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3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语感水平是语文素养之一,是言语主体与言语材料之间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结。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要使学生能顺利地達到与课文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就必须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大哲学家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朗读中培养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语感的培养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体味言语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才能不断提高语感能力。
二、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如:《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借助平缓柔和的语调对描写环境的语句感情朗读,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也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贝多芬手扶钢琴,琴音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在倾诉人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想象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跌宕变化。有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延伸中培养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在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教师要努力位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用学生的主动探究替代教师喋喋不休的讲授;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替代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问答;用主动的感知领悟替代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成了学生尽情施展才能的舞台,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可能。
四、比较中培养语感
1、换词比较
如:《游园不值》中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话妙就妙在“出”字,如果把“出”换成“冒、爬、伸、攀”等字,为什么没有“出”好?因为“出”字比上列字“模糊”,留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写出了春天里的生命力是无处不存在,无时不舒张,不知不觉而又悄然无声的。这句话写处了春天的生命勃发、生机盎然,将抽象的“春”用红杏出墙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觉得春天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给读者以视觉的愉悦、精神的振奋。
2、换位比较
如在《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中,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的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三个“危急”能不能调换顺序?不能!因为这三个“危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平津有难了,华北就保不住,华北有事,中华民族就危急了。次序是不能颠倒的。这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体会。
3、增加比较
如《燕子》中“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让学生考虑一下,这句话能否在“一圈一圈”后面加上“慢慢”或“迅速”等词?为什么?
4、缩减比较
如《荷花》中一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可问学生,“仿佛”一词能不能删去?删去以后对句子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仔细朗读后明白:“仿佛”不能删去,“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说明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而用“仿佛”更能说明作者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入了迷,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穿着雪白衣裳的白荷花在迎风舞蹈。
五、学习语言和塑造人格有机结合,在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同时培养语感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语感能力培养必须把学习语言和塑造人格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1、学习语言和培养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人文性是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不能用简单的“加法式”教学替代人文精神的培养,即在教学结束时机械地加上思想教育的尾巴。
2、注意语言材料的价值取向,重视正确价值观、崇高理想信念、高尚品德情操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借助生活实际,咀嚼一些词语的绝妙所在。如:早春时节,我们可以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韵;节日期间,可以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道出了人之常情,人间温情。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而语感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感受体悟,并且充分地体现人文精神。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于朗读训练整个过程之中。以上谈的集中方法,应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使学生的语感增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朗读基本功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语感水平是语文素养之一,是言语主体与言语材料之间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结。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要使学生能顺利地達到与课文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就必须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大哲学家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朗读中培养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学生的主体感受,语感的培养将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积极、主动的感受体悟,与言语对象发生共鸣,体味言语对象表达的独特之处,才能不断提高语感能力。
二、创设情境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如:《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借助平缓柔和的语调对描写环境的语句感情朗读,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也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贝多芬手扶钢琴,琴音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在倾诉人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想象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跌宕变化。有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延伸中培养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在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细细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语文学习过程应该既是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情感体验、个性张扬的过程。教师要努力位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空间,用学生的主动探究替代教师喋喋不休的讲授;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替代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问答;用主动的感知领悟替代单纯的知识传授。课堂成了学生尽情施展才能的舞台,语感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可能。
四、比较中培养语感
1、换词比较
如:《游园不值》中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话妙就妙在“出”字,如果把“出”换成“冒、爬、伸、攀”等字,为什么没有“出”好?因为“出”字比上列字“模糊”,留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写出了春天里的生命力是无处不存在,无时不舒张,不知不觉而又悄然无声的。这句话写处了春天的生命勃发、生机盎然,将抽象的“春”用红杏出墙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觉得春天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给读者以视觉的愉悦、精神的振奋。
2、换位比较
如在《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中,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的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三个“危急”能不能调换顺序?不能!因为这三个“危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平津有难了,华北就保不住,华北有事,中华民族就危急了。次序是不能颠倒的。这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体会。
3、增加比较
如《燕子》中“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让学生考虑一下,这句话能否在“一圈一圈”后面加上“慢慢”或“迅速”等词?为什么?
4、缩减比较
如《荷花》中一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可问学生,“仿佛”一词能不能删去?删去以后对句子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仔细朗读后明白:“仿佛”不能删去,“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说明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而用“仿佛”更能说明作者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入了迷,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穿着雪白衣裳的白荷花在迎风舞蹈。
五、学习语言和塑造人格有机结合,在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同时培养语感
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人文性是它的本质属性。语感能力培养必须把学习语言和塑造人格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1、学习语言和培养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人文性是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不能用简单的“加法式”教学替代人文精神的培养,即在教学结束时机械地加上思想教育的尾巴。
2、注意语言材料的价值取向,重视正确价值观、崇高理想信念、高尚品德情操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借助生活实际,咀嚼一些词语的绝妙所在。如:早春时节,我们可以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韵;节日期间,可以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道出了人之常情,人间温情。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感能力的培养,而语感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觉主动的感受体悟,并且充分地体现人文精神。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于朗读训练整个过程之中。以上谈的集中方法,应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使学生的语感增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朗读基本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