心理体验和感情升华的自我实现,教师则是无法替代的。生态化的课堂要求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师生双方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学生知识意义构建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判断提供给学生参考。对学生的思路和观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混乱走向逻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动机:另一方面学生要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要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自我意识、个人感受和内心真实的声音,主动用自己的眼光去思考问题、分析判断事物,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加以验证,把当前的学习内容尽量和自己已知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有学生从台湾现代派作家白先勇的作品中读出了作家的传统文化乡愁。
  
  3 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
  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只有开放。才能吐故纳新。增强系统的内在生命力。中国现当代文学要实现多方位的开放。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传统的教学内容仅限与教科书,课堂教学主要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讲解。而生态化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仅仅是教科书。教科书提供的只是一条进入历史现场的路径。凡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都可成为教学内容。特别是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来看,它涉及的内容广泛,时间跨度长,作家作品浩若繁星。文学思潮风起云涌,文学现象数不胜数,文学运动此起彼伏。因此,教材不应成为学生学习唯一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构成和情感、意志等取向,通过多种途径(如图书馆、资料、数据库、互联网等等)重新进入到教材资源。通过自我整合获取知识,教材上的观点也不再作为唯一正确的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的总体目标,积极想办法,既要立足教材,精选教材,又要高效地驾驭教材,引导学生借助文学与教师对话、与作家作品对话、与现实社会对话、与世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找到最能有效沟通心灵世界的方法。教师应为学生开设细致的课外阅读书目,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优秀的作品、作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有利于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文学发展演进的内在规律。教师还要随时跟踪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吸收最新科研成果。为作品分析提供系统而有力的方法论支持。如李金发、穆旦等现代派诗人的作品吸纳融入了大量的西方写作技巧。依靠传统的阅读经验是很难真正进入它们所营造的艺术世界,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作品,教师在课堂上解读作品时应适量引入如象征主义、形式主义、心理分析学、解释学、叙事学等理论,这样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将会更透彻,其独立分析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其次是教学手段的开放。现代科技的进步,丰富了教学组织手段,拓展了教学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动态的多媒体和网络信息制成丰富多彩的课件,利用声、像优势在教学内容里穿插一些图片、幻灯片、影片等,让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融会贯通,音乐、声音、图片、动画等精美组合,极大地缓解了课堂的视听疲劳,这些形式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使课堂生动丰富起来。同时多媒体教学也鼓励学生主动接触并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多方面查找信息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结构。
  
  4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
  课堂生态系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生命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为此,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构建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1)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促使学生的个性张扬,激励学生积极地探求知识,发挥其创造性。课堂生态系统中,每个学生都处于相应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态位。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都充满着差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兴趣爱好”。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选择能力和人格特征,在理解文学作品是就会有多种视角和方法。而多维枧角的背后是思维的灵活和敏捷,是以宽厚包容的心态来理解世界和人生,这是创新思维必备的优秀品格。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是新颖性、活跃性、前卫性、不确定性,课堂教学不是欣赏经典的过程。而是寻找经典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充满着可变性、未知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放飞思维与想象,不惟书,不惟上,对已有的定性评价大胆设疑,提出自己的见解,把学习过程当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上。学生的读写实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细读、精读一些优秀作品。并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讨论交换意见,这样既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又能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感受。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学的感染和熏陶。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要求学生就作品的某些方面有感而发,多写鉴赏文章,并参照作品进行创作。但有一个基本要求,不能抄袭,必须是自己的思考感悟。这样既突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文学性,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使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5 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和手段
  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来说。好的评价和手段是达到学习目标的最好工具。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应淡化终结性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
  (1)分层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心;评价的本质是为了激励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评价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标准。即使是同一层次的学生也应有不同方面的倾斜,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教师承认和肯定。激发创新的欲望。
  (2)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应坚持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本。对于学生新颖的思维结果,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充分肯定,竭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3)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他们成长的每一次跨越,以读书笔记、文摘、读后感、小论文、文学竞赛等,让学生从每一次评价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
  (4)改变考核方式。以单元测验、课时训练为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改变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做法。考核时减少纯记忆性知识的题量,增大主观题的比重。在一些题项上提供多个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题目要让步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同时有一定的学术深度。
  在课堂生态系统里,一切现在的行为都是为了“面向未来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对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才会变得有活力。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人文知识,更应实现这门课程强大的人文教育功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针对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电子技术;教学方式;实验教学    《电子技术》是机电信息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课程。系统性和实践性较强。如何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将其内容紧跟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同时又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摘要 本文从实际出发,探讨局域网教学方式。局域网起源于早期争用型无线电信道系统ALOHA,是一种在局部范围内把微机、外围设备相互连接的通信网。类型主要有以太网(Ethernet)、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和异步传输模式(ATM)。因误码率低、传输速率高,局域网广泛使用在办公自动化、企业信息化、小区宽带、医疗服务等领域。  关键词 局域网;教学    载波监听多路存取,冲突检测(CSM/CD)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前工科类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突出问题,对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创新意识教学方式。以车辆工程专业班级的《液压与液力传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实际教案对创新意识教学方式对能力培养进行分析,并对教学效果和能力培养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创新意识教学方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有效的。  关键词 创新能力培养;专业基础
期刊
摘要 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是民族地区旅游专业教育的目标,旅游市场日益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民族地区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建设实践基础基地来构建旅游实践教育体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旅游实践;基础基地    一、引言    民族地区的旅游专业由于受办学条件、办学经验和传统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基本还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期刊
摘要 阐述了在中小学开展女生艺术体操的必要性,并根据中小学女生的心理特点和体育课的特殊性,并设计了在中小学开展女生艺术体操教学教法。  关键词 乡镇;中学;开展;艺术体操;教法    前言    随着艺术体操的发展和提高。内容更加丰富。动作造型更加完美,很符合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它以美育为主。使学生建立和表达出真正的艺术美。在中小学开展艺术体操的目的,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增进健康,提高她
期刊
摘要 心理活动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心理;兴趣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语文课上可以领略到语言文字带来的优美意境。然而有些小学生却觉得语文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心理学认为。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内在需要和愿望时。才能产生认识语文和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倾向性心理,才有可能提高语文学习兴
期刊
摘要 知识经济的发展促使速写改变原本属于绘画的范畴,从美术领域逐步扩展到设计领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速写功能的拓展也带来了速写课程的教学从单纯的技能型教学逐步向设计型教学模式推进,为设计教育带来变革。服饰速写作为速写功能衍变的产物,成为服装设计教学中体现设计型教学特色、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设计效率的有力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 技能型教学;设计型教学;速写;设计型速写
期刊
摘要 服装表演编导与组织这门课是服装表演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上好服装表演编导与组织这门课,首先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其次注重讲授、浏览足够的录像片、不可缺少的课堂实训。服装表演编导与组织这门课,根据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性质。教学过程采取讲授、看片、实训的模式,教学效果会达最佳。  关键词 服装表演;编导;教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G 424 文献标识码:A    服装表演编导与组织这门课是服装表演
期刊
摘要 一个老师若热爱学生,就会关心他们的学习,反之,一个学生若与任课老师有对抗情绪,他就会对该学科有厌学情绪。直接影响该学科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师生关系。应该考虑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英语;教学;师生关系    一、正确理解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不是师徒之间的关系,老师会象蜡烛一样无私地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的积极因素。除节假日外。几
期刊
摘要 为掌握中小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05年课题组在河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考察了河北省部分中小学的有关情况。课题组的调研对象包括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内的四所学校。分别为河北师大附中、华清街小学、石岗小学、四十二中;还包括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的十四所学校,分别是第一中学、第二中学、香河四中、钳屯中学、安头屯中学、香河职教中心、渠口中学、大罗屯中学、刘宋中心小学、周庄中心小学、店子务中心小学、城内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