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莅临浙江史事考述

来源 :浙江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先生多次莅临浙江,或游历,或考察,或者是部署革命行动,这不仅是浙江民国史上的大事,也是孙中山一生中的重要史实.但是,在孙中山莅临浙江的问题上,包括学术界在内的社会各界长期以来说法不一,至今尚无比较明确一致的结论.本文对民初孙中山莅临浙江的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辨析,否定了一些不足为据的传说,明确肯定孙中山曾经于1912年12月、1916年8月、1916年9月、1917年7月、1919年上半年、1920年5月下旬(或6月上旬)共6次莅临浙江,这是目前关于孙中山与浙江关系最明确的结论.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晓雪散文对高原人民的生活、精神状态抒写融入的高原情怀及艺术呈现,分析了晓雪艺术性散文高原情怀的成因。认为,其高原情怀的艺术呈现为:以诗化语言来表达高原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指南(试行)》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图片、文字和符号感兴趣,使用阅读材料、图画书和其他方法,激发儿童对书籍、写作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前
1.(满分20分)这里有全等的两幅小鸭子的图像(见下图).它们的位置是随意摆放的(对应部位的连线不平行).请你证明其中的一幅是由另一幅围绕平面上某一个点(旋转中心)旋转得到的
著名演讲学家卡耐基说:“登上讲台,不管你准备了多少演讲内容,最初的30秒都是最重要的。”  (一)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曾来到内地。在北京大学举行演讲。一开讲,他就说:“各位终于看到我了。”全场几百名学生起立鼓掌。随即。他又说道:“今天来演讲,我没带讲稿,记得罗马教皇说过:‘演讲的时候不能用稿子,用稿子表示记不住,如果演讲者自己都记不住、又怎么能让听众记住?这样,演讲就失败了。”’说到这里,为了证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高中是学生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面临人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决定.这个时期,学生的心智已经基本健全,他们的学习技巧和能力也基本上可以定型.在这一阶
亚洲第一大坝——淌水崖水库大坝成了红色旅游的金名片:小小柿饼和板栗成了村民的摇钱树:宋香园的227公顷薰衣草则美成了一片花海……临朐,这个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乘着乡村振兴的列车,从生态观光旅游到新农业发展,正在绘就一幅栩栩如生的乡村振兴画卷,革命老区处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红色旅游  “亚洲第一坝”成金名片  “天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历史上的九山一带旱涝相乘、十年九灾
期刊
汉语存现句是十分典型的话题——述题结构,在这一结构中,处所就是话题,只要述语确实是有关处所的评论,句子就能够成立。因此,除过非宾格动词外,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都可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