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各方面的科技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我国的电气工程的发展要想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就需要求电气工程行业不断创新革新,与现有的科技相结合起来。就目前来看,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合进电气工程中已成为常态,其显著的提高了电器工程领域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融合展开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融合;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益更迭的当代,先进的技术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其中在电气工程中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质量,且能实时的对整个电气工程进行监测,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但想要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则需培养大量的人才,与飞速发展的科技相匹配,充当桥梁,将二者更紧密的融合起来。
一、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现状和不足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客观来说在科学技术领域较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相应的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相较发达国家也较为落后,阻碍了其与电气工程的结合,限制了我国电气工程方面的发展。同时,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人才缺口仍然存在,这将会导致有大量的电气工程设备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且会降低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设备研发革新速度,导致许多从事电力相关企业因受技术因素、人员储备量不够等限制的的影响,不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发展,从而拖延了我国整体的电气工程发展进度。
二、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思路
(一)集中化设计
对于电气工程而言,往往对于中央处理器而言负荷量较大。举例而言,对于电器设备日常工作的监测来说,由于设备的不断增加,所监测的线路势必会增加,进而增加电缆的使用数目,增大电气工程运行成本。同时由于各被监测设备所处位置不同,不免会有距离较远的长电缆连接连备,这势必会增大电力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其稳定性受影响,且加大总处理器的运行负担,提高故障率。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电气工程中应采用集中化设计理念。
(二)远程化设计
远程化设计的理念为采取远程监管系统,对远处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采取无线通讯方式,其优点主要为减少电线电缆的使用,降低电气工程建设成本,调高了其经济性。同时因为排除了电缆由客观因素(如人为破坏,天灾破坏等)带来的不确定性,相对的提高了整套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又因减少了电缆数量的使用,降低了电气工程走线施工的难度,避免了电缆交叉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综上所述,采取远程化设计从各方面都为整套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提供了保障。
(三)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完成度较高的、较为普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它主要负责电气工程的配电柜、负载柜、二次仪表、控制总阀等现场设备间的信息传递以及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相较传统的布线技术,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针对分支中不同功能特性的电气设备的需求设计不同功能,创造更好的满足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除此以外还具有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是电气自动化技术融于电气工程中的一种及其优秀的方案,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
(一)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相结合
在电气系统中,如若系统出现异常,则继电保护装置将会自动切断电路并通知值守、检修人员,保护电气系统中的电气设备,降低损失,对整个电气工程系统起到应急防护的作用。其次,还可应用继电保护装置传输电信号的方式,整套电气工程系统进行安全监测,分析故障线路位置并远程指导维修检验。但继电器保护装置往往会发生误跳或拒跳的现象,产生影响正常工作或未能保护电气设备安全的现象,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其中将有效的改善上述现象。
(二)电气工程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精度、完成度及工作效率都极高的电气系统,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子处理技术、通讯技术等对变电站下属设施进行功能的重组,对其功能自行进行一定的优化设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将按其功能分散,一个功能模块管理多个电器单元的传统系统结构发展为一个模块管理一个电气单元,地理位置高度分散的结构。从而减少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时由单一模块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增强了各个电气设备的独立性,使其各司其职,最大的发挥每一个设备的性能,综合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效率。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电气系统的管理中已经十分普遍,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具有发现管理集成化高、故障快,故障位置找寻精准等优点。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电力工程系统的监测、维修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故障所发生的位置及其影响的线路,快速分析其所带来的影响,判断是否可通过自动化系统自整合修复,或通过一定的措施解决其带来的影响干扰。除此以外,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电信号传输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衔接设备和电路,快速的传输信息,设备管理人员可在一台总监测室便可监测多条线路,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提高管理效率,解放系统中的人力资源。
(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的电网调度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效的提高其工作效率。首先可以解放一定量的人力资源,可通过机器自身采集分析的信息反馈,结合电网实际运行的参数,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节省了人员现场采集的时间。其次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拥有高智能化,其可自身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分析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其工作情况做出合理判断,调节相应的电压、电流等,确保供电合理,在供电满足用户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供电资源,降低供电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而其自我分析修复性的特性又可保证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
(五)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人机互联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人为检修、分析、操作的旧模式,使得人机互联在电气工程中成为了可能,让设备的管理、管理、监测人员都可在室内使用计算机对整体的电力系统进行参数的修改调节,实时监测,减少了人员的使用;由于其操作程序相对较为简单简洁,也降低了电气工程中部分操作的繁琐程度,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同时避免了以外人为检修需停产、到现场调节参数等不方便之处。
结语
通过整片文章的分析研究,得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是大势所趋,其所带来的优势已经被全球各个国家所重视,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电气工程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其总体的工作运行效率。现阶段我国已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看出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海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是需要国家慢慢改进改善的。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设计思路与电气工程应用融合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希望对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使其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树文,王润涛,刘瑶,孟祥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8-9.
[2]张立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術,2019(02):165+140.
[3]王春北,赵可,刘婉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4):75-76.
[4]董宇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5):201.
[5]范延锋.电气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的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04):116.
作者简介:朱志文,男,汉族,山西省岚县 1991-3-13,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034000,助理工程师 本科。
(作者单位: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融合;应用
在科学技术日益更迭的当代,先进的技术逐渐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其中在电气工程中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保证工作的质量,且能实时的对整个电气工程进行监测,确保其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但想要将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工程中,则需培养大量的人才,与飞速发展的科技相匹配,充当桥梁,将二者更紧密的融合起来。
一、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现状和不足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客观来说在科学技术领域较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相应的导致电气自动化技术相较发达国家也较为落后,阻碍了其与电气工程的结合,限制了我国电气工程方面的发展。同时,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人才缺口仍然存在,这将会导致有大量的电气工程设备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持,且会降低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工程设备研发革新速度,导致许多从事电力相关企业因受技术因素、人员储备量不够等限制的的影响,不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发展,从而拖延了我国整体的电气工程发展进度。
二、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思路
(一)集中化设计
对于电气工程而言,往往对于中央处理器而言负荷量较大。举例而言,对于电器设备日常工作的监测来说,由于设备的不断增加,所监测的线路势必会增加,进而增加电缆的使用数目,增大电气工程运行成本。同时由于各被监测设备所处位置不同,不免会有距离较远的长电缆连接连备,这势必会增大电力系统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其稳定性受影响,且加大总处理器的运行负担,提高故障率。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电气工程中应采用集中化设计理念。
(二)远程化设计
远程化设计的理念为采取远程监管系统,对远处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采取无线通讯方式,其优点主要为减少电线电缆的使用,降低电气工程建设成本,调高了其经济性。同时因为排除了电缆由客观因素(如人为破坏,天灾破坏等)带来的不确定性,相对的提高了整套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又因减少了电缆数量的使用,降低了电气工程走线施工的难度,避免了电缆交叉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整体的安全性。综上所述,采取远程化设计从各方面都为整套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提供了保障。
(三)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完成度较高的、较为普及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它主要负责电气工程的配电柜、负载柜、二次仪表、控制总阀等现场设备间的信息传递以及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相较传统的布线技术,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针对分支中不同功能特性的电气设备的需求设计不同功能,创造更好的满足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除此以外还具有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是电气自动化技术融于电气工程中的一种及其优秀的方案,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
(一)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相结合
在电气系统中,如若系统出现异常,则继电保护装置将会自动切断电路并通知值守、检修人员,保护电气系统中的电气设备,降低损失,对整个电气工程系统起到应急防护的作用。其次,还可应用继电保护装置传输电信号的方式,整套电气工程系统进行安全监测,分析故障线路位置并远程指导维修检验。但继电器保护装置往往会发生误跳或拒跳的现象,产生影响正常工作或未能保护电气设备安全的现象,将电气自动化技术融入其中将有效的改善上述现象。
(二)电气工程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精度、完成度及工作效率都极高的电气系统,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电子处理技术、通讯技术等对变电站下属设施进行功能的重组,对其功能自行进行一定的优化设计。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将按其功能分散,一个功能模块管理多个电器单元的传统系统结构发展为一个模块管理一个电气单元,地理位置高度分散的结构。从而减少了综合自动化系统发生故障时由单一模块对整个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增强了各个电气设备的独立性,使其各司其职,最大的发挥每一个设备的性能,综合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效率。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现阶段,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用于电气系统的管理中已经十分普遍,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具有发现管理集成化高、故障快,故障位置找寻精准等优点。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电力工程系统的监测、维修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故障所发生的位置及其影响的线路,快速分析其所带来的影响,判断是否可通过自动化系统自整合修复,或通过一定的措施解决其带来的影响干扰。除此以外,电气自动化系统通过电信号传输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衔接设备和电路,快速的传输信息,设备管理人员可在一台总监测室便可监测多条线路,每一台设备的运转情况,提高管理效率,解放系统中的人力资源。
(四)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的电网调度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效的提高其工作效率。首先可以解放一定量的人力资源,可通过机器自身采集分析的信息反馈,结合电网实际运行的参数,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节省了人员现场采集的时间。其次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拥有高智能化,其可自身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分析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其工作情况做出合理判断,调节相应的电压、电流等,确保供电合理,在供电满足用户使用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供电资源,降低供电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而其自我分析修复性的特性又可保证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
(五)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了人机互联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人为检修、分析、操作的旧模式,使得人机互联在电气工程中成为了可能,让设备的管理、管理、监测人员都可在室内使用计算机对整体的电力系统进行参数的修改调节,实时监测,减少了人员的使用;由于其操作程序相对较为简单简洁,也降低了电气工程中部分操作的繁琐程度,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同时避免了以外人为检修需停产、到现场调节参数等不方便之处。
结语
通过整片文章的分析研究,得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气工程之中是大势所趋,其所带来的优势已经被全球各个国家所重视,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证了电气工程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其总体的工作运行效率。现阶段我国已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看出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海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是需要国家慢慢改进改善的。本文从电气自动化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其设计思路与电气工程应用融合方面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希望对电力工程的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使其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树文,王润涛,刘瑶,孟祥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2):8-9.
[2]张立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術,2019(02):165+140.
[3]王春北,赵可,刘婉旭.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4):75-76.
[4]董宇骁.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15):201.
[5]范延锋.电气工程中电气和自动化的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04):116.
作者简介:朱志文,男,汉族,山西省岚县 1991-3-13,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034000,助理工程师 本科。
(作者单位:华电忻州广宇煤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