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立足于现阶段电力信息通信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状况,探讨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增强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水平,成为推动智能电网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电力系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在发电、输配电等过程中都伴随有大量数据与信息,此时需得到专业人员的支持,对数据与信息加以整合。科技与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之下,随之孕育了智能电网,基于持续存储的方式形成完善数据库,可针对丰富的数据与信息加以整合,总结电力系统在特定阶段内的运行状况,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参考,针对电力系统的不足之处展开针对性分析,提出可行维护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1.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具备的特点
1.1 高兼容性
現代化智能电网覆盖面广,对整体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其必须得到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覆盖至各项主流网络信息技术,整合为一体,因此运行过程中需具备高度兼容性能。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推动,可满足各类信息技术所提要求,提升了电网使用稳定性,满足了系统检测多样化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1.2 强感知力
本质上,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出感知能力,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展开全方位跟踪。且该技术还具备优良的分析处理能力,针对电力系统内部运行状况做全面分析,并对后续阶段做出预测评估,适配高效处理程序,若出现问题后可在短时间内将其解决,控制异常事故蔓延范围。
1.3高安全性
客观电网数据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且直接影响到电力使用方,换言之,数据准确性是保障供配电管理网络质量的关键。无论是各类客户的资料或是用电数量,均要达到高度准确状态,以达到双方实时共享效果。
2.发展现状
在长期发展之下,我国智能电网已经上升至全新阶段,各部门之间具备更紧密的关系。作为传统电力系统,下属部门之间普遍存在高度独立的局面,日常工作中缺乏沟通,难以达到数据与信息共享状态,电力系统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受惠于智能电网,则突破了部门过于独立的局限性,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的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现阶段,我国发电方式类型丰富,除传统水力与火力发电外,还衍生出以风力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能源发电形式,多途径供电提升了电力运行稳定性,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3.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
3.1智能光纤的应用
在传统智能光纤通行网络中,不具备高效采集数据的能力,SDH技术是重要的技术支持,除了TMB业务传输外,还涉及到集中网络管理技术。在经济持续发展之下,社会各界对电力的需求量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电网数据量急剧上升的现象,而仅凭SDH技术显然不具可行性。基于此,相关行业工作者做出大量探索,依托于传统电力通信技术,对其加以改进,将光传输组网技术有效融入其中,同时得到网络智能化技术的支持,创建了具备高度智能化的光纤通信网络。这一技术的诞生具有突破性意义,成为我国电力通信技术的转折点。
3.2电力通信接入
多数智能电网都要扩展至客户终端,以便满足不同用户所提出的用电需求。当前,在智能电网大范围普及之下,为电力供需双方创建了有效联通渠道,实际应用效果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总体上,电力通信技术是构成智能电网的关键要素,也是特殊信息实现有效传输的基本保障。
3.3新能源方面
在智能电网大环境下,基于何种方式提升能源利用率尤为关键,这也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话题。相关研究者需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创建可靠的信息通信接口,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电能、电压等指标的合理性,以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需求,持续提升契合程度。从能源角度看,可再生能源应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历程中需要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控制,立足于实际情况达到新能源高效并网效果。
3.4变电工程方面
智能电网终端由丰富的自动化设备构成,整体规模较大。电力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基于庞大的数据信息检测设备可达到对终端智能化控制的效果。此类设备可采集终端运行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控制端,以便为控制人员提供分析依据,可有效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从源头上规避事故。我国智能变电站技术深度融合了以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化技术形式,且适配有大量高效率网络设备,彼此协同作用下可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全面控制。基于检测设备可获取相关数据,针对实际运行情况展开分析并给出调节指令,全程均以自动化方式展开,增强了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
3.5配电工程方面
优良供电质量需具备五大特征。具体有:(1)稳定性,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若遇到极端天气等不良情况,电力供应依然具备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大范围停电事故。(2)自愈性,智能电网系统针对运行状况展开科学分析,且适配预警系统,在出现问题后随即采取隔离措施,可达到自我修复的效果。(3)兼容性,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实现与新能源的有效兼容,以达到持续扩展电网功能的效果,创设了与用户的高效沟通渠道。(4)经济性,智能电网基于可行措施有效整合资源,持续提升能源利用率,助力于环保事业。(5)集成性,在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时可达到高度集成状态,为电网管理系统发展提供保障,增强规范化与标准化。
3.6输电工程方面
现阶段,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成为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持,广泛覆盖至电能计量管理、信息采集等各个环节之中。基于此,需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可行的电力信息通信方式,改善电力系统通信网路运行效率。
4.结论
智能电网的发展需得到电力通信技术的深度支持,基于该技术可提升电网系统运行效率,确保运行稳定性,且是未来电网系统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基于此,相关企业需要准确认知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注重对该技术的研究,立足于自身发展状况基于合理方式引入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以保障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鸣,宋宇.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城市的应用分析[J].电气时代,2019(02):25-27.
[2]曾锃,张利,梅文明,孙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电网系统[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9,17(01):31-35.
[3]尤海涛.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2018,9(12):108-109.
[4]连家玉,王月男.物联网视野下的智能电网建设[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1):53-54.
[5]范明天,曹其鹏,张祖平,张毅威.欧洲配电网智能化发展的驱动力和需求分析[J].供用电,2015(01):51-55.
[6]王恺,李昕,吴昊.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研究与应用[J].华东电力,2014,42(07):1351-1355.
[7]罗全磊. 智能电网技术在大连市金州区配电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
[8]谭闻.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及其分析工具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3.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电力系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在发电、输配电等过程中都伴随有大量数据与信息,此时需得到专业人员的支持,对数据与信息加以整合。科技与信息技术持续发展之下,随之孕育了智能电网,基于持续存储的方式形成完善数据库,可针对丰富的数据与信息加以整合,总结电力系统在特定阶段内的运行状况,为电力工作人员提供参考,针对电力系统的不足之处展开针对性分析,提出可行维护措施,以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1.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具备的特点
1.1 高兼容性
現代化智能电网覆盖面广,对整体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其必须得到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持,覆盖至各项主流网络信息技术,整合为一体,因此运行过程中需具备高度兼容性能。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推动,可满足各类信息技术所提要求,提升了电网使用稳定性,满足了系统检测多样化的现代化发展需求。
1.2 强感知力
本质上,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出感知能力,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展开全方位跟踪。且该技术还具备优良的分析处理能力,针对电力系统内部运行状况做全面分析,并对后续阶段做出预测评估,适配高效处理程序,若出现问题后可在短时间内将其解决,控制异常事故蔓延范围。
1.3高安全性
客观电网数据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具有决定性作用,且直接影响到电力使用方,换言之,数据准确性是保障供配电管理网络质量的关键。无论是各类客户的资料或是用电数量,均要达到高度准确状态,以达到双方实时共享效果。
2.发展现状
在长期发展之下,我国智能电网已经上升至全新阶段,各部门之间具备更紧密的关系。作为传统电力系统,下属部门之间普遍存在高度独立的局面,日常工作中缺乏沟通,难以达到数据与信息共享状态,电力系统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受惠于智能电网,则突破了部门过于独立的局限性,电力系统运行中产生的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现阶段,我国发电方式类型丰富,除传统水力与火力发电外,还衍生出以风力为代表的一系列新能源发电形式,多途径供电提升了电力运行稳定性,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3.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
3.1智能光纤的应用
在传统智能光纤通行网络中,不具备高效采集数据的能力,SDH技术是重要的技术支持,除了TMB业务传输外,还涉及到集中网络管理技术。在经济持续发展之下,社会各界对电力的需求量大幅提升,随之而来的是电网数据量急剧上升的现象,而仅凭SDH技术显然不具可行性。基于此,相关行业工作者做出大量探索,依托于传统电力通信技术,对其加以改进,将光传输组网技术有效融入其中,同时得到网络智能化技术的支持,创建了具备高度智能化的光纤通信网络。这一技术的诞生具有突破性意义,成为我国电力通信技术的转折点。
3.2电力通信接入
多数智能电网都要扩展至客户终端,以便满足不同用户所提出的用电需求。当前,在智能电网大范围普及之下,为电力供需双方创建了有效联通渠道,实际应用效果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总体上,电力通信技术是构成智能电网的关键要素,也是特殊信息实现有效传输的基本保障。
3.3新能源方面
在智能电网大环境下,基于何种方式提升能源利用率尤为关键,这也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话题。相关研究者需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创建可靠的信息通信接口,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电能、电压等指标的合理性,以满足电力系统自动化需求,持续提升契合程度。从能源角度看,可再生能源应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历程中需要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控制,立足于实际情况达到新能源高效并网效果。
3.4变电工程方面
智能电网终端由丰富的自动化设备构成,整体规模较大。电力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基于庞大的数据信息检测设备可达到对终端智能化控制的效果。此类设备可采集终端运行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控制端,以便为控制人员提供分析依据,可有效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从源头上规避事故。我国智能变电站技术深度融合了以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化技术形式,且适配有大量高效率网络设备,彼此协同作用下可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全面控制。基于检测设备可获取相关数据,针对实际运行情况展开分析并给出调节指令,全程均以自动化方式展开,增强了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
3.5配电工程方面
优良供电质量需具备五大特征。具体有:(1)稳定性,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若遇到极端天气等不良情况,电力供应依然具备稳定性,有效避免了大范围停电事故。(2)自愈性,智能电网系统针对运行状况展开科学分析,且适配预警系统,在出现问题后随即采取隔离措施,可达到自我修复的效果。(3)兼容性,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实现与新能源的有效兼容,以达到持续扩展电网功能的效果,创设了与用户的高效沟通渠道。(4)经济性,智能电网基于可行措施有效整合资源,持续提升能源利用率,助力于环保事业。(5)集成性,在面对庞大的数据信息时可达到高度集成状态,为电网管理系统发展提供保障,增强规范化与标准化。
3.6输电工程方面
现阶段,电力信息通信技术较为成熟,已经成为智能电网系统的重要技术支持,广泛覆盖至电能计量管理、信息采集等各个环节之中。基于此,需充分考虑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可行的电力信息通信方式,改善电力系统通信网路运行效率。
4.结论
智能电网的发展需得到电力通信技术的深度支持,基于该技术可提升电网系统运行效率,确保运行稳定性,且是未来电网系统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基于此,相关企业需要准确认知电力信息通信技术,注重对该技术的研究,立足于自身发展状况基于合理方式引入电力信息通信技术,以保障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立鸣,宋宇.智能电网技术在智能城市的应用分析[J].电气时代,2019(02):25-27.
[2]曾锃,张利,梅文明,孙琦.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电网系统[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9,17(01):31-35.
[3]尤海涛.智能电网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学,2018,9(12):108-109.
[4]连家玉,王月男.物联网视野下的智能电网建设[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1):53-54.
[5]范明天,曹其鹏,张祖平,张毅威.欧洲配电网智能化发展的驱动力和需求分析[J].供用电,2015(01):51-55.
[6]王恺,李昕,吴昊.基于智能电网技术的线损精细化精确比对的研究与应用[J].华东电力,2014,42(07):1351-1355.
[7]罗全磊. 智能电网技术在大连市金州区配电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3.
[8]谭闻. 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及其分析工具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3.